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1.2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1.2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1.2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1.2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习目标1.列举古代手工业在冶铁、制瓷、纺织领域的成就。2.了解官营手工业。3.理解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感受古代手工业成就的辉煌。预习内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冶炼(1)商周时代: 。(2)西周晚期: 。(3)两汉时期: 。(4)南北朝时期: 。2.制瓷(1)商朝时期: 。(2)东汉时期: 。(3)北朝时期: 。(4)唐朝时期: 。(5)宋朝时期: 。(6)明清时期: 。3.丝织(1)距今四五千年: 。(2)商朝时期: 。(3)西周时期: 。(4)西汉时期: 。(5)唐朝时期: 。(6)宋朝时期: 。(7)明清时期: 。

2、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春秋战国时期: 。2.隋唐时期: 。3.两宋时期: 。4.元朝时期: 。5.明朝中叶以后: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两汉时期: 。2.唐朝时期: 。3.明朝时期: 。4.清代时期: 。合作探究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比较。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特点及用途流通方式经营方式发展情况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概述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3.结合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归纳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4.分析古代手工业由以官营为主到以私营为主的变化的主要原因。课堂检测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

3、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有( )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 B.C.D.3.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4.“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文句描述的是中国的( )A.青铜器B.铁器C.玉器D.瓷器 5.“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

4、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棉D.麻6.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准确的有( )技术先进 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B.C.D.7.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

5、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国语齐语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三 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清长洲县志(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检测反馈1.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2.“形象史学”是

6、我国学者提出并倡导的历史研究样态,注重实物研究。一位从事“形象史学”研究的历史学家翻译了下面青铜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到很高水平 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A.B.C.D.3.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4.河南某中学几位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回来后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白瓷、青瓷、秘色瓷

7、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5.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长期存在B.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C.男尊女卑思想盛行D.官营手工业垄断纺织业6.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B.官营手工业

8、仍占主导地位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D.在冶铁业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元帝时,贡禹表称)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材料二“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1)据材料一说

9、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提示: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特点及用途流通方式经营方式发展情况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部门多,分工细生产不计成本,由政府制定和调拨;产品有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征役制到雇募制,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从事商品生产,用于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唐以前是家庭小作坊,之后逐渐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

10、副业自己消费和纳赋税很少流入市场个体农户副业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提示: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西周:官营手工业垄断;春秋战国:私营手工业兴起,但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新的生产关系。3.提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以冶铁为例);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4.提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

11、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课堂检测1. D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手工业的类型,其中官营手工业技艺水平最高,D项正确。2.A解析: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业的辉煌时期。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所以没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排除。3. D4. D解析:据材料中“泥土”“水与火”“器皿”等信息,可判断D项正确。5. D6.B解析:私营手工业到明清时期才占据主要地位。7. A8.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经营形态,材料一“处工,就官府”反映的是官府对手工业的垄断,是官营手工业;材料二手工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故是家庭手工业;材料三“专其业者,不啻万家”“雇人工织”体现的是私营手工业。第(2)问,考查官

12、营手工业的特点,依据教材,从经营者、规模两个方面归纳。第(3)问,考查家庭手工业的特点,依据:老者足以衣帛矣。第(4)问,分析依据:“雇人工织”、按件计酬。答案:(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自给自足。(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检测反馈1.C解析:材料中“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所指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项。2.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甲骨文比钟鼎文早,是最早的成熟文字,错误;据“文王”“武王”的信息可判断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礼器最发达,同时还有生产工具、

13、兵器、车马器等,错误。故选B项。3.B解析: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4.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主要烧制白瓷和青瓷,排除A项;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排除B项;珐琅彩瓷使用的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故C项正确;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排除D项。5.D6.C解析: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B8.解析:第(1)问,考查官营手工业,其目的分析依据: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其特点分析依据: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