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收费系统和非税系统的数据交换_第1页
自建收费系统和非税系统的数据交换_第2页
自建收费系统和非税系统的数据交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建收费系统和非税系统的数据交换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Net框架的数据异步上传系统的开发方案,论述了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提出开发采用的设计语言和数据库,并探讨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关键词:Webservice;前置机;加密;无损压缩;数据库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ERP系统,发票开具(电脑打印发票)模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加强财政监管,各地政府财政部门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开票系统,要求单位在开票时,必须使用其专用网络在线开具或使用其提供的单机软件开具。这就为单位自建开票系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即自建系统收费完成后必须换系统和网络打印发

2、票,由于是物理隔离,两套系统的数据无法交换。 为充分利用单位自建系统的本地资源优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对设备的重复投入,本文系统阐述了江苏省某机关单位,在已经建成的收费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台前置机,并利用数据交换技术和SQLServer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将发票数据异步上传到当地财政服务器的过程,从而避免了两台电脑、两套网络、两边重复手工录入的尴尬局面。 本文假设,当地财政票据系统提供基于Webservice【1】技术的数据交换接口,并提供相应的调用方法。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本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它直接影响到目标系统的质量,是系统整个开发工作的核心。 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 本系统采用的是两层C/S计算机结构体系。由生产机、前置机和当地财政数据交换服务器组成整个系统节点。生产机连接单位自建网络,前置机设置二块网络适配器,分别连接单位自建网络和当地财政专用网络,网络架构见图1。 图1 系统网络连接 生产机日结后,每天将数据通过数据管道【1】上传到前置机,检测到有数据需要上传时,前置机自动启动相应的模块,将数据按特定的格式上传到财政局,同时生成上传日志,如果出现错误,则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系统管理员进行人工干预。 * 单位自建系统调用接入数据接口下载基础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后调用基础数据反馈接口发送相应的反馈消息; * 单位系统调用开票信息上传接口上传开票信息后

4、,财政系统处理后发送相应的反馈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结构 2.2 系统流程设计 本系统的业务流程清晰,正常情况下,前置机的所有的功能是无人值守完成的。只在远程数据交换服务器无法相应或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人工操作,流程见图3。 图3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图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包含了数据交换的全部功能,包含了发票开具、数据上传至前置机、上传到财政局三个模块。 2.3.1 发票开具 发票是一种特殊的凭证,必须具备一定的防伪信息。如果发票数据没有防伪信息或防伪信息无法被识别,则数据无法正常上传到财政局数据库。为此,在获得相关授权后,市财政局提供了可以被调用的Windows API

5、动态链接库(DLL),用于生成发票校验密码信息。 2.3.2数据上传至前置机 当日的收费完成后,为便于财务管理和统计,需要收费员进行日结操作。日结完成后,收费员将发票数据上传到前置机备传。 此项操作将使用两种模式校验数据的唯一性,即程序校验和数据库约束校验。收费员可以选择上传未来得及上传的历史数据(如休假的原因为及时上传)。 2.3.3上传到财政局 该项操作有两种选项:无人值守模式和人工模式。两种模式下,发票数据均按一下流程被传输: 压缩-加密-传输-解密-解压-校验-存储-完成 * 无人值守模式。此模式下,前置机自动检测是否存在未上传的发票数据,如果有,则启动一个实例,一次性的完成所有数据(

6、所有收费员)的上传。 * 人工模式。允许系统管理员上传指定日期、指定收费员、指定票号的发票。本操作用于发票重号或出现补充了历史数据等情况下。 2.4 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SQL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采用PowerDesigner【2】作为数据库建模工具。把数据传输中涉及的信息转化为数据,建立起基本的数据表,建表时利用了索引和主、外键关联【3】。系统涉及的表等数据库对象共12个,以发票信息信息为例介绍如下。 表1 发票数据(主表)表结构 字段名描述数据类型P/F允许空PJLX票据类型Char(5)非空PJHM票据号码Char(10)P非空DWBM单位编码Varchar (100)WTBM委

7、托编码Varchar(100)ZSFS征收方式Varchar (10)JKFS交款方式Varchar (10)ZPHM支票号码Varchar (50)KPRQ开票日期Char(8)JKQC交款全称Varchar (100)JKZH交款账号Varchar (50)JKYH交款银行Varchar (100)SKQC收款全称Varchar (50)SKZH收款账号Varchar (50)SKYH收款银行Varchar (100) 表2 发票数据(从表)表结构 字段名描述数据类型P/F允许空PJHM票据号码Char (10)P非空XMSL项目数量Int非空XMJE项目金额Decimal(10,2) 3

8、 关键技术分析 本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有不少的关键技术,如Webservice技术和数据的压缩、加密等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压缩、加密技术的反函数不能破坏明文的原始状态。此外,为便于移植,系统还用到了LINQ类对数据进行转换。 3.1 Webservice技术 因为 Web Service 基于标准接口,所以即使是以不同的语言编写并且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它们也可以进行通信。因此,WebService 是生成必须适用于网络上不同系统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极好方法。Web Service通过使用XML(通常使用 SOAP 格式)和WDSL进行工作。因为 Web Service 符合公认的标准,所以能

9、够以这种通常可访问的方式来公开其资源。 图4Web Service 体系结构 上图显示了 Web Service(在中央)、其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在左侧)及其使用的资源(包括数据库、其他 Web Service 等)(在右侧)之间的关系。Web Service 通过使用标准协议(如 HTTP)交换 XML 消息来与客户端和各种资源进行通信。在 WebLogic Server(或IIS) 上部署 Web Service 后,由 WebLogic Server 负责将传入的 XML 消息路由到您编写的 Web Service 代码。Web Service 将导出 WSDL 文件,以描述其接口,其他

10、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此文件来编写访问此 Web Service 的组件。 3.2数据压缩 数据压缩,通俗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数码来表示信号。其作用是:能较快地传输各种信号;在现有的通信干线并行开通更多的多媒体业务,如各种增值业务;紧缩数据存储容量,如CDROM、VCD和DVD等;降低发信机功率,这对于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尤为重要。由此看来,通信时间、传输带宽、存储空间甚至发射能量,都可能成为数据压缩的对象。如果每天的发票数据量很大,建议使用数据压缩技术来缩短传输时间。 市财政的webservice接口采用J2EE写成,其压缩和解压缩使用了zlib算法,经压缩后再使用Base64编码转换后传出。因此,为

11、确保系统在Windows .Net框架下压缩数据可以被正确的解压缩,我们在VS平台.Net框架下引用了java.util.zip命名空间中相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3.3发票校验码生成 * 票号校验码。在进行发票开具时,必须为发票生成一个或多个校验字符串,用于校验该发票的真伪。同时,为防止作为发票唯一标识的发票号码作假,也必须对其进行防伪技术处理,通常情况下,一般将发票号码的最后一位作为识别码。例如,如果发票号码是十位的话,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前九位运算出后一位校验码,校验码为0、1、2、3、4、5、6、7、8、9、X共11位中的一个识别码。该识别码不提前印刷在发票上,只在开票时打印并存储在数据库中。 * 全票面信息校验码。将票面信息中的最重要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去掉首尾空格后直接连接成一个字符串,通过校验码算法对该字符串进行运算,产生一个四位校验码,该校验码由0、1、2、3、4、5、6、7、8、9十个数字构成。 4结语 发票数据交换系统是在2008年年中设计、开发完成的,经过近3年的运行,该平台运行稳定,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理,也为单位ERP系统带来了畅通的财务数据共享。 作为自建系统,该接口的设计成功,得到了当地财政系统的表彰,为全地区非税发票的打印提供了典范。同时,该模块的设计和开发,得到了当地财政系统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