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_第1页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_第2页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_第3页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_第4页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刘运国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提纲 引导案例:丰田模式下的短期经营决策问题 短期经营决策概述 生产决策; 定价决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3经营决策概述 一、经营决策的定义二、经营决策的类型三、经营决策的程序四、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一)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内容(二)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4一、经营决策的定义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进而从可供选择的诸方案中,选取最满意(可行)方案的过程。 在上述概念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关

2、键词:其一,目标。决策前必须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且要将局部目标置于总目标体系当中。其二,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若只存唯一方案,就不存在选择,也就不用决策了。不过,也不可能尽穷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因为这要受到成本效益原则和决策所允许的时间等条件的制约。其三,分析判断。每个备选方案可能各有千秋,难以一下子凭直觉和经验分辨出优劣,因此决策分析者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进行逻辑和数量分析,才能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不过,有时候也不能否认:在拍板决定的关键时刻,由创造力或直觉产生的果敢判断也十分重要。其四,过程。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不是决定采用哪个方案的一刹那的行动。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应理解为从目标

3、创意活动开始,经由探寻和设计备选方案、对比选优,到执行所选方案的整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程序),就很难有科学合理的决策。Robbins:决策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对所要选择的手段进行限定:决策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对所要选择的手段进行限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5二、经营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条件的确定程度分、按决策条件的确定程度分 1)确定性决策)确定性决策 是指决策分析者确知环境条件,每一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执行结果的决策。 2)风险性决策)风险性决策 是指决策分析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但有能力预测每一备选方案在可能状态下执行的可能结果的数目及概率的决策。 3)不确定

4、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是指决策分析者不但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甚至无从估计每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及其概率,或者虽然有能力预测可能结果但无法预测其概率的决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62、按备选方案之间的关系分、按备选方案之间的关系分 1)单一)单一/独立方案决策独立方案决策 是指对各自独立存在而不受其他任何方案影响的方案,判断其可行与否的决策。 2)互斥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 是指在相互排斥的多个可行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最满意方案的决策。它不但要判断备选方案的可行性,而且还要对可行方案择优。 3)组合方案决策)组合方案决策 是指这样一种决策:存在若干方案可同时实施,但在资源(

5、通常为资金)约束条件下又不能同时实施,因而需要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构造出各种可能的方案组合,并在这些组合中选出一个满足决策目标的组合,这个组合称为“最优组合”方案。二、经营决策的类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73、按决策重要程度(决策者层次)分、按决策重要程度(决策者层次)分 战略决策(高层管理者)、战术决策(中层管理者) 、业务决策(基层管理者)4、按决策的时间长度分、按决策的时间长度分 长期决策(一般要考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短期决策(一般可不考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5、其他分类、其他分类 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程序(规范/常规)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

6、;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等等。二、经营决策的类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8三、经营决策的程序1、澄清决策问题(目标问题)、澄清决策问题(目标问题)2、采集数据、信息(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采集数据、信息(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3、识别与建立备选方案、识别与建立备选方案4、建立决策模型、建立决策模型5、挑选各种备选方案(制定决策)、挑选各种备选方案(制定决策)6、方案的实施与后续评价、方案的实施与后续评价简而言之简而言之:目标目标 信息信息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最最满意(可行)满意(可行)方案方案 实施实施与评价与评价 管理会计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是直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两个要

7、点: 1、确定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什么; 2、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并权衡好相关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管理的实质问题就是在定量化考虑和定性化考虑中作出权衡。运用管理会计时,尤其不能忽视定性化考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9四、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一)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内容(一)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2、无形资产(智力资产)投资决策 3、人力资产投资决策 4、长期证券投资决策(管理会计不涉及)(二)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二)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 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主要是对一个经营年度内有关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的决策分析,涉及面较广,具体的决策问题也较多。

8、其决策的基本内容则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 1、成本决策 2、生产决策(成本决策一般包含在生产决策中) 3、定价决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0多维成本概念多维成本概念 学习要点学习要点一、差别成本与边际成本一、差别成本与边际成本二、机会成本与应负成本(假计成本)二、机会成本与应负成本(假计成本)三、沉没(沉落)成本、重置成本与付现成本三、沉没(沉落)成本、重置成本与付现成本四、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四、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五、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五、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六、共同成本与专属成本六、共同成本与专属成本七、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七、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一

9、)相关成本(一)相关成本1、相关成本的定义、相关成本的定义2、相关成本的特征、相关成本的特征3、相关成本的辨别、相关成本的辨别4、与相关成本对应的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对应的相关收入5、计算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的数量基础:相关业务量、计算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的数量基础:相关业务量(二)无关成本(二)无关成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1一、成本的概念(一)西方会计中成本的定义 作为会计学中的成本,一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代价(价值牺牲)。我们认为,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给成本所下的定义具有一般性。他们认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

10、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该定义有四层含义:(1)成本是一种价值牺牲或消耗,不仅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以是资源消耗、劳动消耗;(2)这种价值牺牲即可以是已发生了的,也可以是应该(可能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前者是过去成本,主要与财务会计有关;后者是未来成本,主要与管理会计有关;(3)成本的发生是负担成本的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4)这种价值牺牲可以用货币计量。这一点正是会计学成本概念区别于经济学成本概念的关键之处。在会计学还没有完全突破货币计量假设之前,表明成本计算(计量)还必须通过货币计量方式来完成。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2(二)多维成本概念体系 广义

11、地说,付出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效用)。具体而言,“不同目的,不同成本不同目的,不同成本”(Different Cos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从而形成一个多维的成本概念体系。 为财务会计目的,通常转化为以成本计算对象命名的成本概念,如产品成本、劳务成本、作业成本、工程成本、资产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存货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成本、人力资产成本等)。因此,从财从财务会计角度看,成本可理解成为取得资源(资产)的代价。务会计角度看,成本可理解成为取得资源(资产)的代价。 为管理会计目的,通常使用以决策方案、管理控制目的(或对象)命名的成本概念,如投资项目成本、相

12、关成本(具体有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等)、责任成本、可控成本、质量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环境成本、资本成本、标准成本等等。因此,从管理会计角度看,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则可理解成为实现一定决策与控制目的,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成本则可理解成为实现一定决策与控制目的,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或放弃的潜在收益牲或放弃的潜在收益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3二、管理会计中的多维成本概念(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三)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教材P378379(四)差别/差异/增量成本与边际成本(五)机会成本与应负成本(六)沉没(落)成本

13、、重置成本与付现成本(七)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八)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十)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十一)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4三、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一)相关(一)相关成本成本相关成本指的是与相关成本指的是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关联的、有差别的未来成本。特定的决策方案相关联的、有差别的未来成本。1、 差别差别成本:成本:两方案预期(相关)成本之差。2、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业务量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成本变动。3、 机会机会成本:成本:丧失的潜在收益。4、 重置重置成本:成本:重新购置或生产的代价。5、 付现付现成本:成本:现在或未来需动用现金支

14、付的成本。6、 专专属成本:属成本:需追加的、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关联的固定成本。7、应负、应负成本(假计成本)成本(假计成本):使用某种资源应付出的代价。一般用应计利息来计量。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无关成本二)无关成本1、沉没(落)成本:、沉没(落)成本:已经发生了的、现在或未来的决策无力改变的成本。2、共同、共同成本:成本:由不同方案共同承担的相同成本。 注意:差量成本、边际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5p识别相关成本的程序识别相关成本的程序1)找出备选方案中所有的各种成本;2)排除沉没成本;3)剔除备选方案之间没有差别的未来成本;4)找

15、出全部的无关成本之后,剩余的成本即为相关成本(记住记住:一个备选方案可能有多项相关成本,应全部找到,才能正确决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6短期经营决策的专门方法短期经营决策的专门方法 一、确定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重点与难点)一、确定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重点与难点)(一)相关利润分析法(二)相关成本分析法(三)边际贡献分析法(四)差量分析法(五)边际分析法(六)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七)线性规划法二、风险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二、风险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概率分析法(期望值法)(自学)概率分析法(期望值法)(自学)三、不确定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16、自学)三、不确定性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自学)(一)乐观准则(二)悲观准则(三)折衷(乐观系数)准则(四)等可能(等概率)准则(五)遗憾(后悔值)准则 见:胡运权 主编运筹学教程p376398,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7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短期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决策内容不同,决策方法往往也有所差别。在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定价决策的理论依据是均衡价格原理(供求关系定律),基本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也大多来源于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但信息来源与会计信息极为相关,如特殊环境定价方法(Special Pricing)就直接依据本量利

17、分析原理(余绪缨:管理会计学P22522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而生产(成本)决策方法中不少应是带有管理会计原创意味原创意味的方法,如贡献毛益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差量分析方法等。现将生产(成本)决策的主要具体方法简述如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81相关利润分析法(成本收益原则的应用)相关利润分析法(成本收益原则的应用) 相关利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用表1来表示: 表1 方 案 项 目 A 1 A 2 A i A n 相关收入R R1 R2 R i R n 相关成本C C1 C2 Ci C n 相关利润P P1 P2 Pi P n 根据表1,应用相关利

18、润分析法的步骤是: (1)确定每个备选方法的R和C; (2)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P(= R - C); (3)满足Pi 0的方案为可行方案; (4)在所有可行方案中选定Max P1 ,P2,Pi ,P nPi 0所对应的方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192相关成本分析法相关成本分析法 当每个备选方案的收入都相同时,则只需比较相关成本,选定Min C1, C2,Ci, ,C n 对应的方案即可。3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 当两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可运用基于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差量分析法,其基本原理实质上与相关利润分析法相同。因此,当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亦可运用差量分析

19、法来进行两两比较,最终选出最优方案。差量分析法可用表2表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0表2 方案 项目 A1 A2 差量() 相关收入R R1 R2 R 相关成本C C1 C2 C 差别利润P P 注:表中,R = R1 R2 C = C1 C2 P =R C 根据表2中的分析结果“差别利润”,可按下列规则进行决策:(1)若0,则方案1优; (2)若0,则方案2优; (3)若=0,则方案1、2一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14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 当表1中的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时,则此时的相关利润即为贡献毛益(M),相关利润分析法转化为

20、贡献毛益分析法,选定Max 1, 2,i, , ni0 对应的方案即可。 更进一步,当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相关业务量也相同时,则只需比较单位贡献毛益(m)的大小即可,这种特殊方法可称之为单位贡献毛益分析法,其决策规则相应变为:选定Max m1, m2,mi, ,m nmi0 对应的方案。 此外,当表1中的相关成本不全为变动成本时,也可先计算每一方案的贡献毛益,再在贡献毛益基础上扣除非变动成本的相关成本(如专属成本、机会成本)即可得到所谓有“剩余贡献毛益”(用RM表示)。运用这一指标作决策的方法可称为剩余贡献毛益分析法, 其决策规则可表示为:选定Max RM1, RM2,RMii, ,RM nRM

21、i 0 对应的方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2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的一种变形贡献毛益分析法的一种变形企业有资源企业有资源生产能力(一般用时间生产能力(一般用时间T表示;表示;T为常数)可用于生产为常数)可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假设: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即:产量销量假设: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即:产量销量模型: 方 案 项 目 A 1 A 2 A i A n 单位贡献毛益m m 1 m 2 m i m n 单位产品耗用资源t t 1 t 2 t i t n 产量x T/t x 1 x 2 x i x n 单位资源贡献毛益r=m/t r1 r

22、 2 r i r n 贡献毛益M=Tr 1 2 i n 注:M = mx = m(T/t)= T(m/t)= Tr # 可见, Max r1, r2,ri, ,r nri0 等价于 Max 1, 2,i, , ni0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35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是在相关成本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无差别点”概念来进行决策分析的方法。所谓成本无差别点成本无差别点指两个方案的相关成本相等时的业务量。在业务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成本无差别点(用IP表示)就成为判断方案优劣的分界点。 假定两个方案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1 = f(x),C2 =

23、 g(x),且它们的相互关系及成本无差别点如下图所示。 成本 C1 = f(x) C2 = g(x) 0 IP 业务量x 根据上图,可做出如下决策分析:(1)若OxIP,则C1代表的方案优;(2)若x = IP,则两方案无优劣之分;(3)若x IP,则C2代表的方案优。 此外,当两个以上方案作比较分析时,可两两求出多个IP,并通过作函数曲线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描述清楚各方案的成本函数关系及其成本无差别点,再根据业务量的范围来判断出成本最小的最优方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46、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 1) 连续型:微分极值法连续型:微分极值法 例如:利润P = 收

24、入R 成本C R = f (x) C = g (x) P = f (x) g (x) Max P 的条件是:dP/dx = 0, 即 f (x) = g(x) , 也即:边际收入 = 边际成本 在无限中找最优,是最理想的决策方法,难的是具体函数不易发现和找到。 ( 2) 离散型:离散型:“实验实验”逼近法逼近法 测试 x = 1时的R、 C、 P,当P 0 时,即找到了Max P 的条件。(实质上是差量分析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5 除了上面介绍的6种方法以外,线性规划法(见教P136138)等运筹学方法也经常用于生产(成本)决策中。不过,这些方法均属于确定性决策

25、方法。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还必须运用有关风险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典型的风险性决策方法是期望值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概率求得期望值,将风险决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决策,再运用上述确定性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即可。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一般有:悲观准则、乐观准则、折衷准则、等可能准则以及遗憾(后悔值)准则(详见胡运权:运筹学教程P383386,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其实质都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决策。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不同的决策准则,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可同时采用几个准则来进行分析和比较,到底选择哪个方案,需视具体情况和决策者对不确定性的态

26、度而定。 总之,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决策当中,除了采用适当的决策方法(运用一定的方法对风险或不确定性进行转化之后,风险或不确定性问题就变成了确定性问题,确定性决策方法随即就“复活”了)进行分析以外,还取决于决策者的智慧和经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6p决策制定中的其他问题决策制定中的其他问题 1、对决策者的激励;、对决策者的激励; 2、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的区别、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的区别 决策方法不同,因为长期决策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防避陷阱:、防避陷阱: (1)沉没成本 (人性特点往往不会忘记) 原则一:摒弃沉没成本 (2)统一的固定成本 原则二:着重考虑单位变

27、动成本 (3)固定成本分配 原则三:当心固定成本分配,区分可避免成本 (4)机会成本(人性特点往往会忘记) 原则四:不忘识别机会成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版权所有27p 生产生产决策决策一、生产什么(品种)的决策二、生产多少(数量)的决策三、如何生产(生产组织)的决策 学习要点:指出教材中每道例题所使用的决策方法,及教材中的缺陷;并再思考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决策?一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三三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p 生产生产决策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

28、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亏损产品的含义亏损产品的含义 在亏损产品决策中,亏损产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在亏损产品决策中,亏损产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两个条件: 第一,企业组织多品种生产经营,如果是单一品第一,企业组织多品种生产经营,如果是单一品种,则情况比较复杂;种,则情况比较复杂; 第二,必须按完全成本法组织成本和损益核算,第二,必须按完全成本法组织成本和损益核算,如果是变动成本法,则情况又有所不同。如果是变动成本法,则情况又有所不同。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含义及方案设计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含义及方案设计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又称亏损产品是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又称

29、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是指围绕亏损产品所作出的在未否停产的决策,是指围绕亏损产品所作出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一年内)是否按照原有规模继来一段时期内(如一年内)是否按照原有规模继续组织生产而开展的决策。它属于接受或拒绝方续组织生产而开展的决策。它属于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的类型案决策的类型。p本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个本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个: 一个是一个是“继续按原规模生产亏损产品继续按原规模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方案,简称“继续生产继续生产”,又称,又称“不停产不停产”方案;方案;另一个是另一个是“停止生产亏损产品停止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方案,简称“停产停产”方案。方案。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

30、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p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直接判断法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直接判断法 所谓所谓直接判断法就是根据有关判定条件直接作出直接判断法就是根据有关判定条件直接作出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方法。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方法。 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在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判断亏损产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接判断法,需要判断亏损产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

31、本;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总之,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总之,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下 ,只要,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总额,就应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总额,就应继续生产。继续生产。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1】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无法转移)(剩余能力无法转移) 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3年甲产品的产销

32、量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 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 000万元。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要求: (1)计算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 (2)计算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 (3)计算203年甲产品的贡献边际; (4)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解:解: (1) 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110 000+(-10 000) =100 000(万元)(2) 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801 000=80 000(万元)(3) 203年甲产品的贡献

33、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100 000-80 000=20 000(万元) (4)决策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4年应当继续生产甲产品。因为甲产品的相关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贡献边际为20 000万元大于零,符合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条件;如果204年停止生产甲产品,将导致该企业多损失20 000万元的利润。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根据下列结论作出决策:(1)如果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产。在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停产,企业将因此而多损失相当于上述贡献边际与机会成本之差那么多的利润。一、是否继续生产

34、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2)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3)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等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则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2】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可以转移)(剩余能力可以转移) 已知已知:仍按例仍按例61资料。假定资料。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但停产后的相对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

35、均不变,但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预计可获得25 000万元贡献边际。万元贡献边际。要求:要求:(1)指出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指出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按直接判断法作出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生产甲产品的决年是否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策,并说明理由。 解:解: (1)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25 000万元(2)根据题意,可得出以下决策结论:204年应当停止继续生产甲产品。这是因为继续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贡献边际20 000万元,小于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如

36、果继续生产甲产品,将使企业多损失5 000万元的利润。 案例案例 已知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1998年甲产品产销量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发生亏损10 000元,其完全成本为110 000元。假定1999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能够转移,可以分别用于对外出租和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如果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全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0000元,折旧费为30000元;如果承揽零星加工业务,全年可获得额外收入40000元,同时发生变动成本15000元。要求: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 方方 案案 项项 目目 相关损益分析表

37、相关损益分析表继续生产继续生产甲产品甲产品对外出租设备对外出租设备承揽零星加承揽零星加工业务工业务相关收入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相关成本合计其中:增量成本其中:增量成本 停止生产甲产品停止生产甲产品110000-100001000000400008010008000001500080000+300000+0 15000+30000 相关损益相关损益 100000-110000 -10000 40000-45000 -50000-00机会成本机会成本3000030000 0110000 45000 0p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含义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含义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是指围绕亏损产品所作出

38、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一年内)是否按照扩大的规模组织生产而开展的决策,也属于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的类型。它与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共同构成了亏损产品决策的完整内容。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组:增产亏损产品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组:1. 一组是一组是“增产亏损产品增产亏损产品”方案和方案和“继续按原有规模继续按原有规模生产亏损产品生产亏损产品”2. 另一组是另一组是“增产亏损产品增产亏损产品”方案和方案和“不增产该产品不增产该产品”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p当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时当企业已具备增产

39、能力,且无法转移时企业已具备的增产能力又称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当它不能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或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时,属于该能力无法转移。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当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时,如果不应当当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时,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3】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的应用 已知已知:仍按例仍按例61资料。假定资料。假定204年企业已

40、具备增年企业已具备增产产30%甲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市场上有可甲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要求:(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决策。(2)验证)验证“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说法的正确性。说法的正确性。解解:(:(1)依题意编制的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依题意编制的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64所示所示:表表64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 价值

41、单位:万元价值单位:万元方方 案案 项项 目目 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 继续按原有规继续按原有规模生产甲产品模生产甲产品 相关收入相关收入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 100 000100 000(1+30%1+30%)=130 000=130 000 80 00080 000(1+30%1+30%)=104 000 =104 000 100 000100 000 80 00080 000 贡献边际贡献边际 26 000 20 000 (1)由表64可见,增产可使企业获得26 000万元的贡献边际,而继续按原有规模只能获得20 000万元贡献边际,因此,应当增产甲产品。(2)因为例61的结论是应当继续生产

42、甲产品,本例的决策结论是应当增产甲产品,所以,“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将本例中的备选方案分别改为“增产甲产品”和“不增产甲产品”,则“增产甲产品”的相关业务量就是纯增产量“不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就是零可以按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决策,其结论不变。【例例64】差别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差别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已知:仍按例仍按例63资料。资料。要求:要求:(1)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2)计算甲产品的单价;)计算甲产品的单价;(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

43、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4)验证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与差别损益分析法结)验证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与差别损益分析法结论的一致性。论的一致性。 解:解: (1)增产甲产品的相关业务量=100030%=300(件)(2)甲产品的单价= =100(万元/件)(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5所示: 表表6 65 5 差别损益分析表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价值单位:万元 方方 案案 项项 目目 增增 产产甲产品甲产品 不增产不增产甲产品甲产品 差异额差异额 相关收入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成本其中:增量成本其中:增量成本 100100300=30 00030

44、0=30 000 24 00024 000 8080300= 24 000300= 24 000 0 00 00 0+30 000+30 000+24 000+24 000 - - 差差 别别 损损 益益 +6 000 因为差别损益为+6 000万元,所以应当增产甲产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6 000万元的利润。(4)从本例和例63的结论看,都应当增产甲产品,表明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与差别损益分析法结论具有一致性。 当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时,如果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但小于与可以转移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本应当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在进行是否增产决策时,应当运用相关损

45、益分析法,通过判断“增产亏损产品”方案与“不增产而且应当停产方案”的相关损益的大小进行决策。 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增产方案的相关成本中应考虑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且增产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应当为增产后的全部产量。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5】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用 已知已知:仍按例仍按例62资料。甲产品单价为资料。甲产品单价为100万元万元/件,单件,单位变动成本为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万元/件。假定件。假定204年企业已具备增年企业已具备增产产3

46、0%甲产品的能力,该能力无法转移。甲产品的能力,该能力无法转移。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要求: (1)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2)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收入;(3)计算增产甲产品方案的增量成本(变动成本);(4)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5)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4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解: (1)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1 000(1+30%) =1 300(件件)(2)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收入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收入=1001 30 =130

47、000(万元万元)(3)增产甲产品方案的增量成本增产甲产品方案的增量成本=801 300 =104 000(万元万元)(4)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与可以转移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与可以转移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万元) (5)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66所示。所示。 表表66 相关损益分析表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价值单位:万元 方方 案案 项项 目目 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 不增产甲产品不增产甲产品 继续按原继续按原有规模有规模生生产甲产品产甲产品 停止生停止生 产产甲产甲产

48、品品 相关收入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相关成本合计其中:增量成本其中: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130 000 130 000 129 000 129 000 104 000 104 000 25 000 25 000 100 000100 000105 000105 000 80 000 80 000 25 000 25 000 0 00 00 0 0 0 相关损益相关损益 +1 000 +1 000 -5 000 -5 000 0 0 从表从表66中可以看出,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损益中可以看出,增产甲产品方案的相关损益为为+1 000万元,大于停产和继续按原有规模生产万元,大于停产和继续按原

49、有规模生产方案的相关损益,据此可作出方案的相关损益,据此可作出204年企业应当增年企业应当增产甲产品的决策。产甲产品的决策。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企业已经具备的增产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企业已经具备的增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条件下,无论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条件下,无论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能否转移,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值的贡能力能否转移,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值的贡献边际,都可以应用直接判断法,根据以下三项献边际,都可以应用直接判断法,根据以下三项直接判定原则作出是否增产的决策直接判定原则作出是否增产的决策: 第一,只要增产后该产品所提供的全部贡献边际大第一,只要增产后该产品所提供

50、的全部贡献边际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考虑增产;就应当考虑增产;第二,在应当增产的情况下,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第二,在应当增产的情况下,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应营能力无法转移,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应等于增产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等于增产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第三,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增产第三,如果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应等于增产后该产品所提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应等于增产后该产品所提供的全部贡献边际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供的全部贡献边际与

51、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之差。有关的机会成本之差。 【例例66】直接判断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直接判断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已知:仍按例仍按例63和例和例65的资料。的资料。要求要求:(1)按例)按例63资料计算资料计算204年增产甲产品所年增产甲产品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和增加的贡献边际;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和增加的贡献边际;(2)按例)按例65资料计算资料计算204年增产甲产品所获得年增产甲产品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的全部贡献边际;(3)按直接判断法分别为例)按直接判断法分别为例63和例和例65作出是否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增产甲产品的决

52、策,并说明理由;(4)验证直接判断法的正确性。)验证直接判断法的正确性。(1)按例按例63资料资料 增产甲产品后可以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增产甲产品后可以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 =130 000- -104 000=26 000(万元万元)增产甲产品多获得的贡献边际增产甲产品多获得的贡献边际=26 000- -20 000 或或=20300 或或=20 00030% =6 000(万元万元)(2)按例)按例65资料资料增产甲产品后可以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增产甲产品后可以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 =130 000- -104 000=26 000(万元万元)解:解: (3)决策结论)决策结论按例按例63资料:资

53、料:增产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增产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26 000万元万元机会成本机会成本=0(因为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因为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26 0000应当增产甲产品应当增产甲产品增产可以使企业多获得增产可以使企业多获得6 000万元的利润万元的利润按例按例65资料:资料:增产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增产所获得的全部贡献边际=26 000万元万元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万元26 00025 000应当增产甲产品应当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将使企业多获得利润为增产甲产品将使企业多获得利润为:26 000

54、- -25 000=1 000(万元万元)(4)本例结论与例)本例结论与例61和例和例62的结论完全相同,的结论完全相同,说明直接判定原则是正确的。说明直接判定原则是正确的。 在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可以转移的情况下 如果不应当停止生产某亏损产品,而且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大于与增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那么就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增产能使企业多获得的利润等于增产该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与增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之差。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7】直接判断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直接判断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已知:

55、仍按例已知:仍按例61资料。假定资料。假定204年企业已具备增年企业已具备增产产30%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临时对外出租,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临时对外出租,预计可获得预计可获得4 000万元租金收入。市场上有可以接万元租金收入。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要求:要求:(1)计算增产)计算增产30%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2)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确定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3)利用直接判断法直接作出)利用直接判断法直接作出204年是否增产甲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

56、由。解:解:(1)增产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增产甲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20 00030%=6 000(万元万元)(2)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增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4 000万元万元(3)6 0004 000应当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可以使企业应当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可以使企业多获得多获得2 000万元的利润万元的利润在企业已具备增产能力,且可以转移的情况下 如果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但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本应当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在进行是否增产决策时,应当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通过判断增产亏损产品方案与停产方案的相关损益进行决策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57、、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备选方案仍是在这种情况下,备选方案仍是“应当增产亏损产应当增产亏损产品品”和和“不增产亏损产品不增产亏损产品”,但,但“不增产亏损产品不增产亏损产品”方案的实质是方案的实质是“不仅不增产亏损产品而且应当停止生不仅不增产亏损产品而且应当停止生产亏损产品产亏损产品”,这是因为按照上述已知条件,在,这是因为按照上述已知条件,在“是是否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否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中,已经明确应当停止生产中,已经明确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该亏损产品。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这里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增产亏损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必须注意的是,增

58、产亏损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是增产后的全部产量量是增产后的全部产量 其其相关成本中,除了包括增量成本外,还包括以下相关成本中,除了包括增量成本外,还包括以下两项机会成本:两项机会成本: 一项是与停止生产亏损产品形成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另一项是与增产亏损产品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例例68】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相关损益分析法在是否增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中的应用已知:仍按例62资料。假定204年企业已具备增产30%甲产品的能力,但可以用于临时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

59、10 000万元。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1)确定与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2)确定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3)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4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解:(1)机会成本=25 000万元(2)机会成本=10 000万元(3)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67所示: 表表6 67 7 相关损益分析表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价值单位:万元 方方 案案 项项 目目增产甲产品增产甲产品 不增产甲产品不增产甲产品 相关收入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相关成本合计其中:增量成本其中: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

60、成本机会成本 130000 139000 104000 25000 10000 0 0 0 0 0相关损益相关损益 -9 000 0 据此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据此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204年企业不应当增产甲产品。否则将使企年企业不应当增产甲产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业多损失9 000万元利润。万元利润。p在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时在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时若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时,要达到增产亏损产品的目标,必须追加投入一定的专属成本。二二、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p在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时在企业尚不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能力时 如果不应当停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