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课(第10周)_第1页
管理学大课(第10周)_第2页
管理学大课(第10周)_第3页
管理学大课(第10周)_第4页
管理学大课(第10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管理学原理 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莫姣姣 答疑时间:答疑时间: 星期一 :上午 9:00 11:00 星期四: 下午 3:30 5:30 办公地点:办公地点: 管理系办公室(综合楼二楼) 电电 话:话: 1392619552413926195524 E-mail:E-mail: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MM1004)学分:学分:2 计划学时:计划学时:36 上课时间:1017周(每周一次大课,一次小课)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必修、考试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管理类各相关专业的基础课,讲授各类组织的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的有关知识,为

2、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本课程采用的教材、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的教材、参考书 教材:教材: 管理学(第2版),周三多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参考书: 管理学(第7版),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建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60% 平时成绩构成( 40%)考勤 15% 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 春运期间的某市火车站人山人海,候车室里早已人满为患,车站工作人员只好在广场上立起一个个开往各地车次的标牌。开往南京的次标牌下的旅客已经整装待发,这支队伍看上去至少有六列,并早

3、已不成队伍,大家烦躁不安,挑着、扛着、挤着、闹着乱作一团。 离开车时间还有半小时的时候,一位20岁刚出头的女工作人员微笑地走过来,不紧不慢地举起车次牌,声音不大却很悦耳地说:“乘次到南京的旅客请跟我走。”于是,他身后的几百人便跟着她蠕动起来。小姑娘头也不回地向前顺着车站广场人群中间那少许的通道不慌不忙地走着,这样绕了一大圈之后,小姑娘身后的人群不再像刚才那么拥挤,队伍开始变得越来越瘦,越拉越长,秩序也越来越好。 绕场三周后,姑娘看到身后已是一列有序的纵队,她会心地笑了笑,走到离刚才大家排队不到三米的地方,叫开了铁门,旅客秩序井然地走进了站台。 这位小姑娘的行为是否是管理行为?一、 什么是管理?

4、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抓住四个关键词理解管理! 组织思考: 1 一个人能不能成立组织? 2 同一辆公交车上的人是不是一个组 织? 3 旅行团是不是一个组织? 4 旅行社是不是一个组织? 组织的特征 1 人员(两个或两个以上) 2 目标 (共同目标) 3 结构 (系统化的结构和明确的分工合作) 组织的类型 1 营利性组织 2 非营利性组织 管理学中研究的组织主要针对营利性组织! 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管理就是要促使组织有效地利用资源达成组织的目标。具体地,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全面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情况:

5、1 组织的产出目标2 组织的效率与效果3 组织的终极目标 1) 组织的产出目标 组织的产出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1 产量与期限2 品种与质量3 成本花费 2)组织的效率与效果组织绩效的高低,表现在效率和效果两大方面:效率:涉及的只是活动方式,它与资源的利用有关,因而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好坏之别。效果:涉及活动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具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在好和坏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3)组织的终极目标 根据组织的性质不同,组织的终极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论组织的终极目标有何差别,管理工作的基本使命都是一样的,即都要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 职能管理实

6、际上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或职能构成的,具体包括: 决策与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1)计划: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因此就得有人来规定组织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这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 (2)组织:管理的组织职能决定组织要开展的活动是什么,这些活动如何分类组合,由哪些职位和部门来承担这些工作活动,谁向谁汇报工作以及各种决策应该放在哪一层次上制定,等等。(3)领导:管理的领导职能包括激励下属,指导和指挥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等。(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及为此指定的行动方案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自始自终地根据计划目标派生出来的控制

7、标准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或预见到偏差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就是管理工作中狭义的控制职能。(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作业工作和管理工作都不断地有所革新、有所变化。管理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决策与计划 贯穿 依据 保证 创新 组织、领导、控制 资源 资源是指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投入。企业中有些资源是有形的、显性的,有的资源则是无形的、隐性的。 下面一段对话发生在一个星期四的上午,是在某制造分公司经理A 和财务主管B 之间进行的。 A:谢谢你提供这些数字,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但你为什么没在总部要求的星期一就准备好呢? B:为了这些数字,我已经竭尽全力了,这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凌晨两点多

8、才睡觉,工作的时候连耳朵都在忙着,你找不出一个比我还努力工作的人了。A:我知道你工作努力,但你知道总部要这些数字已经有两个星期了,你说过星期一准备好送到总部的。B:这个星期一总部不是真正需要这些数字的。他们没有为这些数字来找过我们,不是吗?A:话不能这么说!他们要求星期二把数字送到总部,你一开始说在星期一上午准备好,接着又说星期三才能准备好,而我实际是在星期四才拿到的。为什么你不能按时交来?B:(重复各种解释,如他不能再更加努力了,以及他的妻子老是抱怨他把时间花在办公室里,等等)A:我不是要你工作得更加努力,你在这上面花的时间已经太多了!B(火气十足地):那你为什么还这样批评我?我是这儿最努力

9、的人,我真不知道你还想要我做什么?思考: 制造分公司的经理A 和财务主管B 之间发生了冲突,他们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二、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组织的心脏,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 组织成员的分类 非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1)非管理者:主要是作业人员,是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2)基层管理者: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3)中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4)高层管理者:他们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工作。 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管理者是同别人

10、一起,并通过别人使组织活动得以有效地完成! 身为管理者,应该记住,他们的主要工作应是促进他们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去做工作,哪怕自己擅长的工作也要尽量委任他人去干,自己则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管理这些人及其工作上,并对这些人的工作好坏负有最终的责任!三、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应具备的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 信息角色 决策角色 代表人 监督人 企业家 领导者 传播者 冲突管理者 联络者 发言人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管理者角色的活动特征人际角色: 代表人:管理者以象征性的首脑身份,接待来

11、访者,签署法律文件,履行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义务。 领导者:负责指导和激励下级,对下级的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联络者:管理者一方面要维护组织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的组织关系,另一方面还要维护与组织外部已建立的关系网络。信息角色: 监督人:管理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收集者,使他对于组织的状况有一个彻底的了解。 传播者:管理者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将了解到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 发言人:管理者代表组织向外界发布本组织的计划、政策等。决策角色: 企业家:管理者在企业家角色中发动组织的变革。 冲突管理者:又称故障排除者,是指在组织受到威胁时,管理者要处理紧急的情况。 资源分配者:这一角色决定组织向哪一方

12、向发展,即负责分派组织的各种资源。 谈判者:即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谈判,以减少矛盾,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请判断下列情形中管理者是在扮演哪种角色?1 某饭店总经理在“优质服务”动员大会上作动员演说。2 某大学聘请院士为兼职教授,校长为受聘院士颁发聘书。3 某大学主管招生工作的校长在会议上传达国家教育部招生工作会议精神。4 某地区遭受雪灾,地方领导到农户慰问受灾群众。四、如何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的技能四、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2)人际技能:就是与组织单位中上中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3)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形势判断能力是概念技能的重要表现。三类技能对各层管理者的重要程度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为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