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1页
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2页
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3页
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20XX年最新好人好事事迹材料20XX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宋家镇光荣村,有一个环境优美、功 能齐全的生态小区,乡亲们经常在这里闲谈散步、下棋娱乐。然 而,数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 寸厚,地无百亩平。”的贫穷之地。是宋家镇光荣村党支部委员 王启武,组织人手“搬”走了挡在村口的大山,为群众带来了幸 福的生活。王启武小时候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就回到家里,开始了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然而王启武并不满足于从贫瘠的土地 里得来的温饱生活,后来他开始跑运输、购销山货,勤恳和诚信 让他的手头逐渐有了积攒,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19

2、97年,小有 积蓄的王启武走出了大山,带领老家200余人到河南省平顶山市 承包了 2个砖厂。依托这个砖厂,他不但能给每年为自己创收10 余万元,还使得200余名乡亲也富裕了起来。事业小有所成后的王启武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乡亲,时刻挂念 着家乡的发展。有一次,他看到某县将三座大山夷为平地建造新 城,内心深受触动:“我能不能搬掉挡在家乡前面的那座大山, 范文写作为乡亲们营造一个生态新村呢?”思路一定,说干就干, 当王启武把这个想法告诉村民们时,大家伙都欢呼雀跃:“搬掉 挡在家门前的那座大山,住上宽敞明亮的水泥房,是我们祖孙几 代人的夙愿!在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下,王启武仅用了短短三天时 间,就完成了全部的

3、征地工作。20XX年1月,“挖山平地”建设生态新村的工程终于开工 了。当时正值数九寒冬,山里滴水成冰。王启武带领滋工队,没 日没夜地干了 100天。在花费资金200多万元,开挖回填了 1万5 千多方土石后,终于硬是把挡在光荣村门口的山头削平了。面对 新平整出的100多亩土地,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纷纷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土地整理平了,王启武整个人也消瘦了一圈。看着乡亲们期 待的目光,为了早日实现乡亲们的“宜居梦想,王启武没有休 息。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湖北十堰,请设计专家对新村进行规划 设计,并先后七次找到相关专家修改设计图纸。生态新村第一期 90套房屋建成后,王启武将这些房屋以每平米低于市场

4、价300多 元的价格卖给乡亲。他说:“这样做虽然减少了我的经济收入, 可是却让家乡买不起房的父老乡亲有了住上房子的希望,是值得 的。”王启武建设生态新村,实现了村民们人人有其屋的梦想,图 为王启武在和搬进新家的老人聊天。图片来源:陕西省文明办不久之后,王启武又投资兴建了第二期70套住房。为了让无 房户、危房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他决定村民 只要先给一部分资金就可以入住,范文内容地图剩余资金在不计 利息的情况下分两至三年付清。为此,王启武承受了巨大的经济 压力。一位搬进新房的村民说:“我活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 可以住这么好的楼房,这是王启武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 啊!”时至今

5、日,在王启武的努力下,光荣村生态小区建设已完成 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房屋205户,原来居住在山上的群众已经 全部搬进了新居。另外,幼儿园、小学、综合服务中心、便民超 市等各项生活设滋也纷纷落成,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新 村。但是,王启武回馈家乡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他个人出资, 在村里架起了 2座便民桥,方便群众出行;为学校捐赠电脑、图书 等教学用品,圆孩子们的读书梦想;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里, 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送去慰问品王启武说:“是家乡 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如果没有乡亲们的支持,便没有我的今 天。因此,我会将惠利家乡的事情一直做下去。” 20XX好人好事 事迹材料二“为人一世

6、,要本分善良,多行好事幸福吉祥这首曲 调优美、歌词朴实却触动人心的中国好人,不仅表达着歌手 祖海对“好人”的理解,也唱出了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湘滨镇回 龙村贫困户邓世林的祝福。20XX年2月9 0,正当他为3个儿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犯愁 时,一位中年女士的到来,帮他走出了困境。有人问这位中年女 士是谁?邓世林回答:“是李总,李大姐二女儿邓盼盼在一旁 接话道:“我们村的爱心奶奶! ”他们说的这位李大姐、爱心奶 奶,就是湘阴爱心企业家、湖南鸿达建筑公司董事长李立华。心得体会身高1. 32米,肩宽0.34米,袖长0.42米” 这是李立华在认真丈量孩子们的校服尺寸。5月25日,她的到 来,让湖南省湘阴县玉华

7、乡华光、长湖、鹅形、新柳等5所学校 的300多名孩子像过节一样高兴。这已是孩子们第3次收到李立 华送来的“量身定做”的大礼包了。湖南省湘阴县玉华乡因为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这些山区学 校的孩子一直没穿过校服。孩子们有个“朴素”的心愿,就像电 视里常演的那样:“冉冉升起的国旗下,身着校服的孩子们髙举 右手行礼。”然而,一二百元一套的校服对这些山里孩子而言是 奢侈品。5月,李立华在闲聊时得知这个情况后,当即决定将当年 荣获省劳模所得的1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再拿出4万元积蓄,为 孩子们定制校服、书包。从选布料到颜色再到款式,从核对学生人数、性别,到测量 学生身高,李立华都亲自把关。华光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朵

8、朵在日 记里这样写道:“她像温暖的光亮,撒播希望的种子,萌发出真 善美的花朵。”在李立华的倡导下,工作总结鸿达建筑公司将赠 校服作为了每年必须开展的爱心行动,已为山区学校的1000多名 孩子送去了 4000多套(个)新校服和新书包。从1993年起,李立华每年都像女儿走娘家一样,到敬老院给 老人晒被子、送新衣,拉家常。此外,她还主动向家乡湘滨镇回 龙村“要”人一一村里的孤寡老人。回龙村村支部书记邓克培 说,20XX年春节前夕,李立华又入村看望、慰问五保户80多户。“我父母过世早,没有机会尽孝。这些老人没有儿女,或者 儿女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的女儿,愿意为他们尽孝,也算是弥 补了我的一个遗憾。”李立华常常这样说。20多年来,她的足迹 遍及静河、文星、袁家铺、柳潭等乡镇敬老院,为900多位老人 送去棉被、冬衣2600多套(件)。“从没有拖欠过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一分钱。”这些年,每 当李立华说这话时,心里总是很踏实。曾经下过岗、摆过摊、进 行二次艰苦创业的李立华,深知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不易,公司 为他们提供了 1000多个就业岗位,并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在公 司,有许多曾是下岗职工的员工现已经成长为公司骨干。公司财 务部负责人张建武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