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部分 统计 16页 【例题1:单选】描述统计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B 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C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D如何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D 【例题2 :单选】收集统计局发布的 CPI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CPI,利用增长率计算CPI的走势, 这种统计方法是()。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C客观统计D心理统计 【答案】A 【例题3:多选】定性变量的观测结果是()。 A. 顺序变量E.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数值型数据 E 分类变量 【答案】BC 【例题4 : 09年多选题改编】 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2、。 A. 商品销售额B上班出行方式C家庭收入D.居住地区E.年龄 【答案】ACE 【例题5 : 2008单选题】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 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A34 B35 C36 D37 【答案】B 【解析】n为偶数,中位数=(34+36) /2=35. 【例题6:单选】下面一组数据为9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750; 780; 850; 960; 1080; 1250; 1500; 1650; 2000;则中位数为() A 750 B 1080 C 1500 D 2000 【答案】B 【解析】n为奇数
3、,中位数位置为 5,所对应的数值为1080。 【例题7: 2011年单选】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 59000 50002 65602 66450 78000 78000 780001 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元。 A. 78000 B.72225 C.66450 D.75894 【答案】B 【解析】由于所给数据是8个,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 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66450+78000) /2=72225 【例题8: 2003年单选】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A. 众数B.中位数 C.均值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解析】算术平均数也称为
4、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 【例题9 : 2007年单选改编】 某连锁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有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 58人、60人、63人、70人其均值、中位数分别为()。 A. 59、 58 B . 61、 58 C . 61、 59 D . 61、 70 【答案】C. 【解析】均值=(57+58+58+60+63+70) /6=61 中位数=(58+60) /2=59 【例题10: 2010年单选】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 平。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A越好 B 越差C 始终不变 D 在一定区间内反复
5、变化 【答案】B 【例题11】某售货小组有5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 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及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解析】 (1)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 /5=570 元 (2) 样本方差 第一步:计算差 520-570=-50 ; 600-570=30 ; 480-570=-90 ; 750-570=180 ; 500-570=-70 第二步:计算差平方和 2 2 2 2 2 (-50 ) + (30) + (90) + ( 180) + (-70 ) 第三步:计算方差 方差 _(-50)2 +(30)
6、2 +(902 +(180)2 +(-70)2 差5-1 =12200 (3) 样本标准差=.12200 =110.45 【例题12 : 2010年多选题改编】 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 A.中位数 B .几何平均数C .均值 D .标准差 E .方差 【答案】DE 【例题13 :多选】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可以分为()。 A观测数据 B 一手数据 C主观数据 D实验数据 E二手数据 【答案】AD 【例题14 :单选】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 A观测数据 B 一手数据 C 二手数据 D实验数据 【答案】A 【例题15 : 2008年多选题】 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
7、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E、全面报表 【答案】ABC 【例题16:多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列现 象适合不连续调查的是() A生产设备拥有量 B耕地面积 C人口的出生死亡 D原材料的投入 E工厂的产品生产 【答案】AB 【例题17 : 2006年单选题】 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A. 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所有非全面调查【答案】B 【例题18: 2009年单选题】 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 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
8、查。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A.专家调查B 重点调查 C 系统调查D 典型调查 【答案】D 【例题19: 2012年单选题】 在进行重点调查时,应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A. 就调查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B. 有典型意义的单位 C. 主动参与调查的单位 D. 随机抽取的单位 【答案】A 【例题20: 2011年多选题改编】 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抽样调查中不存在非抽样误差 B. 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C. 抽样调查适应面广 D. 抽样调查时效性差 E抽样调查通常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答案】BC 【例题1 : 2012年单选】在研究某城市居
9、民的家庭消费结构时,在全部5 0万户家庭中随机抽取 3 0 0 0户进行入户调查,这项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是指该城市中()。 A. 抽取出来的3 0 0 0户家庭 B. 5 0万户家庭 C. 每一户家庭 D. 抽取出来的每一户家庭 【答案】A 【例题2 :单选】某工厂为了检测出厂的十万只灯泡的寿命,随机抽取了1000只灯泡进行检测 关于该抽样调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总体是出厂的十万只灯泡 B样本是抽取到的1000只灯泡 C全体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总体参数 D1000只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抽样单元 【答案】D 【解析】1000只灯泡的平均寿命是样本统计量,也称为估计量。 【例题3 : 2011年单选题
10、】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分层抽样B .整群抽样C.判断抽样 D .等距抽样 【答案】C 【例题4 :多选题】相对于非概率抽样而言,概率抽样的特点有() A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B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可以计算出来 C每个单位被抽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D抽取样本时不需要依据随机原则 E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答案】ABE 【例题5 :单题】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抽样的随机性B 、有意虚报、瞒报 C 、问卷设计缺陷 D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答案】A 【例题6 : 2010年
11、多选题改编】 统计数据的非抽样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 B 抄录错误C 无回答误差D 抽样的随机性E 抽样框不完善 【答案】A BCE 【例题7 : 2010年多选题改编】 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有()。 A填报错误 B 抽样的随机性C 抄录错误 D 汇总错误 E 有意瞒报 【答案】ACDE 【解析】普查只存在非抽样误差。所以本题实质是考核登记性误差产生的原因。 【例题8:单选】下列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体的每个单位入样概率相同 B是最基本的随机抽样方法 C没有利用抽样框更多的辅助信息 D适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的调查 【答案】D 【例题9
12、:单选】某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 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 45,75,15B.45,45,45C.30,90,15D.45,60,30 【答案】D 【解析】样本量占总体容量的比 =135/2700=5% n (高一)/900=5%,所以,n (高一)=5% 900=45 人 n (高二) /1200=5%,所以, n (高二) =5%x 1200=60 人 n (高三)/600=5%,所以,n (高三)=5%= 24+6000z 【答案】A 【解析】成本总额=不变成
13、本+变动成本 =不变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 产量为自变量x,成本总额为因变量y 不变成本是方程中的 卩o,而卩i则表示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b= (30000-6000 ) /1000=24,所以方程为: =6000+24x 【例题9:多选】关于一元线性回归的正确表述是() A. 用来计算相关系数 B. 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最简单的回归模型 C. 只涉及一个自变量 D. 使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 E. 用来验证相关系数 【答案】BCD 【例题10 :单选】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的指标是() A相关系数B样本估计量C决定系数D投资乘数 【答案】C 【例题
14、1 : 2006年多选题】下表中能源生产总量是()时间序列。 我国1997 2003年能源生产总量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能源生产总量 132410 124250 109126 106988 120900 138369 160300 (万吨标准煤) A.相对数 B 时期 C 绝对数 D 平均数 E 时点 【答案】BC 【例题2 : 2008年多选题】依据指标值的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 A、时期序列B、时点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E、整数时间序列 【答案】AB 【例题3: 2004年单选】 某地区19992003年
15、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原煤产量(万吨) 45 46 59 68 72 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万吨 A. 58B.57.875C.59D.60 【答案】A 【解析】原煤产量是时期指标。 平均产量=(45+46+59+68+72) /5=58 万吨。 【例题4 :单选】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单位:人)如下: 时间 3月31日 4月30日 5月31日 6月30日 职工人数 1400 1500 1460 1420 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A. 1500 人 B.1400 人 C.1445 人 D.
16、1457 人 【答案】D 【解析】属于间断时点指标,每次登记的间隔期是1个月,所以 旳+出.出十旳.均-1 +耳 + + * 升J n - 1 1400+ 15001500 + 14601460 + 1420 1 + - 2 2 2 3 = 1457 【例题5 : 2010年单选】在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 算思路相同的是()。 A.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B. 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 C. 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D. 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答案】A 【例题6: 09年单选】某行业200
17、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 年份 2000 年 2003年 2005年 2008 年 职工人数(万人) 1000 1200 1600 1400 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人。 A. 1300B.1325C.1333D.1375 【答案】B 1000 12001200 1600 c 1600 1400 o 323 【解析】 平均职工人数 2 2 2 3 + 2+3 =1325 【例题7 : 2010年单选题】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 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 B. 累计增长量等
18、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积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答案】D 【例题8: 2011年单选题】 我国2000年-2005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不变价国内生 产总值逐期增 长量(亿元) 8235.1 9758.6 11750.6 13005.6 16056.2 我国2000年-2005年期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亿元。 A. 58806.1 B . 16056.2C.11761.2D.7821.1 【答案】A 【解析】累计增长量 =8
19、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58806.1 【例题9 : 2012年单选题】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A.适用的时间序列类型不同E.计量单位不同C.基期确定方法不同D报告期确定方法不同 【答案】C 【例题10 :单选】某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单位:百万元)如下: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销售额 35.0 40.0 44.0 49.9 55.0 该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量为()百万元。 A. 5B.4C.44D.3 【答案】A 【解析】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535=5百万元
20、 时间序列项数-15-1 【例题11 : 2007年单选】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序时平均数。 A. 累计增长量 B. 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 (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 C. 逐期增长量 D. 报告期发展水平 【答案】C 【例题12 : 2006年多选题】 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A.累计增长量 B .平均增长量 C .逐期增长量 D .环比增长量 E .最终增长量 【答案】AC 【例题13 : 2005年、2006年、2007年单选】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 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137.4%和164.3%,则2003年与2002年
21、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A. 16.4%B.19.6% C.26.9% D.119.6% 【答案】D 【解析】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也/归=上=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y yynj. 所以,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 =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 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 =164.3 %* 137.4 %= 119.6 % 【例题14 :单选】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5.71%、 118.23%、108.01%、131.9%、122.95%、101.54%,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 度为() A 40
22、.55% B 243.30% C 101.54% D 43.3% 【答案】B 【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 =115.71%x 118.23%x 108.01%x 131.9%x 122.95%x 101.54% =243.32% 【例题15 : 2007年单选】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4%x 6%x 9%x 10 % B. (4%x 6%x 9%x 10 %) +1 C. (104%x 106%x 1
23、09%x 110 %) -1 D. 104%x 106 %x 109%x 110 % 【答案】C. 【解析】2012年考点。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 又因为: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即 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 所以,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 =(1+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1 =(104%x 106%x 109%x 110 %) -1 【例题16 : 2011年单选】以2000年为基期,2008年和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 别为14.40%和14.85%。2009年对2008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24、 A.0.39%B.14.63%C.100.39%D.114.63% 【答案】C 【解析】依据“环比比”,可得环比发展速度=(1+14.85%)/(1+14.4%)=100.39% 【例题17: 2006年单选题】 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1998年增长了 72. 6%则该市1998年至 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 6. 72.6%B. 6 172.6% -1 C. 5 72.6% D. 5 172.6% -1 【答案】D 【解析】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5定基发展速度-1 =5(1 -定基增长速度)-1=5 172.6% -1 【例题18 : 2005年、200
25、8年单选题】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答案】B 【例题19: 2012年单选题】 某企业2000年-2006年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7.6%,这期 间相应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 A.4.6%B.17.6%C.127.6%D.72.4% 【答案】C 【例题20 : 2009年单选题】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分析中,“增长1%的绝对值”的计算公式为 ()。 逐期增长量 环比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逐期增长量 逐期发展量 环比发展速
26、度 -1 D 环比发展速度 逐期发展量 -1 【答案】A 【例题21 : 2005年、2004年单选】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 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报告期水平 B.增长1%的绝对值 C.累计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答案】B )条件下所 【例题22 : 2005年单选】“增长1%勺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包含的绝对水平。 A.计量单位 B.数据类型 C.时间D.调查方法 【答案】C 【例题23 : 2010年多选】在进行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时,不宜计算速度的情况包括()。 A. 序列中各期指标值
27、大小差异很大 B. 序列中指标值出现 0 C. 序列中各期指标值均为绝对数 D. 序列中指标值出现负数 E. 序列指标值中存在极端值 【答案】BD 【例题24 : 2012年多选】在对时间序列及发展速度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不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 不需要结合水平指标进行分析 C. 速度指标数值与基数大小有密切关系 D. 时间序列指标值出现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E. 时间序列指标值出现 0时不宜计算速度 【答案】CDE 【例题25 : 2009年多选】针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 .平均增长量 C .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水平E .增长速度 【答
28、案】ABD 【解析】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内容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时间序 列速度分析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例题1 : 2004年、2007年单选题】 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 动的一种特殊()。 A. 算术平均数 B. 相对数 C. 总量指标 D. 几何平均数 【答案】B 【例题2 : 2009年单选题】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 A. 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 B.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答案】B 【例题3 : 2004年多选题】某种商品基期售出50
29、公斤,报告期售出60公斤,指数为120%该 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个体指数C.总指数D.销售量指数 E.数量指数 【答案】BDE 【例题4: 2006年单选】在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用P表示)和销售量(用q表示)变动对销售额 的影响时,销售量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瓦 Piqi瓦PiqiZPiqiZPqi A.B.C.D. 、PqPiq。、Pqi、Pq 【答案】D 【例题5 : 09年单选题】2008年与2007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i0%工资总额增加2i% 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A.i0% B.ii% C.i2%D.2i% 【答案】A 【解析】工资总额=职工人数指数x
30、平均工资指数 (i+2i% = (i+i0% x平均工资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i2i%/ii0%=ii0%职工平均工资增加率 =ii0%-i=i0% 【例题6: 20ii年单选题】20i0年与2009年相比,某超市i0种果汁型饮料销售额提高了28.8%, 其中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i2%按照指数体系分析方法,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 ()。 A.2.4%B.i5.0%C.6.8%D.i6.8% 【答案】B 【解析】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x销售量指数 i28.8%=ii2%K销售量指数 销售量指数=ii5%即销售量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i5% 【例题7 : 20i2年单选题】某商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 20ii年与20i0年相比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 销售额的影响,已知销售额指数为i56.98%,销售量指数为i35.8%,那么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提 咼了() A.59.2%B.15.6%C.115.6%D.159.2% 【答案】B 【解析】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x数量指数 156.98%=价格指数x 135.8% 价格指数=156.98%/135.8%=115.596% 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了 15.596%。 【例题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安全目标责任试题及答案
- 商务英语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未来农业电商创新模式探讨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个性化学习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价值与传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全球市场脉动分析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社团活动题及答案2025
- 幼儿园基础数学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资料整合2025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综合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
- 祈使句(含答案解析)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语法精讲精练(人教版)
- 2025-2030中国微控制器(MCU)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建设深度解析研究报告
- 《中英饮食文化差异》课件
- 2024年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风电齿轮箱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尽职调查专项法律服务合同
- 户内穿线合同协议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大作业:怎样正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与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