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_第1页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_第2页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_第3页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_第4页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血管中枢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1ml3-NP (300umol/L )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实 对nu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1.( 10分)请回答下列关于血压调节的的问题。大量失血会引起血压下降,下图显示了人体此时维持血压稳定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_ 血压下降, _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血管收缩,同时引起的效应A是 _;效应A弓I发的效应B是_。(2) 血管紧张素在引起血管收缩的同时,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引起的效应C可能是 _,从而导致血量增加,尿量减

2、少。在研究中还发现,血管升压素在浓度较低时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类似的效应,那么血管升压素很可能就是 _。(3) 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内侧,引起血压升高。测量血压的主要部位是_;人体血压受到 _的调节;收缩压数值高于舒张压是由于 _造成的。(4) 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平常人们所说的收缩压是在心室收缩的末期测得的动脉血压。B般情况下,随年龄增大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外周阻力增大所致。C.情绪紧张时,动脉血压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壁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D.车祸导致大量失血,动脉血压迅速降低,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弱。2.( 9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1 )甲中结构

3、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_,(受体)的功能(2) 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的含量会_,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_。(3)_ 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_。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_(4)_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血压 下降与凋亡蛋白相关的 mRN( P53)图甲胆碱的总含量。请回答。F53 含量(u u 0 00-751.536 61224 时间几團乙_时段内增加的最多。3.(10分)I .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_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

4、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血管 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 _(填(3)图2为刺激A处记录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则 不消耗能量。(4)兴奋在神经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ab段的内流, _消耗能量;cd段的K _一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的。5 图1、图2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A B、C、D表示激素),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 冷水刺激能引起胃黏膜内的HCO厂减少,从而对

5、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缓冲作用减弱,可引起胃黏膜损伤。(4)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 _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 发挥重要作用。II.哺乳动物越冬时,褐色脂肪组织在维持体温恒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 产热的调节机理,研究人员以雄性布氏田鼠为实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1) 实验过程中,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 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 _。其生理意义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的 _增多,促使产热增多。(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有人推测雄性布氏田鼠在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是:田鼠处于

6、寒冷环境中,在神经调节下,由 _释放的 _增多,进而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细胞,最终产热增多。4.( 7分)神经中枢兴奋都由刺激引起,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有的兴奋会及时消失,有的兴奋并不立即消 失,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关。下图1为一种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和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请据图回答:(1) 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2) 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_、N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_检测项目对照冷处理1d冷处理4周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mg3.55

7、.310.4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血清)0.571.001.48请 回答: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特点。(1) 图1中,寒冷环境下激素 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作用结果是 _,同时机体还通过 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2) 当人处在高温作业情况下, 因失水过多导致 _,促使下丘脑分泌 _增加,减少尿量。此调节过程中当兴奋通过如图2的B图中的突触结构时,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_,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_。(3) 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 _,图中所示激素的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有 _。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_。6 图甲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

8、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丙是 图乙局部结构的放大图。甲丙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或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 就会出现激素分泌的现象,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2) 若激素表示雄性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 _。物质b是_。若切除垂体,则物质 a含量 _(增加、不变、减少)。由此可知,机体通过 _调节以维持激素的相对稳定。(3) 若图乙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丙所示,兴奋通过图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4) 机体

9、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 _,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 _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7.( 10分)北极熊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北极熊机体调节褐色脂肪 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 _ 图中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2)_ BAT细胞内的UCP- 1基因的表达与 _的共同调节有关。(3) 有氧呼吸所需的 ATP合成酶大量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 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 ATP进 入线粒体的UCP- 1蛋白,导致外渗而消除胯膜的 梯度,线粒体虽能继续产生 CO和H2O,但有氧呼吸 释放的能量却大部分转变成为热能。造成上述

10、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4) 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北极熊通过上述_调节方式引起 BAT细胞内的_,从而实现了产热增加,维持了体温的稳定。& (16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_ 图中神经一体液调节途径涉及的主要结构是 _、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过程,当内环境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通过调节维持相关激素的水平的稳定。(2)_ 巨噬细胞可参与 _免疫,T细胞可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 _。(3)_ 图示表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髓和 _,与图示有关的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

11、物活性物质除了图中列举的类型外,还有两类有代表性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和 _。(4) 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作用于神经细胞并产生兴奋,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 _。(5) 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疲劳综合征甚至过劳死等病症,正在威胁着知识分子的健康和生命。据图分析,过度疲劳可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9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 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出理盐水Mnr(1) 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

12、通过浆细胞分泌_发挥免疫效应。(2) 研究发现,效应 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 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 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 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 _,推测 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_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 ,据 此推测_。(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注射生理盐水的 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 小鼠血清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

13、兀表面蛋白-+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兀表面蛋白-+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_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 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了_,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 _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4) _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 _。a.花粉过敏b.系统性红斑狼疮c.先天性免疫缺陷d.艾滋病(5) _由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与 调节有关。10.( 12分)某同学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时,机体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864

14、20864208642086420正常小個CD8CD8基国敲除小飢(1)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作用于,刺激垂体释放_,促进 : _重吸收水。同时,: _产生渴觉,使 人主动喝水。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 _调节。(2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_等,三者成分的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_、_的含量有关。11.( 12分)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四个位点,图乙是某一反射弧中 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 _图甲中,如果在处给予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沿 _ 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 _,

15、释放神经递质(Ach) ; 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 _,引起肌肉收缩。(2) 图甲所示的、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_。(3) 人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会缩手,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而消防队员在火海中救人时双手虽触碰火焰,却不会发生缩手反射,这说明_。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4)_ 图乙是 _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中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导方向是_,并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此结构中只能按照这种方向传导 _。12.( 14分)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原理的探究都是首先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的。狗是科学家们常

16、常选用的实 验动物。请对下面生理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 狗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如上图所示。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gNa+、gK+分别表示Na+、的电导)。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变化分别是Na+_,k _。细胞bc段Na+进细胞 _需要、不需要)能量, cd出细胞_ (需要、不需要)能量。(2) 通常情况下狗吃肉后会大量分泌胃液。经过实验发现:先将狗饲喂橄榄油50ml, 90分钟后再饲喂肉150g,狗胃液分泌抑制达 2小时。将狗支配胃的神经切除,重复上述实

17、验,结果相同。据此有人作出假设:脂肪可以刺激小肠前段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液循环至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为验证这一假设,实验 设计如下:将狗甲的小肠前段结扎为A、B两段,并在B段注人橄榄油50ml,A段不处理。90分钟后,将分别与稀盐酸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并编号A、B将狗乙、丙的支配胃的神经切除,并饲喂狗乙、丙肉各150g。将等量A、B提取液分别注射入狗乙、 丙的静脉中。预期实验结果:乙狗_;丙狗:。13.( 15分)1、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 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 A和刺 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 A,只给刺激B

18、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 A称为非条件刺 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资料2 :给大鼠服用药物 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 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 列问题:(1)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_,条件刺激是 _。(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 (填“促进”或“抑制”)作

19、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3)资料_ (填“ 1”,“2”,“3”或“ 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n、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 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间(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 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1) 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2) 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

20、测乙醇会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 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_处的传输。(4) 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14.糖尿病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第三大杀手,n型糖尿病是因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所致。山奈酚 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对n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有望为n型悴温恒定,糖尿病人带人来福音。某研究者以大鼠为

21、材料予以验证。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 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生理状态及体重、性别等相同的正常大鼠50只,用植物油配制的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山奈酚、植物油、链脲佐菌素(STZ普通饲料、高糖饲料等。提示:只给予高糖饲料,喂养 4周后腹腔注射STZ可建立H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方法及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步骤:分组:_ 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_ 对照实验:_ 结果检测:_预测实验结果(以柱状图表示):15 回答有关动物体内稳态调节的问题(9分)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图是人体稳态的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右

22、图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水平衡与渗透压平商*促甲状腺激盍*1 一*甲伏腺甲伏猱素1.当人突然处于非常寒冷环境中,人的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图中的、调节途径中,调节速率更快的是 _,理由是 _;在此过程中,与甲状腺素具有协同效应的激素2.为抵御寒冷,某学生摄入许多高糖热饮,此时右图中肝细胞膜上的受体与_特异性结合,促进图中代谢的进行。在有氧条件下,X物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的过程,具体进行的部位是(填字母编号)。3.该学生想通过运动抵御严寒,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打了一场篮球。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_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4.主要在肝脏中合成的

23、有 _。(多选)A.胆汁B极低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D 高密度脂蛋白16. (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及部分免疫过程,m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细胞产物。请据图回答。(1) _m 代表的场所是 _, d代表 _细胞,e代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未被消灭的某些病毒可侵入到宿主细胞,此时,图中_(物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与病毒结合,要消灭宿主细胞中的病毒,要靠 _免疫,即图中的 _(填字母)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病毒可被存在于 _中的 _(物质)结合,凝集成团形成沉淀,然后被_(填字母)吞噬、消化。(3) _当入侵的病毒被消灭之后,人体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对这种

24、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图 中_细胞(填字母)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17.( 7分)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参与过程的细胞除了 T细胞外,还有 ,其作用是_。(2) 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 _中发育成熟的。(3) _ E和F都是 _细胞,经过程后, E增殖分化产生 细胞。(4) 图中的各种细胞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 _。(5) _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

25、性心脏 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18.( 13分)蛇毒是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a -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 -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 _图乙显示,a -银环蛇毒是一种 _性毒液,它能与 _结合,导致 _信1 1 1 1亠 1敷腿细胞呑噬细胞种类20.图甲是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产生抗体的过程。 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回答问题:图乙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内填编号)两种方法号转换过程受阻,阻碍了兴奋在 _之间的传递。(2) 乙酰胆碱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_中

26、,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 _,与其受体结合,引发 _变化,实现兴奋的传递。(3) 蛇毒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称之为_。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同时,蛇毒还刺激细胞增殖分化为 _细胞。19.( 8分)完成下面有关免疫的概念图。(1)图甲中各数字所示物质或者结构名称分别是:;(2) _ 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开始一系列的 _,形成能产生抗体的 _细胞和记忆细胞。(3) _ 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 _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 _免疫。(4) 参照图乙中的曲线,当一个人被狗咬伤后,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应采用 _ (填方法或方法) 较好,

27、因为该方法产生的抗体数量 _能快速消灭 _,以达到免疫效果。(5) 为防患于未然,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可刺激狗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21.( 8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 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衣壳蛋白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序号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组成兌疫细胞邑括1HB sAg表面抗原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 sAg无传染性2HB sAb表面抗体人体产生,保护肝脏3HB eAgE抗原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

28、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4HB eAbE抗体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5HB cAb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 (HBcAg)的抗体,它表 示乙肝病毒在复制(1 )人体产生 HB sAb和HB eAb的细胞是 _。(2) 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 1、4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 _ (填“有” 或“没有”)显著的传染性。(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_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

29、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 的 (成分)很难彻底分离。22.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軸粒豹浓度那魁活力1纽別 mLmLI + mg(相A A0 0i iSs.i1soso0.98KXIKXI20.50. X7TTTTTaTTaT12.40,4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 SDH总活

30、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答题卡中柱状图补充完整。(2)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请用方框在答题卡血细胞计数室中标出计数区域。(3) 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 _ (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 _。(4)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 _基因和原癌基因表达异常。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 T淋巴细胞执行的 _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

31、癌症发病风险提高。23.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结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酢病变人数Al对照剂786383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A2疫苗78484Bl对照剂1125126(接种前检出HPV DNA)B2疫苗1121125(1) _为制备该疫苗,将 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 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疫苗有效成分。(2)_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作为抗原刺激极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

32、旦HPV侵入极体, 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HPV。故A2组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 _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 组,据此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B2组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清除体内HPV(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 _。参考答案1.(1)交感;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2)水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3)肘窝部的肱动脉;神经-激素;心室射血(4)ACD【解析】试题解析:(1 )血压下降,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下降,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到达 血管中枢后

33、,神经中枢进行分析和综合,引起交感神经神经兴奋,影响效应器官的活动,心 率加快和心脏的输出量增加,使血压升高。(2 )从题意我们知道,血管紧张素引起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尿量减少,导致 血量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血管升压素很可能就是抗利尿激素。(3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它的主要来源是心脏的射血 作用。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常用上臂肱动脉测得的血压代表。人体血压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期挤压血液进入动脉的最大压力值;舒张压是 在心脏舒张期大动脉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前进的平均压力值,收缩压高于舒

34、张压时是因为心室射血造成的。(4)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期挤压血液进入动脉的最大压力值;随年龄增大血压升高的主要原 因是外周阻力增大(血管硬化)所致;情绪紧张时,动脉血压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壁渗透 压感受器会减弱兴奋;车祸导致大量失血,动脉血压迅速降低,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兴奋。 故B正确,选择ACD 考点:人体的血压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点评:这也是一道图表题,从图上的箭头指向,我们可以分析血压调节,然后判断A B和C是什么物质,分析完这些本题就可解决,本题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难度一般。2.(1)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2)升高;持续性兴奋(

35、3 )等量生理盐水;溶酶体(4)6-12【解析】试题解析:(1)甲中结构是线粒体, 发生的代谢过程是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受体)的功能是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2) 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 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 导致胆碱酯酶量 减少,则图甲中物质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含量会升高,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兴奋。(3)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无关变量要相同原则,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等量生理 盐水。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其中含有很多酶。(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612时段内增加的最多,原因是 3-NP在该时段内

36、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答“转录量”,或答“凋亡蛋白相关的mRN(P53)”)加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考点:人体的神经调节及细胞凋亡 点评:只要掌握了课本的理论知识,然后把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3.(每空1分,共10分)I(1)(冷觉)感受器;收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2)肝糖原(元)(3)酸性 (4)非特异性II(1)增多酶数量(2)下丘脑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试题分析:I ( 1)冷水会刺激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 经中枢下丘脑,下丘脑会使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血管收缩以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37、,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3) 冷水刺激能引起胃黏膜内的HC03一减少,而HCO3一主要是参与对酸性物质其缓冲作用的,故对酸性物质缓冲作用减弱。(4) 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清除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II ( 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增 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有氧呼吸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此时线粒体中的酶数量增多,促使产热增多。(2) 在寒冷条件下,下丘脑会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然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

38、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氧化分解供能,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故是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考点:本题考查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4. ( 1)突触小体(2)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 不需要外流(4)双向单向【解析】试题分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叫突触小体。(2) 图中数字处均为突触,神经突触的结构类型有轴突一胞体型和轴突一树突型两种,该图中数字处的突触均为轴突一胞体型;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出刺激A时,兴奋由A传向B,同时经突触TTTT B,使B处的兴奋并不立即消失,会延续一段时间。所以在 A 处给一个适

39、宜的刺激, M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N的指针偏转情况是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 图2中ab段是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Na+内流,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cd段是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K+顺着浓度梯度方向外流,不消耗能量。(4)兴奋在神经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 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 意在考 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通过比较、 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

40、论的能力。(3)加强内质网、咼尔基体糖蛋白【解析】试题分析:(1)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又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AB增多,同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 C也增多。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加产热。机体还可能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来减少散热。(2)人在高温条件下,失水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在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传导方向是单向的。(3)血糖浓度升高,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胰岛素的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考

41、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 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 (1)分级调节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灭活了(2 )自由扩散促性腺激素增加 负反馈(3)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只写膜外电位变化)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4)神经一体液一免疫防卫、监控和清除【解析】试题分析:(1)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并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物质 b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 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丙甲状腺, 促使甲状腺增加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这体现了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特点;

42、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灭活了, 因此,人体内需要 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2 )雄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若激素表示雄性激素,则垂体分泌的物质 b是促性腺激素;若切除垂体,则丙会失去物质 b的促 进作用,导致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 使物质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3) 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电位是正电位,兴奋时膜外电位是负电位,故图乙中细胞3神经元,受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图丙是图乙中神经元2和3相接触的部位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中信号变化情况是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

43、(4)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其中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即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 ( 1) ABC 增强代谢活动,以增加产热(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皮肤血管收缩。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单向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能力。7.( 10分,每空2分)(1) 分级(2) 甲状腺激素和 CAMP(3) UCP- 1蛋白改变了线粒体内膜对 屮的通透性,抑制了 ATP的合成。(4 )神经-体

44、液调节脂肪分解增加和 ATP合成减少【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过程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过程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促使甲状腺通过过程分泌甲状腺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制。(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和CAMP均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3) 依题意,ATP合成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 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 ATR UCP-1蛋白进入线粒体内, 能导致外渗而消除胯膜的 H+梯度,致使ATP无法合成,所以使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转化成热能。因此,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UCP- 1蛋白改变

45、了线粒体内膜对 屮的通透性,从而抑制了 ATP的合成。(4 )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 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文转换、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 1)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2)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3) 胸腺 抗体(4) 由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 神经系统敏感

46、性下降,相关激素分泌失调,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 分析题图可知,参与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的主要结构为下丘脑和垂体以及其他内分泌 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需要依靠反馈调节。(2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够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并能呈递抗原;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受抗原刺激后能够分泌淋巴因子,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3)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 B细胞和T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分别 是骨髓和胸腺;在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调节机制中, 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

47、物质有神经 递质、激素、淋巴因子和抗体等。(4) 信号分子引起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5) 过度疲劳会导致神经系统敏感性下降,相关激素分泌失调,免疫细胞活性降低。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 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 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 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 1)抗体(2)( 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降低损伤或死亡(多巴胺含量)

48、降低幅度小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程度加重(3 )没有发生 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自身抗体(合理即可)(4)b(5 )免疫调节和神经【解析】试题分析:(1)体液免疫主要通过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2) 据图分析,注射MPTF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均降低,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降低幅度小, 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CD8基因敲除小鼠的效应 T细胞无法发挥正常的免疫效应,据此推测效应T细胞(细胞免疫)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

49、损伤或死亡程度加重。(3)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勺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与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一样,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F可使正常小鼠产生了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自身抗体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4)根据(3)题分析可知,帕金森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最相似,而花粉过敏属于过敏反应,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艾滋病均属于免疫缺陷病,b项正确。(5 )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效应可能会导致反射弧结构中的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而发病,这说明帕金森病与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有关。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

50、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12 分)(1)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2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2分)大脑皮层神经一体液(2分)(2)淋巴 蛋白质 无机盐 蛋白质(后两空答案可以颠倒)【解析】试题分析:(1)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作用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然后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其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对水分重吸收增加。 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人主动喝水。因此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 节。(2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者成分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51、蛋 白质,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考点:本题考查水盐调节和内环境组成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 度。11. (1)传出 融合 电位改变 (兴奋 、神经冲动)(2)(3) 脊髓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大脑皮层(4)突触 从左向右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解析】试题分析:(1)在处给予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 合,释放神经递质 Ach; 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改变,引起肌肉收缩。(2)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可能阻断了神经冲动向大脑皮层的传导, 即位点。.K(3)

52、人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会缩手,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低级中枢受脑 中高级中枢的控制,由于高级中枢的抑制作用, 即使双手虽触碰火焰,却不会发生缩手反射。 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4 )图乙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兴奋经突触传导时,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2. ( 1 )对的通透性迅

53、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不需 需要(2) A、B肠段黏膜乙狗:无抑制效应(或胃液正常分泌或分泌)丙狗:抑制胃液的分泌(或胃液分泌减少或不分泌 )【解析】试题分析:(1)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是由 于Na+内流,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gNa+增大;图中显示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 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 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细胞bc段Na+进细胞是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cd出细胞是逆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2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脂肪可以刺激小肠

54、前段黏膜产生一种物质经血液循环至胃黏膜细胞抑制胃液分泌,自变量是经过脂肪刺激和不经过刺激的小肠前段黏膜提取液,因变量是胃液的分泌与否,为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保持单一变量,要将实验动物支配胃的神经切除; 实验动物只有一只小狗,是做的自身对照,故先后注射A、B段提起液观察前后胃液分泌的多少;本实验是验证试验,预期的实验结果要唯一, 要符合实验目的。考点: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与验证性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能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分析实验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5、。13 . (10分)1(每空1分)(1)药物C糖精(2)抑制 抑制(3) 3n (每空2分)(1)稳态(2)延长 (3)突触 (4)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试题分析:1、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无关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 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因而条件反射数量无限。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非条件刺激是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也叫无条件刺激。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 非条件刺激。(1)所以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

56、非条件刺 激是药物C,条件刺激是糖精。(2)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过强,对再次进入体内的花粉、某些食物、药物、灰尘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而引发的免疫异常现象,如用激素治疗的话,应抑制免疫系统的功 能。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 所移植器官对病人来说属于外来的异物, 免疫系统会对其进行攻 击,为了提高移植成活率,可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3)题目要求找出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反应的实例,所以应找到相关激素对免疫功能产生 作用的例子,符合要求的只有资料3。n、( 1)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乙醇的含量在饮酒后急速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慢慢降低,说明人体能够通过调节活动使得乙醇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也就是

57、说能通过调节维持稳态。(2 )从图中看出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说明乙醇对神经行为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人体的神经行为能力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其基本途径为反射弧,可知乙醇延长了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3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扩散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此原理,可以判断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是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4)神经行为的基本方式为反射, 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所以此实验需要完整反射弧结构,故要选择题中所说的健康人士;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使得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甲亢患者不适宜用来进

58、行这个实验。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4.把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编号为A、B、C D E。A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B C D E给予高糖饲料喂养 4周后,腹腔注射STZ建立n型糖尿病大鼠模型。C D E组分别给以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山奈酚,A、B组给以等量的植物油。各组均给予普通饲料饲养。 连续

59、饲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预测实验结果:(评分细则:建立坐标1分,柱状图画正确 3分)内环境抗体d( 3) g【解析】试题分析: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山奈酚对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浓度作用。自变量1为山奈酚,实验组加不同浓度山奈酚,对照组加等量植物油。自变量2为正常鼠和糖尿病鼠,故1( A)组普通饲料饲养为对照组,4组高糖饲料喂养为实验组,4组高糖饲料喂养实验组再分1(B)和A组这两组都加等量植物油为对照组,其他3组(C、D、E)分别加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山奈酚。故分 5组,每组10只,AA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B、C D E给予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建立H型糖尿病

60、大 鼠模型。C、D E组分别给以低、中、 高三种浓度的山奈酚,A B组给以等量的植物油。各组均给予普通饲料饲养。结果预测:A组正常,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最低,B组糖尿病鼠无山奈酚,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最高,CDE随着加入山奈酚,血糖和胰岛素浓度下降。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 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力。15. (9 分)1. 5 ;因为5主要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快肾上腺素2.甲状腺激素;b;3.升高;抗利尿激素;4. ABD (2 分)【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21可知,调节速率更好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