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体病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钩体病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钩体病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钩体病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钩体病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钩端螺旋体病1 钩端螺旋体病的概念o简称钩体病,是由一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猪和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经皮肤和黏膜接触含钩体的水而感染。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明显的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等,重者可并发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危及生命。 2 病原学 钩体形态长而纤细,常呈C形或S形,有1218个螺旋,一端或两端有钩,呈螺旋式运动,有较强的穿透力。钩体革兰染色呈阴性,在光学显微镜下,镀银染色易查见。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沿长轴旋转运动。钩体由菌体、轴丝和外膜组成。

2、钩体的抗原结构复杂,全世界现已发现24个血清群、200多个血清型。 3 流行病学o一、传染源 鼠类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o二、传播途径o1接触疫水传播 o2接触病畜排泄物传播 o3消化道传播 o4母婴传播 o三、人群易感性o四、流行特征4 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o钩体穿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血液,迅速地进入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生长繁殖,形成钩体血症,引起临床上严重的中毒症状与有关内脏的病变。恢复期可出现免疫病理反应,引起眼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后发损伤。o钩体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轻者只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则有内脏及组织的病变,其中肝、肺、肾、心、脑、横纹肌、肾上腺等受到损害较为严重。损伤的机

3、制多系钩体毒素与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亦可能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的过程。5 临床表现o一、早期(钩体败血症期)o病程23日,为钩体血症阶段,为各型钩体病所共有。以早期中毒症状症候群为特点。表现为三症状:发热、肌肉酸痛(腓肠肌及腰背酸痛较明显),身软(全身乏力、肢体软弱)和三体征:眼红(眼结膜充血)、腿痛(腓肠肌压痛、重者拒压)和淋巴结肿大(腹股沟、腋下淋巴结红肿与疼痛)等。6 中期(器官损伤期)o为器官损伤期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o1流感伤寒型(感染中毒型) o2肺出血型:轻度肺出血型 、肺弥漫性出血型 o3黄疸出血型 :分为轻、中、重三度 o4脑膜脑炎型 o5肾衰竭型 7 后期(恢复

4、期或后发症期)o可能出现下列后发症 o1后发热 o2眼后发症 o3反应性脑膜炎 o4闭塞性脑动脉炎 8 实验室检查o1血常规检查 o2尿常规检查 o3特异性检查o 病原体检查o 分子生物学检查 o4.血清学检查9 诊断依据o1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易感者在近期(20日内)有疫水接触史。o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且有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的早期中毒者;或并发肺出血、黄疸、肾损害、脑膜脑炎。o3实验室检查 血中白细胞数略高,血沉加快,尿常规异常,特异性血清检查或病原检查阳性。10 鉴别诊断o流感伤寒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o1.败血症 o 2伤寒 o黄疸出血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o1肾综合征出血热 o2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o3急性溶血性贫血 o肺出血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o1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咯血 o2大叶性肺炎 o脑膜脑炎型应与各种脑膜炎鉴别11 治疗o对各型钩体病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就地抢救为原则。o一、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o二、一般治疗o三、对症治疗o四、后发症治疗12 预防o灭鼠、防鼠、管理好猪、犬及注射钩体疫苗是减少发病和防止流行的关键。o一、管理传染源o1灭鼠 o2猪的管理 o3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