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_06园林树木美化功能_第1页
园林树木学_06园林树木美化功能_第2页
园林树木学_06园林树木美化功能_第3页
园林树木学_06园林树木美化功能_第4页
园林树木学_06园林树木美化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主要内容o 第一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第一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o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 o 第三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第三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o 第四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第四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o 第五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第五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o 第六节: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第六节: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观赏特性o 第七节:园林树木的意境美第七节:园林树木的意境美第第1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

2、位、意义与特点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o 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o 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o 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o 从下列园林的定义中可知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o 1、余树勋在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城市及风景区建设中,凡是借靠植物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可称为园林”。o 2、孙筱祥在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o3、21世纪彩色百科全书有关“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植物,石头,水等做了美的设计的居住生活上的空间。o4、周武忠在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中国园林1989,3)一文中作了如下定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o从上述名家的定义可以看出:没有园林植物的园林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中以园林树木占有较大比重成为主要题材。o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o1、环境效益、环境效益o调节空气中的调节空气中的CO2与与O2比例及温湿度比例及温湿度o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

4、体和土壤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o降低噪音降低噪音o保持水土保持水土o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o美化环境美化环境o陶冶功能陶冶功能o教育功能教育功能o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o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o1、“多样多样”“”“统一统一”之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独之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独具形态,色彩,风韵,芳香具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如公等美的特色。如公园树木配置全园选用小叶树种来体现园树木配置全园选用小叶树种来体现“以小取胜,以小取胜,老少皆宜老少皆宜”设计理念。构成了园林树木叶形、叶色设计理念。构成了园林树木叶形、叶色多样统一的美。多样统一的美。o2、“对比

5、对比”“”“烘托烘托”之美。园林树木与园林中的其之美。园林树木与园林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建筑,雕象,溪瀑,山石等)相互他组成部分(如建筑,雕象,溪瀑,山石等)相互衬托,更增加景色的生趣。如烈士公园纪念碑用片衬托,更增加景色的生趣。如烈士公园纪念碑用片植尖塔形雪松作背景烘托革命烈士的崇高气节,令植尖塔形雪松作背景烘托革命烈士的崇高气节,令游人肃然起敬。游人肃然起敬。o 3“比拟比拟”“”“联想联想”之美。由于生活、文化、习俗之美。由于生活、文化、习俗等原因,人们常用某些树木代表某些思想感情而构成等原因,人们常用某些树木代表某些思想感情而构成园林中的园林中的“比拟比拟”之美。一些先进思想的文学家,

6、诗之美。一些先进思想的文学家,诗人,画家们常用园林树木的某些特性来借喻、影射、人,画家们常用园林树木的某些特性来借喻、影射、启发和唤起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启发和唤起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激情。如苏东坡在奋斗的激情。如苏东坡在咏竹咏竹中写道:中写道:“宁可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竹以其挺拔秀丽的外表形态竹以其挺拔秀丽的外表形态和坚韧刚毅、虚心有节的内在个性,作为美好事物和和坚韧刚毅、虚心有节的内在个性,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的品质象征,创造了许多优

7、美意境,人们以竹为高尚的品质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意境,人们以竹为友,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以竹而生,居竹食竹,饰友,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以竹而生,居竹食竹,饰竹行竹,围绕竹子产生了特有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赋竹行竹,围绕竹子产生了特有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赋予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悠人主题。予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悠人主题。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第二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 o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o 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o 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o1、乔木、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具有明显直立

8、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在米以上。又可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常在米以上。又可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o2、灌木、灌木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米的树木。高度不超过米的树木。o3、木质藤本、木质藤本茎干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的木本茎干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的木本植物。植物。o4、缠绕藤本、缠绕藤本以主枝缠绕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紫藤,葛以主枝缠绕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紫藤,葛藤。藤。o5、攀缘藤本、攀缘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缘于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缘于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爬墙虎,葡萄等。它物的

9、木本植物。如爬墙虎,葡萄等。o 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o 见教科书P106107o 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o 1、乔木方面o 尖塔及圆锥状树形者,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o 圆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謐效果。o 圆钝、钟形树冠者,多为雄伟,浑厚的效果。o 垂枝类型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o 2、灌木,丛木方面o 团簇丛生:多有素朴,浑实之感。最宜在树木群丛的外缘或装点草坪,路缘及屋基。o 拱形及悬岩状的多有潇洒的姿态,宜供点景用或在自然山石旁适当配置。o 匍匐形:宜作地被植物用。o 风致形:因各具风格尤须恰当配置。o 多数种类可作岩石园配置

10、 o 第第3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o o 一、叶的大小一、叶的大小o 二、叶的形状二、叶的形状o 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o 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o 五、叶的色彩五、叶的色彩o一、叶的大小一、叶的大小o大者如巴西棕,其叶片长达大者如巴西棕,其叶片长达20米以上,小米以上,小者如柽柳,侧柏的鳞片叶仅几毫米。一般者如柽柳,侧柏的鳞片叶仅几毫米。一般言之,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大抵叶言之,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大抵叶均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均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

11、叶多较小。如榆,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叶多较小。如榆,槐,槭等。槐,槭等。o 二、叶的形状二、叶的形状o (一)单叶方面o (二)复叶方面o (一)单叶方面o 1、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及凿形叶(或钻形,锥形),松科松属绝大部分属于此类。o 2、条形类(线形类):如水杉,冷杉,紫杉等o 3、披针形类:如柳,挑,夹竹桃等及倒披针形如黄瑞香。o 4、椭圆形类:如金丝桃,天竺桂,柿以及长椭圆形的芭蕉等。o 5、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如女贞,玉兰,紫楠等o 6、圆形类包括圆形及心形叶:如紫荆,泡桐o 7、掌状类:如五角枫,刺楸,梧桐等o 8、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如钻天杨,乌桕等o 9、奇异形:含

12、各种引人注目的形状,如鹅掌形,羊蹄形,戟形,扇形。o (二)复叶方面o 1、羽状复叶:包括奇数,偶数,二回,三回羽状复叶。如刺槐,锦鸡儿,合欢,南天竹等。o 2、掌状复叶:如七叶树,二回掌状复叶者如铁线莲等。o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o1、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均有热带情调。o2、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素朴的感觉。o3、大形的羽状叶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o4、温带的鸡爪槭的叶形会形成轻快的气氛。o5、温带的合欢与亚热带及热带的凤凰木,因叶形相似产生轻盈秀丽的效果。o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o1、革质叶片有光影闪烁的效果。o2、纸质,膜质叶片

13、常呈半透明状,给人以恬静之感。o3、粗糙多毛的叶片,多富于野趣。o4、绒柏的整个树冠有如绒团,具有柔软秀美的效果。o5、枸骨则具有坚硬多刺,具有剑拔弩张的效果。o一般人在观赏装饰上对叶形,叶色等均能注意,但是却常常忽略质感方面的运用,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o 五、叶的色彩五、叶的色彩o (一)基本概念o (二)叶色的分类(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o 1、春色叶树、春色叶树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为统称为“春色叶树春色叶树”。如臭椿,五角枫。如臭椿,五角枫。o 2、秋色叶树、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

14、秋色秋色叶树叶树”。如枫香,黄栌。如枫香,黄栌。o 3、常色叶树、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常年均成异色,而不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常年均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常色叶树,如紫叶小檗,紫叶李。必待秋季来临特称常色叶树,如紫叶小檗,紫叶李。o 4、双色叶树、双色叶树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在微风中形成特殊的闪烁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在微风中形成特殊的闪烁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双双色叶树色叶树”。如银白杨,胡颓子。如银白杨,胡颓子。o(二)叶色的分类(二)叶色的分类o1、绿色类:绿色是叶子的基本颜色,但详细观察、绿色类:绿色是叶子的基本颜色

15、,但详细观察则有嫩绿,浅绿,浓绿,黄绿,赤绿,褐绿,蓝则有嫩绿,浅绿,浓绿,黄绿,赤绿,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之别。不同绿色的树种搭绿,墨绿,亮绿,暗绿之别。不同绿色的树种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如暗绿色针叶树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如暗绿色针叶树丛前,配置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丛前,配置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以叶色浓淡的树种例子如下:以叶色浓淡的树种例子如下:o深浓绿色:油松,圆柏,雪松,侧柏,女贞,深浓绿色:油松,圆柏,雪松,侧柏,女贞,桂花等桂花等o浅淡绿色者:水杉,落羽松,金钱松,玉兰等浅淡绿色者:水杉,落羽松,金钱松,玉兰等o 2、色叶类及新叶

16、有色类o 红色者:臭椿,五角枫。o 紫红色者:黄连木o 本类树木如种植在浅灰色建筑物或浓绿色树丛前,能产生类似开花的观赏效果。种。o 3、秋色叶树o 红或紫红色类者: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枫香,小檗,樱花,漆树,盐肤木,黄栌,乌桕等。o 黄或黄褐色者:银杏,白蜡,鹅掌楸,柳,梧桐,榆,无患子,紫荆,栾树,麻栎。o 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故早为各国人民所重视:北方深秋观黄栌红叶,南方则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槲,桦木等最为夺目。日本则以槭树最为普遍。o 4、常色叶类o 紫色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o 金黄色的有:金叶鸡爪槭,金叶雪松,金叶圆柏o 5、双色叶类:如银

17、白杨,胡颓子,栓皮栎o 6、斑色叶类:如桃叶珊瑚,金心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银心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 o 第第4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o 一、花的形状分类一、花的形状分类o 二、花的色系分类二、花的色系分类o 三、花的香性分类三、花的香性分类o 四、花相理论四、花相理论o 一、花的形状分类一、花的形状分类o 1、筒状:指花冠大部分合成一管状或圆筒状。如醉鱼草,紫丁香。o 2、漏斗状: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渐渐扩大成漏斗状。如鸡蛋花、黄蝉。o 3、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成一针形。如吊钟花。o 4、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的花冠裂片突出,水平开展。如迎

18、春花。(o 5、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o 6、唇形:花冠呈二唇形,上面两裂片多少合为上唇,下面三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植物。o 7、舌状:花冠基部成一短筒,上面向一边开张呈扁平舌状。如菊科某些蓝状花序的边缘花。o 8、碟形:其上最大的一片花瓣叫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的叫翼瓣,最下两片下缘稍合生的叫龙骨瓣。如刺槐,槐树花。二、花的色系分类二、花的色系分类o1、红色系花:海棠;桃;杏;梅;樱花;蔷薇;月季;石榴;山茶;杜鹃o2、黄色系花:迎春;迎夏;连翘;金钟;桂花;棣棠;金丝桃;o3、兰色系花:紫藤;紫丁香;杜鹃;木槿;泡桐;八仙花;牡荆。o4、白色

19、系花:茉莉;白丁香;白茶花;玉兰;栀子;梨;白木槿。三、花的香性分类三、花的香性分类1、清香:如茉莉2、甜香:如桂花3、浓香:如白兰花4、淡香:如玉兰5、幽香:如树兰四、花相理论四、花相理论(一)基本概念1、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的整体表现形貌特称花相。2、纯式花相先花后叶树种所呈现的花相称纯式花相。3、衬式花相先叶后花树种所呈现的花相称衬式花相。o (二)园林树木的花相分类o 1、独生花相:如苏铁o 2、线条花相:如连翘,金钟花。o 3、星散花相:如珍珠梅,鹅掌楸,白兰等o 4、团簇花相:如玉兰,木兰,大绣球o 5、覆被花相:泡桐,广玉兰,栾树o 6、密满花相:榆叶梅,毛樱桃,火棘o 7、干

20、生花相:槟榔,枣椰,鱼尾葵,紫荆。 第五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性第五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性 一、果实的形状一、果实的形状二、果实的色彩二、果实的色彩三、果实对生物的引诱力三、果实对生物的引诱力一、果实的形状一、果实的形状一般以奇,巨,丰为准。1、奇:指形状奇异有趣为准。如铜钱树的果实形似铜币象耳豆的荚果弯曲,两端浑圆而相接,象耳朵一般。腊肠的果实好比香肠。秤锤树的果实如秤锤一样。紫株的果实宛若许多晶莹透体的紫色小珍珠佛手的果实象佛手红豆树引起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果实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o o 2、巨: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柚,或果、巨:

21、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柚,或果小而果形鲜艳,果穗较大。如接骨木,均小而果形鲜艳,果穗较大。如接骨木,均能收到能收到“引人注目引人注目”之效。之效。o 3、丰:乃指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丰:乃指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均应有一定的丰盛数量,才能发挥较高的均应有一定的丰盛数量,才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观赏效果。o 二、果实的色彩二、果实的色彩o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景色,这正是果实的色彩效果。现将这种果实的树木分列于下:o (一)红色者:桃叶珊瑚,小檗类,平枝栒子,山楂,冬青,构杞,火棘,枸骨,金银木,南天竹,珊瑚树o (二)黄色者:银杏,梅,杏,甜

22、橙,香橼,佛手,金柑,梨,木瓜,沙棘o (三)蓝紫色者:紫株,葡萄,十大功劳,桂花,白檀o (四)黑色者:小叶女贞,小蜡,女贞,毛梾,君迁子,金银花。o (五)白色者:红瑞木,芫花,湖北花楸o 选用观果树种时,选择不易脱落而浆汁较少以便长期观赏。o 三、果实对生物的引诱力三、果实对生物的引诱力o 果实不仅可赏,又有招引鸟类及兽类的作用,可给园林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如:o 1、小檗易招来黄连雀,乌鸦,松鸡等。知更鸟等o 2、精美的观果园可使儿童流连忘返,但应不用具有毒性的种类。第六节: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 一、枝一、枝 二、干皮二、干皮 三、刺毛三、刺毛 四、根四、根o 一

23、、枝一、枝o 观枝树种枝条具有美丽色彩的注目特称观枝树种。o 1、红色者:红瑞木,红茎木,野蔷薇,杏,山杏,赤枫。o 2、古铜色者:山桃,桦木o 3、青翠碧绿者:梧桐,棣棠,青榨槭 二、干皮二、干皮乔木干皮的形,色也很有观赏价值,以树皮的外形而言,可分如下类型(一)干皮形态1、光滑树皮:许多青年期树木都属此类。2、横纹树皮:山桃,桃,樱花3、片裂树皮:白皮松,悬铃木,木瓜,榔榆4、丝裂树皮:青年期柏类o 5、纵裂树皮:多数树种属此类。6、纵沟树皮:老年期的胡桃,板栗7、长方裂纹树皮:柿,君迁子8、粗糙树皮:云杉,硕桦9、疣突树皮:暖地老龄树木o (二)干皮色彩树干的皮色对美化配置起着很大的作用

24、,例如街道上用白色树干的树种,可产生极好的美化及欲示路宽的实用效果。树干显著颜色可分为如下几类:1、暗紫色:紫竹2、红褐色: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3、黄色:金竹,黄桦o 4、灰褐色:一般树种o 5、绿色:竹,梧桐o 6、斑驳色彩: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木瓜等o 7、白或灰色:白皮松,白桦,胡桃,朴,山茶,悬铃木三、刺毛三、刺毛很多树木的刺毛等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1、玫瑰的刚毛状皮刺2、五加的疣状皮刺3、娥眉蔷薇小枝密被红褐刺毛,紫红色皮刺基部常膨大。4、卫矛枝上的木栓翅。o四、根四、根o树木裸露的根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即对此有很高的鉴赏水平。o1、一般

25、老龄树木可或多或少表现出露根美。突出的树种有:松,榆,朴,梅,楸,榕,腊梅,山茶,银杏o2、亚热带,热带地区有些树有巨大的板根,很有气魄如榕树。o 第七节:园林树木的意境美o园林树木除上述形体美和色彩美,嗅觉感知的芳香美,听觉感知的声音美之外,还有一种极富于思想感情的美:如o1、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o2、松柏因四季常青,象征长寿。o3、紫荆象征兄弟和睦。o4、含笑表示深情o5、红豆表示相思,恋念。o6、杨树却有“白杨萧萧”,表示惆怅,伤感o7、柳树(垂柳)表示感情上的绵绵不舍,惜别等o8、历史上的“玉,棠,春,富,贵”的观念,指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在欢乐的节日里开放,将带来全年精神上的欢乐与安慰。o9、在日本,樱花盛开时,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举国欢腾。o10、加拿大以糖槭树象征祖国大地,将树叶图案绘在国旗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