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合编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1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 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2、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 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二、实验装置:图 1 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 1 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 7:单向调速阀( 2FRM5)一只, 8:单向节流阀( DRVP8)一只, 1、 2:先导式溢流阀( DB10)两只, 4:直动式溢流阀( DBDH6P )一只, 5:减
3、压阀( DR6DP)一只, 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4WE6E)一只, 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3WE6A )一只,油泵( 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 20 支、流量计一台。2图 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 1 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 Z1 不带电,开泵 P1 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 ,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
4、 Z1 得电,开启泵 P1 指示值随阀 1 的调节而变化。3)、远程调压,旋紧阀 4、阀 2,调节阀 1 为 5 MPa,在调节阀 2 为 4 MPa,在松开阀 4,P1 下降,旋紧阀 4,P1 上升,但不超过 4MPa(Z1 得电 )。4)、限压 (过载保护 ) ,调节阀 1 为 5 MPa,调节阀 2(旋紧阀 4), P1 值随之变化,但不超过 5 MPa(Z1 得电 )。5)、减压,调节阀 1 为 5 MPa,调节减压阀 5 使 P5 相应变化,最后调 P5 为 4 MPa,然后用带快速接头的软管使减压阀出口回油箱,开启泵后 P1、P5 均无压力,何故?拆掉软管P1=5 MPa,P5=4
5、 MPa 。上述压力控制实验结果记录与表 1,进一步分析,理解压力控制出现的现象、结果。3表 1 压力控制压力控制P1P5卸荷Z1 失电,减压阀出口接油箱溢流阀调压调节阀 1变化Z1 得电,阀 2、4、5 拧紧最后使P1=5 MPa,远程调压调节阀 4阀 1 为 5 MPa,阀 2 为 4 MPa限压调节阀 2阀 1 为 5 MPa减压调节阀 55 MPa减压阀出口不接油箱,P1=5MPa,最后阀 5 为 4 MPa减压阀出口接油箱3、方向控制:全开调速阀 7,节流阀 8,Z2 得电,缸的活塞杆向右运动, Z3 得电,活塞杆向左退回,说明换向阀可以控制油缸的运动方向( P1=5MPa)。请记录
6、:活塞杆向右运动时P1=- MPa,活塞杆向左运动时P1=MPa。为什么?活塞到底后 P1=MPa。-4、速度控制:(P1=5MPa)进油节流:1)、全松阀 8,调节阀 7 的不同开度, 记录相应活塞杆向右运动速度(V=Qd 2 )), 流 量 计流 量 由数 显表 显示 , 油 缸( D 24D=40mm,d=25mm,油缸行程 =200mm2)、在阀 7 某个开度时, 调节阀 8 的不同开度, 记录活塞杆向右运动相应的运动速度(阀 8 模拟负载)。回油节流:全开阀 7,调节阀 8 不同开度记录活塞杆相应的运动速度。上述二种调速方式请注意活塞杆运动时和到底后的P1 值。4活塞杆向右运动速度和
7、P1 值分别填与表二缸向右运动P1流量速度运动到底进油节流1阀 8全松调阀 7开度23调阀 8开度1阀 7 某一开度23回油节流1阀 7全开调阀 8开度23说明:如果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用秒表测油缸右行到底的时间,vs, S=200mmt五、思考题1、溢流阀 1 和 2 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压力由什么决定2、减压阀 5 的工作原理3、溢流阀遥控口调压的工作原理, 当溢流阀 1 压力调定为 5 MPa,调节溢流阀 4,P1 值为什么会变化, 当拧紧阀 4 系统压力为什么不超过 5 MPa?4、方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5、节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改变节流阀的开度, 为什么能引起液压缸运动速
8、度变化?6、调速阀 7 处于某开度,改变阀8 的开度(模拟负载),活塞杆右行速度为什么变化很小?7、为什么减压阀 5 出口 B5 通油箱时 P1、P5 没有压力,而 B5 封闭时系统能正常工作。5实验二叶片泵性能实验一概述:液压泵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 使电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泵输出压力能,随着泵输出压力的增加,泵的内泄漏增多,使泵实际输出流量减小。二、实验目的1. 测量叶片泵的流量 压力特性,确定泵的容积效率总效率2. 撑握泵性能测试的方法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体的液压软管根据图 2 连接完成液压系统,用专用的实验导线, 按电气控制图连好电气部分电路, 泵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小流量时用
9、量杯测得。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图 2(油路部分 )6图 2(电气控制 )四、实验步骤:1、旋紧节流阀 2,调阀 1,使 P1 的出口压力为 5MPa2、流量由数显流量表读出,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功率P 由数显功率表显示。3、逐点旋紧节流阀2,分别记录 P、q、P。五、数据处理1、将测得不同压力 时泵的流量 q 和电机的功率P,填入数据表格,并绘出 P-q 特性曲线2、理论流量 q0(压力为零时的流量 )实际流量 q(流量计测得 )容积效率 v=q/q0输入功率 P1=P 表* 电机输出功率P2=Pq/60式中P:
10、单位为MPaq:单位为L/minP2:单位为 KWP 表:单位为 KW(功率表显示) 电机 =0.550.75泵的总效率 b=P2/P1六、测试数据表7序PQTVP 表P1P2vb号(MPa)(L/min)(s)(L)(KW)(KW)(KW)%12345678七、实验结果作出 P-qP-P1P-vP-b 特性曲线8实验三小孔压力流量特性实验一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的基本知识,为分析、设计以至使用液压传动系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小孔压力流量特性,是流体运动的重要概念之一。Ld 4 为细长孔Q = ( d4P)( 128L)Ld 0.5 为薄壁小孔QCA2C=0.6 0.62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
11、孔( 1.2mmL=6mm ) 的压力 -流量特性实验。细长孔在层孔围内,其压力流量特性应为线性关系。二、实验目的1、学会小孔压力流量特性的实验方法2、实测小孔压力流量特性和理论推导值作比较。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3 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图 3(油路部分 )9图 3( 电气控制部分 )回路中 P1 为泵的出口压力, P3 为小孔前的压力,通过调节节流阀改变小孔的流量,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用容积法算得单位时间里通过小孔的流量。四、实验步骤1、旋紧节流阀,调溢
12、流阀 ( 带溢流阀泵源 ) ,使得 P1 的出口压力为 5Mpa Z1得电,关紧量杯的放油口。2、全松节流阀, Z1 不得电,3、测得通过小孔的流量,同时读小孔前的压力差P34、 通过调节流阀的开口量,从小到大逐点记录于表格内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2345678P3(MPa)V(L)T(s)Q(l/min)六、绘制实验曲线1011图 4,溢流阀启闭特性 。实验四溢流阀特性实验一、概述溢流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部分中应用最广的液压元件, 基本工作原理为液压力与弹簧力平衡 ,调节弹簧的压缩量就能得到相应的输出压力值;实验内容为溢流阀调压范围,卸荷压力测定二、实验内容1、溢流阀的调压范围,卸荷压力,内
13、泄漏量2、溢流阀的启闭特性 (图 4)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5 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12图 5(油路部分 )图 5(电气控制部分 )四、实验步骤1、旋紧溢流阀 2,调溢流阀 1,使得 P 的出口压力为 5MPa 。2、调压范围,松开被试溢流阀 2,使之卸荷。再将溢流阀 2 最低压力慢慢调至调定压力 5MPa,确定压力调节范围。(Z2、Z1 均失电)3、卸荷压力,电磁阀 3 得电使被试溢流阀 2 卸荷,测得该阀进出口压 P1(出口压力不计)4、内泄漏,旋紧溢流阀 2,调溢流阀 1
14、,使 P1 的出口压力 5MPa ,电磁阀 4 得电,用量杯测得被试溢流阀回油口泄漏流量5、启闭特性,旋紧溢流阀 1,逐渐调紧被试阀 2,使 P1=4MPa,锁定阀 2 的调节手柄,放松阀 1 使系统卸荷,调阀 1 缓慢加压。逐点记录 P1 和流量 q,直到调定压力( 4MPa)。然后调溢流阀 1,逐点降压逐点记录 P5、 q(溢流阀 1 逐点加压,降压时不允许来回微调 )注意:输入量杯流量过多时,及时使 Z2 失电,以免油溢出量杯,13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五、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1 、被试 阀的调 压范围:MPa卸荷压力:MPa内泄漏量:L/min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P
15、1(MPa)V(L)T(S)Q(L/min)2、绘制溢流阀的启闭特性。3、按实验规范,溢流阀额定流量 QH 的 1%所对应的压力为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或闭合压力,开启压力 /额定压力 =开启率。闭合压力 /额定压力 =闭合率则被试阀:开启压力MPa闭合压力MPa开启率=%闭合率=%4、说明:实验用的被测试溢流阀其额定P、 Q 参数和测试选用的P、Q 不同,故测试结果不代表该阀的性能,而是撑握测试方法。14实验五调速阀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调速阀为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的组合,该阀调节流量时,基本不受负载的影响,阀输出流量基本稳定。1、旋转调速阀调节手轮,可调节阀的输出流量(顺时针阀口开大),可测阀的调节
16、范围。2、调速阀进出口压力变化对输出流量有一定影响,可测 P Q 变化特性。二、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6 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图 6(油路部分 )15图 6(电气控制部分 )三、实验步骤1、流量调节范围1)、电磁换向阀 3 的 Z1 失电,旋紧单向调速阀2,调溢流阀1,使得 P 的出口压力为 4MPa 关紧量杯的放油口。2)、电磁换向阀 Z1 得电,旋松单向调速阀使之输出流量,通过逐步调节单向调速阀 2,由量杯测得输出流量,大流量用流量计测得。( Z1 失电)3)、单向调速阀 3
17、的调节手轮从全松 - 全紧 - 全松连续转三次在单向调速阀小流量和大流量时分别测得相应流量。2、进口压力输出流量测试在单向调速阀小流量和大流量时,分别调溢流阀 1,从低压到高压并测单向调速阀的进口压力 P1,相应的输出流量逐点记录于表1,表 2表 1:小流量 P1 Q123456P1( MPa)V(L)T(s)Q (l/min)表 2:大流量 P1 Q16123456P1(MPa)V(L)T(s)Q (l/min)四、绘制试验曲线17实验六换向阀特性一、实验目的换向阀是以一定的形式完成油路的通断,达到换向的目的。二、实验内容1、换向特性:按实验规范,换向阀两端电磁铁连续得电、失电十次换向可靠。
18、2、阀口压力损失测定:使换向阀口通过不同的流量,测阀口两端的压力损失,按指标规定通过阀口的额定流量时,其某一通道的压力损失不大于规定值(一般为 0.2 MPa)。二、实验系统(图七)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7 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三、实验步骤1、调溢流阀使 P1=5 MPa。2、全开节流阀 2 后, Z1 得电, PB 直接回油箱。 Z2 得电 P3 有压力,流量计有显示。 Z1、Z2 均失电, P15MPa,连续换向十次,换向阀可靠即可。3、Z2 得电,调节节流阀开口使换向阀一个阀口通过不
19、同流量,同时记录该阀口相应的压差 P(P2-P3)P2、P3 均为精密压力表所测得,流量由流量计测得。四、数据记录123456P2( MPa)P3( MPa)PQ (l/min)18五、控制 P Q 曲线图 7(油路部分 )19实验七油缸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液压缸为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完成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直线运动输出,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缸部分实验项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规范,即试运行,全行程长度和缸负载效率的测定。二、实验系统(图八)图八(油路部分)图八的电气接线图三、实验步骤201)、调阀 1 使 P1=5MPa。2)、全松阀 4,Z1 得电,主液压缸活塞杆右行,Z2 得电活塞杆左行,
20、油缸全行程反复运动十次。3)、全行程长度:测量油缸全行程、活塞杆伸出长度。4)、负载效率测定:加载缸用阀4 加载, P3 为加载压力。调节阀 4 逐渐加大负载测主油缸活塞杆向右运动时P1、P2、P3值。缸效率(FP3D 2(P1 D2P2(D2d 2 ) ) )PA444D=40mm,d=25mm油缸不同时的效率-123456P1(MPa)P2(MPa)P3(MPa)效率21实验八基本回路实验一、压力控制回路1、压力调节回路图9调节阀 1,P 随之发生变化图 92、两个溢流阀调压回路1)、串联图 10调节阀 1,使 P1=5 MPa,调节阀 2 和阀 3 之和为 P1 值(不超过 5 MPa)
21、图 102)、并联图 11调节阀 1,使 P1=5 MPa,P1 值为阀 2 和阀 3 分别调定的某阀的低压力值。22图 113、减压回路图 12Z1 不得电,油缸活塞杆右行到底,调节阀 1 使 P1=5 MPa,调阀 2 使 P2=3 MPa(调减压压力)P1(MPa)P2(MPa)油缸运动油缸到底图 124、换向阀卸荷回路图 13Z1 失电,调阀 1 使 P1=5 MPa,Z1 得电,泵卸荷, P1 值为泵回油管阻力值。图 13235、 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及限压图 14通过旋动面板上的加载卸荷旋钮,来使电磁阀得电与失电,当旋到加载时, 调溢流阀 P1=5 MPa,当旋到卸荷时, 调溢流阀将不
22、起作用。图 145、顺序阀平衡回路图 15图 151)、Z1 得电,阀 3 为单向顺序阀,开泵油缸活塞杆后退,到底后调节阀 1 使 P1=3 MPa。2)、旋紧阀 3 的调压弹簧后 Z1 失电活塞杆不前进, 逐渐调小阀 3 的压力,直到活塞杆前进, 并记录该时 P2 的值,并于理论计算 P2 的值进行比较。油缸 D=40mm,d=25mm.24以上不同的压力回路,经实验演示后,请自行思考,用压力阀和液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阀的结构等方面去解释上述实验结果。二、速度调节回路油缸运动速度 V=Q/A ,一般控制进入油缸的流量就可以改变活塞杆运动速度,定压式节流调速采用改变节流阀、调速阀的阀口开口量,
23、形成阀先后的压差,使油泵部分油从溢流阀溢出。从而调节进入油缸的流量,而变压式旁路节流直接从油泵放掉部分流量。1)、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图 16调阀 1,使 P1=5 MPa,节流阀 3 全开, Z2 得电,活塞杆右行,速度不变化。 Z1 得电,油缸退回。关小节流阀 3,Z2 得电,活塞杆右行,速度变慢。同时观察 P1、 P2 的值。图 16(油路图 )25电控图P1P2速度变化节流阀全开缸运动缸到底节流阀关小缸运动缸到底2)、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图 17调阀 1,使 P1=5 MPa,随着节流阀开大,缸速度减小还是增加?P1 值在缸运动时增加还是减小?图 17(油路图)26电控图3)、调速阀调
24、速回路参照图 16、图 17,把系统中的单向节流阀 ( DRVP8)换成单向调速阀( 2FRM5)进行同样实验。在此就不重复的阐述。4)、调速阀的短接调速回路图 18阀 4 的 Z2 得电,活塞向右运动时,缸回油通过阀4,调速阀不起作用,不能改变油缸运动速度,当阀4 的 Z1 失电,阀 4 关闭,缸回油通过调速阀节流,缸速度减慢。27图 18(油路图)电控图5)、调速阀的串联调速回路图 19调节调速阀 3 开口小于阀 5 开口量。当 Z3 得电、 Z1、 Z2 得电系统不节流,缸运动速度不改变最快,工进(捎慢) Z2 得电、 Z1 失电,工进(慢),Z1、 Z2 均失电,一般讲阀 3 节流口小
25、的起作用。缸往返运动, 一般 Z1、 Z2 在失电状态,压力油通过单向阀使油缸返回。图 19(油路图)28电控图6)、调速阀的并联调速回路图 20调速阀 3 和 4 并联,两种进给速度不会相互影响,但是采用这种回路,在调速阀通过流量较大时,速度换接时造成缸运动的前冲,在实验时观察是否存在现象。 前冲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图 20(油路图)29电控图7)、差动快速回路图 21Z2、Z1 均得电,缸右行差动。Z1 失电、 Z2 得电,缸右行不差动。为什么差动时缸右行速度快?理论计算V= ? D=40mm,d=25mm图 21在测试中,由于管道阻力的影响,差动时速度不一定会快,所以在 P 进处加一个
26、节流阀,以减小流量,使差动效果明显。30电控图三、方向控制回路图 22用行程开关自动控制连续的换向回路。 1、Z1 得电,活塞杆向右,到底。 2、行程开关 B 发讯, Z2 得电活塞杆向左。 3、A 发讯 Z1 得电杆向右连续往返。电控图如下, SB2 是启动按钮, SB1 停止按钮图 2231电控图四、双向液压锁的锁进回路阀 2 的 Z1 得电,阀 4 锁打开换向,主缸向右动作,当 Z1、 Z1 失电,缸被锁住(保压),当 Z3 得电,调阀 1,P3 升压但加载缸推不动主缸,请问阀 2 中位为什么用 Y 型?图 23(油路图)32电控图五、双缸控制回路1、采用单向顺序阀的双缸顺序动作回路(图
27、 24)动作要求(1) 动作顺序表动作要求Z1顺序阀 3AP1(MPa)左缸进-右缸进-+- (+)同退+-(2) 用继电器线路或 PLC 编程完成上述双缸顺序动作说明: (1)顺序阀 3 稍调紧,左缸前进泵压很低,当左缸运动到底后,泵压升高,右缸前进。(2) 两缸返回时由于油管长度不同。不能同时返回。图 2433电控图2、用压力继电器和行程开关发讯的双缸顺序动作回路(图 25)图 25(1)动作顺序要求第一步:左缸前进;第二步:右缸前进;第三步:双缸同退;第四步:停(因压差不同,双缸退回时,有前后)。(2)按液压系统图和动作顺序,其发讯状况:Z1 得电 - 左缸前进 - 到底后 A 发讯,Z
28、3 失电 - 右缸前进 - 到底 C 发讯-Z2 得电,Z3 得电 - 缸 2 缸 1 同时退回 - 到底 B 发讯- 停泵。(3)读通上述发讯状况请自行填写动作顺序表(4)按动作顺序表,用 PLC 编程完成上述双缸顺序动作。学生自行完成3、液压双缸同步回路 (图 26)仔细调整两个调速阀的开口大小, 可使两个缸在一个方向上实现同步运动,但调整麻烦,同步精度不高(要注意连接管道对称) 。34图 26电控图实验九节流调速特性实验节流调速就是改变节流阀(调速阀)的阀口开口量,控制通过节流阀(调速阀)进入油缸的流量(油泵部分油从溢流阀溢出)达到调节油缸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定压式) ,也可以使油泵排出的
29、油,部分直接从旁路连通的节流阀(调速阀)放掉,从而调节进入油缸的流量,改变油缸的速度。对节流阀的调定某开口后,当负载变化时阀输出流量随之改变,而调速阀负载变化时输出流量基本不变。一、实验目的1、熟悉速度控制的基本回路,了解速度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35各液压元件在该回路中的作用。2、了解节流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及调速阀的各种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 负载特性。4、要掌握多种控制方式,完成节流调速在液压系统的动作 (按钮控制,继电器控制, PLC 控制 )二、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的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 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
30、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三、实验步骤A、调速阀(节流阀)的回油节流调速回路(图 27)图 27(油路部分 )36电控图1)、调节溢流阀 1,使得 P1 的出口压力为 5MPa2)、电磁换向阀 Z1 得电,左油缸活塞杆带负载右缸右行,电磁换向阀 Z2 得电,左油缸活塞杆返回, Z1、Z2 失电,油缸运动停止。3)、放松阀 5,调节节流阀 3 不同的开口量,分别记录油缸运动时间(通过实验台上秒表测量运动时间) ,确定缸运动速度。D=40mm,d=25mm,A2=7.66cm2,行程 200mm。4)、在节流阀 3 某开度时,左缸左行到底,调加载阀 5,记录缸右行时 P2,并通过秒表计出油缸
31、运动时间。5)、用调速阀 2FRM5 代替节流阀 DRVP8 重复上述实验6)、实验结果(填表)节流开口大小对油缸速度影响(不带负载 )油缸运动时间油缸运动速度SV(cm/s)大开口节流阀小开口大开口调速阀小开口37带负载 P1=5MPa1234567节流阀P2 MPaS s(某开度)U cm/s调速阀P2 MPaS s(某开度)U cm/s说明:如果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用秒表测油缸右行到底的时间,vs,tS=200mmB、调速阀(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图 28) 实验步骤与回油节流调速相同,实验结果记录下表图 28节流开口大小对油缸速度影响 (不带负载 )油缸输出流量油缸运动速度SV
32、(cm/s)大开口节流阀小开口大开口调速阀小开口带负载 P1=5MPa1234567节流阀P2 MPa(某开度)S s38V cm/sP2 MPa调速阀(某开度)S sV cm/s说明:如果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用秒表测油缸右行到底的时间,vs,tS=200mmC、调速阀(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图 29)图 29实验步骤:1)、关紧节流阀 3,调阀 1,使 P1=5MPa2)、放松阀 5,调节阀 3 的不同开口量分别记录油缸运动时间。3)、在节流阀某开度,左缸左行到底,调加载阀 5,记录左缸右行时 P2-S4)、用调速阀 2FRM5 代替节流阀 DRVP8 重复上述实验5)、实验结果(填表
33、)节流开口大小对油缸速度影响(不带负载 )油缸运动时间油缸运动速度SV(cm/s)节流阀大开口小开口单向调速阀大开口小开口39带负载 P1=5MPa1234567节流阀P2 MPaS s(某开度)V cm/s调速阀P2 MPaS s(某开度)V cm/s说明:如果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用秒表测油缸右行到底的时间,vs,tS=200mm四、绘制实验结果特性曲线按实验结果分别绘制进油节流(节流阀、调速阀) 、回油节流(节流阀、调速阀)、旁路节流(节流阀、调速阀)共六组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40实验十: PLC 控制的液压回路实验A 模拟机床动作实验系统动作顺序表Z1Z2 Z3Z4 Z5Z6ABCD 备注夹紧+快进+工进+延时停留+延时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样本:无产权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款SUV汽车购销合同
- 化工乙醇课件
- 2025多元化集团合同审核表
- 生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上海电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合同签订与履行解析
- 2025租房合同范本 房屋租赁合同
- 下次开船港试题及答案
- 细骨料试验试题及答案
- 输电线路导地线悬垂双串使用情况探讨
- 维护保养及售后服务说明
- 《女鞋FAB销售》课件
- AI技术赋能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 《空调基础知识》课件
- 南海区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保利物业2024培训手册:如何引领行业新趋势
-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课件
- 6.4.3.1余弦定理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
- 绿色火车站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1部分:蚯蚓养殖和粪污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