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毕业论文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关系姓 名系 别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 绩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关系内容摘要迷信是一个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的神秘心理现象, 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将自己难以解 释或不能接受的客观事实与迷信思想结合在一起,迷信心理在接受唯物教育、高等教育 的大学生群体中也屡见不鲜,且近年来具有迷信心理的大学生比例还有上升趋势。为了 探索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关系,本研究根据对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320 名大学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 (EPQ-RSC,) 大学生迷信心理量表的问卷调查 结果,深入分析探索了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同异的
2、相关因素。从中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 律:大学生迷信心理的产生与其年级、性别具有一定差异,与是否有宗教信仰呈显著正 相关,但其迷信心理与父母受教育水平、自身所学专业、居住地等没有呈现显著差异。【关键词】 大学生 迷信心理 人格特质 产生机制Titl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Traits and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AbstractSuperstition is a mysterious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is accompanied by hum
3、an civilizatio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eople combine their objective fac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or unacceptable with superstitious thoughts.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is also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 accept materia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
4、tudents with superstition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of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RSC)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up
5、erstitious Mental Scale for 320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School of Modern Art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In-depth analysis explore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From this, we can sum up certain rules: the generation of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of c
6、ollege students is different from its grade and gender, and it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re is religious belief, but its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and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their own majors, residences, etc.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 college studen
7、ts superstitious psychology personality trait production mechanism目录XX)XX)、引言、对象与方法(一) 对象: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320名大学生 (XX)二)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 (EPQ-RSC,) 大学生迷信心理量表 A(XX)(三)统计方法:SPSS17.0 A(XX)三、结果 (XX)(一)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分析 (XX)(二)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相关分析 (XX)(三)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迷信心理的回归分析 (XX)四、讨论 (XX)五、结论 (XX)参考文献 (XX)致谢 (XX)大学生
8、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关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引言迷信思想在几乎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下都占据一定的篇幅,且多具有悠久的历史, 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迷信思想仍然为很多人接受,结合相关资 料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迷信心理在社会上仍然盛行,具有迷信心理的大学生 比率也不断攀升。例如,在2000年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61.4%的学生 表示不相信电脑占卜行为,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的学生占17.6%,其他学生则对此持有模糊的、未知的认知态度。同时,还有26.5%的学生表示阅读过与迷信行为相关的书籍, 23.6%的学生曾经进行过迷信活动。近年来,具有迷信心理的学生人数
9、不降反升,与社 会环境和学生的人格特质都有一定关系。本研究力求结合这一现状,利用问卷法探究迷 信心理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系,思考其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结合相关分析思考大学 生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回归。二、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320名大学生本次研究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320名大学生,涵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乡所在地、父母不同教育水平的学生。表2-1被试分布情况属性类别次数百分比性别男5635.22%女10364.78%年级-一-2415.09%-二二3320.75%三5232.70%-5 -四5031.45%来源农村10666
10、.67%乡镇2012.58%城市3320.75%宗教信仰有159.43%无14490.57%(二)研究工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 (EPQ-RSC)大学生迷信心理量表本研究选用钱铭怡(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2000)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该量表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EPQ-RSC)修订而 来,与EPQ-RSC或者EPQ中国版成人式相比更适用于中国人群。其中包含P精神质、E内外倾、N神经质和L掩饰性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 12道题。EPQ-RSC的E、N和 L量表的信度在0.74-0.78之间,但是P量表的信度在0.54-0.60之间。本次研究中
11、采用 7点计分,E量表的a系数为0.80, N量表的a系数为0.83, L量表的a系数为0.67, P 量表的a系数为0.38。表2-2艾森克人格量表信度系数量表因子a (n=320)项目数精神质0.61212内外倾0.74612神经质0.69412掩饰性0.78712艾森克总量表0.71048大学生迷信心理问卷是陈永艳(2008)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以及专家意见的 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大学生迷信的心理结构,认为迷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有机整体,包括动机、认知和行为三个成分。问卷包含三个分量表,分别是迷信信念量表、迷信动 机量表和迷信行为量表。问卷总的a系数达到了0.95,分半信度达0.85。
12、各分问卷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也均达到0.87以上。除了禁忌行为这一维度外,其他维度的a系数也 达到0.69以上,各维度的分半信度除求神祈祷、禁忌行为和满足好奇心维度外,也能达到0.64以上。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均达到0.73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三)统计方法:SPSS17.0三、结果(一)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分析表3-1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总体状况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迷信信念23.00115.0051.03316.204迷信行为26.00130.0060.10724.873迷信动机29.00137.0056.16720.092表3-2大学生人格特质四个纬度与迷信心理的回归分析迷信行为量表
13、迷信动机量表迷信信念量表精神质0.0670.1300.108内外倾0.1430.13300.104神经性-0.034-0.018-0.006掩饰性0.0090.1450.143(*p v 05, *p 小于 01.*p v 001)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能够呈现出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整体情况,对于现代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分析也有理论意义。研究表明,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水平处于中等 水平以下,但结合其迷信信念、迷信行为、迷信动机在大学生迷信心理量表统计结果 中的侧重分析,大学生迷信鬼神的较少,迷信生命形式、世俗行为的较多,面对鬼神 迷信,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是不甚相信的,但迷信生命形式的学生比例较高,占本
14、次调 查总人数的48%说明大学生中有很大部分是具有迷信心理倾向的。结合对大学生生 活环境与整体呈现的人格特质的思考,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大学生 群体脱离了传统教育,崭新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更具有 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更容易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喜爱研究神秘莫测的未知世界。迷信 内容带给人神奇、奇幻的文化刺激,是大学唯物主义教育中很少涉及的部分,传统迷 信内容包括鬼神、五行、民间禁忌、星座、外星人、未知巨型生物等,与学生的生活 迥异,带给学生别样的刺激感,而互联网环境文化杂糅,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其擅长 的信息技术检索方式来搜集这些迷信内容,了解的迷信内容越多,学生
15、的迷信心理也 会越深。同时,迷信内容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有了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即使大 学生接受了无神论教育,在广阔的迷信内容市场下,大学生也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3另一方面,学生社交进一步加速了迷信内容在学生内部的传播,大学生在身边朋友 的影响下,会对这些迷信内容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使学生产生认 知与判断上的错误。研究还表明,随着大学生思维方式与价值体系的逐渐完善,学生 也会受到诸多交际、工作等方面的压力,面对未知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大 学生群体很容易对多变的外部世界感到茫然, 也可能寄希望于迷信内容以排解自己的 苦闷与压抑,或借助迷信行为宣泄自己对于种种难关的不
16、安。(二)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相关分析1. 不同性别大学生迷信心理的人格特质表3-3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性别差异特点平均值标准差TP男女男女精神质52.36448.86711.3869.0963.3010.001*内外倾49.98649.8959.46810.2950.0850.933神经质46.33152.9098.89710.586-2.4180.016*掩饰性9.1589.8926.4826.0780.0590.984研究表明大学生迷信心理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据三线表可以得出,本研究的女 大学生的迷信心理要高于男大学生,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的预期是相符合的,女性不论 是内外倾、神经质、掩饰性
17、的维度上,都具有更高的倾向性,但男性精神质上的得分 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实际。这与现代社会仍然以男性为主导相关,女 性在社会上地位是偏弱的,在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下,部分女性也认同自己的弱者地 位,默认自己在政治、经济上处于男性从属地位,尽管近年来女权主义盛行,仍然不 能促使社会大环境男女平等,女性受外部因素和自身身心条件等影响,在面对与预期 不符合的现实时,会更倾向于求助迷信知识,以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女 性的感性思维和体验能力要强于男性,迷信内容很容易带来感性体验,因此更受女性 欢迎。从男性的角度而言,社会潜移默化男性的强者地位,认为不论是生理还是心 理,男性都应当是稳
18、重、可靠的,对于男性迷信心理的容忍度更低,这也许会导致男 性有意识回避部分迷信内容,且羞于承认自己的迷信心理。2. 不同宗教大学生迷信心理的人格特质表3-4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宗教差异特点标准差平均值有宗教无宗教有宗教无宗教精神质62.75240.97112.9727.8120.3790.816内外倾52.17947.29610.2689.6231.9720.316神经质50.39747.34810.9339.1561.3400.266掩饰性9.2646.3568.5885.1712.2390.074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迷信心理显著高于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国家并没有禁
19、止宗教迷信,公民具有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国家 严格打击迷信组织,然而从理论意义上看,宗教信仰与超自然信念之间是有相通之处 的,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会更容易建立对迷信内容的信任,尽管宗教与迷信是有区别 的,但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在鬼神、生命、超自然能力等方面的迷信信念要更强。因 为传统宗教强调善恶皆有因果,冥冥中强调因果轮回的报应,且诸多宗教教义都以超 越现实世界、赞扬美德并认为美德会带来回报等理念相关,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对 教义的虔诚坚信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影响。53. 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特点表3-5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成长环境差异平均数标准差城市23.258城市9.541迷信信念
20、量表城镇21.155城镇8.515乡村20.542乡村7.151城市19.841城市5.172迷信动机量表城镇17.152城镇4.176乡村20.579乡村4.134城市14.284城市3.573迷信行为量表城镇13.435城镇4.936乡村13.556乡村3.109表3-6大学生迷信心理的成长环境差异特点城市平均值城市标准差城镇乡村TP城镇乡村精神质50.25748.18250.2989.57810.27410.9420.8140.443内外倾51.28249.26847.1979.42910.24910.1756.7600.001*神经质49.18250.29851.21610.3419.
21、8769.3192.8870.057掩饰性8.8678.51911.68410.6879.8999.6245.5800.004*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迷信心理与其生活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研究通常假设农村、城镇大学生迷信意识要大于城市大学生,其实来自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在迷信心理 上并没有特别显著显著差异。上世纪农村大学生受到乡村迷信糟粕影响比较深,身处 有神论环境者较多,对于迷信内容也很容易潜移默化,但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进步,越 来越多乡村和城镇学生受到素质教育影响,也有很多学生从小就在外求学,对家乡的迷 信思想了解较少,在先进的文化艺术熏陶下,乡村、城镇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都表现的各有
22、侧重。从比较结果上,城市学生的内外倾因子比城镇、乡村学生显著,乡 村学生的神经质、掩饰性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城镇学生,也许表明乡村学生的心理健 康水平相较于城市、城镇学生还有待提升。4.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迷信心理的特点表3-7大学生迷信心理的专业差异特点平均值标准差TP文科理科文科理科精神质48.89751.2399.29910.650-2.3480.019*内外倾51.03048.6519.590410.38682.3810.018*神经质50.13350.0289.86210.1930.1050.916掩饰性9.5519.4286.2926.1830.3210.748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学生
23、的迷信心理也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与现代大学教育有一定 关系。传统研究认为理科、工科类学生的理性思维比文科、艺术科系的学生要强,文科、 艺术科学生偏感性,很容易受到迷信内容的影响。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受到的综合教育会有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进入大学,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 知识,也很容易接触多种行业、多种类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多元化的大学教育会 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研究范围更多,学生在分析问题时都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在接触 迷信内容时,专业差异并不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仔细分析的话,精神质因 子上理科生高于文科生,而内外倾上文科生高于理科生,体现出理科生理性思维更强一 些,
24、而文科生更趋向感性思维。但整体上迷信心理的表现是相近的。5. 不同年级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特点研究10 -表3-8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男女差异特点平均值标准差TP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一二年级三四年级精神质50.75149.6829.4627.8920.3390.792内外倾51.27650.6329.2529.8261.7260.172神经质48.29250.3979.47210.4281.3300.266掩饰性7.2829.5715.2976.2172.8120.097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迷信心理是有一定差异的,大三、大四学生的迷信心理 要高于其他年级,结合传统研究分析,研究者可以认为相较于大一、大
25、二学生对于崭新 的大学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相当熟悉,对于大学生活失去了新鲜感,大三、大四即 将面临升学或工作压力。对于生活和学习的倦怠感空前增加,即将进入社会或考研生活 也让其难以适从,故学生很容易因为空虚而受到迷信内容的影响。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 方式自责、退避、合理化予以应对,迷信方法也是其中之一。(三)大学生人格特质对迷信心理的回归分析表3-9大学生迷信心理描述统计结果人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项目数标准差迷信心理总分32011.0092.0050.1072.38615.708鬼神迷信32010.0033.0019.3353.2263.697生命迷信32012.0048.0022.2532.
26、2258.948外力迷信3206.0025.0014.2122.8433.942表3-10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相关性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鬼神迷信0.096-0.0130.159*-0.1480.279*生命迷信-0.008-0.0170.148*0.208*0.755*外力迷信0.0720.240.71-0.0220.203*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为自变量,以大学生迷信心理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对 精神质、内外倾、神经性和掩饰性作为因子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1表3-11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迷信心理的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顺序多元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增加解释量F值标准化回归系数RR2 R3
27、精神质0.3560.1790.13664.4840.348内外倾0.4650.1980.00827.2680.076神经性0.3490.1600.01134.7720.159掩饰性0.2790.1310.07324.1790.011*p V 0.05,*p小于 0.01.*pV 0.001 )研究表明,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主要的变量为精神质和内外倾,这是大学生产生 迷信心理的主要原因。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为自变量,以大学生鬼神迷信心理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对 精神质、神经性作为因子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3-11大学生人格特质与鬼神迷信的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顺序多元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增加解释量F值标准化
28、回归系数RR2 R3精神质0.3520.1240.12456.4500.321神经性0.3660.1340.01038.1670.107(*p V 0.05,*p 小于 0.01.*p V 0.001 )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生命迷信心理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对 精神质、内外倾、神经性和掩饰性作为因子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3-11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生命迷信的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顺序多元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增加解释量F值标准化回归系数RR2 R3精神质0.7260.5720.572507.5720.670内外倾0.8000.6410.076648.1970.298神经性0.8100.671
29、0.079267.1220.197掩饰性0.9190.6720.009167.623-0.09212 -(*p V 0.05 , *p 小于 0.01.*p V 0.001 )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外力迷信心理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对 精神质、内外倾、神经性和掩饰性作为因子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3-11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外力心理的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顺序多元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增加解释量F值标准化回归系数RR2 R3精神质0.2970.0620.09767.5910.297内外倾0.3180.0920.00820.9750.159神经性0.3790.1010.00914.972-0.20
30、1(*p V 0.05,*p小于 0.01.*pV 0.001 )四、讨论表4-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迷信心理的综合分析内外倾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鬼神迷信0.172*0.173*0.218*0.168*生命迷信0.124*0.0940.0480.009外力迷信0.172*0.167*0.175*0.134*表4-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迷信心理的统计结果人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精神质32032.4886.4849.25710.972内外倾32025.5264.7949.18210.9729神经性32031.7931.9750.18910.177掩饰性3200.0037.249.2786.179艾森克总
31、量表320156.79267.49199.27916.564大学生迷信心理与其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关系,在具有消极情绪的情况下,大学生更 容易产生迷信倾向。大学生处于学生向社会过渡的阶段,生理上与成人无异,但不甚丰 富的社会经验、过于美好的理想化想法等,都表明大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在 产生压力时,大学生很难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其心智普遍不够坚韧,很容易13 - 将解决问题的希望放在迷信上。 9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大学生, 比如外控型人格的学生、 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学生都很容易被迷信内容吸引,影响心理健康。在迷信思想的 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寄情于偶然,从而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研究也确实证实了大学 生迷信心理与其自我效能存在显著负相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用科学技术 武装学生的大脑,才是帮助学生走出迷信思想影响的重要方法。五、结论1. 大学生的迷信心理仍然比较显著,相较于鬼神迷信,更多大学生对于生命迷信和外力 迷信的倾向性较高,对于迷信内容和迷信行为呈现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状态。2. 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教育从传统应试教育已转换为综合性素质教育,故学生所学的专 业、家庭所在地等与迷信心理没有显著的关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