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_第1页
聋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_第2页
聋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_第3页
聋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_第4页
聋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典诵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特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一经典诵读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中国传统文 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特色 鲜明、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 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 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 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中华民族既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 些丰富的历史资源,即使在今天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

2、值观念。因此,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特校校园文化之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聋哑学生接受文化教育,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起到潜移 默化的作用,弁且可作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 根基。一、反思特校传统文化建设的缺失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 微。诗经、大学、论语等曾在中国盛行2000多年的经典读物淡出了各类课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的“私塾”启蒙教材逐渐消失,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语言表达变得浅白与粗俗, 基本无国学素养可言,这已成了一个 不争的事实。虽然素质教育已施行多年, 而大多数地方的基础教 育依然还是功利化的应试教育, 聋校在这种整体氛围中

3、, 也不可 避免的迷失方向。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较优越的经济 条件下,孩子们受到电视、电脑网络中暴力、色情等低级快餐文 化的污染相当严重,而来自传统经典文化的熏习却异常匮乏。由于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日趋下降,没有远大理想,缺乏道德修养,贪图眼前利益,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等种种表象,几乎成 为新一代学生的共同特性。而在聋哑学校,大部分采取的是封闭 式的管理,聋哑学生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基本上在与世隔绝中度 过。所以,近些年来,各地聋哑人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以 为,轻视传统价值教育,甚至在聋校从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 导致聋哑学生偏离人生航向的重要原因。二、寻求特校文化建设的突

4、破口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弁且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 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德育中的“仁”、“孝”、 “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无论从历史的责任 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无论是在普通学校还是在聋哑学校,通过倡导学生诵读经典,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方 法之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国历代的教育家、文学家 也都提倡让小孩子背诵经典诗词,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表达 水平,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充分说 明了朗读、背诵诗词的重要和必要。聋哑学生多诵读经典,和历 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 徜徉、玩味、思索弁

5、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 诵读经典不但可以帮助聋哑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 玩味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人类 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经典诵读将成为促成学 生人格的全面成长,启迪他们一生的源头活水。由此可见,经典 诵读,就是聋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三、营造特校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特校的教育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听不见也说不出, 但这弁不影响他们学习经典,

6、 因为在老师的辛勤施教下, 他们能 初步理解意思,也能用手语精彩的诵读。环境文化展示经典。“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 明了环境的重要。这些年,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文人画像,名诗名句, 弁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了诗意的语言; 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 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 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校园一传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

7、可行的事情。制度文化落实经典。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 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五分钟,背诵经典诗文;晚自习时间安排 一节课自由诵读。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 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走进 校园,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同时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购买经典书籍,让学生人人拥有经典读本。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人文 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较多的经典诗文,各单元也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经典,让经典渗透在课堂中。实践活动运用经典 。读书不只是为了求得知识,更重要的

8、 是开启智能;读书不应只在求得学问,更要身体力行,我们让学 生诵读经典,其目的除了让聋哑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经典诗文之精美之外,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生活习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 下基础。例如在诵读弟子规时,我们要注意诵读和导行相结 合。老师利用拼拼读读时间教学生诵读弟子规中“或饮食, 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启发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告诉我们什么。下课铃响了,小朋友明显不象以前那样一哄而起 往教室门口冲去。他们看见老师向门口走去, 都很谦让地让老师 先走,还不停地打着手语“长者先,幼者后”。各个班级经常挤 出时间安排学生作反馈交

9、流,说说自己在学习了弟子规(或其它诗文)后,思想、行为上发生的变化,以此来指导督促学生 知行统一。不知不觉中,聋哑学生们能将弟子规、三字经背得 滚瓜烂熟,他们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 受汉字内涵之深厚,又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 一些经典词句不经 意地在他们的笔下流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确保经典诵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效毋庸讳言,学校生活是聋哑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的里 程,这个时期既是他们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大门的黄金时期,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要确保实效, 首先得符合聋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从这个出发点考虑,我们在低年级一安排学

10、生诵读弟子规。弟子规的 内容浅显,它主要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 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文字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颇有童趣。 在几千年历史的中华诗文中,弟子规可能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但书里面的内容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用来教育孩子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为规范传统教材。在中年级安排诵读三字经同 学们有了诵读弟子规的经历,再读三字经困难不大,大 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熟读成诵。高年级诵读诸子百言、增广贤文等经典。如增广贤文古训,能够流传至今,有 它的积极因素,它能让人们分清良莠、明辨是非,开阔视野、坦 荡胸襟。学生如今读来,无论是如何学习还是怎样做人,都是受 益匪浅。要确保实效,其

11、次得适当删减,删减过于迂腐的部分。由于 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诸子百言和增广贤 文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一些与时代节拍不相符的内容。我们 应该抱着扬弃的态度来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让我们的孩子面对博大精深的的传统文化,恰如其分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o如, 我们删减了三字经中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等,“三纲”是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现代人就不太合适了;删减了诸子百言中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这种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狭隘性、偏激性和绝 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删减了增广贤文中的“大家 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开”等宣 扬宿命观点的言论适当删减, 一是降低了的诵读难度,保证 了诵读活动不搁浅,能按计划进行,二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 既受到国学的熏陶,又避免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