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生我的母亲、一位祖国母亲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二、学情分析学生生活是幸福无忧的,在父母浓浓的爱和细致的呵护中,对季老这份复杂的感情缺乏现实的体验。加之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三、设计理念怀念母亲是一篇散文,季老在写时尽力取“真”,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可是文章平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文章最特别之处就是“母亲”这个词中包含着两者祖国和生母。这两个母亲有什么关系?这种情感如何融在一起?本堂课以此
2、为突破点,着重引领学生品味这两种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运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以季老贯穿全文的“梦”为主线,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加上适当的资料补充,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学生与文本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对话。第 1页四、教学策略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对中心句的反复体会,让学生明晰两位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指导对“终天之恨”的研读,了解“怀念”源于“离开”。“怀念”是不断在回忆中纠缠。对生母的“悔恨”通过范读、 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去体会季老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中的煎熬。同时引入古诗词游子吟 ,加深学生
3、感悟。对祖国的眷恋,通过默读勾画出魂牵祖国的句子,在读中体会,抄写中感悟。最后借第三段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来生发学生对作者、对文章的质疑。解疑的同时存疑,引入永久的悔 寻梦作为课后阅读资料,深入感悟作者之情。五、教学目标1识记 8 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真挚、朦胧、凄凉、频频入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的情怀。六、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七、教学难点八、课前准备第 2页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并阅读季羡林生平资料和相关文献,初步认识季羡林。九、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走近季羡林1走近季羡
4、林。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出示照片及简介)对于季老,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曾经五年级上册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除了这些耀眼的光环,相信你们对他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交流一下,让我们更进一步地靠近他。【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在看似简单、很随意的聊天中,让季羡林穿越历史的云烟,来到同学们面前,让学生觉得他不再遥远。再者,此文理解难度较大,对作者的认识有助于学习过程中读懂文章的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学生学习做好初步铺垫。2读题初感情怀。( 1)看来,季老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怀念母亲。(
5、 2)让我们齐读课题,用你的朗读,清楚地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什么。 (生读课题)通过读课题,我们清楚地听到季老的心声怀念母亲! (生再读课题)【设计意图】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第 3页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上以“未见文韵先有情”,简洁、明了地从读题直接入文,让学生通过二度读题,结合课前的预习及资料的搜集,情愫自然生发, 从而言由心声了!(二)整体把握,初步感悟文本1检查预习,梳理思路。( 1)谁能结合预习所得说说, 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 2)说起母亲,我们总会想到陪伴在身边的妈妈!这篇散文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读读第一自
6、然段你就会有发现?说说你的发现吧!预设:文中有两个母亲, 一个生身母亲, 一个祖国母亲。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去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吧。【设计意图】“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本质特点,因此要抓住课文的灵魂部分,提纲挈领。看似巧妙的发现,却能引领学生课堂伊始扣住文章的脉搏,进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2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词入篇,感知文本。识记生词,入文理解。第 4页A出示生词,自由认读。弃养朦胧凄凉真挚寝不安席食不下咽灵魂不全终天之恨频来入梦B指名读词,相应理解。词语填空,把握内容。出示填空:我六岁离开生母,
7、 读大学二年级时, 母亲()。我痛哭了几天,(),(),成了一个 ()的人。抱()的我在德国留学十一年,两个母亲()。A同学们, 词语是有情感的, 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它相应的情感来。B指生汇报,出示答案。师:看得出来,你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师:读着读着,我们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季老的身旁了。【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用词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创意、趣味、实效。(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是什么时候两个母亲频来入梦呢?读第
8、 3 自然段。作者到底在追问自己什么?(两位母亲为什么频来入第 5页梦?)过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梦”为线索,跟随作者探寻这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吧。【设计意图】问题由学生生发,在学生自读的所惑处设问,以一个大问题统领诸多小问题,犹如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思母”,一条是“思国”。如何做到双线并进?以学生感兴趣的“梦”入手,然后慢慢接近、提炼文章主旨。这条路子是循着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走的,属于“归纳”性质的教学,为整节课的教学理清思路,指明方向。(三)走入“梦”中,品味文本1由疑导学,品“失母之恨”。( 1)领入回
9、忆,初识“终天之恨”。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段回忆?(第 2 自然段。)这段回忆留给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是呀!季老极其伤心,极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终天之恨。)( 2)层层叠进,品读“终天之恨”。抓词句一品“终天之恨”。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终天之恨呢?再读读第 6页第 2 自然段,用横 画出来并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 句子并 体会。 : 着哪些 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 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 于地下。”我体会到季老在母 去世后 也吃不下, 也睡不着,可 他 心到极点了 :痛 心扉呀! : 着“一想到母 , 就泪流不止
10、, 数十年如一日。 ” 句 ,我仿佛看到季老只要一想到母 就泪流不止,他是多么悲 呀! : 心欲 呀! 引 :你 体会得真好啊!把你 内心的感受通 朗 大家吧!生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 于地下。生 :我的愿望没有 ,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 的孤儿。生 :一个缺少母 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生 :一想到母 ,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小 : 真是痛苦到了极点哪!抓 二悟“ 天之恨”。 配 第2 自然段: 匆匆逝去, 我 把目光定第 7页格在 些 上,用心琢磨,你从中 了什么? :生 1:六 离开,大学二年 母 “弃养”;生 2:母 “弃养”后季老“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生
11、3:季老成了一个孤儿;生 4:作者 ,抱“ 天之恨”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心中的感受“恨”。 着 个字去触摸作者的心。在 一“ ”一“短”之 , 我 深深地体会到季老 失母之恨啊!用心 出季老的心声吧:一想到母 ,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指 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 ( 件)引入游子吟 学生想象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会想到什么?插 料三感“ 天之恨”。 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 ,不想孝 自己的母 ?到了中秋 母 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 , 我 了一 。在当 , 我来 ,月 可真是神奇的 西, 我 得吃一次。我当 并没有注意,母 是否也在吃。 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想他曾 下的愿望:“
12、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旦大学 ,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第 8页学 ,母 就离开我走了,永 永 地走了。”激情朗 : 没来得及尽孝,母 就离我而去,怎能不抱 天之恨呢? 我 用心地 出季老心中那永 的痛吧:一想到母 ,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到 ,你已 深深地感受到填 作者内心的 天之恨是一种 憾,是一种后悔。愿望 在,母 却已随西 而去,只留下 天之恨(全班 )我 着不全的灵魂,抱 天之恨。一想到母 ,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意 】从“ 天之恨”一 射点,扣住文中的重点 、关 句,反复 ,慢慢嚼, 品,深深悟。一品、二悟、三感, 叠 的 ,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
13、受 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因 无法尽孝而心存自 、愧疚之情,解决本 教学的一个 点。 的特点在于启 引 ,循循善 , 疑 ,步步 引思 。2触景 ,品“思母之痛”。( 1)回 “梦”境,自然 渡。 身之恨随着作者留学德国而消失 ?不。(出示句子)我 清楚地了解到, 第3 自然段。( 2) 疑引思,日 明心声。到底是什么触 了作者内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 第 9页的写法 地 下了当 的一切, 我 自由 作者的心声。( 11 月 18 日日 。)( 3)真情告白,母子 衷 。从房 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 的等待,听到了母 的呼 !母 曾 怎 苦苦地等候自己的 来?身 异国他 的
14、季老此 又有什么 要表白呢?分两 写下跨越 空的母子 。一 孩子以“母 啊” 开 写一写母 着急地盼望儿子 家的画面,一 的孩子以“儿啊” 开 写一写季羡林此 心中的想法, 心声。学生写 后交流。穿越 空的 母 的心声儿子的独白儿啊母 啊( 4)小 朗 :听着 跨越 空的 , 在 我 留下的只有 3 个字了:“真想哭”,儿子的千言万 都融在 段文字里(全班 11 月 18 日日 )。【 意 】学生的 程首先是借助文本 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个感 的言 交 景的 程。只有引 学生置身于 些真 的 景中,才能 利与文本 。用真情告白的方式,学生 系自己的生活体 ,字里行 那 的母子之情就在 中得以
15、。 既 学生理解了文第 10 页本,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景写作能力。3探 内心,品“思国之情”。( 1) 渡:就在母 来入梦之 ,祖国母 也 来入梦。 是 什么呢?我 是从季老的日 中去探 他的内心世界吧。( 2)静 日 , 中生疑。穿越 光的隧道,我 随着季老来到了1935 年 11 月16 日那座德国孤寂的小 ,暗夜 上天空,我 开始静静地 起季老当天的日 我 静思默想,用笔在文字的空白 写下你心中的疑 吧!此 ,你心中有些什么疑 想 季老? :一般人 得凄凉,可能是因 什么事?季老感到凄凉是因 什么事?再次 下文,从字里行 找答案。既然 思念是“凄凉”的,季老 什么又 凄凉是“甜蜜”的呢?(
16、 3) 中悟情,升 情感。穿插季老 ,生 升 情感。 :挂在季老心 的正是 渺的夜空, 渺的思念,在思念中想起了故 ,故 的朋友和祖国母 ,季老在 中是 表达情 的:第 11 页生读: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小结,回读“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句子。此时,我们也似乎明白,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缘由。让我们把心中的体会融入朗读中表达出来吧!读第3 自然段。【设计意图】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交流的过程,读者期待与作者的共鸣。本环节中,教师的深情讲述,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补充的文字、图片资料,学生的自思自悟能为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奠定良好牢固的基础,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的目标。(四)总结全文,升华文本1提炼情感,回读课题。思之深,才梦之切。让我们带着季老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敬意与爱慕。齐读课题怀念母亲2延伸课堂,续探文本。下节课,我们再与作者一同寻梦,在梦中品味这真挚的情感!【设计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环保项目经理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普通话教学课件效果
- 2025年公务员面试国际发展合作问题与答案
- 2025年安全员应急响应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应急处理题库及答案
- 同坡屋面画法教学课件
- 2025年工程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应急救援员面试精讲题库
- 2025年瑜伽教练进阶实战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简易范本下载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5)》解读
- 2025四川农商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隐形眼镜经营管理制度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 江西之江化工“7.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