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生素_第1页
合理应用抗生素_第2页
合理应用抗生素_第3页
合理应用抗生素_第4页
合理应用抗生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大附二院应用指征不强,使用率高选用药物档次高,3、4代头孢居多预防性使用多,治疗性使用少联合用药多,缺乏合理性疗程过长,甚至用到出院超常规、规定剂量使用比较普遍缺少病原学依据,或有据不依分级使用难以贯彻,越权使用较多(部分假越权)使用、更改、停用缺乏相应病历记录。医保总费用、药占比超标,第一季度被扣380万。细菌耐药情况严重,某些细菌几乎无药可用。医院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感染增多。等级医院评审、各级检查受影响。潜在医疗纠纷。(抗生素合理性、二重感染的发生-潜在的致富门路?潜在的致富门路?) 规范抗生素使用已成为社会与行业共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年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

2、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38号) 2009年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2006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 不少各科室已经采取行动 临床医生自发抵制滥用对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引起的感染都可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对于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对于单纯病毒感染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病原

3、体未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重症感染;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重症感染; 需长期治疗,但病原菌有容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需长期治疗,但病原菌有容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 感染;感染;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联合用药三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经联合用药三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处(科)备案。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

4、处(科)备案。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时间、途径。药方法、时间、途径。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调整抗感染药物。 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

5、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有关规定,术前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小时。时。”手术部位手术部位 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选择头颈外科手术头颈外科手术第一、二

6、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 +甲硝唑甲硝唑乳腺手术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素腹外疝手术素第一代头孢菌第一代头孢菌胃十二指肠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结、直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第二代头

7、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肟;+ +甲硝唑甲硝唑胆道手术胆道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舒巴坦胸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曲松泌尿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折内固定

8、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原则上不用,如需要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原则上不用,如需要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 头孢唑啉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头孢呋

9、辛 1.5g; 头孢曲松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甲硝唑 0.5g。对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

10、素预防感染。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西司他丁、美洛培 南、帕尼培南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三)甘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三)甘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四)糖肽类与噁唑酮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四)糖肽类与噁唑酮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 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利奈唑烷;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利奈唑烷;(五)抗真菌药物:卡

11、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五)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 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 霉素霉素B含脂制剂。含脂制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 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1. 术前用药2. 术后用药3. 用药指征4. 分级管理5. 病历记录6. 病原依据 7. 不良事件报告用药时间:不使用,术后也不使用 不使用,术后使用 术前0.5-2小时使用 术前2小时使用(口服药肠道准备除外) 用药地点:病房 手

12、术室 用药种类:使用推荐用药 使用非推荐用药,且为限制使用类(特殊情况除外) 使用非推荐用药,且为特殊使用类 联合用药:单一用药,(个别情况允许联合用药(专家意见为准)。 联合用药无指征 1.联合用药错误相同毒性、相同抗菌谱、作用靶点相同、作用拮抗) 用药时间:未用药 执行围术期用药(、类切24h,个别情况48h,类切口72h) 术后用药时间超过第2条 出院带药预防性用药 用药种类:使用推荐用药 使用非推荐用药,且为限制使用类(特殊情况除外) 使用非推荐用药,且为特殊使用类 联合用药:单一用药,(个别情况允许联合用药(专家意见为准)。 联合用药无指征 联合用药错误相同毒性、相同抗菌谱、作用靶点

13、相同、作用拮抗) 使用指征:有治疗指征、有预防指征 分级指征:特殊使用药物要审批。联合指征: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严重感染 不明病原的重型感染不明病原的重型感染 混合感染混合感染 避免耐药和毒副反应。避免耐药和毒副反应。符合分级管理 不符合限制使用制度 不符合特殊使用制度 术前: 有有符合规定的相应级别医生查房(包括使用指征、药品种类、选择依据、使用剂量、方法),并有其亲笔签名 。术后: 术后使用、每次更改有符合规定的相应级别医生查房分析记录(包括使用指征、药品种类、选择依据、使用剂量、方法),并有其亲笔签名(医嘱或病程记录)。 停用: 停用记录+停用理由首次使用 :确实无样可采或在用抗菌药物前采样 医嘱在用抗菌药物前或同时但用药后采样 有样不采 使用期间:更改医嘱前根据病情需要及时采样(有样必采) 病原学报告的分析用药调整 :1. 对病原学报告做出合理分析,根据药敏调整用药 2. 不作调整 正确处理,及时报告,并有记录。1. 抗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