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DB11T136—200_第1页
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DB11T136—200_第2页
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DB11T136—200_第3页
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DB11T136—200_第4页
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DB11T136—2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362001代替DB/1100R 160388前 言为贯彻国家交通部、国家经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提高我市汽车维修质量,根据交通部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对DB/1100R 160388汽车二、三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对汽车维护竣工出厂的技术条件做了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俊强、徐林、沈翔、孟祥震。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

2、发布。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局负责解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维护竣工出厂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在用汽车的维护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饿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5624 汽车维修术语GB 3798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GB 3799 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JT/T 201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JT 3101 汽车

3、修理技术标准DB11/044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045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汽车维护为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3.2 在用汽车指上牌照以后的汽车。3.3 原设计原设计是指汽车制造厂或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改造、改装的技术文件。4 要求4.1 清洁4.1.1 整车必须外部清洁。发动机、底盘、车身各部分无油垢、泥污,车厢及货厢内无积水。4.1.2 总成检查时,拆下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零部件应无积炭、结胶、锈斑、油垢和泥迹,油、水道应畅通无阻。4.1.3 各级维护作业必须在清洁的基础上进行,不允许

4、在零件的拆卸、润滑、检查、调整或修配过程中,将外来物、磨料金属屑等有害物质带人油道、水道、气道、零件的配合表面和总成的内部。4.2 润滑4.2.1 按原设计所要求的品质和数量加注润滑油、润滑脂。4.2.2 曲轴箱、变速器、分动器、主减速器、转向器、轮毂等应按规定检查油面高度、污染度,补充或更换润滑油、润滑脂。4.2.3 曲轴箱通风管、阀、油嘴、油杯、通气塞、排放阀以及各类盖、塞齐全完好,安装位置符合要求。4.2.4 冷却液、制动液、动力转向液、风窗清洗器、气路除霜泵及各液动机构的储液罐等均应按规定检查。补充或更换符合原设计要求的液体。4.3 紧固按维护项目,检查各部螺栓、螺母和锁紧装置,按规定

5、的顺序和力矩紧固;连接件、总成、附件的安装牢固可靠。4.4 调整 按维护项目,对规定的调整部位逐项调试,使其性能符合该车型的技术要求。4.5 解体检修作业4.5.1 解体检修的总成或附属总成,应按照 标准或原设计规定对零件进行检测、修理、装配和调试。4.5.2 对有关行驶安全的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主要零部件应作探伤检查。4.6 整车外观4.6.1 车容整洁,发动机、底盘和车身各部无油垢、泥污。4.6.2 附属装备齐全。灯光、刮水器、风窗清洗器、仪表及各种信号标志齐全有效;前照灯光束应符合 中第条和第 条的要求;喇叭声级应符合 中第 条的要求;蓄电池安装牢固,外部清洁无渗漏,桩头清洁不松动,接地

6、牢实,小盖齐全,通气孔畅通,电解液液面高度符合规定。后视镜安装良好。4.6.3 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内外清洁,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实、密封无渗漏。4.6.4 传动皮带无老化开裂及过度磨损,张紧度符合原设计规定。4.6.5 百叶窗(水箱帘)能开足、关严,操作灵便。4.6.6 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及有效行程应符合规定,踩下踏板应不与其他部位干涉,松开时 能迅速恢复原位。4.6.7 转向机安装牢固;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符合规定;转向机构各连接部位不松旷,锁止可靠,前束及最大转向角均应符合规定。4.6 石 油、气管路通畅;金属管路无损伤、凹瘪、折弯;软管无龟裂,连接可

7、靠,安装正确,不松动、无碰擦、无渗漏;电气线路捆扎成束、卡因可靠、布置整齐,接头牢实、绝缘良好、色标明晰、无漏电现象。保险熔丝符合规定。4.6.9 散热器、发动机、变速器、排气系统及驾驶室等总成与车架的连接支承座垫齐全完好,紧固可靠。4.6.10 各总成密封良好,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各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无短缺、松动和损坏。各防尘套完整齐全,安装牢固。4.6.11 车架无变形、锈蚀和裂纹,前后拖钩完好,衬套不松旷、销锁齐全,保险杠平整牢固。4.6.12 悬架弹簧无断裂、错位、润滑良好,安装固定可靠,减震器不漏油,工作正常。4.6.13 前后桥不得有变形、裂纹,轮毅轴承松紧适度,轮胎选配适当

8、,轮胎螺栓齐全、紧固可靠,车轮偏摆、径向跳动量和轮胎充气压力符合规定。4.6.14 发动机罩、翼子板、脚踏板、挡泥板、备胎架、蓄电池架、油箱架、工具箱等齐全、完整、牢固。4.6.15 货车车厢固定螺栓齐全紧固,厢底无破损,栏板不弯曲,挂钩牢固、合页齐全,开关灵活、缝隙符合规定。4.6.16 轿车、客车车身及货车驾驶室平整无凹陷、开裂;门窗完整、关闭严密、开关灵活;玻璃升降(或移动)灵活并牢固可靠,车门铰链不松旷,锁舌与锁扣能顺利锁合。司机及乘客座椅(客车座椅)牢靠,调整装置有效。4.6.17 货车、大客车车体应周正,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应不大于40mm。4.7 发动机4.7.1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

9、,用起动机起动发动机应能在5 s 内一次起动。4.7.2 怠速运转平稳,转速符合原设计规定。加速灵敏,不突爆,不回火,不冒黑烟。高、中、低速运转均匀稳定,过渡圆顺。进排气无阻滞;风扇离合器工作正常。正常工况下,发动机无过热现象。4.7.3 在额定转速内,除正时齿轮,机油泵齿轮,喷油泵齿轮,喷油泵传动齿轮及气门有轻微均匀的响声以外,不允许活塞、活塞销、连杆轴承、曲轴轴承等有异响,不允许有正时皮带敲击前盖以及其他内部机件旷动撞击的声音。4.7.4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应符合原设计规定。4.7.5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测试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气缸压力不低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各缸压力差

10、不大于10%。4.7.6 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怠速运转时,指针在53kPa71kPa之间,其波动范围不超过4kPa。4.7.7 油门拉杆或拉线、阻风门装置、柴油车熄火装置等灵活有效,工作正常。4.7.8 排放控制装置应齐全;发动机排放污染物限值应符合北京市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4.8 传动系4.8.1 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不打滑,不发抖、无异响。4.8.2 变速器:换挡灵活轻便,齿轮啮合不过紧,不松旷,无异响。互锁、自锁装置有效,不乱挡,不跳挡。自动变速器换档点符合原设计规定,换档时车身无明显冲动。4.8.3 传动轴:工作正常,不松旷,行驶不发抖,无异响。4.8.4 主减速器:工作正

11、常,不松旷,无异响。4.9 转向系4.9.1 转向轻便。灵活有效。在行驶中不得有轻飘、摆震、抖动、阻滞等现象。在平直路上能保持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4.9.2 前轮侧滑量值应不大于5m/km。4.9.3 前轮定位应符合原设计规定。4.10 制动系4.10.1 行车制动性能4.10.1.1 路试或用试验仪器设备检验制动性能应符合GB 7258中第6.14条和第6.15条的有关规定。4.10.1.2 汽车在行驶中无自行制动现象;当均匀地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力应平稳地增加,踏至原设计规定行程时能使各车轴上的两轮同时刹住而不跑偏。4.10.1.3 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时的踏板力,对于座位数

12、小于或等于9座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500N;对于其他车辆应不大于700N。4.10.1.4 采用液压制动的汽车,在保持踏板力为700N达1min时,踏板不得有缓慢向地板移动的现象。4.10.1.5 采用气压制动的汽车,发动机在75%的标定功率转速下,6min内气压表的指示气压应从零开始升至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气压制动的限压装置必须有效。当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min后,其气压的降低值不大于10kPa;在气压为600kPa的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单车气压降低值不得超过20kPa,列车不超过30kPa。4.1

13、0.1.6 用制动距离检验制动性能 车辆应在平坦、硬实、清洁、干燥且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进行;检验时发动机应脱开。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应符合表要求。对空载检验制动距离有质疑时,可按表二满载检验制动性能要求进行。 表 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车辆类型制动初速度km/h满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m空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m制动稳定性要求车辆任何部位不得超出的试车道宽度m座位数9的载客汽车5020192.5其他总质量4.5t的汽车5022212.5其他汽车、汽车列车501093.0a对总质量大于3.5t并小于等于4.5t的汽车试车道宽度为3m。4.10.1.7

14、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4.10.1.7.1 车辆在制动试验台上测出的制动力应符合表的要求;对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时,可用表2规定的满载检测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4.10.1.7.2 制动力平衡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量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后轴在后轴制动力大于等于后轴轴荷的 60%时不得大于24%。当后轴制动力小于后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得大于后轴轴荷的8%。4.10.1.7.3 制动协调时间 单车制动协调时间应不大于0.6s,列车制动协调时间应不大于0.8s。4.10.

15、1.7.4 车轮阻滞力要求 进行制动力检测时,车辆各轮的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4.10.1.7.5 制动系装有比例阀、限压阀、感载阀、惯性阀或制动防抱死装置的,在试验台上达不到规定制动力的车辆,应进行路试。 表 台试检验制动力要求车辆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质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空载满载前轴后轴汽车、汽车列车605060a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4.10.2 驻车制动性能4.10.2.1 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并且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手操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座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400N,其他车辆应不大于600N;脚操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座

16、的载载客汽车应不大于500N,其他车辆应不大于700N。4.10.2.2 路试检验 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车辆为15%)、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少于5min。在道路上使用二挡起步,发动机应有熄火现象。4.10.2.3 台试检验 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质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当车辆经台架检验后对驻车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第4.10.2

17、.2条路试检验进行复检。4.10.2.4 盘式驻车制动器转动时不打摆、无异响不与其他机件干涉。4.10.3 装有排气制动的柴油车,当排气制动装置关闭行程时,联动机构应使喷油泵完全停止供油;而当排气制动装置开启时,又能正常供油。4.11 电器仪表与空调设备4.11.1 仪表指示稳定、正确;各种警示灯反应灵敏、准确。4.11.2 发电机发电正常,调节器作用良好,额定充电电压符合规定。4.11.3 起动机起动电压降符合原设计规定。起动发动机时不打滑,无空转,无异响。4.11.4 空调系统无泄漏;制冷能力正常。4.12 电控系统 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总成(电控发动机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系统、电控悬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安全气囊、自动空调等)用排除故障后必须清除故障码。5 检验规则5.1 承修单位必须按本标准对汽车维护车辆进行严格的检验,其检验基本文件(参见附录)应完善,检验单中字迹应清晰,项目齐全、完整,填写真实、正确。检验项目、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及车辆修理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汽车维护竣工的车辆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通知送修单位或送修人验收。5.2 接车人员在接车时,如发现某些总成或部件有故障或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承修单位应立即查明,予以修理或调整,直到全部符合要求,方准出厂。竣工出厂的汽车由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签发“汽车维护、小修竣工出厂检验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