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测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勘测研究所冯晓刚冯晓刚 讲师讲师 博士博士第十一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第十一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u目的目的 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 (构构) )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的施工。11.1 概述概述一、一、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u内容:内容: 1.建立施工控制
2、网。建立施工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定位及其轴线测设。建(构)筑物的定位及其轴线测设。 3.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 4.建筑构件的安装测量。建筑构件的安装测量。 5.竣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竣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1 1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材料、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用途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2 2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将来工程的正常使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将来工程的正常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3 3施工测量易受施工现场影响。施工测量易受施工现场影响。 1检查图纸检查图纸 2现场踏
3、勘现场踏勘 3仪器检校仪器检校 4人员培训人员培训二、二、 施工测量的特点施工测量的特点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三、三、 施工测量的原则施工测量的原则四、四、 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11.2 11.2 建筑场地上的施工控制测量建筑场地上的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控制测量也分为施工控制测量也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和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 1)建筑基线)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2 2)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地势平坦、建筑物分
4、布较规则的场地。(3 3)导线或三角网)导线或三角网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一、建筑方格网一、建筑方格网1.建筑方格网的坐标系统建筑方格网的坐标系统施工坐标系(建筑坐标系):为施工方便而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施工坐标系(建筑坐标系):为施工方便而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横轴为横轴为B轴,纵轴为轴,纵轴为A轴;坐标轴应与厂区的主要建筑物或主要道轴;坐标轴应与厂区的主要建筑物或主要道路、管线、特定轴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路、管线、特定轴线方向平行;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BXYOAOXOYO2.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建筑方格网的布设(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与
5、主轴线的选择建筑方格网的布置与主轴线的选择主轴线应布设在建筑场区的中部,并与主主轴线应布设在建筑场区的中部,并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线平行;折角应严格成折角应严格成900,角度检测限差为角度检测限差为10 边长一般为边长一般为100200m,边长检测限差为边长检测限差为1/100001/20000; 边应保证通视且便于量距和测角,点位标石应能长期保存。边应保证通视且便于量距和测角,点位标石应能长期保存。ACBDO(2).确定主点的施工坐标确定主点的施工坐标一般由设计给出,也可根据总平面图图解。一般由设计给出,也可根据总平面图图解。(3).求算主点的测量坐标求算主点的测量坐
6、标坐标转换坐标转换XOYXOY测量坐标系测量坐标系AOAO B B施工坐标系施工坐标系设:设:AOAO B B系的系的原点原点O O 在在XOYXOY中中坐标为(坐标为(X XO O Y YO O),),A A轴在轴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为角为 。B BA AO O Y YO OX XO OA AP PB BP PX XP PY YP PY YX XO OP P则有:则有:X XP P=X=X0 0+A+AP Pcoscos -B-BP Psinsin Y YP P=Y=Y0 0+A+AP Psinsin +B+BP Pcoscos (1 1)主轴线)主轴线AOBAO
7、B的测设:的测设:利用测量控制点,用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三主点的利用测量控制点,用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三主点的位置位置AOB 。 在在点安置经纬仪精确测量点安置经纬仪精确测量AOB的角值的角值,若若与与1800之差之差超过限差时应进行调整。超过限差时应进行调整。 调整时,各主点应沿调整时,各主点应沿AOB的垂直方向移动同一改正值的垂直方向移动同一改正值,使三主使三主点成一直线。点成一直线。 3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a ab b)180(12 baba移动移动A A、O O、B B三点之后,再测量三点之后,再测量AOBAOB,如果测得的结果与如果测得的结果与1801800
8、0之差仍超限时应再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之差仍超限时应再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止。 oo (2 2)主轴线)主轴线CODCOD的测设的测设: L 在地面定出其位置在地面定出其位置C C和和D D,再再精确测出精确测出AOCAOC和和AODAOD,分别算分别算出它们与出它们与90900 0之差之差1 1、2 2。计算计算改正值改正值l1 1和和l2 2: 将将C C沿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得沿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得C C点,同法定出点,同法定出D D点。然后,还应实测点。然后,还应实测改正后的改正后的CODCOD,它与它与18001800之差应在限差范围内。之差应在限差范围内。
9、最后自最后自O O点起,用钢尺按照精确方法分别沿直线点起,用钢尺按照精确方法分别沿直线OAOA、OBOB、OCOC、ODOD的方向测设出的方向测设出OAOA、OBOB、OCOC、ODOD的距离,在铁板上刻出其点位。的距离,在铁板上刻出其点位。L1L21 1l1l22 2(3 3)建筑方格网的详细测设)建筑方格网的详细测设 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点主轴线测设好后,分别在主点A A、B B、C C和和D D上安置经纬仪,均以上安置经纬仪,均以O O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测设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向右测设90900 0角,这样就交会出田字形角,这样就交会出田字形方格网的四个角点方格网的四个
10、角点。检核其角值是否为检核其角值是否为90900 0和各段的距离是否与设和各段的距离是否与设计边长相等,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规范要求后,用混凝土桩计边长相等,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规范要求后,用混凝土桩标定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或导线测量方法标定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方格网所有各点,并用大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测设方格网所有各点,并用大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二、建筑基线二、建筑基线1.布设形式布设形式“一一”字形、字形、“L”形、形、 “T”形、形、“十十”字形。字形。 2.布设要求布设要求 (1). 建筑基线应靠近主要建筑物,并与主要建
11、筑物轴线平行,以建筑基线应靠近主要建筑物,并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以便进一步测设时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便进一步测设时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2). (2).为了便于检查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为了便于检查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 (3). (3).基线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且不易破坏的地方,并要按照永久基线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且不易破坏的地方,并要按照永久性控制点埋设方法进行埋设。性控制点埋设方法进行埋设。 3.建筑基线的放样方法建筑基线的放样方法(1)(1)根据建筑红线、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测设。根据建筑红线、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测设。由点由点1 1、2 2
12、、3 3点平行推移得点平行推移得A A、B B、C C。精度要求:精度要求: ABC=90ABC=90 2424( 55、 1010 ) ABAB、BCBC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1/100001/100001 12 23 3建筑红线,由拨建筑红线,由拨地单位标定于现场地单位标定于现场A Ad d1 1d d1 1B BC Cd d2 2d d2 2调整调整A、B、C使使B为直角,为直角,AB、BC为整数。为整数。 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有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有所需的高程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水准点高程,而对连所需的高程点。采用四等水准测
13、量方法测定各水准点高程,而对连续生产的车间或下水管道等,则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各水续生产的车间或下水管道等,则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各水准点的高程。为了便于成果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场地高程控制网准点的高程。为了便于成果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或符合环线。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或符合环线。(2)(2)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 根据测量控制点利用极坐标法测设基线点,检查距离和角根据测量控制点利用极坐标法测设基线点,检查距离和角度,并进行调整。度,并进行调整。三、三、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1.3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4 4、制订测设方案
14、,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制订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熟悉图纸。总平面图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施工放线的依据。立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高程测设的依据。2、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把建筑物的把建筑物的外轮廓各轴线交点外轮廓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些点进行细部放样。二、二、 民用建筑
15、物定位民用建筑物定位3 3、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便于测设。、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便于测设。 1 1根据建筑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根据建筑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从点向点按设计尺寸量距,依次定出从点向点按设计尺寸量距,依次定出AA、BB点。点。MN19HAHA检核:测量角度是否等于检核:测量角度是否等于90900 0,长度是否等于设计值,如果误差,长度是否等于设计值,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在开挖基槽范围外的轴线延长线上打控制桩,在允许范围内,在开挖基槽范围外的轴线延长线上打控制桩,以便在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以便在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A B 分别在分别在A、B点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点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A、
16、B、C、D点。点。ADBC已有建筑已有建筑拟建拟建258201398014000总平面图总平面图待建建筑待建建筑一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ABCDEABCDE3700410090002000600024012012024025003000 180062002401202401202根据利用已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定位根据利用已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定位(1).(1).用钢尺沿已有建筑外墙,向外延长一段距离用钢尺沿已有建筑外墙,向外延长一段距离l得得a a、b b两点。两点。 (2). (2). 把把abab方向的延长线标定在地面上,并从方向的延长线标定在地面上,并从b b点沿点沿abab延长线方向延长线方向
17、量出量出14.000+0.24014.000+0.240m m得得c c点点, ,再从再从b b点量点量39.04m39.04m得得d d点。点。 (3). (3).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c c、d d两点上,后视两点上,后视a a点测设点测设90900 0角分别标角分别标定定cMcM、dQdQ方向线,并在方向线上量取方向线,并在方向线上量取 l +0.24 +0.24m m,得得M M、Q Q点,再量点,再量取取13.513.5m m得得N N、P P点。点。 (4). (4).检查:检查检查:检查NPNP的距离是否等于的距离是否等于24.80024.800m; Nm; N和和
18、P P是否等于是否等于90900 0,误差应分别在,误差应分别在1/50001/5000和和11以内以内。已有建筑已有建筑16EAabllc14+0.24d14+0.24+24.8Ml+0.24Ql+0.24Nl+13.74Pl+13.74 为方便施工,在基槽为方便施工,在基槽外一定距离钉设龙门板。外一定距离钉设龙门板。3 3根据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进行建筑物定位根据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进行建筑物定位 根据现场平面控制点,计算出拟建建筑物外轮廓轴线交点坐根据现场平面控制点,计算出拟建建筑物外轮廓轴线交点坐标,选用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方法进行测设。标,选用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
19、法等方法进行测设。三、龙门板和轴线桩的测设三、龙门板和轴线桩的测设1 1龙门板龙门板龙门板的设置步骤:龙门板的设置步骤: (1 1)设置龙门桩;)设置龙门桩; (2 2)在龙门桩上测设建筑物)在龙门桩上测设建筑物0.0000.000标高线。使龙门板的顶面标高线。使龙门板的顶面在在0.0000.000标高线上标高线上; (3 3)经纬仪将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钉上小钉标明经纬仪将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钉上小钉标明; (4 4)检查轴线间距,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槽宽标检查轴线间距,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槽宽标在龙门板上,最后根据基槽上口宽度拉线,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在龙门板上,最
20、后根据基槽上口宽度拉线,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NMPQ龙门板龙门板龙门桩龙门桩轴线交点桩轴线交点桩 在基槽(基坑)外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轴线控制桩。轴线在基槽(基坑)外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离基槽(基坑)外边线的距离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而定。如控制桩离基槽(基坑)外边线的距离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而定。如果附近有已建的建筑物,也可将轴线投设在建筑物的墙上。果附近有已建的建筑物,也可将轴线投设在建筑物的墙上。2 2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1.700m-1.700m0.00m0.00m四、四、 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 确定开挖边线;确定开挖边线; 控制开挖深度;不得
21、超挖,当基槽挖到离槽底控制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当基槽挖到离槽底0.30.5m0.30.5m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 水平控制桩水平控制桩-1.200m-1.200m11.4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层数多、高度高、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层数多、高度高、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标高的精度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尺寸、标高的精度要求高。要求高。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轴线测设,设置轴线控制桩;轴线测设,设置轴线控制桩; 2.2
22、.桩位测设;桩位测设; 3.3.基坑位置测设;基坑位置测设; 4.4.基坑抄平,底板垫层放样;基坑抄平,底板垫层放样; 5.5.地下建筑轴线放样;地下建筑轴线放样; 6.6.至至 0 0,基础施工结束。,基础施工结束。三、高层建筑的轴线控制与轴线投测三、高层建筑的轴线控制与轴线投测 u关键:关键: 控制竖向偏差,即:精确向上引测轴线。控制竖向偏差,即:精确向上引测轴线。u要求:要求: 层间标高测量偏差和竖向测量偏差均不应超过层间标高测量偏差和竖向测量偏差均不应超过3mm3mm,建筑,建筑全高(全高(H H)测量偏差和竖向偏差)测量偏差和竖向偏差 3H3H1000010000,且,且30m30m
23、H60mH60m时,其时,其 10mm 10mm;60m60mH90mH90m时,其时,其15mm15mm;90m90mH H时,时,其其20mm20mm。 (1)(1)选择主要轴线选择主要轴线 分别在主要轴线上埋设轴线控制桩,也分别在主要轴线上埋设轴线控制桩,也称为引桩。称为引桩。 基础施工完工后,用经纬仪将选定的主要轴线精确地投测基础施工完工后,用经纬仪将选定的主要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底部,并标定之。到建筑物底部,并标定之。1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外控制)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外控制)1433221455AEDCBABCDE 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桩上,瞄准建筑物底部的标志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桩上
24、,瞄准建筑物底部的标志,用盘用盘左和盘右两个竖盘位置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并取其中点作为该层中左和盘右两个竖盘位置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并取其中点作为该层中心轴线的投影点,即为该楼层的主要轴线。再确定出其它各轴线。心轴线的投影点,即为该楼层的主要轴线。再确定出其它各轴线。最后,还须检查所投轴线的间距和夹角。最后,还须检查所投轴线的间距和夹角。3CC(2)向上投测中心线轴)向上投测中心线轴(3)增设轴线引桩)增设轴线引桩 经纬仪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校才能使用,尤其是照准部水经纬仪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校才能使用,尤其是照准部水准管轴严格垂直于竖轴,作业时要仔细整平。准管轴严格垂直于竖轴,作业时要仔细整平。 为了减
25、小外界条件(如日照和大风等)不利影响,投测工为了减小外界条件(如日照和大风等)不利影响,投测工作在阴天无风天气进行为宜。作在阴天无风天气进行为宜。CCC3C33(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 2、吊垂球吊垂球投测法(内控制)投测法(内控制) 3 3、激光铅垂仪投测法激光铅垂仪投测法(内控制)(内控制) 要求:投点高度要求:投点高度5m时,时,3 mm。受风力影响大。受风力影响大。(1 1)选择和建立平面控制网)选择和建立平面控制网(2)投点投点 首层墙体砌到首层墙体砌到1.51.5m m高后,用水准仪在内墙面上测设一条高后,用水准仪在内墙面上测设一条0.50.5米米标高的水平线(标高的水平线(50
26、50线),作为首层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的标高依据。线),作为首层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的标高依据。以后每砌高一层,用钢尺由楼梯间或外架从下一层的以后每砌高一层,用钢尺由楼梯间或外架从下一层的5050线向上直接线向上直接量取设计层高,得到该层的量取设计层高,得到该层的5050线,然后再在该层用水准仪测设线,然后再在该层用水准仪测设1 1米米标高线于需要设置之处,以便于该层各建筑构件的标高测设。标高线于需要设置之处,以便于该层各建筑构件的标高测设。 高层建筑各层的细部构造有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井、高层建筑各层的细部构造有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井、梁、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施工时,均需按设计要求
27、测梁、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施工时,均需按设计要求测设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标高)。根据各层平面控制点,用经纬设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标高)。根据各层平面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测设平面位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测设平面位置,根据置,根据50线用水准仪测设其高程。线用水准仪测设其高程。 四、高程传递四、高程传递五、建筑结构细部测设五、建筑结构细部测设l 基本控制:采用厂房矩形控制网。基本控制:采用厂房矩形控制网。l测设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控制网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形测设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控制网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待测
28、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采用直角坐标法、情况、现场条件及待测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进行测设。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进行测设。11.5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工业厂房施工测量u施工方法施工方法: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u施工测量工作:矩形控制网、柱列轴线放样、基础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工作:矩形控制网、柱列轴线放样、基础施工测量、 构件安装测量等。构件安装测量等。一、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一、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依据建筑方格网,按直角坐标法建立矩形厂房控制网的方法。依据建筑方格网,按直角坐标法建立矩形厂房控制网的方法。1.
29、 中小型工业厂房控制网的建立中小型工业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3 3)根据建筑方格网点)根据建筑方格网点H H、J J、L L的坐标和厂房控制桩的坐标和厂房控制桩U U、T T、R R、S S的坐标,计算以建筑方格网点的坐标,计算以建筑方格网点H H、J J、L L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厂房控制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厂房控制桩桩U U、T T、R R、S S的数据。的数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TSUR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厂房最外轴线厂房最外轴线HIKJLNMQP(1)从设计图上获得厂房轴线交点)从设计图上获得厂房轴线交点M、N、P、Q的坐标。的坐标。(2)设计布置厂房矩形控制网,厂房矩形控制网与应与厂方轴)设
30、计布置厂房矩形控制网,厂房矩形控制网与应与厂方轴线平行,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由厂房轴线交点坐标推算厂房控线平行,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由厂房轴线交点坐标推算厂房控制桩制桩U、T、R、S的坐标。的坐标。(4 4)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出的各段长度。首先在地面上定出)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出的各段长度。首先在地面上定出I I、J J 两两点。然后,分别在点。然后,分别在I I、J J点上,用直角坐标法精密测设出厂房矩形控点上,用直角坐标法精密测设出厂房矩形控制网角点制网角点U U、T T、R R、S S 。(5)检查:角度是否等于)检查:角度是否等于900,边长是否等于其设计长度。角度,边长是否等于其设计长度。角度
31、误差不应超过误差不应超过10、边长误差不应超过、边长误差不应超过1/10000。TSHJLIKUR 以定位轴以定位轴 B B 和轴为和轴为主轴主线,主轴主线, U U、T T、R R、S S是是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四个控制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四个控制点。点。BB55TSURO 2. 2. 大型工业厂房控制网的建立大型工业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对于大型工业厂房,需要建立有主轴线的较为复杂的矩形控制对于大型工业厂房,需要建立有主轴线的较为复杂的矩形控制网。主轴线一般选择与厂房的柱列轴线相重合,以方便后面的的细网。主轴线一般选择与厂房的柱列轴线相重合,以方便后面的的细部放样。主轴线的定位点及矩形控制网的各控制点
32、应与建筑基础的部放样。主轴线的定位点及矩形控制网的各控制点应与建筑基础的开挖线保持开挖线保持2 24 4米的距离,并能长期使用和保存。应先测设厂房控米的距离,并能长期使用和保存。应先测设厂房控制网的主要轴线,再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制网的主要轴线,再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柱间距用钢尺沿矩厂房矩形控制网的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柱间距用钢尺沿矩形网各边量标定出各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形网各边量标定出各轴线控制桩的位置。1433221455ACBABC87766899UTRS柱子柱子位置位置NQPM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二、柱列轴线的测设二、柱列轴线的测设轴线控
33、制桩轴线控制桩定位桩定位桩三、柱基施工测量三、柱基施工测量利用定位桩交会出各柱基定位轴利用定位桩交会出各柱基定位轴线的交点的位置。按照基础大样图线的交点的位置。按照基础大样图的尺寸,用特制的角尺,在定位轴的尺寸,用特制的角尺,在定位轴线线 A A 和上,放出基坑开挖线,和上,放出基坑开挖线,用白灰线标明开挖范围。用白灰线标明开挖范围。AA55AA55基础大样图基础大样图u注意:定位轴线不一定都是基础中心线,有时一个厂房的柱基类注意:定位轴线不一定都是基础中心线,有时一个厂房的柱基类型不一,尺寸各异,放样时应特别注意。型不一,尺寸各异,放样时应特别注意。(2 2)在基底测设垫层标高桩,桩顶高程等
34、于垫层的设计高程。)在基底测设垫层标高桩,桩顶高程等于垫层的设计高程。四、基坑的高程测设四、基坑的高程测设(1)高于坑底设计高程)高于坑底设计高程0.30.5m处设置几个水平桩,作为修坡处设置几个水平桩,作为修坡和清底的高程依据。和清底的高程依据。水平桩水平桩垫层标高桩垫层标高桩五、基础模板的定位五、基础模板的定位2) 2) 牛腿面的高程与设计高程差值不应超过:柱高在牛腿面的高程与设计高程差值不应超过:柱高在5 5m m以下为以下为5 5mmmm;柱高在柱高在5 5m m以上为以上为8 8mmmm。 五、五、 厂房构件安装测量厂房构件安装测量u构件构件:牛腿柱、吊车梁、吊车轨道、屋架等。牛腿柱
35、、吊车梁、吊车轨道、屋架等。1.牛腿柱安装测量牛腿柱安装测量(1)精度要求)精度要求1) 柱脚中心线应对准柱列轴线,允许偏差柱脚中心线应对准柱列轴线,允许偏差5mm。3)柱的全高竖向允许偏差为柱高的)柱的全高竖向允许偏差为柱高的1/1000,但不应超过,但不应超过20mm。 根据轴线控制桩,把定位轴根据轴线控制桩,把定位轴线投测到杯形基础的顶面上,线投测到杯形基础的顶面上,并用红油漆画上并用红油漆画上“”标明,标明,同时还要在杯口内壁,测设一同时还要在杯口内壁,测设一条高程线,要求从高程线起向条高程线,要求从高程线起向下量取一整分米即到杯底的设下量取一整分米即到杯底的设计高程。计高程。 高程线
36、高程线(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吊装前的准备工作牛腿面的设计长度加上杯牛腿面的设计长度加上杯底高程底高程H H1 1应等于牛腿面的设计应等于牛腿面的设计高程高程H H2 2,即:,即:12HH 在浇注基础时把杯形基础底面高程降低在浇注基础时把杯形基础底面高程降低2 25 5cmcm,然后用然后用钢尺从牛腿顶面沿柱边量到柱底,根据这根柱子的实际长钢尺从牛腿顶面沿柱边量到柱底,根据这根柱子的实际长度,用度,用1 1:2 2水泥沙将在杯底进行找平,使牛腿面符合设计水泥沙将在杯底进行找平,使牛腿面符合设计高程。高程。(3 3)柱子的检查与杯底找平)柱子的检查与杯底找平H2H1l(4 4)安装柱子时的竖直
37、校正)安装柱子时的竖直校正 4 4)在逆光照射下校正柱子垂直度时,要考虑温度影响)在逆光照射下校正柱子垂直度时,要考虑温度影响, , 尽可能尽可能在早晨或阴天时校正。在早晨或阴天时校正。(5 5). .柱子校正的注意事项柱子校正的注意事项1 1)经纬仪应经过严格检校,操作时还应注意使照准部水准管)经纬仪应经过严格检校,操作时还应注意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气泡严格居中。 2 2)垂直度都校正好后,应再复查柱子平面位置。看柱子下部的)垂直度都校正好后,应再复查柱子平面位置。看柱子下部的中线是否仍对准基础的轴线。中线是否仍对准基础的轴线。 3 3)当校正变截面的柱子时,经纬仪必须放在轴线上校正
38、,否)当校正变截面的柱子时,经纬仪必须放在轴线上校正,否则容易产生差错。则容易产生差错。5 5)当安置一次仪器)当安置一次仪器校正几根柱子时,仪校正几根柱子时,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器偏离轴线的角度最好不超过最好不超过15150 0。 安装前先弹出吊车梁顶面中心线和吊车梁两端中心线,要将安装前先弹出吊车梁顶面中心线和吊车梁两端中心线,要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到牛腿面上。吊车轨道中心线投到牛腿面上。跨距跨距L吊车梁安装测量吊车梁安装测量u要求:吊车梁中心线、轨道中心线及牛腿面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要求:吊车梁中心线、轨道中心线及牛腿面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梁面、轨道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轨距和轮距要满足设
39、直面内;梁面、轨道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轨距和轮距要满足设计要求。计要求。吊车轨道中心线吊车轨道中心线dddd安装测量步骤:利用厂房中心安装测量步骤:利用厂房中心线线,根据设计轨距在地面上投测出根据设计轨距在地面上投测出吊车轨道中心线吊车轨道中心线。然后分别安置经然后分别安置经纬仪于吊车轨中线的一个端点上,纬仪于吊车轨中线的一个端点上,瞄准另一端点瞄准另一端点,仰起望远镜,即可仰起望远镜,即可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测到每根柱子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测到每根柱子的牛腿面上并弹出墨线。然后根据的牛腿面上并弹出墨线。然后根据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和梁端中心线,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和梁端中心线,将吊车梁安置在牛腿面上。将
40、吊车梁安置在牛腿面上。AB厂房中心线厂房中心线AB柱子中心线柱子中心线检查吊车梁的高程:在柱子侧检查吊车梁的高程:在柱子侧面测设面测设+50cm标高线,沿柱子标高线,沿柱子侧面向上量至梁面的高度,检侧面向上量至梁面的高度,检查梁面标高是否正确,然后在查梁面标高是否正确,然后在梁下用铁板调整梁面高程。梁下用铁板调整梁面高程。吊车轨道安装测量吊车轨道安装测量木尺木尺aaaaaaABAB柱子中心线柱子中心线厂房中心线厂房中心线吊车轨道中心线吊车轨道中心线检查:吊车轨道高程与检查:吊车轨道高程与设计高程相比,误差应小设计高程相比,误差应小于于3mm。两吊车轨道间。两吊车轨道间跨距,与设计跨距相比,跨距
41、,与设计跨距相比,误差不超过误差不超过5mm。 确定轨道中心线的平确定轨道中心线的平行线,投测至轨道上横放行线,投测至轨道上横放的移动尺子,平移调整轨的移动尺子,平移调整轨道。道。11.6 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 掌握沉降情况,保证建(构)筑物的施工和使用安全;验证掌握沉降情况,保证建(构)筑物的施工和使用安全;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为今后的合理设计提供资料。设计的合理性,为今后的合理设计提供资料。一、一、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2. 目的和意义:目的和意义:3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u 平面布置:沉降观测点是设置在建(构)筑物上的观测标志。
42、平面布置:沉降观测点是设置在建(构)筑物上的观测标志。其数量和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其数量和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构)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u 沉降观测的标志形式,沉降观测的标志形式,1 1)基础标志;)基础标志; 2 2)墙(柱)标志;)墙(柱)标志; 3 3)隐蔽式标志。隐蔽式标志。 u 观测标志埋设:标志稳固埋设在墙(柱)里,高度便于立观测标志埋设:标志稳固埋设在墙(柱)里,高度便于立尺和观测并注意美观。尺和观测并注意美观。 1 1实质:根据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定期进行水准测量,测实质:根据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定期
43、进行水准测量,测出建(构)筑物上观测点的高程,从而计算其下沉量。出建(构)筑物上观测点的高程,从而计算其下沉量。8020100基础标志基础标志5020墙(柱)标志墙(柱)标志出气槽出气槽隐蔽式标志隐蔽式标志u主体封顶后:的观测次数,按地基土类型考虑,一般是第一年主体封顶后:的观测次数,按地基土类型考虑,一般是第一年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2-3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期限:砂土地基一般不少于两年,膨胀土地基三定为止。观测期限:砂土地基一般不少于两年,膨胀土地基三年,粘土地基五年;软土地基十年。年,粘土地基五年;软土地基十
44、年。4 4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方法(1)埋设基准点和基准网复测)埋设基准点和基准网复测 在被观测的建(构)筑物附近,基础压力和其他影响范围以在被观测的建(构)筑物附近,基础压力和其他影响范围以外,埋设至少三个水准点,构成基准网。定期对基准网进行复测,外,埋设至少三个水准点,构成基准网。定期对基准网进行复测,及时掌握基准点的变化。及时掌握基准点的变化。(2 2)观测时间和周期)观测时间和周期u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观测次数和周期应是地基与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观测次数和周期应是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层观测一次
45、,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在施工中如长时间停工,应在停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在施工中如长时间停工,应在停工及复工时各观测一次。在停工期间每隔工及复工时各观测一次。在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应观测一次。个月应观测一次。1)观测前应根据观测点、控制点的位置和现场条件,确定最佳)观测前应根据观测点、控制点的位置和现场条件,确定最佳施测路线,并绘制观测略图。施测路线,并绘制观测略图。2)对沉降点的首次观测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应连续观测两)对沉降点的首次观测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应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以保证成果的准确性。次取其平均值,以保证成果的准确性。 3 3)沉降观测时应尽可
46、能固定仪器、固定观测员、固定观测路线。)沉降观测时应尽可能固定仪器、固定观测员、固定观测路线。(3 3)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精度,主要决定于被观测建(构)筑物预计的沉降观测的精度,主要决定于被观测建(构)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一般意义的沉降观测是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一般意义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确保建(构)筑的安全,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为了确保建(构)筑的安全,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量的量的1/101/101/201/20。5 5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6 6成果整理成果整理(1)沉降观测工作结束应提交的成果资料)沉降观测工作结束
47、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1)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2)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成果表。3)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曲线图。4)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图。5)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6)沉降观测成果分析。)沉降观测成果分析。12 345678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成果表工程名称:教学楼仪器:工程名称:教学楼仪器:Ni004(202473) Ni004(202473) 计算:计算: 检查:检查: 审核:审核:2468荷载(t/m2)91827(2). 建(构)
48、筑物沉降的稳定指标建(构)筑物沉降的稳定指标 建建(构)构)筑筑物物沉沉降降是是否否进进入入稳稳定定阶阶段,段,可可由由沉沉降降量量与与时时间间关关系系曲曲线线判判定。定。对对重重点点观观测测和和科科研研观观测测工工程,程,若若最最后后三三个个观观测测周周期期中中每每周周期期沉沉降降量量不不大大于于倍倍测测量量中中误误差差时,时,可可认认为为已已进进入入稳稳定定阶阶段。段。一一般般沉沉降降观观测测工工程,程,若若沉沉降降速速度度小小于于0.0.0 01 10.0.0 04 4m mm m/ /日日时,时,可可认认为为已已进进入入稳稳定定阶阶段,段,具具体体取取值值应应根根据据各各地地区区地地基
49、基土土的的压压缩缩性性确确定。定。2二二. . 建(构)筑物倾斜观测建(构)筑物倾斜观测 建(构)筑物倾斜观测,通常是测定建(构)筑物顶部相对于建(构)筑物倾斜观测,通常是测定建(构)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层间相对的水平位移与高度变化,由此计算整体或分层的倾底部或层间相对的水平位移与高度变化,由此计算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1建(构)筑物倾斜的基本概念建(构)筑物倾斜的基本概念建筑物的倾斜分为建筑物的倾斜分为“基础倾斜基础倾斜”和和“上部倾斜上部倾斜”两大类。两大类。 1 1)基础整体倾斜:指单独基础在两端点的沉降差()基础整体倾斜:指单独基础在两端
50、点的沉降差(J J2 2-J-J1 1)与距与距离离D D之比,倾角之比,倾角 DJJtg121(1 1)基础倾斜)基础倾斜 J1J2DJ2 J1D 2 2)基础局部倾斜:指砖石承重结构沿纵墙基础某两点的沉降差)基础局部倾斜:指砖石承重结构沿纵墙基础某两点的沉降差(J J2 2-J-J1 1 )与其距离)与其距离DD之比,倾角之比,倾角 DJJtg)(221 2 2)上部分层倾斜:指建筑)上部分层倾斜:指建筑物每层的轴线垂直偏差,主物每层的轴线垂直偏差,主要是由于施工技术方面的原要是由于施工技术方面的原因或受外部水平应力作用的因或受外部水平应力作用的结果。结果。H(3)上部倾斜)上部倾斜 1
51、1)上部整体倾斜上部整体倾斜: :是指建是指建筑物的轴线相对于垂线的偏筑物的轴线相对于垂线的偏角,即为轴线垂直偏差。角,即为轴线垂直偏差。 (1 1)吊垂球法:在建(构)物顶部或需要的高度处观测点位置)吊垂球法:在建(构)物顶部或需要的高度处观测点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点悬吊重锤,直接量出上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上,直接或支出一点悬吊重锤,直接量出上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点的水平位移量。 (2 2)激光铅垂仪法:在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线下)激光铅垂仪法:在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线下的地面上安置激光铅直仪,在接收靶上量出顶部的水平位移量。的地面上安置激光铅直仪,在接收靶上量出顶部的水平位移量。2 2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贷还息转账代办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事业单位科研助理聘用合同修订版
- 2025年农业农业资源管理技术员聘用协议
- 金融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升级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智能电动伸缩门设计与安装一体化合同
- 2025版健身教练专业运动营养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宠物领养与宠物医疗救治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承包合同样书
- 2025年仓储物流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并购交易中涉及劳动合同法及社会保障法律风险评估合同
- GB/T 1508-2002锰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和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行为金融学案例
- 万科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手册207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