《暮光之城》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_第1页
《暮光之城》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暮光之城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美国现代女性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由四部分构 成:暮色 (2005)、新月 (2006) 、月食 (2007) 及破晓 (2008) 。小说 以人类女孩贝拉斯旺、狼人男孩雅各布布莱克、吸血鬼爱德华卡伦之间的 情感纠葛为主线 ,结合青春校园 , 恐怖冒险等元素。一经出版后,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眼球 ,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 主要从成长主题、哥特元素、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方面对暮光之城进行 研究, 很少有人用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该系列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分支 ,由原始的无意识与意识 构成的心理结构理论逐渐演变

2、为包括本我、 自我、 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 本 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 ,由本能、欲望构成 ,追求生命中的“快乐原则” ; 自我是理性的 ,有意识的本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 ,由自我 理想和良心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协调 ,和谐运作,人格才会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否则 , 人格结构会严重失衡 , 对人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暮光之城中女主角贝拉作为人类时 ,虽然本我中对爱的诉求 , 基于现实自 我的表现,以及对超我良心的追求处于相对平衡之中 ,但是本我中的懦弱始终是 其追求完美人格的阻碍。变为吸血鬼后 ,贝拉克服了人类本性中的缺点 ,其自我理 想得以实现。狼人雅各布经历了由人类变为狼人的过程 ,其本我欲望 ,自我表现不断变化 又相互制约 ; 狼人身份促使他更好的追求超我高尚品质。男主角爱德华作为吸血 鬼, 克制了本我中有害于社会的需求 , 根据现实做出合理的行为 , 是完美人格的化 身。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类、狼人、吸血鬼角色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制 约, 互相转化而达到的最终生命状态的分析 ,阐释了维系三重人格结构平衡的重 要性。此外,结合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创造这些形象的意图,揭示了小说作者将人 类对完美人格的追寻寄托于吸血鬼等虚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