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M系统原理_第1页
(一)GSM系统原理_第2页
(一)GSM系统原理_第3页
(一)GSM系统原理_第4页
(一)GSM系统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内容提要 GSM移动通信系统原理 GSM信令协议3一、总述 蜂窝通信原理 GSM的发展进程4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NMTAMPSTACSGSMD-AMPSIS-136cdmaOneIS-95PDC1980199020005模拟移动通信的缺陷 各个系统之间没有公共接口,难于实现漫游 无法与固定网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 频谱利用率比较低 安全保密性比较差 业务种类受限 移动设备成本高、体积大 网络的管理控制存在问题6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 频谱利用率高 可方便实现数据业务 易于加密 便于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便于设备的集成7 频谱利用率不够高 容量问题 传输速率较低 业务单一 存在多个标准 无法

2、实现全球漫游为什么要发展第三代?8 1997年底年底 1323万万 1998年底年底 2357万万 1999年底年底 5000万万 2000年底年底 6500万万 2002年底年底 11.2亿亿 2005年底年底 2亿亿 2010年底年底 3亿亿中国移动用户发展9 Internet到到2000年,将有年,将有10亿亿Email用户,用户,5亿亿Web用户用户 图象传输图象传输人们通过眼睛获得人们通过眼睛获得80%的信息的信息 到到2010年,欧洲将有年,欧洲将有9千万移动多媒体用千万移动多媒体用 户,占业务总量的户,占业务总量的60%。非话业务的发展10 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全

3、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 高频谱效率高频谱效率 高服务质量,高保密性能高服务质量,高保密性能 提供多媒体业务,速率最高到提供多媒体业务,速率最高到2Mb/s 易于第二代系统的过渡和演进易于第二代系统的过渡和演进 多频多模手机,单一通信号码多频多模手机,单一通信号码 车速环境:车速环境:144kb/s 步行环境:步行环境:384kb/s 室内环境:室内环境:2Mb/sIMT2000目标11移动通信发展的技术基础 集成电路的发展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 蜂窝结构的出现 信道与信源编码的技术革新12一、总述 移动通信发展 GSM的发展历程13 移动通信特点移动通信特点w 电波传播环境十分恶

4、劣w 多普勒频移产生附加调频噪声w 移动台受干扰和噪声骚扰w 移动设备要求有很大的动态范围w 频谱拥挤w 建网技术复杂14 大区制大区制w 一个基站覆盖整个城市一个基站覆盖整个城市通信质量差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15PSTN另一有线网另一有线网MSCMSCBSCBSCBSCBSC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TSBSCBSCBSC163751632435617524361277425131417cellsitecellsitecellsite全向小区(OMNI CELL SITE)3扇区/小区(120 SECTOR/ CELLS)6扇区/小区(60

5、SECTOR/ CELLS)=1 ANTENNA=3 ANTENNA=6 ANTENNA18 4 3标准复用模式(标准复用模式(GSM体制推荐)体制推荐) 紧密复用模式紧密复用模式w 3 3w 1 3(NORTEL)w 2 6(MOTOROLA)w 多重复用多重复用MAP(ERICSSON)1945MHz双工间隔基站发射频率基站接收频率2MHz保护频带960905890880872950935925917 915GSMTACS/GSMEGSMETACS20基站发射频率基站接收频率2MHz保护频带18801805 178590MHz双工间隔1710DCS180021 GSM900主频段(主频段(

6、P-GSM)w 上行:890MHz-91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w 下行:935MHz-96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GSM扩展频段(扩展频段(E-GSM)w 上行:880MHz-890MHz(移动台发,基站收)w 下行:925MHz-935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DCS1800频段频段w 上行:1710MHz-178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w 下行:1805MHz-188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22 GSM900主频段(主频段(P-GSM)w 上行:Fl=890 + 0.2 N(MHz) (1N 124)w 下行:Fu=Fl + 45(MHz) GSM扩展频段(扩展频段(

7、E-GSM)w 上行: Fl=890 + 0.2 (N-1024)(MHz)w 下行: Fu=Fl + 45(MHz) (975N 1023) DCS1800频段频段w 上行: Fl=1710.2 + 0.2 (N-512)(MHz)w 下行: Fu=Fl + 95(MHz) (512N 885)23一、总述 移动通信发展 蜂窝通信原理24委员会名称委员会名称标准分工标准分工SMG1 Definition of ServiceSMG2Specification of Radio TransmissionSMG3Network Architeture Signalling Protocols,O

8、per interfaceSMG4Data ServiceSMG5UMTS技术规范技术规范01,0203,05,0603,04,08,0907-SMG6Operation and Maintenace11SeriesTest Specification 121125发展进程(一) 1979年,世界无线电管理委员会(WARC)划定了今后欧洲用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 1982年,欧洲邮政与电信委员会(CEPT)内建立了特别移动组(Groupe Special Mobile); 1986年,在巴黎建立了GSM永久核心; 1988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成立,并接管了GSM委员会;2619

9、90年,GSM规范Phase 1 被冻结; 1991年,DCS1800 规范Phase 1被冻结;GSM委员会开始考虑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1992年,GSM委员会更名为“ Special Mobile Group”,GSM系统更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CS1800规范 Phase 2被冻结;1992年,GSM开始商业运营;发展进程(二)271993年,GSM规范 Phase 2被冻结;1994年,GSM商用运营远超出GSM委员会的范围(中国、印度、中东、远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996年,ETSI推出GSM规范Phase

10、21995年,DCS1800商用系统开始在泰国、卡塔尔、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运营;发展进程(三)280101系列:系统概述系列:系统概述0202系列:业务系列:业务0303系列:网络结构和网络功能系列:网络结构和网络功能0404系列:无线接口信令(系列:无线接口信令(L2L2、L3L3)0505系列:无线接口物理层系列:无线接口物理层0606系列:语音编码(系列:语音编码(FRFR、EFREFR、HRHR)GSM规范(一)290707系列:移动台终端适配功能系列:移动台终端适配功能0808系列:系列:A A接口和接口和AbisAbis接口接口0909系列:网络互连(系列:网络互连(ISDNISDN

11、、PSTNPSTN、PSPDNPSPDN)1010系列:系列:PH2PH2新功能新功能1111系列:测试系列:测试1212系列:网管(操作维护、用户和终端业务系列:网管(操作维护、用户和终端业务数据监视、性能、设备管理)数据监视、性能、设备管理)GSM规范(二)30总述小结 三类技术制式 蜂窝通信原理 GSM发展进程 进程、规范内容31二、GSM系统原理 系统结构和功能 主要技术 组网32GSM系统提供的业务电信业务电信业务用户终端业务用户终端业务承载业务承载业务基本业务基本业务基本业务基本业务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基本业务补充业务33承载业务:它在某个接入点上提供用

12、户所需的传送相应信号的能力。双向异步数据电路(3009600bps)双向同步数据电路(12009600bps)异步分组数据接入电路(3009600bps)双向同步分组数据(24009600bps)交替语音和数据数据后接语音业务GPRS业务承载业务34用户终端业务:是一种电信业务,它提供给用户包括终端设备功能在内的各种必须功能,使之能与其他用户通信。用户终端业务(一)35电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数据通信短消息业务移动被叫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移动主叫点对点短消息业务广播型短消息业务语音和三类传真交替业务自动三类传真业务用户终端业务(二)36用于补充或修改基本业务,以提供用户完整的业务补充业务不能独立存在补

13、充业务(一)37呼叫偏转(有被叫,实时前转)呼叫前转(无条件、遇忙、无应答、不可及)主叫号码识别呼叫等待(被叫忙时,接收新业务)呼叫保持(保持当前呼叫,发起新呼叫)呼入呼出限制其它补充业务(二)38语音群呼叫(VGCS)话音广播业务(VBS)多用户特征(MSP)移动定位业务 增强型补充业务39业务小结 承载业务 语音、数据 用户终端业务 基本、补充、增强40二、GSM系统原理 业务 主要技术 组网41GSM网络结构网络结构PSTNOMCOMCNMCOMSSIMMEMSBTSBTSBTSBTSBSCBSCAUmMSCMSCMSCMSCVLRVLRVLRVLRHLRHLRAUCAUCBCEGHDN

14、SSNSSBSSBSSNSS42系统接口系统接口 A接口:MSC与BSC间的接口 Abis接口:BSC与BTS间的接口 Um接口:BTS与MS间的接口 B接口:MSC与VLR间的接口 C接口:MSC与HLR间的接口 D接口:HLR与VLR间的接口 E接口:MSC与MSC间的接口 G接口:VLR与VLR间的接口 H接口:HLR与AUC间的接口43MSC/VLR业务区域业务区域MSC/VLR业务区域VLRMSCLocation AreaVLRMSC44位置区(位置区(Location Area) MSCVLRLA1LA2LA3LA4LA5LA6cell 11cell 12cell 7cell 8c

15、ell 9cell 4cell 6cell 5cell 3cell 2cell 145GSM各区域间的关系各区域间的关系 GSM业务区PLMN业务区MSC业务区位置区LAC小区Cell46MSC功能与作用功能与作用 呼叫处理w 呼叫建立、连接与清除位置更新过程用户身份识别移动设备识别 操作与维护w 数据库管理w 测量w 人机接口(MMI) 网间互通 计费MSC为其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提供交换和信令功能为其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提供交换和信令功能47HLR功能与作用功能与作用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用户识别号(IMSI,MSISDN) 当前用户的VLR(当前位置) 业务

16、能力、业务限制信息 用户申请的补充业务 补充业务信息(例:当前转移的电话号码) 用户状态(registered/deregistered) 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传递HLR48VLR功能与作用功能与作用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移动台状态 部分补充业务数据 移动站的位置登记(LAI)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TMSI)管理 MSRN管理VLR49AUC功能与作用l鉴权和加密数据lKi,RANDlA3,A8算法lKc,SresMSCMSCBTSBTSBTSACDHEF50鉴权(Authentication)SIMKiA8A3VLRSresKc RANDKcSr

17、es=?SresKc RANDA8A3KiAUC51 加密(Ciphering )MSSIMKiA8A3KcSresA5Speech,DataVLR无线通路BTSSpeech,DataSresKc RANDA552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移动国家号码(MCC):中国为460. 移动网号(MNC):移动为00,联通:01. 移动用户识别码(MSIN) :H1H2H3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MCCMNCMSIN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53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 位长10位 VLR临时分配给用户的一个号码 与该MSC所属HLR有一定联系 在VLR中与IMSI一一对应 移动

18、用户漫游号(MSRN)54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提高IMSI使用的安全性 本地分配的4字节的BDC编码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TMSI)55 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国家号码(CC):中国为86 MAC:移动接入码 ,=139(8、7、6、5、0、1) 移动用户号:H0H1H2H3ABCD H0H1H2H3:HLR识别码,由总部统一分配到本地网;H0=0 ABCD:移动用户号,由HLR自行分配 CCMACSN国内有效移动用户ISDN号码国际移动用户ISDN56 基站子系统(BSS)组成 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发信机BTS 无线操作

19、维护中心OMC-R 码变换器TC(Transcoder)UM接口MSAbis接口接口BTSOMC-RBSCTCBTS57 E1 典型结构Frame Allgnment AlarmTRAFFIC15TCHTRAFFIC15TCHC7 slgnallng (也可使用其它(也可使用其它TS)0123456701234.151617.30313031TS58A 接口FAS/NFASTCHTCH.TCHC7 SignallingTCHTCHTCHTCH.0123.16.28293031FAS/NFASTCHTCH.TCHC7 SignallingTCHTCHTCHTCH.0123.16.28293031

20、MSCTRAU01TS1TS2TS3TS42TS1TS2TS3TS43TS1TS2TS3TS445TS5TS6TS7TS86TS5TS6TS7TS8.14 TS13 TS14 TS15n.u.15 TS13 TS14 TS15n.u.1617 TS17 TS18 TS19 TS2018 TS17 TS18 TS19 TS2019 TS17 TS18 TS19 TS202021 TS21 TS22 TS23 TS2422 TS21 TS22 TS23 TS24.30 TS13 TS14 TS15n.u.31 TS13 TS14 TS15n.u.C7 SignallingNot usedFAS/N

21、FASTrunk1/SYNCBSCTrunk1Trunk2Trunk3Trunk1Trunk2Trunk3Trunk1Trunk2Trunk3Trunk2Trunk3Trunk2Trunk359 BSC的一般结构数字中继交换网络处理器网络数字中继A接口Abis接口60 BSC的功能作用 实现A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A接口No.7号信令功能(SP) 实现Abis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Abis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 实现A接口与Abis接口间信道交换功能 实现部分网络层的功能 实现无线资源管理(RR) 实现BSS管理应用部分的功能 实现切换功能等61 BTS的一般结

22、构基基站站接接口口设设备备信信令令处处理理编码与交织编码与交织译码与解译码与解交织交织加密加密加密加密发信机发信机天天线收信机收信机均衡均衡解调解调解密解密AbisBTS的功能模块Um跳频控制跳频控制时钟时钟功率控制功率控制62 BTS的功能作用 实现Abis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Abis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 实现BTS管理功能 实现部分无线资源管理(RR) 实现Um接口物理层规定(PCM/E1) 实现Um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m) 实现实现跳频功能 实现信道加密、解密功能 实现信道编译码、交织与解交织功能 实现调制与解调功能63发信机实现用户基带数据到射频信号的转换上变

23、频信号激励功率放大功率控制64收信机实现射频信号到用户基带数据的转换低噪声放大下变频信号激励自动增益控制(AGC)信号场强提取(RSSI)65天馈系统实现射频信号的合路与分路,控制带外的杂散,实现网络设计规定的扇区分布等。在需要时,实现上下行信号的双工功能,抑制收发信干扰。66BTS信令处理 Um接口数据链路层:Dm信道链路接入协议LAPDm Abis接口数据链路层: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LAPD Abis接口与Um接口间信令协议转换 无线信道管理67CH0CH1CH2CH3CH4CH5CH6CH7CH0CH1CH2CH3CH4CH5CH6CH7同步信息空闲时隙Lapd信令&OM时隙Lapd信令&

24、OM信道时隙号TS0TS1TS2TS3TS4TS5TS15TS16TS30TS31TS1729载频1载频2Abis接口信道分配示意68BSCBTSBTSBSCBTSBTSBSCBTSBTS星状连接星状连接链状连接链状连接环状连接环状连接树状连接树状连接BSCBTSBTSBTSBTSAbis接口连接方式69 BSS链路连接结构Cell SiteBTSCell SiteBSCBTSCell SiteBSCBTSCell SiteBTSCell SiteBTSCell SiteBTSCell SiteBTSColocated BSSRemote BTSDaisy Chained BTS70码变换器(

25、Transcoder)BBS64KBPS16KBPSMSC30PCMTRAFFICCHANNEL*4TC120 GSM TRAFFICCHANNELS01163171TC功能 全称:Transcoder Rate Adaptor Unit 语音编解码功能(FR、EFR) 非连续发射功能(DTX) 数据速率适配功能 与BTS的远端通信功能72MS结构SIMMEMS73 用户识别模块(SIM) 用户固定数据网络临时数据业务相关数据w IMSI wTMSI w使用的语言w Ki wLAI w话费数据w 接入控制级 wKcw 安全算法 w禁止的PLMN74 位置区识别码(LAI)与CI 位置区识别码(

26、Location Area Identity) 小区全球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ty)MCCMNCLACL1L2L3L4MCCMNCLACCI小区识别码(CI):二字节的BCD编码75 GSM的功能分层Transmission操作维护人员用户RRMMCMOAM76 GSM的功能层 传输(Transmission)w 用户信息(话音或数据)w 信令消息(物理层到网络层) 无线资源管理(RR)w 建立和释放MS到MSC间的联接w 有效利用无线和对应的陆地资源w 完成切换过程 移动性管理w 位置管理(MS,HLR/AUC,MSC/VLR)w 安全管理77 GSM的功能层 通信管理

27、(CM)w 呼叫控制面向电路的业务(MSC/VLR,GMSC,HLR,IWF)路由管理w 补充业务管理修改和检查补充业务的实际配置和状态涉及MS和HLR两个实体w 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短消息(SM-SC)两个功能实体(SMS-GMSC,SMS-IWMSC) 运行、维护和管理(OAM)w 用户全部登记管理,网络运行维护,用户设备管理78 GSM的功能协议结构BTSBTSBSCBSCMSCMSC/VLR/VLRHLRHLRGMSCGMSCCMMMRRHLRMSC/VLRBSCBTSMSGSMGSM的协议结构的协议结构Transmission79GSM系统结构和功能小结 结构 HLR、VLR、AUC、

28、EIR、MSC、 BSC、BTS、TRAU MS OMC 功能层80二、GSM系统原理 业务 系统结构和功能 组网81主要技术(一) 频率复用 GMSK调制 话音编码 非连续传输(DTX) 收发时隙偏差和时间提前82主要技术(二) 非连续接收(DRX) 分集技术、均衡技术 切换技术 功率控制技术 跳频技术83GSM4GSM43 3标准复用模式标准复用模式无线区族无线区族s4各基战各基战s每个站每个站3扇区扇区基站结构基站结构s3个个120度或三叶草度或三叶草扇区扇区sC/I12 dBAAABBBBCCCDDDDc2c2c2c1c1c1c3c3c3b2b2b2b2b3b3b3b3b1b1b1b1

29、a2a2a2a3a3a3a1a1a1d2d2d2d2d3d3d3d3d1d1d1d1843 3 标准复用模式标准复用模式 复用方式复用方式w 个基站个扇区个基站个扇区 特点特点w 不增加新基站不增加新基站w 容量增加(有限)容量增加(有限) 抗干扰措施抗干扰措施CABCc2c1a2c3a3a1b2b3c3c1c2b185 GSM 空中接口调制高新数字预滤波MSK调制 1 0 0 1 1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1 0 0 1 186 GSM 调制频谱PowerFrequency200KHz87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时线性预测编 码功能:13K RPELTP

30、 64K PCM帧长:20ms速率:13Kb/sMOS:3.6复杂度:4.7MIPS抗干扰能力:7dB,BER一类0.61%,二类8.3%语音编解码功能FR88ACELP: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功能:13K ACELP 64K PCM帧长:20ms速率:12.8Kb/sMOS:4.0复杂度:18.1MIPS抗干扰能力:优于FR(BER很高时4,13, 一样)语音编解码功能EFR89通过限制无用信息的发送: 减少空间干扰 降低发信机功率,延长MS的电池使用时间使用DTX的意义190定量分析 =40 D=8dB C/I3dB 等效于频率复用距离减少20%50%使用DTX的意义2021 08641

31、 61 41 20.21.00.80.60.4I/I(dB)-3dBD=4dBD=4dB、8dB8dB、12dB12dB、16dB16dBD:DTX衰减因子,91收发时隙偏差与时间提前移动台收123456703TSOFFSETTDMA FRAME N移动台收123456703TSOFFSETTDMA FRAME N移动台收12345670TDMA FRAME N移动台收12345670TDMA FRAME NTIME ADVANCE92不连续接收 (DRX)P P PPPPP PBCCHMS Being pagedMS in Sleeping modeMS in listen modeMS i

32、n Sleep modeBCCH Multiframe(P=Paging Channel)93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慢衰落分集 由地形起伏、建筑物及障碍物的遮蔽等引起慢衰落(阴影衰落) 快衰落均衡 由各种反射物和散射体产生的直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的相互干扰和串扰,以及多普勒(Doppler)频移等产生的快衰落(多径衰落)94均衡多径衰落95分集技术和合并技术 分集 空间、极化、频率 合并技术 选择、最大比、等增益、开关式96空间分集比较比较/ /和路和路合成信号10个波长左右个波长左右97均衡前馈横向滤波器自适应算法判决反馈横向滤波器ABy(n)+_I(n)I(n)+_e(n)输出序列参

33、考训练序列IR(n)训练序列训练序列98切换99切换目的:援救切换:当移动台离开管理它的小区的无线覆盖时。减小干扰:当移动台与另一小区联系,可以大大改进总的干扰电平时业务量切换:当一个小区拥塞,而邻近小区较空闲时目的100准则 援救切换 连接上的传输质量。传输误码率、无线传输的路径损耗、传播时延等。 减小干扰 比较相应小区的每个邻近小区的上下行链路的质量。实际使用移动台和几个邻近小区的下行路径损耗。 业务量切换 以BTS 负荷为基础,可以选择那些由于其它原因接近切换的移动台。101双频切换 支持同层网络间优先级切换(PL) 支持多层网络间优先级切换(HCS) 在切换候选小区排队中体现不同层的优

34、先级 支持网络负载原因的切换 支持速度原因的切换 支持其他常规原因的切换102避免频繁切换h采用改进的滤波技术,去除测量数据中因衰落造成的抖动,保证测量数据更准确,切换更真实。h 设置不对称的切换边界只有当邻区的信号比本小区的信号好到一定程度时才切换。h采用强行迟滞方法,一次切换后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切回原小区。h在多层网时,启动速度原因切换。103功率控制) (4W8W30mW 静态 6级 动态 15级 快速功率控制 2dB104移动台跳频工作过程f0 f1 f2 f3 f4 f5 f6 f7 f0 f1 f2 f3 f4 f5 f6 f7tt0 1 2 3 4 5 6 跳频图案:(跳频图

35、案:(5、4、7、0、6、3、1)105跳频参数 Mobile Allocation (MA) Mobile Allocation Indication Offset (MAIO) Hopping Sequence Number (HSN)w HSN=0 Cyclicw HSN=1-63 Pseudo Random Hopping 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106主要技术小结 多址技术、调制、信源编码、频率复用 DTX、功率控制、跳频、切换 分集、均衡、信道编译码 DRX、收发时隙偏差和时间提前107二、GSM系统原理 业务 系统

36、结构和功能 无线信道 主要技术108公众陆地移动网(PLMN)结构AuCHLRVLRVLREIR数据库层数据库层SPSPSPSPSPSPSPSPHBSCLEBTSBTSGMSCMSCMSC网络层网络层PSTNPLMN信令层信令层用户层用户层109PLMN的组网-移动业务本地网TS2LSTS3LSTS1LSBSSBSSBSSMSCMSCMSC长途编号区长途编号区3长途编号区长途编号区2长途编号区长途编号区1110移动业务本地网 本地移动业务网设置原则w 本地网设置在长途编号区为位或位的地区w 位长途区号地区,归入位或位区号的本地网w 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设立一个或多个HLRw 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设

37、立一个或若干个MSC(移动端局)长途编号区为二位、三位、四位地区可设立MSC每个MSC可划分成若干个蜂窝小区第个MSC与局所在地的长途局和市话汇接局相连(话务 良足够大时可与本地市话端局相连)111PLMN的组网-省内蜂窝通信网TS1TMSCTMSCTMSCBSSBSSBSSMSCMSCMSC112省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省内数字蜂窝网构成w 由省内的各移动业务本地网组成w 省内设若干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VLR(二级汇 接中心、省级汇接中心)单独设置:不带VLR 基站,只作汇接。混合设置:既起接作用,又可作移动端局,与基站相连, 可带用户w 省内网中每一移动端局与两个汇接中心相连w 二级

38、汇接中心间采用网状网w 两个MSC间业务大时可设话音专线113全国PLMN网络结构-PSTN互连C1C2C3C4C5MSC.PLMNCCS7NPSTNHSTPLSTPBSSTMSCTMSC114全国数字蜂窝PLMN移动网络 全国数字PLMN组成w 大区单独设立一级移动业务汇接中心w 各大区的一级汇接中心之间网状网连接w 各省的二级汇接中心与相应的一级汇接中心连接 与PSTN网的连接w PSTN电话网五级结构 与PSPDN互连w 非分级型数据终端:(经PAD),由MSC端局接 入PSPDN网的PADw 分组型数据终端:GPRS系统的GSN接入PSPDN115数字移动系统号信令网结构LSTPLST

39、PLSTPLSTPSPSPSPSPSPHSTP1HSTP2HSTP1HSTP2A平面平面B平面平面116数字蜂窝PLMN信令网 信令网组成w SP(信令点)、SL(信令链路)和STP(信令转接点)SP:MSC/VLR、EIR、HLR/AUCSL:两接点间的PCM链路的一个或多个时隙STP:转接信令w LSTP(低级信令转接点):每省设置2-4个LSTPw HSTP(高级信令转接点):每大区设置一个HSTPw 三级信令网络结构数字移动采用专用信令网结构w 每个SP至少连接两个LSTPw 每个LSTP至少连接两个HSTPw HSTP双平面结构:每个HSTP分设A、B平面117组网小结 本地网省移动

40、网全国移动网 三级汇接118三、信令协议 基本概念 GSM系统协议结构 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呼叫信令流程119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MSCBSCBTSMSCBSCBTS设备商设备商 D设备商设备商 A设备商设备商C的手机的手机MSCHLRCountry # 1Country # 3Country # 2设备商设备商 BRoamingHandover为什么规定协议标准?120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协议为何分功能实体和层次? 大任务的复杂性 便于模块化的演进 对于单个功能模块的修改或增加,而不影响其余模块 支持端到端的对应关系 匹配网

41、络结构的复杂性121Layer NLayer MLayer 2Layer 1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Layer NLayer MLayer 2Layer 1层次化系统设计122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Layer N+1Layer NLayer N-1.DataLayer NheaderDataLayer N-1header.DataLayer NheaderDataLayer N-1header分层封装消息头的概念123Layer 4Layer 2Layer 1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Layer 3Layer 4La

42、yer 2Layer 1Layer 3Peer-to-peer protocols端到端协议124应用应用表达表达对话对话传输传输网络网络数据链路数据链路物理物理NetworkData LinkPhysicalLayer 7Layer 6Layer 5Layer 4Layer 3Layer 2Layer 1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Layer 0应用应用表达表达对话对话传输传输网络网络数据链路数据链路物理物理OSI 参考模型125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信息交互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数据流如何传递?利用什么媒介,以什么方式?比特流的传输Layer

43、 1 - 物理层126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问题2:一连串的数据流中,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从比特流中正确地识别出消息(报文),并尽量减少未识别出的差错帧定位差错控制序列号和重发机制Layer 2 - 数据链路层127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FlagCheck sumLayer 3 dataSequence numberAddressFlag数据链路层128地址地址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操作维护操作维护信令消息信令消息Layer 2Higher layersLayer 2 寻址129Introduction t

44、o protocols问题3:一条消息如何从一点到达另一点,并最终到达其目的地;多个用户的消息同时存在时,如何区别?实际路由(用户路由信息)用户复用Layer 3 - 网络层130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L2消息头消息头连接参考连接参考Layer 4 数据数据Layer 3 数据数据Layer 3 - 网络131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连接连接参考参考MS # 1MS # 2Layer 3Higher layersLayer 3 寻址132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GSM系统协议结构 两个主要协议群1、7号信令协议群 A接口 NSS内部接口 GSM与其余网络接口2、GSM专用协议群: Abis接口、Um接口133 移动 C7 信令协议群电话用户TUPISDN用户ISUPMAPTCAPBSSAP(DATP+BSSMAP)SCCPMTP 3MTP 2MTP 12Mb/s TrunkOSI LayersLink 2Network 3 Session 5Presentation 6Application 7Physical 1Transportation 4SS#74123134协议层名称 M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