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 生活中的酸和碱(共2课时)第1课时 酸、碱的组成和分类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周玉枝一、 设计思想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学生在第三章已经学习过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知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本节课重点在于掌握酸和碱的组成规律、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并通过这些规则的学习,使学生对酸和碱这两类物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将对酸和碱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层面。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多种手段来归纳总结规律。在学生理解规则的基础上,再通过即时强化来巩固学生对规则的掌握,帮助
2、学生内化规则,因此对于酸碱的组成、分类和命名的教学,注重发挥即时反馈和强化环节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的组成特点、分类方法。(2)掌握酸和碱的命名规则。(3)理解碱的物理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酸和碱的组成,体会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归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酸和碱在生活中的作用。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酸碱的组成、分类和命名。 教学难点: 建立酸和碱的概念。四、教学用品 药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固体,氨水,蒸馏水。 仪器:小烧杯,玻棒,滴管。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 流程说明1学生在综合科学和上学
3、期的学习中已经对酸和碱有一定的了解,请他们回忆已有知识,能激活记忆,为新知识的掌握提供认知基础。2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物质中都含有酸和碱,教材的这部分图片很精美,和学生一起阅读、观察,能使学生体会到酸和碱就在我们的身边。3这些常见物质中存在的是什么酸和碱呢?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使学生对酸和碱的种类产生感性认识。4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酸在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5酸的组成中的酸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概念,需要教师及时讲解,并注意提醒学生并不是所有的酸根都是原子团。6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部分知识教材写得比较具体,学生自己阅读能够理解,因此请学生小组阅读讨论归纳并说出来。
4、7酸的命名学生没有认知基础,因此这个知识点由老师讲解。8规则类知识的特点是理解容易,记忆不容易深入,因此需要即时地强化和巩固,学生经过一定的练习,将规则与具体的物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获得了 这些规则的内化,就不容易遗忘了。9碱的组成中的金属元素和氢氧根学生都很熟悉,命名也相对简单,且已经有了酸的基础,因此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请他们自主完成。10通过对三句表述的正误判断,来辨析概念,巩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11将5.2中碱的性质实验提前至这里,可以使学生对碱这类物质有感性认识,也使碱的分类水到渠成。12分析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来归纳碱的溶解性和颜色。引出碱的分类方法。13课程标准对NaOH和C
5、a(OH)2的物理性质、俗名有明确的要求,此处通过实验现象做一个专门的归纳,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忆已有知识酸和碱是两类常见的物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哪些酸和碱?回忆: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从己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入新课。阅读教材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酸和碱,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酸、含有什么酸呢?我们一起来看教材P34的图片。阅读教材图片,和教师一起认识常见的酸和碱。认识生活中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和碱它们有的在食品中,有的在药品中,有的在家庭用品中,有的在大气中,还有的在我们的体内。常见的酸:柠檬
6、:柠檬酸;番茄汁:乙酸;酸奶:乳酸;蓄电池:硫酸(H2SO4);胃液:盐酸(HCl);酸雨:硫酸(H2SO4)、硝酸(HNO3)常见的碱:油烟净:氢氧化钠(NaOH)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中所含有的酸和碱。体会酸和碱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观察酸的组成从这张表格中,大家能发现酸在组成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1、酸的组成和分类(1) 酸的组成:酸H酸根硫酸H2SO4HSO4 硫酸根硝酸HNO3HNO3 硝酸根碳酸H2CO3HCO3 碳酸根盐酸HClHCl 盐酸根阅读表格,观察酸的组成特征。观察结果: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形成概念酸就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与氢
7、结合的部分叫酸根,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碳酸的酸根是什么呢?盐酸的酸根呢?从盐酸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酸根不一定是原子团。理解酸的组成和酸根的概念。明确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阅读教材,归纳酸的分类阅读教材P5,小组讨论:教材介绍了酸的几种分类方法?各种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2) 酸的分类有机酸:甲酸 HCOOH、乙酸 CH3COOH无机酸:盐酸、硝酸、硫酸、碳酸氢原子数是否含有氧原子一元酸二元酸含氧酸无氧酸HClH2SO4H2CO3HNO3在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习酸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酸的命名(3) 酸的命名含氧酸:某酸H2CO3碳酸、H2S
8、O4硫酸、H3PO4磷酸特例:HNO3硝酸无氧酸:氢某酸H2S氢硫酸/硫化氢特例:HCl盐酸/氯化氢注意:溶质为气体的无氧酸,溶质在溶于水之前称为某化某。学习酸的命名方法。 全面理解酸的命名方法。 即时强化小组比赛出题和答题,对常见的酸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训练。以抢答和抢出题的形式相互出题和答题,如一元无氧酸、二元含氧酸、盐酸是几元酸等。练习酸的分类和命名。巩固应用规则。归纳碱的组成和命名酸是一类物质,碱也是一类物质,观察表格,看看碱是由什么组成的?该怎么读?金属元素氢氧根氢氧化钠NaOHNaOH氢氧化钾KOHKOH氢氧化钙Ca(OH)2CaOH氢氧化钡Ba(OH)2BaOH氢氧化镁Mg(OH)2
9、MgOH氢氧化铁Fe(OH)3FeOH氢氧化铜Cu(OH)2CuOH特例:一水合氨NH3H2O练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格中的这些碱。阅读表格,观察碱的组成特征: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但是一水合氨是例外,它的组成里没有金属元素。碱的命名:除一水合氨NH3H2O外,其余的碱都称为“氢氧化某”。碱的组成和命名都比较简单,学生可自行归纳出来。概念辨析判断正误:酸根都是原子团;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碱的组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思考,辨析,判断正误。及时强化有利于学生对规则的掌握和内化。动手实验,探究碱的物理性质学习了碱的组成和命名,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具体的碱,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P14,阅读实验报告
10、,完成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实验前讲解注意事项:1、氢氧化钠固体不可用手摸;碰到碱溶液后立即用水冲洗干净;2、闻氨水气味时注意方法。阅读实验报告,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填写实验报告。观察几种碱的颜色、比较溶解情况。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碱的分类首先大家来说说这些碱的溶解情况。根据碱的溶解性,可以对碱进行分类。l 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NH3H2Ol 不溶性碱:绝大部分的碱都不溶于水关于颜色:Cu(OH)2、Fe(OH)3分别是蓝色和红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溶性碱的溶液是无色的,固体是白色的。归纳总结:碱的溶解性和颜色。将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总结出来。掌握碱的分类
11、方法。记住特征颜色。总结NaOH和Ca(OH)2的物理性质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哪些物理性质呢?1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可作干燥剂(H2、O2、N2、CO等);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对衣服;皮肤有腐蚀作用;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师生互动,共同总结NaOH和Ca(OH)2的物理性质。重点学习NaOH和Ca(OH)2的物理性质。2. 主要板书酸、碱的组成和分类一、酸的组成和分类1酸的组成: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2酸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法不同)(1
12、)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类。有机酸。例:甲酸 HCOOH、乙酸 CH3COOH无机酸。例:盐酸、HNO3、H2SO4、H2CO3(2)根据与酸根结合的氢原子个数分类。一元酸。例:HNO3、盐酸(HCl);二元酸。例:H2SO4、H2CO3(3)根据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原子分类。含氧酸。例:HNO3、H2SO4、H2CO3;无氧酸。例:盐酸(HCl)、氢硫酸(H2S)3酸的命名(1)含氧酸:某酸。例:H2CO3碳酸、H2SO4硫酸(特例:HNO3硝酸)(2)无氧酸:氢某酸。例:H2S氢硫酸/硫化氢(特例:HCl盐酸)二、碱的组成和分类1碱的组成: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OH)组成。2碱的分类可溶性碱:KO
13、H、NaOH、Ba(OH)2、Ca(OH)2、NH3H2O(一水合氨)不溶性碱:绝大部分的碱都不溶于水。例:Cu(OH)2、Fe(OH)3、Mg(OH)2、Al(OH)33碱的命名:氢氧化某。三、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可作干燥剂;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对衣服;皮肤有腐蚀作用;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3氨水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4可溶性碱 KOH、NaOH、Ca(OH)2 、Ba(OH)2 、NH3H2O的溶液都是无色的,KOH、NaOH、Ca(OH)2
14、、Ba(OH)2固体都是白色的。Cu(OH)2、Fe(OH)3分别是蓝色和红褐色不溶于水的固体。3. 相关链接酸的命名:某一成酸元素如果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就按成酸元素的氧化数高低命名,如高氯酸(HClO4)、氯酸(HClO3)、亚氯酸(HClO2)、次氯酸(HClO)。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而形成的酸,叫做焦酸(或一缩某酸、重酸),例如:2H2SO4H2S2O7(焦硫酸)+H2O;2H2CrO4H2Cr2O7(重铬酸)+H2O。酸分子中的OH数等于成酸元素的氧化数,这种酸叫原某酸,如原磷酸P(OH)5,即H5PO5,原硅酸Si(OH)4,即H4SiO4,一个正酸分子失去一分子水而形成的酸,
15、叫偏某酸,如偏磷酸(HPO3)、偏硅酸(H2SiO3)。含有过氧键(OO)的酸叫过酸,如过一硫酸(H2SO5),过二硫酸(H2S2O8)。 含氧酸酸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含氧酸的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是HOR,(有的含氧酸有配位键HORO)。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结构中的两个因素:1比较中心原子跟氧的化学键的极性和氢氧键的极性,如果RO键的极性越小,对于氢氧键来说极性就越大,就越容易发生HO键的断裂,酸性就越强。我们知道,同周期元素中,随R的电荷数的增大,半径变得越小,RO键的极性就越小,RO间的引力加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因此,Si、P、S、Cl的电荷数从4到7,而原子半径减小,所以
16、H4SiO4、H3PO4、H2S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2含氧酸分子中未被氢化的氧原子数越多,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因为,未被氢化的氧原子数越多,因氧的电负性大,中心原子电向未被氢化的氧原子转移,中心原子从OH键中吸引的电子也就越多,更易离解出H。所以,酸性HClO4 HClO3 HClO,因为HClO4分子中有三个未被氢化的氧原子,而次氯酸分子中没有未被氢化的氧原子。 早期的酸碱概念:人们最初对酸碱的认识是从它们的反应现象、特征入手的,有一类物质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强烈的“酸味”,对金属有溶蚀作用,能使某些蓝色的植物染料变成红色,称为酸;而另有一类物质,在水溶液中具有肥皂似的滑腻感,能使某
17、些红色植物染料变成蓝色,称为碱;当把酸碱物质混合时,它们能互相中和,生成的产物既不再具有酸的特征,也不再具有碱的特征,而具有“盐味”,称为盐。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自己创立的燃烧的氧化学说出发,认为所有的酸必都含有一种叫做“酸素”的物质氧。由于当时拉瓦锡在化学界的声望极高,当时的化学家都普遍接受了这种“酸素”观点,人们现在仍可从有关氧元素的多种文字的名称中看出这一历史痕迹来。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盐酸这一最重要的酸并不含有氧。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先注意到,构成酸的关键元素是氢,不是氧。1838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不是所有含氢的物质都是酸,只有含有能被金属置换的氢的化合物才是酸。这或许可以算作第一个比较满意的酸的定义。这个定义一直沿用了50多年,而且现在看来基本上还是正确的。然而李比希时代,人们对碱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它们是能中和酸形成盐的物质”的认识水平上。对于碱的结构上的特点,仍然一无所知。关于酸碱的近代概念,只是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后才逐渐建立起来。七、教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自我提分评估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银行岗位模拟试题(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与政策支持:2025年市场研究与发展报告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金融)题库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河北省深州市中考数学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场地合作经营方案
- 2024年电工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宿入住免责协议书范本
-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管廊运维招聘题库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高清版)《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 全国BIM大赛一等奖获奖项目参赛PPT(76页)
- 方兴大道收费站吊装方案最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