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_第1页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_第2页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_第3页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_第4页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内容简介: 关键词: 汉语词语 汉民族 文化心理 论文摘要: 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今天,我们分析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键词: 汉语词语 汉民族 文化心理 论文摘要: 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今天,我们分析汉语的词汇在汉民族文化中的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

2、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词汇能够最明显的反应时代的变化,词汇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词汇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反映和体现,因而总是反映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复合词构词法组成的词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体现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以及审美心态。便是从汉语词语来谈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汉语词语表达的伦理观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伦理观念中有等级观念、尊卑心理、重血统、重亲疏等传统的观念意识。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包含在

3、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一)汉语词汇反应汉民族的等级观念 汉民族由于长期受封建伦理观念和皇权至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这种封建伦理等级观念,在汉语的词序结构上最有反映,双音节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中表示尊敬的词素在前面,表示卑下的在后;表示长者的词素在前,幼者在后;表示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表示褒义在前,贬义在后;表示重要的语素在前,次要的在后;表示大者在前小者在后等等。这种表示尊卑等级观念的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序列,形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构词规律。例如: 反映社会人际关系的合成词: 君臣、后妃、臣民等;表示事物关系的并列合成词: 胜负、胜败、兴亡、文武等。 (二)词汇

4、反映的男尊女卑观念 封建伦理观念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词汇中也有反映。如在有关男女的词语中,在词序顺序中总是男在前面,女在后面。例如夫妻、夫妇、男女、父母等;封建伦理道德要求妇女要“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社会上更是最底层。团此,古代妇女常自称“奴家、贱妾、卑妾”等。 二、词汇的运用与汉民族的中庸思想 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观念便是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庸和谐思想,也称为中庸之道。提倡中和、和谐的思想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公正不阿、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反对“过犹

5、不及”或固执一端而失之于偏激、片面的思想和作法。中庸之道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主要表现在: 对人要有雍容恭顺的态度、和平温良的风度和谦和忍让的性格;反对待人处事感情冲动,主张对任何事不走极端,提倡一切要“公允和谐”。对自己则主张“克己自足”,认为人性本身可以自足而完善,可以自我净化,强调“克己复礼”。 总之,要事事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通过心灵的净化,从主观上可以消除各种矛盾。这种儒、道、佛三位统一的文化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中庸”处世的哲学。 汉语中有大量表现中庸的词汇: 息事宁人、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克己奉公、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和衷共济、不大不小、不偏不倚、

6、不快不慢、不文不火等等。 三、汉语词汇反映的汉民族贵和谐、重有序、重社会的心理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基本上是统一的,即便是分裂时期,那也是及其短暂的。中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汉民族文化中的和谐统一的心理。比如说,人们坚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等准则。西方伦理观念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有先天差异,强者能够做他们有权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们必须接受的一切,因此它主张通过竞争去决定每个人的社会中的地位、权力和利益。因此西方人的观念是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究有序交往,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等级是生来就有

7、的,例如君臣、父子、夫妻、长幼的差别等级是永恒、不可改变的。因此,例如在表示亲戚的词语是相当的多,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伦理观念对汉语的影响。另外汉族人在说话的时候偏爱用集体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例如常常将“我”常常改用复数“我们”、“我们认为”、“在我们看来”,其实是“我认为”、“在我看来”的意思。有时候明明该说你们该怎样做的时,偏偏选用“我们”、“大家”等类似的字眼,因为这样说话更加有渲染力,听者会为之感动。汉族人用语委婉,使用“人家”以回避“我”,如“我不想走,你偏要我走”常说成“人家不想走,你偏要人家走嘛!”由此可见,重社会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这些均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四、汉

8、语词汇反映的汉民族的讲情面、谦虚谨慎的文化心理 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极重人情,爱面子,在表达语言的时候力求措辞有度、不偏不向、适度得体的,在词语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婉转、模糊,形成汉民族言语表达上的独有文化模式。汉语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提倡“以仁爱之心示人”,“以宽恕之心对人”,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别人,对别人的错误过失要原谅、理解,少计较或不计较。俗语道“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少得罪人。如我们常见的批评,汉民族的心理是即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对方接受,并给他留面子,在表达上就常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先表扬或肯定成绩,然后再转折。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稳重、含蓄,在

9、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汉民族传统观念是重社会、重集体,突出一个“和谐”,不突出个人,涉及个人则习惯于含蓄或婉转表达。一篇文章明明是个人见解,但习惯上要谦称“我们认为”。个人取的成绩,常说领导的支持,集体的力量。汉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交际中内容丰富的客套话,寒暄语。干某件事明明准备得很充分,但要讲准备不足,请大家多多指教等等。 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所以产生的文化心理就会不一样。这些差异主要反映在人们交际过程中的习惯和词汇的运用上。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明白了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语词汇显然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地理生理等的不同形成

10、了各自的文化心理,并以此影响到了语言中的词汇以及词汇运用。 参考文献: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 4.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 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 9.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 语文出版社.1989199 6. 内容简介: 论文关键词:语音节奏 双音节化 文化心理 汉语特点 论文摘要: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这一特点跟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也跟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常有学生问起这两句诗怎么读,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音节奏 双音节化 文化心理 汉

11、语特点 论文摘要: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这一特点跟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也跟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常有学生问起这两句诗怎么读,因为他们感到前后两句读起来很不协调,这涉及到汉语的语音节奏问题。 一个句子,诵读时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念,也不可能整个句子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如果读得慢一些就不难发现,它是可以分为一个个很小的语音单位的。这个很小的语音单位所包含的音节有多有少,但以双音节最为常见。例如“我是老师。”“妈妈刚从学校回来。”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顿。所以吕叔湘先生说:“在现代汉语的语句里,双音节是占优势的基本语音段落双音节化是现代

12、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为了实现语句基本语音段落的双音节化,人们常常把单音节的补充成双音节,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使单音节变为双音节,这个字没有意义,只起衬字作用。例如“鼻子、耳朵、老虎、顺着”;一些多于两个音节的词,常常减缩为双音节,例如:“豆沙包豆包、第二中学二中、空气调节器空调”等。 四音节的语音段落具有很强的双音节倾向,其中大量的可以从中间作语法切分,语音上也可以在这里略作停顿,这时其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一致的。例如: 任重道远破釜沉舟异曲同工水落石出画蛇添足但是,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 一衣带水青出于蓝危在旦夕顾全大局三十六计 按语法、语义切分为:一衣带水 危在旦夕顾全大局 三十

13、六计 按语音切分为:一衣带水危在旦夕顾全大局三十六计 所以郭绍虞说:“汉语中四言词组即使在意义上不能看作两个双音词的结合,但在念的时候,还是可以不顾意义,读作两个二音步。” 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不一致并不限于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在一般的语句里也是存在的。例如: 他把书包忘在公交车上了。 语法切分为:他把书包忘在公交车上了。 语音停顿为:他把书包忘在公交车上了。 由此可见,两个音节之后能稍作停顿的地方,有时和语法结构关系很不一致。这说明双音节的确是现代汉语主要的节奏倾向。“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语音停顿应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样也就和第一句“苦恨年年压金线”语音停顿一致,读起来就顺口了。 当然,

14、所谓基本语音段落的双音节化,并不是要求写作时每一个节拍都安排两个音节。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事实上,一字一顿,三字一顿,乃至更多音节一顿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每一个“顿歇”发音时持续时间的久暂大体相当,只是音节松紧的程度不一样。例如: 狮子、老虎、鹿;邢台、邯郸、石家庄 “狮子、老虎”、“邢台、邯郸”都是两个音节;而“鹿”是一个音节,“石家庄”,是三个音节,但发音时持续时间的久暂和双音节大致相同。只是双音节节奏适中,而单音节比较舒缓,音节可适当延长,多于两个音节读起来比较急促,因为音节被紧缩了。 现代汉语之所以具有双音节化的节奏倾向,同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也跟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关。 中国传

15、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的观点,即用二元对立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均衡与对称,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语修辞的原则之一。反应到汉语音节节奏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双音节化倾向。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条约五万多,其中有四万条左右属双音节词,汉民族对双音节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王希杰指出:“在历史上,四六对偶曾被当作美的典范直到今天,单双音节的对称搭配,对双音节的偏爱,依然有强大的势力,这反映了汉人的均衡美感,对称心理的强大优势和巨大生命力。”而从汉语的基本特征看,无论音节的开头或结尾,都没有印欧语那样的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的现象,故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形成双音节化的节奏。 参考文献: 王希杰.略说汉语、汉语修辞和汉文化.汉语修辞与汉文化论集,南京:海河大学出版社,199 6. Linux对TCPIP的支持浅析Linux对TCPIP的支持浅析Linux对TCPIP的支持浅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