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化学,硕士生,导师,简介,自动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鲍鸿,女,1962 年出生,教授,博士。现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参加和主持科研项目 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1本,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传 感器技术与信息融合、现场总线技术与楼宇智能化技术。2.陈潮填资料暂缺3陈广义资料暂缺4陈林康,男,1946年10月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电 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完成和主持吹塑机变频调速装置、智能全数字变频调速系 统等项目,发表医疗器械变频电源等论文多篇。吹塑机JVF系列变频调速器获199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陈玮,女,1963年出生。
2、博士、副教授。先 后主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控制系统控制需求的构造性方法研究及横向课题自 动控制专用注塑机和银行多功能回单机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分布式系统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6.程良伦,男,副教授,博士, 1965年8月出生。1984年进入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学 习,1992年获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3月获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为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系统辨识与参数估 计,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企业网络 与系统集成等。主持、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近40篇,专著教材2部(与
3、他人合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移动数据库技术,网络控制与系统 集成,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7.程韬波资料暂缺.8.邓则名,男,1946年 出生,副教授。长期从事电气自动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 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和,电 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两本书,指导过几届硕士研究生,且多人次获优秀研究 生奖。研究方向: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等。9.谷爱昱,女,1970年8月生,副教授,硕士导师。1998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获工 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电机及其控制,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教育电视播放控
4、制系统、电池自动检测系统、红外 仿真转台的研制、高性能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实用化研究等。讲授本科课 程:电路、电磁场理论。10.郭华芳,男,1964年出生,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广东省 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主任。现有科研项目多项:京珠高速公路甘塘至翁 城段隧道群监控系统、电信机房安全保卫监控系统等。11.金爱娟,女,副教授,2000年6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从上海交通大学潜水器的操纵与控制专业博士后出站。近期内发表 文章6篇,现有科研经费1.5万元。讲授研究生课程:控制系统仿真
5、及模型处 理;本科课程:电器与PLC技术实训、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学。12.李莹,女, 1962年出生,副教授,1983年获华中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95 年获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和作为主要人员 参加十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部属及企业委托项 目,近年来发表论文16余篇,其中有多篇被EI、1STP收录。目前主要研究方 向为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备。讲授本科课程:信号与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目前承担科研项目2项。13.梁志坤,男,
6、1944年出生,副教授,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等。教学上讲授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曾主持、参加了多项科 研项目,其中125kw可逆矫直成套装置获广东省1993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发表文章有恒线速的控制、线性时变系统稳定性等文章;主编了自动控制原理 等教材。14.刘奕华资料暂缺15.潘保昌,男,1949年出生,教授,工学博士, 博士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图文识别技术与系统。长期从事计算机,模式识别, 图文识别技术与系统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 863项目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新产品项目2项。曾获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1项,国
7、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广东省公安厅科技进步二等 奖一项等。获国家专利六项。自1992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已招收博士生 11 名,3名在读期出国,8名已获博士学位。招收硕士生16名,9名获硕士学位。 发表论文多篇。16.万频,男,1963年出生,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 电路、信号及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七篇发表在核心 期刊上。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研科研项目4项,现有科研经费7.7万元。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测控技术、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 术。讲授课程:信息电子技术、电声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电子线路CAD等。17.汪仁煌,男,1945年出生,教授、博
8、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 殊津贴、广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研究方向是 计算机测控技术、信息处理与智能、仪器,在该研究方向上主持的科研成果分别被同行专家给予国内首 创,具有国内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多项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替代进口 装置在生产中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持的科研项目中获省部 级科技进步奖共5项,获国家专利三项;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 报、仪器仪表学报等各种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有的论文被世界四大索引 EI、SA所收录。是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 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理事。电话18.王
9、钦若,男,1958年出生,教授,硕士学位,自动化学院院长。入选广东省 千百十工 程。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 30项,转让专利1项,先后在国内权威 杂志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1996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 奖(第一完成人);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98年获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三等奖;主讲本科的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和研究生 的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现代自动化装备技术等课程。研究方向:计算 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19.吴乃优,研究方向:制造自动化网络与控制研究 近五年来获得省国际合作项目2项(可控电弧源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设备状态 监测无线集成网络
10、研究及应用),横向课题8项,总经费170万元。讲授研究生 4门课程:制造自动化网络、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制造过程计算机 测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谢光汉,男,1962年出生,副教授, 1998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主持科研项目两项。主讲本科课程:电力电子技 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21.谢莉萍,女,1958年出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副教授。主要从事控制理论的教学及单 片机应用研究。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等核心刊物发表有多篇论 文。参加编写的教材有自动控制原理,参加编写的专著有DSP空
11、制器及其应用。技术、电子线路 CAD等。22.谢云,女,1964年出生,副教授,理 学硕士。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现任自动化学院电子研究所所长。先后主 持5项部级、校级科研项目,主编 2本、参编1本书,发表15篇论文;获省级、 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各1项。研究方向: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信息 与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讲授研究生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23.谢振东资料暂缺24.许立梓,男,1946年出生,副教授,从事微机工程应用的开发与 研究。主讲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控制 技术等课程,主要著作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云南科技出版社)、实用电气工程师手册(广东科技
12、出版社)。曾参加并完成广东省第一台计算机的 研制,项目WGK-13微型工业控制机曾获省科技成果奖;项目 WGR-11燃 烧控制器曾获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集中参数式微机控制电饭煲 生产线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坚持实验室改革五年曾获广东省 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5.许伦辉资料暂缺26.杨俊华,男,1956年出生, 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在动力工程太阳能学报等核心期刊 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被EI,ISTP收录多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7项。 现有经费12万元,主要研究领域为: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先
13、进控制系统、特种 电机设计与控制系统。承担本科课程:电机学、电力拖动、电路及研究生教学。Email : yly93 27.杨宜民.男、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1945年12月 生。1969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期间曾在国内东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进修 5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在日本国筑 波大学、东京大学从事学术研究 2年半。现为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省属高校工业自动化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自动学会理事,中国机器人 足球协会副会长,中国自动会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能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自动会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自动化学会
14、常 务理事。近十年来,杨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级(5项)、省级(2项)项目共七项,这些项目均通过省级以上的坚定或验收:达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省重 点学科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项目负 责人,现正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科研经费近100万元。近十 年来,杨教授出版著作4部,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国内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 论文50多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学术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机电控 制及自动化。28.余永权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智能工程研究所所长。1970年起从事计算机及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3年至1994年被国家教委选送 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15、从事智能系统研究。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专委常委, 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与模糊逻辑专委委员,全 国模糊控制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组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主持省、市、 厅以及企企业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省、市、厅奖励十余项, 被评为广州市科技创新有功人员。在IEEE国际会议,中国工程科学以及专业刊 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1本。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嵌入式 智能系统、智能家居网络、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软计算。29.禹思敏,男,1957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近年来在中国科学、 Ch in ese Physics、物理学报、通信学报、电子学报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通信保密、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电视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均为第1作者)。目前在一级学报上发表(或已正式录用)论文共8篇,其中3 篇已被SCI收录,2篇已被EI收录。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 4项,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专项基金共 2项。已申请两项发明专利。主要研究 方向:(1)混沌理论与保密通信;(2)通信理论与技术;(3)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 电视。开设研究生课程:信息论基础、现代通讯技术。30.曾岳南,男,1962年出生。1995年在上海大学自动
17、化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工业大学-美国德州仪器DSP实验室主任,兼职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 员、中国电力电子学会理事。先后主持省、市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在国内 核心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3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目前主要从事 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电力传动控制系统、基于网络协议的嵌入式监控系统的 研究。讲授研究生课程:现代电力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控制技 术、数字信号处理。31.詹宜巨资料暂缺32.章云,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 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6年在湖南大学电器工程系获学士、硕士学 位,199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获博士学位
18、。目前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信 息处理技术、控制网络与集成、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备方面的研究。33.张新政,女,1955年出生,教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为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系统工程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学术骨干。先后承担主持了国家、省重点项目;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等十 几项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本。成果获 国家教委一等奖、省部级共五项奖励。34.张昊资料暂缺35.张淼,男,1968年 出生,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发 表论文6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4项,现有科研经费34万元。讲授本
19、科课程: 电子电路CAD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鲍鸿, 女,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现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参加和主持 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1本,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及 应用、传感器技术与信息融合、现场总线技术与楼宇智能化技术。2.陈少华资料暂缺3.程汉湘,男,1957年2月出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 大学电气工程系,1984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1.31992.5在奥地利GRAZ格拉茨)工业大学从事 PWM技术及DSP技术研究, 1997.31998.3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从事大功率电
20、力电子技术及直接转矩控制 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 生。获得硕士学位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接了国家留学基 金委、省科委、市科委等多项纵横向研究课题,转让研究成果一项, 1997年曾 获得到过一项省级奖,申报专利一项,有的研究成果已在工业现场运行。撰写 研究论文约50篇左右。现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的 FACTS技术及综合自动化研究。4.黄开胜,男,1961年7月出生,教授,硕士学位,任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处副 处长,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校培养对象。研究范围:电机优化设计及 CAD低噪声电动机及其它特种电动机研究与设计;电机驱动系统及控制
21、;人工 智能与参数识别。兼任全国机械教育学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 员。近年来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近 80万元,获广东省(1998 年)和广州市(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在IEEETransactions、 ElectricPowerComponentsandSystem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 术论文20余篇。曾多次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立项评审专家。5.李莹,女,1962年出生,副教授,1983年获华中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 1995年获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
22、业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获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和作为主要 人员参加十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部属及企业委托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16余篇,其中有多篇被EI、1STP收录。目前主要研 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备。讲授本科课程:信号与处 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目前承担科研项目2项。6.万频,男,1963年出生,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路、信号及系统专业,获 硕士学位,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七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参与编写国家规划 教材楼宇智能化技术,在研科研项目 4项,现有科研经费7.
23、7万元。主要 研究领域为网络测控技术、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讲授课程:信息电子技 术、电声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电子线路 CAD等。7.杨俊华,男,1956年出生, 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在动力工程太阳能学报等核心期刊 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被EI,ISTP收录多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7项。 现有经费12万元,主要研究领域为: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先进控制系统、特种 电机设计与控制系统。承担本科课程:电机学、电力拖动、电路及研究生教学。Email : yly93W.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鲍芳,女,1967年
24、出生, 副教授,博士学位,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自1995年以 来,主持及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教育部、广东省高教厅及校级科研 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家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目前指导研究生 2名。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测控网络技术。2.鲍鸿,女,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现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参加和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 20余篇,参编教材1本,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传感器技术与信息 融合、现场总线技术与楼宇智能化技术。3.陈少华资料暂缺4.何湘吉资料暂缺 5.黄开胜,男,1961年7月出生,教授,硕士学位,任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处副 处长,广东
25、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校培养对象。研究范围:电机优化设计及 CAD低噪声电动机及其它特种电动机研究与设计;电机驱动系统及控制;人工 智能与参数识别。兼任全国机械教育学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 员。近年来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近 80万元,获广东省(1998 年)和广州市(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在lEEETransactions、 ElectricPowerComponentsandSystem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 术论文20余篇。曾多次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立项评审专家。6
26、.林德杰,男,1946年7月出生,籍贯广东,1970年初月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电力 系统自动化专业,学制五年,本科。1992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职称,1996年获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研究方向: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装置。主要从事 自动检测技术、智能测控仪器仪表及智能控制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较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1996年以来已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97年 以来主持研究课题4项,总经费达120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7篇,公开出版 专著、教材3本,达100多万字,获得多项科研成果。7.万频,男,1963年出 生,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路、信号及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发
27、表论文十几篇,其中七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楼宇智 能化技术,在研科研项目4项,现有科研经费7.7万元。主要研究领域为网 络测控技术、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讲授课程:信息电子技术、电声技术、 数字通讯技术、电子线路 CAD等。8.汪仁煌,男,194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 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测控技术、信息处理与智能、仪器,在该研究方向上主持的科 研成果分别被同行专家给予国内首创,具有国内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 多项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替代进口装置在生产中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主持的科研项目中获省部级科技
28、进步奖共5项,获国家专利三项;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等各种杂志发表论文 80多篇,有的论文被世界四大索引 EI、SA所收录。是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 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理事。 电话9.谢云,女,1964年出生,副教授,理学硕士。入选广 东省千百十工程;现任自动化学院电子研究所所长。先后主持5项部级、校级科研项目,主编2本、参编1本书,发表15篇论文;获省级、校级教学研究 成果一等奖各1项。研究方向: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信息与通信技术、 机器人技术等。讲授研究生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0.许锦标,男,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学位,现任广东工大健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及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发表科研 论文多篇,著作及教材多本,目前主要从事楼宇智能化技术的研究。11.曾宪云,男,1945年出生,副教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机电控制工程课程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987-7:2025 EN Road vehicles -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 Part 7: 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EPL) conformance test specification
- 学校天然气使用协议书
- 成都安置房合同协议书
- 智能家居品牌及协议书
- 贝米钱包协议书
- 瓶装水生产转让协议书
- 毕业实习第三方协议书
- 终端购机协议书
- 排雷班主播签约协议书
- 快递员承包合同协议书
- 搪瓷工艺与制造
- 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现代农业机械园区规划方案
- 钵钵鸡行业分析
-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 PPT失禁性皮炎护理(IAD)
- 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哺乳期的乳房护理课件
- 华为财务管理(6版)-华为经营管理丛书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药物咨询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