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燃料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1春金堂县月考)燃料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或解释合理的是()A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打开排气扇B室内起火不要打开所有门窗C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蜡烛一吹就灭隔绝了氧气2(2021门头沟区二模)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3(2020河池
2、四模)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探究的燃烧条件是()A有可燃物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无法判断4(2020春柯桥区期末)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BCD5(2020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6(2019秋定陶区期末)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
3、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 。7(2019秋大通区期末)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
4、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
5、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8(2019恩施市校级模拟)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 。(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9(2018春道
6、里区期末)某化学小组对可燃物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以下相关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了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它们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探究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和B。【解释与结论】实验A中能观察到铜片上的实验现象为 燃烧,产生 火焰,放热, ,暗红色固体 。根据上述现象甲同学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说法,那么乙同学的结论应该是 。【表达与交流】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A、B两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均
7、为 。【归纳与总结】最后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讨论得出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10(2018扬州)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 (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 。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
8、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3MgH2+MgCu2(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 g。三计算题(共2小题)11(2020沂源县校级一模)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9、(1)m、n的值是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吨,则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12(2019海南模拟)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xCO2+2CO+9H2O(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2)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四推断题(共1小题)13(2020秋绥宁县期末)根据下列方框图简答: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F含有AE的所有元素。(1)请
10、推断物质的化学式:B 、F 。(2)写出物质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五解答题(共2小题)14(2018自贡)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15(2020日喀则市一模)某
11、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
12、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填字母)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你认为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 ,理由是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燃料及其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
13、1(2021春金堂县月考)燃料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或解释合理的是()A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打开排气扇B室内起火不要打开所有门窗C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蜡烛一吹就灭隔绝了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防止爆炸的实验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解答;、C、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解答;D、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开灯和打开排气扇时,电源开关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引发爆炸,错误;B、室内起火时不要打开所有门窗,以防风进入,加大火势,正确;C、
14、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错误;D、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风带走热量,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灭火,错误;故选:B。【点评】能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此为学习化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中考中常见的题目,对此类问题来说,除正确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2(2021门头沟区二模)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
15、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可用水浇灭,错误;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逃生,错误;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灭火两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3(2020河池四模)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探究的燃烧条件是()A有可燃物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无法判断【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16、,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该实验不能探究有可燃物这一条件,选项说法符合题意;B、开水中白磷没有通入氧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白磷燃烧,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选项说法不合题意;C、对比开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不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该实验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探究,选项说法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燃烧的条件即可回答。4(2020春柯桥区期末)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的是()ABC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要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实验,温度不同、可燃物的种类不同,不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结论,故选项错误。B、图中实验,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说明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低,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结论,故选项正确。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
18、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图中实验,被烧杯罩住的蜡烛一会就熄灭,说明燃烧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0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记忆回答本题。【解答】解:A、通
19、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说法正确;B、氧气在加压、降温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故B说法正确;C、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C说法错误;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氧气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6(2019秋定陶区期末)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
20、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防止污染空气。(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放在冷水中。【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
21、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防止污染空气;(4)根据以上事实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是:放在冷水中;【解答】解:(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
22、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污染空气;(4)根据以上事实白
23、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是:放在冷水中;故答案为:放在冷水中;【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和白磷的保存方法等,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7(2019秋大通区期末)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
24、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菁
25、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3)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4)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配平即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解答】
26、解:(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故答案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故答案为: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擦干;(3)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故答案为:氧气;(4)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配平即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
27、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放热;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8(2019恩施市校级模拟)2015年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
28、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或氧气)。(2)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2)火警电话是119;(3)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
29、的着火点以下;(4)只要是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就可以。【解答】解:(1)试验中的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首先要是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氧气)。(2)火警电话是119,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3)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4)生活中常见的着火有:油锅着火、电线着火等。故答案为:(1)可燃物;空气(或氧气);(2)119;(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4)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的
30、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9(2018春道里区期末)某化学小组对可燃物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以下相关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了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它们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探究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和B。【解释与结论】实验A中能观察到铜片上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暗红色固体不燃烧。根据上述现象甲同学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说法,那么乙同学的结论应该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表
31、达与交流】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环保或操作简单,A、B两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归纳与总结】最后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讨论得出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解释与结论】实验A中能观察到铜片上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暗红色固体不燃烧;根据上述现象甲同学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说法,那么乙同学的结论应该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红磷也与氧气接触;【表达与交流】与A装置相比,B装
32、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环保或操作简单;A、B两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归纳与总结】最后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讨论得出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解释与结论】实验A中能观察到铜片上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暗红色固体不燃烧;根据上述现象甲同学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说法,那么乙同学的结论应该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红磷也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白色固体;黄白色;产生大量白烟;不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表达与交流】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
33、著的优点是:环保或操作简单;A、B两个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环保或操作简单;控制变量法;【归纳与总结】最后同学们结合上述实验讨论得出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10(2018扬州)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I制氢:铁酸锌(ZnFe2O4
3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1:8。(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不污染环境(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耗能大。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3MgH2+MgCu2(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
35、目的是防止金属被氧化。(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0.7g。【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制备氢气的方法以及氢能源的有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Fe的化合价为x,则有(+2)+2x+(2)40,x+3
36、,故填:+3。(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4:321:8故填:H2O;1:8;(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不污染环境、热值大、原料来源丰富,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耗能太大,故填:不污染环境;耗能大。(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金属被氧化,故填:防止金属被氧化。(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故填:MgH2+2H2OMg(OH)2+2H2;(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的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
37、氢氧化镁和氢气,MgCu2中只有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Mg2Cu+3H23MgH2+MgCu2224 78 15211.2g 3.9g 7.6gMgH2+2H2OMg(OH)2+2H226 43.9g 0.6g 7.6gMgCu2含有镁的质量为:7.6g1.2gMg+2HClMgCl2+H224 21.2g 0.1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0.1g0.7g故填:0.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三计算题(共2小题)11(2020沂源县校级一模)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
38、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m、n的值是 2、2;(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吨,则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守恒可推出m、n的值;(2)依据题中反应方程式和数据计算出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解答】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守恒,反应前Ca:2个,反应后Ca:n个,则n2,所以反应后S:2个,因为反应前S:m个,因此m2,故填:2;
39、2;(2)设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O+2SO2+O2 2CaSO4 112 128 70t80% x x64t答:理论上最大可吸收二氧化硫64吨。【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注意解题的规范性。12(2019海南模拟)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xCO2+2CO+9H2O(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2)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
40、所有【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碳原子个数不变求算X的数值,进而根据乙醇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根据碳原子守恒可得x4设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3C2H5OH+8O24CO2+2CO+9H2O138 56207g yy84g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2)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g【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四推断题(共1小题)13(2020秋绥宁县期末)根据下列方框图简答: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由两种
41、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F含有AE的所有元素。(1)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BCH4、FH2CO3。(2)写出物质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A会生成氧气和C,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所以B是甲烷,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
42、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D可以互相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F含有AE的所有元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F是碳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A会生成氧气和C,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所以B是甲烷,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D可以互相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F含有AE的所有元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F是碳酸,经过验
43、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H4,F是H2CO3;(2)物质A转化为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D转化为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CH4,H2CO3;(2)2H2O22H2O+O2;(3)CO2+C2CO,化合。【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五解答题(共2小题)14(2018自贡)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
44、“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2)甲烷属于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3:5:32。(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CO2+10H2O。(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写一条)。【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
45、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判断方法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5)根据可燃冰的优点来分析。【解答】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填:煤;(2)甲烷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12:(120):(168)3:5:32;故填:3:5:32;(4)可燃冰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8H2O+2O2CO2+10H2O;(5)石油与煤炭燃烧后的产物中含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而可燃冰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填: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税法(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轻化工大学《拼布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警察学院《编剧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机械制图(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私立华联学院《自动控制系统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前教育3分钟故事教学指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运动能力康复方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与税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天津卷高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生产车间6S培训
- 彩钢板围挡搭设施工方案
- 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常规
- 《人工智能在财务稽查领域中的应用》
- 笔记分享的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于嵌入式STM32模块的多功能电子秤设计16000字论文
- 2025年度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350题)
- 人工智能在情感分析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