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_第1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_第2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_第3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_第4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训练题(一)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科学家发现海洋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十分巨大,与陆地上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不相上下。据此完成12题。 1. 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科学家提出在海底选择适当区域储存二氧化碳的设想。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适宜储存二氧化碳的区域应分布在 1. a附近 Bb附近 Cc附近 Dd附近2. 研究发现,沙尘暴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是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理由是沙尘洲际运动携带的多种营养成分是浮游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和物质基础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陆地植物沙尘

2、暴所携带的碱性沙尘可以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大大降低酸雨的酸性沙尘暴把细小却包含养分的尘土携带到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形成新的陆地A B C D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回答34题。3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 D乱砍滥伐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C一致性 D多样性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长达20 m以上,据此分析完成56题。5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光热条件

3、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6、三地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C雪线高度 D年日照时数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78题。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8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同一性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10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A水文 B地形C气候 D植被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1112题。1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阔

4、叶林12形成图中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水文 B地形、气候C海陆位置、地形 D水文、土壤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C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14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A B C D15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

5、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 所造成的。(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服装。当同学们达到3400米以上时,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是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该用 等方法来确定方位。(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有名的如“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经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

6、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并简述理由。16. 读“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的数目比北坡_,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_。(2)珠穆朗玛峰位于_板块和_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带。(3)高山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是随高度上升,_和_发生变化。(4)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答案:1.A 2.B 3.A4.B 5.D6.C 7.C8.A 9.B10.D 11.A12 .C 13.D14.C15(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 (2)18.7(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等(3)保护珍稀动植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4)乙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