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 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 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等问题, 培养站在 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大量近代以来不同时代服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习中国近代 以来服装的
2、变迁史,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史料研习和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 到历史就在身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 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衣 ,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 实。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 ,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3、变化的因素。课型: 新课 课时 : 1课时 教具准备 : ppt 与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这一课初中已接触了部分内容 ,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 切 ,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 ,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 , 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 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的效果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赵本山和宋丹丹是我国著名的小品演员,他们合演的许多小品脍炙 人口,深受大家喜爱。由他们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就把全国男女老少乐翻了 天。下面,我选取其中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多媒体课件播
4、放小品) 昨天、今天、明天选段2、好,小品就欣赏到这儿。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习惯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3、的确如此。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投射到一百年前,就会发现现在社会生活相对于一百 年前发生的变化更是巨大。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 1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今天”与“昨天”的变化。 (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思考本课讲解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个方面的变迁? (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 )2、那
5、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现代中国的服饰都发生了那 些变迁。老师把它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8401940 年)男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多媒体课件展示。重点介绍 :中山装的由来。【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 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 寓意为以文治国。 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 (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 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过渡: 2
6、0 世纪上半叶,长袍马褂仍然流行。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 流行开来, 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山装, 此 后几十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饰。女装: 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过渡: 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住了女性的曲线。 20 世纪 20 年代后,旗袍经 历了改革与创新。多媒体课件展示。( 2) 第二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9-1978 年)男装: 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过渡:列宁装是苏式服装,“文革”时期,以着绿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女装 :列宁装、布拉
7、吉(俄文译音,意为连衣裙) 、绿军装。多媒体课件展示过渡 :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 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布拉吉是连衣裙的意思,款式极其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 际系一条布带。 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 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 (主要是碎花、 格子和条纹) , 质料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 3) 第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以后,使人们对美的天然热爱和追求迅速苏醒,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 接,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
8、、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请列举一些典型的服装款式?80 年代:喇叭裤:裤腿成喇叭状,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喇叭裤加 长发戴蛤蟆镜的男青年就是不正经的代号。健美裤:一般以黑色为主,带着很大的弹,后来脚蹬裤。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做:不管多 大官,都穿甲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牛仔裤:今天它是一种相当大众的服装, 80 年代初的中国, 它被当作过于颓废的服装。 上海某大学曾经在招收研究生时对一名考试合格的学生提出要求: 如果你继续穿牛仔裤, 就 将被拒绝录取。90 年代:无肩装、露脐装扎,年轻人开始仿效韩日的明星,带花里胡哨的头巾,穿松 糕鞋和有短流苏的裙子。2
9、1 世纪:人们对服装要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 最好是独一无二。 明星们最怕的 就是撞衫。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在21 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过渡: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 (个性化) 近现代中国服饰为什么会发生变迁?(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琐的制度那和规定。鸦片战争打开中国 的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产生变动,中国服饰发生变迁。 )过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 小小餐桌,也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近代人们 的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鸦
10、片战争后,出现了西餐、面包、咖啡等。葡萄酒、巧克力糖、咖啡、汽水等 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南北各具特色,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海鲜, 北方人喜欢吃面 食,肉类,地方特色各具风味,有传统的四大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到了鸦 片战争之后,西餐传入,在通商口岸城市,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中国饮食追求美味,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 搭配合理。请大家看课本插图(多媒体展示) ,这些粮票、布票、油票,现在我们已经用不到了, 那么改革开放前要发放这些票证呢?由于当时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一些不法的投机商贩借机哄抬物价。 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物
11、资供求矛盾,为此,党和政府相继对粮食、食用油、棉花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稳定 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 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 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 们的需求。现代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蔬菜要吃无污染的, 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 肉禽要吃排酸的,连花生 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
12、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 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 饮食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 1987 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 ,为缓解副食品供应 偏紧的矛盾,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 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过渡 :如果说 “食”是天,那么 “住”就是地。房子,是百姓生活的栖息地,是安居乐业的 支点。近代人们的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 沿海城市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城市住宅中, 有电灯和自来水, 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
13、了方便。 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 草房仍旧大量存在。教材插图:北京的四合院和西式洋房。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方面的变化?上世纪 70 年代,一水儿的五层灰色居民楼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住宅。除了一些 极少数的 “单元楼 ”,人们大多住在没有独立厨房、卫生间的简易筒子楼、平房和大杂院里。早上起来排队倒马桶是城市一道风景。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 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家家有卫生间还不满足, 有的还在主人卧室里再装修一个卫生间。师: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从 80 年代开始, 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政策。 安居工程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 以
14、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 继安居工程之后,国家建设部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原则,于 1999 年推出的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体系, 主要针对城市中高档住宅, 是目前我国住宅性能认定的最高国家标 准。最后我们一起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 这些习 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旧习改变婚姻自由剪辫易服迫令放足 社交礼仪(握手、鞠躬)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主张改革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婚姻包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子留辫(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 女子裹足(三寸金莲) 社交礼仪
15、(跪拜晚辈对长辈、作揖平辈) 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 同时, 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 “先生”“同志”,代替了“老 爷”“大人”等称谓,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多媒体展示) 从 20世纪 5070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改革开放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五一” “十一” 长假,成为人们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黄金周。 居民的休闲生活更加多彩, 休闲度假、 郊区游、 出境游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内容, 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心 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时尚。思考: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思考回答后 归纳总结)外因: 西学东渐: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内因: 政治变革: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 动;经济发展: 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思想解放: 1840 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 思想解放。三、课堂小结自 19 世纪 40 年代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护理行业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考核试卷
- 羽绒被舒适度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硬件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贷款银行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电子产品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搬运合同书范本
- 2025简易员工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婚礼策划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石油供销合同样本
- 隧道施工知识要点总结上册
- 社保系统保密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规划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瑞幸咖啡认证考试题库(值班主管)
- 工厂自动化规划报告
- 2023年LNG设备操作维护手册培训资料
- 一般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 【MOOC】倾听-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人力资源调配应急演练
- 护士入职心得体会课件
- 艺术涂料施工协议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