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高考理综考卷中,生物题并未出现偏题怪题,主要以考查基础为主;总的来说2015理综考卷依然秉承“回归课本,稳中求变”的原则。20二、夯实基础突出能力 1、试题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例如在选择题中影响实验条件的判断,端粒学说,胞吐,生态系统,免疫,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在全卷有限的题量中,除考查了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获得数据,处理数据。试题突出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的联系较往年更加密切,有些试题的素材就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了改造和提升。如选择题第2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第30题。 2、重视表达能力的考查。如第32题的(1)小题,
2、学生会纠结在图解表达和文字表达还是二者结合在一起表达。 3、大胆取舍,勇于创新。如第29题推陈出新,舍弃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察了反义基因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的影响,考察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生态系统部分所占比重也较大,占到了6+8分。三、主要特色回归教材 今年试题继续保持了近年对课本的重视程度:很多试题的材料均取自高中生物教材,而第39题更是直接取自教材胡萝卜素的提取中“课题背景”。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高中生物教学或复习不要抛开课本而沉湎于题海之中。 为了促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概念的建立和方法的掌握,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分析
3、过程,如第1题;能从表格中找出答案,如第29题。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视对于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以做练习题来代替学习。简言之,就是希望学生学会想问题,而不是学会做习题。 最后,试题与中学生物知识内容及认知要求一致,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考查,追求测量的科学性,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吃透生物教材 重视经典实验2013-12-31来源:洛阳晚报查看评论备战高考生物,应注意哪些问题?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为主线,夯实基础。复习时,应和老师的步伐保持一致,逐章逐节地细致复习。要把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到,毫无遗漏。复习时,要克服急躁
4、心理、浮躁情绪、眼高手低的弊病。基础知识是整个复习计划的“基石”,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把该复习的都复习了,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1 注重理解 吃透教材教材是考纲的具体体现,吃透教材,夯实基础,充分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是搞好复习的前提。对生物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述,要做到准确规范,不能认为“知道就行了”,必须理解透彻,否则很容易遗忘,形成漏洞,漏洞太多,必然影响复习效果。这也是导致答题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的重要原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对考点的敏感性增强,可有效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效率。2 重视实验 了解经典要加强实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考纲规定的教材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基础,是
5、高考的直接目标。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方法、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更要灵活地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与技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要吃透生物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等。这些实验蕴含了生物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同学们应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训练科学思路。遗传推理、实验设计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不少学生们的弱项,应特别重视。要把教材内容实验化。这也是掌握知识、增强能力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结果等的分析解答,既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增强多种能力,还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
6、为呢?3 分析图表 学会转换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试题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考查学生们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这类试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图表类试题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练习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描述教材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努力培养自己用多种表达形式阐释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熟悉图文、图表及表文的转换等。同时,应对不同图表进行整理、归类,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图、表格等
7、。4 勿因“眼熟” 过分轻敌有些同学觉得很多知识点已学过,翻阅课本时,看到每个知识点,都觉得很“眼熟”,复习的时候难免会轻敌。其实,复习备考时,不仅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懂,还应善于总结,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方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尽量写下来,落实到笔头。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题目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可自己动手作答时,就答不出来了。如果能多动手写一写,就能提高答题的效率,这对解答非选择题,很有好处。不管考试试题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其落脚点总在课本。但复习的强化训练后,在解题、答题能力已有了一定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同学在解答最基础问题时,思路反而不够
8、清晰,概念要领有所混淆,究其原因,多在脱离课本时间相对较长,因而考前复习最后阶段当以回归教材为佳,这不仅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需要,更是稳定考生心理的必由之路。那最后阶段如何复习课本呢?一、记熟教材中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内容相信许多同学都有这种体验:解答填空题时,意思答到了,但是拿不到分。这是由于我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总有欠缺,因而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答题时,难免出现疏漏,自然不能得分。因此答题时应尽可能多地用书本语言,因为教材语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既可读,又严谨。教材每一章内容的最后都有 “本章提要”,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为本章知识的“压缩饼干”。为此我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彻底消化,充分吸收
9、其中的营养成分,搭建该章内容的主体知识框架。教材的行文也有其一定的规律,许多小节的首句或末句为本节内容的要领,即通常所说的结论性语句。最后阶段复习教材知识时,应先关注并强化这些结论性语言,再由简及繁,由总到分这样的顺序复习教材知识,由此加深记忆知识概要,掌握相关知识精髓。教材中的黑体字内容不是重要概念,就是本段内容的提纲挈领性语言,为此,复习这些内容时,我们深刻理解并记熟其中的含义。如光合作用概念这部分黑体字内容,要理解、记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是什么?能量变化是什么?吸收并利用光能的物质是什么?等等。熟记教材中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内容,有益于将教材中的主体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
10、个清晰的轮廓,有利于答题中语言的规范性,对于取得考试成绩中的基本分大有裨益。二、关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复习教材,还应注意教材概念中的“状语”、“定语”等限定性词语。如教材中讲到利用生长素浸泡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时,为什么在生长素的前面加上“一定浓度”?只有理解到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生长素才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促进侧根形成、果实发育、顶端优势等,但若超过合适浓度则会抵制上述作用;所以农、林生产上使用生长素一定要注意浓度。再如教材中给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下定义时,都提到 “减数分裂时”这一时间状语,说明了三大规律的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过
11、程中,是核基因的遗传规律。教材中这样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俯拾即是,如运载体“通常”用质粒(意为还有其他,如病毒),微生物培养基中的氮源“主要”用于合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等(意为还有其他物质,如ATP、磷脂等),等等。关注教材中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挖掘出其中的含义,可以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有利于正确解答选择题中的概念明晰题,也有利于提高解答第卷时语言的严密性,对减少答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大有帮助。总之,如果我们都能熟练掌握教材主要知识、注意到了教材中严谨用词的原因所在、理解了教材中的所有图表,体会到了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们步入考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
12、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结合2013年高考试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重视智能因素考查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复习的目标,改进复习的方式、方法,以提高生物课复习的效益,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下面就谈谈复习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基本做法。(1)把握教材,夯实基础: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
13、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2)理解图表,提高能力:近两年的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实验设计,四步结合: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未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忆过程、没有分析结果。解决的方法是:弄清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结果。只要对以
14、上四步有了系统的掌握,即可突破实验设计题型这个难点。(4)分类推进,总揽全局:根据生物学科知识点分散,试题综合性强的特点,把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有条理的系统掌握知识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是提分的关键。做到“不二错”。高三学生应该说“见多识广”,我认为,只要保证把做过的作业、随堂训练、大小考试的题目吃透,使前面自己出现过的错误不再重现,高考成功就有了保证。而这需要同学们积累错题,建立错题集,并及时翻阅复习。(5)精做习题,强化能力: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由于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其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
15、、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我认为考生复习时一定要以试题训练为中心,从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识点和落实考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可以这么说,不以试题训练为中心的复习和学习都是失败的。增加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对做过的好题、难题重新分析,揣摩知识点,再现解题过程,从中领悟出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命题趋势。“带着问题听课,解决问题做题”,生物学科是需要你用心去“悟”的学科,你对它“情有独钟”,它对你“高分回报”。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可采用图表法,运用图表的形式记载和描述生物学知识是生命科学经常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每一年生物高考中也有大量的图文转换和图表转换题。这种题型不仅图文并茂、生动
16、活泼,更因为图表曲线中能够隐含相当多的文字叙述未提及的信息,因而在解答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综合能力,从而达到考查学生能力的目标,因而成为考试的一个热门题型。分析近几年来高考题可以发现,图表题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运用图表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一、充分利用图表来学习高中生物,把书读“薄”课本中的图表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的,以形象、直观的形式来描述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信息量远远超过文字的叙述。因此,深刻、全面地感知图表,便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达
17、到把书读薄的效果。1、运用图表来学习高中生物,促进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对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一个概念区别于另一个概念,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生物知识的积累,概念会越来越多,自然就会发现不同的概念具有某些相同的内涵,因此,必须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分辨而不致混淆。例如:适应性、应激性、反射、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比较的一般的方法是:介绍概念的内涵,帮助学生抓住概念本质以及和其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变化的情境中识别和判断相应的概念。以图表的形式将概念的层次关系或相互联系,特别交叉和包含关系的概
18、念,简洁直观地绘制出来,以展现概念之间的关系。2、精做习题,强化能力: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由于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其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我认为考生复习时一定要以试题训练为中心,从试题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识点和落实考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可以这么说,不以试题训练为中心的复习和学习都是失败的。增加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对做过的好题、难题重新分析,揣摩知识点,再现解题过程,从中领悟出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命题趋势。3、运用图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生物学图表有着直观、容
19、量大、隐含条件和信息点多的特点,因此,用图表来表达生物学事实的特点和规律的考题逐年增多。因此在教学时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图表的阅读(识图)、分析、领悟与综合运用,解答时首先任务是要找准切入点,看懂图表所表达的生物学信息和与生物各部分知识或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领悟其考查目的,运用图表揭示生物学的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得到锻炼和升华。4、运用图示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生物学中一些问题,若用常规方法去解决,有时会感到很棘手的,如果将文字信息适当转化为图表信息,并使之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弄懂题中所隐含的内涵和联系,理清思路,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5、加强图表的训练
20、,进行知识疏理,提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章节内容尽可能归结为图表等形式,这样能直观地再现各知识的区别、联系,使学生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对一些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和原理。应先由学生自行归结出坐标曲线,再由教师归纳,这样使学生在归结过程中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解答习题,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曲线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图表曲线进行分类、整理。例如温度和酸碱度与酶的关系、光合作用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根对矿质离子吸收与 O2浓度的关系等等;这些可用图表曲线进行描述。归纳时,既要分析各变量之间关系的结合点,又要指明各关系曲线图的特殊性,使学生准确领会各
21、关系的真正涵义,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二、运用图表来学习高中生物,把书读“活”生物学知识点细碎、零乱,如不加比较整理。是很容易引起知识点的混淆和遗忘。如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简单扼要的图表,能加深自己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真正把书本知识存进脑海中,便于灵活运用。1、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用比较表高中生物教材上有许多意思相近,但实质有别。这些知识点都宜用列表法进行对比和归纳。例如原生质层与原生质、细胞质的区别、适应性与应激性、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常染色遗传与伴性遗传等等,为便于分析,常采用图表形式。例如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比较。方 式细胞膜内外的物质浓度
22、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举例自由扩散浓度高浓度低不需要不消耗O2、CO2、甘油、水、乙醇主动运输浓度低浓度高需要消耗能量K+、Na+、氨基酸2、对于基本概念、原理用演化图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是生物学的基本语言,也是复习和解题的基础。因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原理的精髓,防止死记硬背。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例如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可表达为:要解答好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难题。这些试题难就难在其中存在着障碍,障碍将会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而呈现出来。试题中有障碍,就应该有相应的排障方法,即解题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试题提高表达的准确率,还得
23、熟悉一般的解题程序,学会并运用一般的解题方法。审题的方法与技巧一、避免思维定式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更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例: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F1都表现为紫茎缺刻叶,在F2的重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A、1/8 B、1/3 C、1/5 D、1/16有很多同学选择了B
24、(1/3)项作为答案。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在审题时由于思维定势,原封不动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在亲代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这一典型的遗传实验的内容,而确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审题时能认真一些,不凭经验办事,就可以弄清题干中列出的F2的重组性状(相对于亲代的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应该是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这两种重组表现型。答案为:C。二、避免概念混淆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择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的概念的这种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
25、淆的概念。例:人的一个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数为( )A、23个 B、23-26个 C、大于46个 D、46个有很多同学选错了D项作为答案。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将DNA等同于了染色体。实际上,DNA除了染色体上含有以外,线粒体中也有。答案为C。三、排除迷惑条件有的试题中列出的条件不采用则罢,用了反而容易使解题误入歧途,得出不正确的答案。这类条件就叫做迷惑条件。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迷惑条件找到,并予以舍弃的一种审题方法。例: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胚芽鞘将( )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这道试题题
26、干中的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这一短语就是一则迷惑条件。胚芽鞘只能直立生长。答案为:B。例:利用稻种出芽长成秧苗来繁殖水稻的生殖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卵式生殖 D、孢子生殖这道试题有些同学错选了A,原因是被题干中的出芽这一条件给迷惑了,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稻种这一条件,进而弄清了水稻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就不会被迷惑了。答案为:C。四、找出隐藏条件找出隐藏条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试题时,既要注意发现题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审题方法。需要用找出隐藏条件审题的试题与需要用排除迷惑条件审题的试题的区别。例:人类的一个
27、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人的一个红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条?该试题题干中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是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用这一条件来推算人的一个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只能得出错误答案。人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是教材中的特殊知识点,是在审题时应该发掘出来的藏而不露的条件。答案为:0条。例: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是解暑的佳果。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果实的生长发育 C、蒸腾作用 D、植物生长这道试题题干中的含水量多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有迷惑作用,有些同学将其当成了必要条件,而错选了(D)或(B)。在解答这道试题时,要用到的一项隐
28、藏条件是: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吸收的水分都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找到了这一隐藏条件,迷惑条件也就排除了。答案为:C。五、找到简捷条件找到简捷条件是指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搜寻到有利于使解题的过程变得简单而快捷的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审题方法。例: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某细胞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间的比是11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解答这道试题时,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染色单体为0这一条件,会很快找到答案。例:一条信使RNA链中,(A+C)/(G+U)=0.8,则转录它的那个DNA分子中,(T+G)/(A+C)
29、为( )A、0.125 B、0.8 C、1 D、无法确定题干中的信使RNA链中,(A+C)/)G+U)=0.8是使解题变得繁琐的条件,解答这道试题时,只需发掘出另外一个藏而未露的条件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模板DNA分子中的碱基T=A,G=C;即(T+G)/(A+C)应该等于1。答案为:C。六、简化已知条件有些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述已知条件的试题,或因篇幅较长,或因条件繁杂,在审题时,特别是在考试审题时,由于紧张或急切,往往阅读到题干的后面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对此此类试题,如果不解决审题的方法问题,是很难审明题意的。当遇到这类试题时,在审题时如果能对已知条件作必要的简化。例:17世纪荷兰科学家H
30、elmont在一个花盆中放入90公斤的干土壤,浇入雨水,并在其中栽上一盆重25公斤的柳树苗,用一个穿孔的铁板盖在花盆上,只允许气体和水进入。五年以后将树移出称量,增加了75公斤,将土壤干燥后发现仅少了60 克。这株树从土壤中得到了什么而使土壤干重减少?为什么树增加的重量大大超过土壤减少的重量?这道试题的冗长的已知条件是出自教材以外的资料。采用简化已知条件这种方法审题,可以明确已知条件是在表明,这株植物增加的重量远远大于它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的重量。七、图示已知条件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中,涉及的要素或环节较多,且这些要素或环节之间的关系繁杂,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图解,就可以将已知
31、条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或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示得一目了然。例:某牛中,基因型为AA个体的体色为红褐色;aa的个体为红色;Aa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红色小牛的性别应该是_性别的。有很多同学在解答这道试题时,理不清头绪,而无从着手。如果能首先将已知条件转化成图解,再根据图解就好解答这道试题了。已知条件可以转化所示的两幅图解: 图解1 基因型: AA Aa aa 表现型: 红褐色 红褐色 红色 红色性别: 雄或雌 雄 雌 雄或雌 图解2 P 红褐色母牛 雄牛 F1 红色小牛八、找到关键词、词组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的词(非生物专用词或生物专用词)、词组或短语,本身的内涵并不深刻,但是,如果审题不认真,忽视了它们,就会难以得出正确答案。找到关键词、词组是指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要注意寻找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与顺利解答好试题有关的词。例: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肌糖元的分解 D、ATP的水解九、全面发现表达形式已知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芒果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探讨
- 初中历史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生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安装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安全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价格策略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5大二民法考试题及答案
- 滑膜炎结节与焦虑关系-洞察与解读
- 护师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初会会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围墙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 政策议程多源流模型分析
- 蓝点网络分账解决方案
- 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客房服务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GB∕T 2980-2018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