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朱自清说课稿_第1页
《春》朱自清说课稿_第2页
《春》朱自清说课稿_第3页
《春》朱自清说课稿_第4页
《春》朱自清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 朱自清1、 说教材 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中学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富有思想性,既含有人文性,又富于形象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当要善于万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春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抓住春的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2、 说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授课过程中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研读

2、、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点和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给足学生自由发展和想象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学好春这一篇文章,可以为学习后面几篇散文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3、 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以及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取讨论式教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追求美和爱护美的思想感情。4、

3、 教学重点1.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2. 能够复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图;3.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感悟春的美。5、 教学难点1. 体悟细致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细腻的思想感情的巧妙融合;2. 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6、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和课文朗读视频与春天图片等,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机,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2. 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3. 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与小组讨论教学法,充分发

4、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7、 教学课时 两课时8、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课前预习初读课文圈点出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酝酿(yn ning) 巣(cho) 黄晕(yn) 蓑(su) 笠(l) 抖擞(su)熟读课文,感知内容,为研读课文做准备;查阅朱自清的相关简介。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春之声,同时放映春的图片,让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同学们,面对阳关明媚、春风和熙、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来表现,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春天的世界

5、感受一番春天的美景。”3.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其中名篇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播放本文的配乐朗读

6、春。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倾听,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2.谈感受,让学生说说听出作者写了哪些春的景物,检查学生“听”得效果,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同时培养“说”的表达能力;3.朗读,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配上背景音乐朗读,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知识体会朗读的技巧,最后由老师和其他学生加以点评;4.讨论、归纳,课文围绕“春”字,写了哪些画面,并配上小标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讨论概括,教师再加以补充、完善。例如: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等。问题: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特有的草、花、风、雨、

7、人。)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分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赞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如果说这篇散文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么它又是由那几幅画拼接而成的呢?每幅画展现了怎么样的内容呢? (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段3、 品味欣赏,体会意境第一部分: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

8、来到?(盼望着;近)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第二部分:1.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看到了山、水、太阳。描绘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2. 哪些词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特点呢?(“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万物经过漫长的严冬后,蒙受春的温暖、滋润得以复苏的神态。“欣欣然”一词表现欢欢喜喜的样子,传神地表达出万物苏醒时的欣喜感情。语言清新,比喻拟人贴切。)3. 朗读第三段(春草图),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提示学生相关

9、词语: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抓住了春草的:嫩、绿、多。)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说明理由。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劲儿,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春草悄无声息的生长和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作者在春草图中穿插小孩的画面,意图何在?(提示:小草和小孩的共同特点。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生命力都最为旺盛。将春草与小孩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又形象地表现出孩子对春草

10、的喜爱,从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最后再次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第二段。4. 朗读第四段(春花图),思考这段描绘了春花的哪些特点? (多、争艳、花香)绘景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将春花的美丽缤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花争艳的景象展现出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5. 朗读第五段(春风图),思考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春风的?(作者首先用一个比喻,描写春风的柔和,接着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这些都是通过春风徐徐送入人们的鼻中,使人直接感觉到春风的和熙,然后写鸟鸣、流水、短笛这

11、些生硬的随风应和,展现春风的柔和。)这些事物中哪一种描写的最详细呢?(小鸟的鸣叫声,“呼朋引伴地卖弄”形象地写出鸟儿们的活泼、愉快,用“清脆”、“婉转”描写鸟鸣声的动听悦耳。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并借助于各种气味、声音来表现春风的柔和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愉悦。)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朗读第六段(春雨图),文中是怎么描写春雨的?(先写春雨的特点:细密和轻盈,再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文段中的三个比喻怎样从不同的侧面描写出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写出了雨丝的紧密;“像花针”写出了细雨的闪光;“像细丝”写出了细雨的

12、细长。)2. 朗读第七段(迎春图),回答问题前几幅图都是写景图,这幅图是写什么?(写人,画出一幅人们迎春的图。写天上的风筝到地下的孩子,从孩子又写到成年人、老人,从城市写到农村,所有人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舒活”、“抖擞”两个词语的叠用,反映了人们度过寒冬,纷纷走出屋舍,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各做各的事”反映了勤劳的人们正利用大好春光创建自己的美好生活,展现了人们勤奋、积极奋发的精神。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建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1. 朗读文章最后三段,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这个比喻点明了春

13、刚降临人间,是新生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突出了春天的“新”和它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什么又将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呢?(因为春天装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间,突出了春天的“美”。)为什么又将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呢?(这是揭示春天有蓬勃的生命力,像小伙子一样有着青春的活力,它是向上的、前进的、它激励着人们向前走。)2. 小结 这三个比喻贴切而富于表现力,它从三个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刚到人间“新”的特征,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希望的“健”的特性,它把难以比拟的春之活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深化了主题。三、总结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最结尾。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14、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观其景,身临其境。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颂扬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前,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四、拓展延伸,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能力1.由朱自清笔下美丽的春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美景所在,看风景不一定要走遍千山万水,周游各地,重在发现就在我们身边的美,感悟生活中处处呈现的美丽,通过发现美、感受美、爱护美的价值观引导,增加学习的乐趣,增强其对生活的关

15、注和激情,在自然美之外,适当地引入人性之美。2.学生从以下练习中任选其一,练习过程可以小组交流探讨:让学生思考含有“春”或描写“春”的成语、诗词、歌曲、对联、俗语、谚语等;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感兴趣的专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通过积累词语和发挥想象,描绘春天的景物片段,感受自然,达到连笔的效果。根据课文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五、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们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们的双手来爱护美,用你们的笔墨来描绘美!六、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盼春 急切 欣喜 春草图 鲜嫩 柔软 翠绿 春花图 繁密 鲜艳 芬芳绘春 春风图 温暖 柔和 清新 春雨图 细密 迷蒙 温馨 迎春图 生机勃勃 奋发向上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新赞春 春天像小姑娘 美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健说课:1. 让学生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谈谈自己的感受,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品味文章的妙处;2. 请学生把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反复朗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