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_第1页
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_第2页
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_第3页
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_第4页
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目:乙苯生产工艺的调研正文:一、课题背景及检索目的课题背景:乙基苯的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32053,CAS号 100-41-4,英文名称是ethylbenzene,别名:乙苯,分子式 C8H10;C6H5CH2CH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分子量 10.16 蒸汽压 1.33/25.9 闪点:15 ,分子量 106.17 上面的分子量有误(有的也是106.16,是因为C元素的键位吧),熔点:-94.9 沸点:1.36.2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66 稳定性 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2、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检索目的:通过这次的检索,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的熟悉乙苯生产的规程以及关于它的详细内容,以便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2、 检索策略及检索结果检索关键字有乙基苯(Ethyl benzene)、乙苯脱氢(Ethyl benzene dehydrogenation)、乙苯的制备(The preparation of ethylbenzene)、化学(Chemistry)、精细化工(Fine chemical)、化工产品(Chemical products)、化工原料(Chemical raw materials)、化工制造(Chemical manufacturing)、

3、石油精炼(Petroleum refining)1中文检索1.1中国期刊网检索年份20012014年检索范围: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化工检索策略:全文检索乙苯生产工艺检索结果:(举例)1 乙苯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张春宇; 周玮; 马中义; 赵胤; 李正化工科技2012/03199分享分享到2 环氧丙烷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朱留琴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105528分享分享到3 苯乙烯现状及工艺技术李皓巍; 金月昶; 金熙俊当代化工2012/092330分享分享到4 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印会鸣; 林宏; 王继龙; 王涛; 姚文君; 胡晓丽; 柏介军; 辛国萍工业催化2012/018

4、370分享分享到5 漆包线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研究王宇楠; 叶代启; 林俊敏; 叶炽德; 付名利中国环境科学2012/061 对二乙苯生产技术评述盖月庭; 顾昊辉; 梁战桥; 刘中勋; 周震寰化工进展2014/0311分享分享到综述了乙苯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应用的催化剂研究进展。乙苯生产工艺主要有液相法,气相分子筛催化法和液相分子筛催化法,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AlCl3催化剂、ZSM-5分子筛催化剂、Y分子筛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及MWW分子筛催化剂等。着重介绍了液相法制乙苯使用的分子筛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归纳了利用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的几种工艺过程及近年来研究发展的情况。对世界

5、上几种典型的工艺过程 ( Al Cl3法、Alkar法、Mobil- Badger气相法、Unocal/Lummus/UOP液相法、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气相法和 CDTech催化蒸馏法 )的工艺条件、应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MCM-22沸石催化剂对于干气和苯催化蒸馏制乙苯的反应性能,对,Y,MCM-22沸石催化剂在催化蒸馏和固定床反应工艺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蒸馏制乙苯工艺具有操作压力较低、乙苯选择性高、副产物生成量少的优点,但催化剂用量大;以MCM-22沸石为催化剂,随催化蒸馏塔操作温度和压力的升高,液相中乙烯浓度呈升高趋势、乙烯转化率也明显提高,乙苯选择

6、性可达96%以上。催化蒸馏制乙苯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是液相催化反应。 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催化剂及工艺在燕化公司化工一厂苯乙烯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烷基化和烷基转移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反应的乙苯选择性大于86.5,乙基化选择性接近100,乙烯转化率为100,烷基转移反应的乙苯和多乙苯转化率均在79以上,乙苯选择性接近100。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乙苯产品质量好,收率高。与三氯化铝法相比,该工艺无特殊的三废处理问题,属清洁工艺。 更多还原更多还原更多还原更多还原1.2中国专利检索年份:20102014检索范围:全部文件检索策略:关键

7、词=常规检索乙苯生产工艺检索结果:2乙醇与苯生产乙苯的方法孙洪敏;杨为民;张斌;沈震浩;宦明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专利2010-06-112011-12-1412一种增产乙苯的方法石莹;张勇;王国清;张利军;郝雪松;张兆斌;白杰;杨沙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专利2011-08-082013-02-1316乙苯的合成方法刘文杰;杨为民;张洪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专利2010-06-112011-12-1418乙醇和苯合成乙苯的方法杨为民;刘文杰;孙

8、洪敏;张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专利2010-06-112011-12-1420一种用乙烯生产乙苯的方法徐志刚徐志刚;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专利2011-06-162011-12-07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与苯生产乙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尚无用于乙醇与苯生产乙苯的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乙醇和苯为原料,在烷基化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烷基化反应,反应后的流出物依次分离出苯、乙苯和多乙苯后,多乙苯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进行烷基转移反应转化为乙苯;其中所述烷基化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a)4090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30

9、400、晶粒直径为5350纳米的ZSM-5分子筛;b)959的粘结剂氧化铝或二氧化硅;c)0.110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使用前依次经高温水蒸气和磷酸处理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与苯生产乙苯的工业生产中。一种乙醇与苯生产乙苯的方法,以乙醇和苯为原料,在烷基化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烷基化反应,反应后的流出物依次分离出苯、乙苯和多乙苯后,多乙苯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进行烷基转移反应转化为乙苯;其中所述烷基化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a)4090的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30400、晶粒直径为5350纳米的ZSM?5分子筛;b)959的粘结剂氧化铝或二氧化硅;c)0.11

10、0的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催化剂依次用水蒸气和磷酸处理,然后经干燥、焙烧得到所需成品;其中水蒸气处理条件为常压、温度400800、水蒸气处理120小时;磷酸处理条件为用浓度0.0515.0摩尔/升的磷酸溶液在温度595下处理120小时,磷酸溶液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产乙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器中,在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条件下和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存在下,将干气制乙苯的产物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物流经脱苯后与氧化性气体接触,得到含乙烯的混合气体;(2)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和烷基化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含乙烯的混合气体与苯接触反应,得到含有乙苯的混合物

11、,其中,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氧气或空气。该方法提高了干气原料的利用率和干气制乙苯装置的乙苯产量,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种增产乙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第一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和第一烷基化催化剂存在下,使炼厂干气与苯接触反应,得到含有乙苯的第一混合物;(II)将含有乙苯的第一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并脱除气液分离后得到的含苯尾气中的苯,得到含乙苯产物的液相物流A和含乙烷和氢气的脱苯气相物流B;(III)在氢气选择性燃烧反应条件下和氢气选择性燃烧催化剂存在下,将含乙烷和氢气的脱苯气相物流B与氧化性气体接触,得到含乙烯的混合气体;(IV)在第二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和第二烷基化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含乙

12、烯的混合气体与苯接触反应,得到含有乙苯的第二混合物;其中,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氧气或空气;所述第一烷基化催化剂和第二烷基化催化剂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烷基化条件与和第二烷基化条件相同或不同。本发明涉及一种乙苯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以往乙苯生产工艺必须依赖乙烯为原料、原料成本高、产品乙苯中二甲苯含量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苯和乙醇在气相条件下按摩尔比281进入装有ZSM-5纳米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包括苯、乙苯、二乙苯和水的混合物103;b)混合物103依次通过苯回收塔、乙苯回收塔、多乙苯回收塔,分离出其中的水、苯、乙苯和二乙苯;c)分离得到的部分苯和二乙苯在液相条

13、件下按重量比2101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与Beta分子筛催化剂接触进行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方案使用乙醇替代乙烯作为原料和苯合成乙苯,原料成本低,产品乙苯中二甲苯含量低,可用于乙苯的工业生产中。一种乙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乙醇和苯在气相条件下按按摩尔比281进入装有ZSM?5纳米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包括苯、乙苯、二乙苯和水的混合物103;b)混合物103依次通过苯回收塔、乙苯回收塔、多乙苯回收塔,分离出其中的水、苯、乙苯和二乙苯;c)分离得到的部分苯和二乙苯在液相条件下按重量比2101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与Beta分子筛催化剂接触进行

14、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和苯合成乙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乙苯生产工艺必须依赖乙烯为原料,并且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苯和乙醇在气相条件下按摩尔比281进入装有ZSM-5纳米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包括苯、乙苯、二乙苯和水的混合物103;b)混合物103依次通过苯回收塔、乙苯回收塔、多乙苯回收塔,分离出其中的水、苯、乙苯和二乙苯;c)分离得到的部分苯和二乙苯在气相条件下按重量比2101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与ZSM-5分子筛催化剂接触进行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方案使用乙醇替代乙烯作为原料和苯合成乙苯,原料成

15、本低,可用于乙苯的工业生产中。一种乙醇和苯合成乙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乙醇和苯在气相条件下按按摩尔比281进入装有ZSM?5纳米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包括苯、乙苯、二乙苯和水的混合物103;b)混合物103依次通过苯回收塔、乙苯回收塔、多乙苯回收塔,分离出其中的水、苯、乙苯和二乙苯;c)分离得到的部分苯和二乙苯在气相条件下按重量比2101进入烷基转移反应器与ZSM?5分子筛催化剂接触进行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乙烯生产乙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乙烯和惰性组分的气体混合物,分成N份,分别通过管线从气相入口进入烷基化反应器的第N吸收段底部,与来自

16、烷基化反应器顶部吸收剂入口的吸收剂在吸收段接触;烷基化反应器设有N个吸收段和N个反应段,吸收剂中,乙苯和多乙苯的质量含量为3090,(2)吸收了乙烯的吸收剂向下流动,在反应段反应生成乙苯和多乙苯,吸收剂在烷基化反应器中,依次经过各个吸收段和反应段,反应后的气相和液相烃化液,送往后续工段。本发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乙烯转化率和回收率,并可保障反应完全,且完全避免气相的乙烯接触催化剂,从而延缓了催化剂的结焦和失活,可以满足工业界的需要。一种用乙烯生产乙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含乙烯和惰性组分的气体混合物,分成N份,分别通过管线从气相入口(10)进入烷基化反应器(100)的第N吸收段(

17、2)的底部,自下而上流动,与来自烷基化反应器(100)顶部吸收剂入口(16)的吸收剂在吸收段(2)逆流接触;所述烷基化反应器(100)设有N个吸收段(2)和N个反应段(1);所述的吸收剂中,乙苯和多乙苯的质量含量为3090,余量为苯;(2)吸收了乙烯的吸收剂向下流动,进入紧邻的在其下方的反应段(1),在催化剂作用下,吸收剂中的苯、乙苯和二乙苯与溶解的乙烯,反应生成乙苯和多乙苯中的一种以上;吸收剂在烷基化反应器(100)中,依次经过各个吸收段(2)和反应段(1),在反应段中,溶解在吸收剂中的乙烯转化为乙苯或多乙苯中的一种以上;反应后的气相和液相烃化液,分别送往后续的工段,进行处理。1.3中国标准

18、检索年份:20012014检索范围:石油化工检索策略:检索乙苯生产工艺检索结果:介绍了乙苯生产方法,包括Monsanton公司的均相三氯化铝法,Lummus/UOP公司联合开发的分子筛液相法,Mobil/Badger公司开发的分子筛气相法,以及气-液相法与催化精馏结合的气-液-固三相法。综述了国内乙苯生产技术进展,包括石科院开发的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合成乙苯催化剂和工艺,液相烷基化反应乙烯转化率达100%,乙苯平均选择性86.5%;上海石化研究院开发的AB-96气相烷基化催化剂,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进口催化剂水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气相烷基化反应和液相烷基转移反应优化组合的干气制乙苯第3代技术已

19、工业化,第4代技术在中试,第5代技术在小试阶段。综述了乙苯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应用的催化剂研究进展。乙苯生产工艺主要有液相法,气相分子筛催化法和液相分子筛催化法,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AlCl3催化剂、ZSM-5分子筛催化剂、Y分子筛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及MWW分子筛催化剂等。着重介绍了液相法制乙苯使用的分子筛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目前,世界上苯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苯脱氢法、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联产法、热解汽油抽提蒸馏回收法、丁二烯合成法以及甲苯甲醇合成法等。1 乙苯脱氢法乙苯脱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苯乙烯通过该方法进行生产。它包括乙苯催化脱氢和乙苯氧化

20、脱氢2种生产工艺。1.1 乙苯催化脱氢工艺乙苯催化脱氢是工业上生产苯乙烯的传统工艺,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目前,乙苯催化脱氢生产苯 介绍了技术,技术和工艺的乙苯苯乙烯生产工艺特点,系统分析技术的催化制乙苯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采用液相沸石催化工艺改造现有催化制乙苯工艺和采用乙苯脱氢技术扩大现苯乙烯装置生产能力的改造设想。 概况催化裂化是炼油厂重油深度转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加工过程,也是炼厂气石油化工综合利用的重要来源。目前,催化裂化已成为我国生产汽油和柴油的主要工艺过程,并且正在迅速发展。催化裂化装置主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优质柴油。此外,在裂化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裂解气体。这些裂解气体

21、经分离回收其中的丙烯和液化气后,副产含C:馏份的干气。催化裂化干气的产率主要取决于原料性质和反应温度.报道了苯和乙烯在 AEB型分子筛催化剂上进行液相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的研究开发结果。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压力、苯 /乙烯摩尔比及空速等反应条件对烷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确定了适当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的 2 0 0 0 h活性稳定性试验 ,乙烯转化率、乙苯选择性、乙基化选择性分别平均为 1 0 0 %、94.5%和 99.0 %。进行了苯和多乙苯液相烷基转移反应的2 0 0 0 h活性稳定性试验 ,二乙苯转化率、多乙苯转化率、乙苯选择性分别平均为 75.5%、72 .7%和98.7%

22、。结果表明 ,AEB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活性稳定性。开发了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新工艺。完成了 50 0 kg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及新工艺的 40 0 t/a乙苯规模的中型试验工作。 更多还原 更多还原更多还原更多还原更多还原 2、Springerlink 外文检索更多还原检索年份:20032014检索范围:organic chemistry检索策略: Ethylbenzene production 外文检索乙苯生产检索结果:To control the styrene to ethylbenzene ratio in the products of side-chain alkyl

23、ation of toluene with methanol over Cs-X-based catalysts, pathway to ethylbenzene was examined. Styrene underwent transfer hydrogenation with methanol much faster than hydrogenation with hydrogen to ethylbenzene. Addition of Cs2O and ZrB2O5 to Cs-X enhanced and suppressed, respectively, the transfer

24、 hydrogenation.A series of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ested as a new type of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The effects of the supports (-Mn2O3, Fe2O3, TiO2, Al2O3, and CeO2), preparation methods, gold loadings,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ha

25、ve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the catalysts tested, the Au/CeO2 sample containing a 6.0 wt% gold content prepared via a routine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exhibited the highest ethylbenzene conversion (66.9%) and remarkable styrene selectivity (91.0%). The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u/

26、CeO2 catalyst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oxygen mobility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parent CeO2 materia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losely contacted Au nanoparticles, which is confirmed by the TPR, total OSC, and XPS measurements.Alkylation of benzene with n-hexane was performed

27、 over H-ZSM-5 and monometallic Ga- and Pt- and bimetallic Ga- and Pt-modified ZSM-5.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method of incorporation of Ga (during hydrothermal synthesis, by solid-state ion exchange, or by liquid-state ion exchange) was determined. The presence of Pt and well-disp

28、ersed extraframework Ga in H-ZSM-5 increased the selectivity in alkylation and suppressed cracking reactions. Well-dispersed Pt particles led to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method of Ga incorpor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btaining higher selectivity to alkylation products and in the sup

29、pression of side reactions. Up to 93% selectivity in alkylation (of which 95% was to 2-phenylhexane) was reached over 2 wt% Pt/H-GafZSM5, in which Ga occupied framework positions. We propose that the close proximity of very small Pt nanoparticles and Ga(OH)Si acid sites results in the optimal bifunc

30、tional catalyst for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2-phenylhexane from benzene and n-hexane. During the reaction, the catalyst deactivated, most probably due to the sintering of the Pt particles.三、文献阅读分析与评价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31、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

32、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废弃的管理:用焚烧法处置。 8毒理学资料编辑 急性毒性:LD50:3500 mg/kg(大鼠经口);5 g/kg(兔经皮)。 亚急性和

33、慢性毒性:动物慢性毒性表现为肝肾及睾丸轻度损害。 代谢:乙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皮肤可吸收少量,经肠胃道虽可完成完全吸收,但实际意义不大。吸入人体内的乙苯,有40%60%未经转化即由呼气排出体外,经肾排出的不到2%;约40%在体内被氧化,首先转化为苯乙醇,第二步转化为酚(主要是对乙基苯酚,小量邻乙基苯酚)。所形成的乙基苯酚与硫酸根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小部分乙苯直接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基硫醚氨酸亦由尿排出,另一小部分被积蓄在体内含脂肪较多的组织内,以缓慢的速度同样转化为上述代谢物而排出。所以一次性吸入或接触乙苯后,大部分代谢物在2 h内被排出,少部分代谢物约在48 h后排出,在

34、体内残留和蓄积较少;反复多次吸入时,则随蓄积量的增加,排出的时间也就更长。乙苯在人体组织内的分布情况是:若以血液中含量为1,则骨髓为18,腹腔脂肪中为10,心脏为15,脑组织内2.5,红细胞中的乙苯浓度比血浆中的含量大2倍。 刺激性:家兔经眼:500 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 mg/24 h,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10 mmol/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80 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985 ppm(7 h,孕119 d),致胚胎毒性(如胚胎发育迟缓)。家兔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99 ppm(7

35、h,孕118 d),影响每窝胎数。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由于其挥发性比较大,在地表水体中的乙苯主要迁移过程是挥发和在空气中的光解,故生物富集量不多。 非生物降解性:乙苯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和废气进入环境,在地表水体中的乙苯主要迁移过程是挥发和在空气中的光解。也有可能包括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和迁移转化过程。由于乙苯在水溶液中挥发趋势大,废水中的乙苯很快挥发至大气中,在水体中的残留也很少。乙苯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机物,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到相当距离外的火源点燃,并将火焰引回来。大量乙苯泄漏进入水中时,由于比水轻,漂浮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被污染水

36、体散发出异味。 4、 文献综述1前言乙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脱氢生产苯乙烯,少量的乙苯也用于溶剂、稀释剂以及生产二乙基苯等。当前,全世界乙苯产量已达约2000万吨,其中99%的乙苯用于生产苯乙烯。 利用催化(裂解)干气中乙烯制备乙苯,进而生产苯乙烯,充分利用炼厂干气中的乙烯资源,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安庆分公司催化干气中的乙烯资源,以及由稀乙烯制备乙苯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专门讨论。 炼厂干气主要来源于石油的二次加工过程,如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其主要成份为氢气、甲烷、乙烯、乙烷以及少量C3/C4烃类。 催化裂解装置具有气体产率大、烯烃

37、含量高的特点,其干气产率超过相同规模催化裂化装置的两倍,乙烯浓度也明显高于常规催化裂化。两套催化装置副产大量富含乙烯的干气。在炼油500万吨/年加工负荷情况下,催化裂化和催化裂解装置所产干气中乙烯量约3万吨/年。 干气中乙烯资源的回收利用,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已经开发的回收炼厂干气中乙烯的技术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双金属盐络合吸收法、溶剂抽提法、膨胀机法、吸附法,此外还有干气直接制乙苯技术。 从目前国内外对干气中稀乙烯利用的技术开发情况来看,由于将乙烯通过分离提纯再行利用的方法投资较大,经济性差,因此稀乙烯的利用倾向于将稀乙烯直接加工,这方面的技术开发则集中于乙苯/苯乙烯的生产。 国外在上世纪70年

38、代就开发了利用稀乙烯直接烃化制乙苯的工艺技术。国内于上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干气稀乙烯制乙苯技术,此后,该技术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因此,利用干气中乙烯制乙苯,成为干气中稀乙烯利用方向的首选。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乙苯大都采用苯和乙烯催化烷基化法合成,少量从石油化工产品和煤焦油中分离而得。石油热裂解和重整产品中的C8馏份含有质量分数为10%-30%的乙苯,煤焦油混合二甲苯馏份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乙苯。因此,约有2%左右的乙苯是通过C8馏份的分离来生产的,其余90%以上是在适当催化剂存在下由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来制取。由苯和乙烯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合成的反应式为:

39、 C6H6+C2H4C6H5C2H5 2正文利用催化干气中的乙烯生产乙苯,国外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已开始探索,70年代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其生产工艺主要有: (1)分子筛气相法 1976年由Mobil和Badger公司合作开发了以高硅ZSM-5沸石为催化剂制乙苯的气相法。烷基化反应在高温、中压的气相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370-430,反应压力1.42-2.84MPa,乙烯质量空速3-5h-1。该工艺可以用浓乙烯为原料,也可用稀乙烯混合气体为原料,但在处理催化干气或焦炉尾气原料时,对原料气中丙烯、H2H、O2和H2O等杂质的含量要求极其严格,其质量分数均为10-6(其中硫化物)1010-6H2O

40、1010-6),需对原料进行严格精制,使催化剂单程寿命延长,但装置投资和能耗相对较高(苯单耗0.749t/t乙苯,乙烯0.268t/t乙苯)。1977年建成1.6万t/a乙苯、利用炼厂气为原料生产乙苯的工业化试验装置,并首先由Shell公司于1991年在英国Stanlow建成投产了16万吨/年乙苯的第一套大型工业装置。该生产工艺不存在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问题,催化剂虽易结焦失活,但可重复再生,使用寿命较长,整个反应的热效率高,但产物中二甲苯含量较高(约200010-6),影响产品的品质。 (2)美国UOP公司开发的以Al2O3-BF3为催化剂生产乙苯的Alkar工艺 Alkar法是由UOP公司于1958年开发,1960年工业化,用负载在Al2O3上的BF3为催化剂。可用浓度低达8%-10%(质量分数)的乙烯为原料进行烷基化反应,因此可以用处理后的FCC干气或焦炉尾气为原料。该反应在100-150和2.5-3.5MPa下进行,乙烯和苯的摩尔比控制在0.15-0.2之间。烷基转移反应在另外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