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什么是科学的方法_第1页
绪论:什么是科学的方法_第2页
绪论:什么是科学的方法_第3页
绪论:什么是科学的方法_第4页
绪论:什么是科学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和科学研究方法漫谈人类科学精神的思考2015/3/10提要人类的科学求索人类的科学求索学科的分类学科的分类语言学的学科特点语言学的学科特点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研究的工具语言学研究的工具学术规范的问题学术规范的问题一、人类的科学求索人类文明的辉煌时期浸透着理性和科学的求索世界文明史上,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理性的力量中国的科学发明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自启蒙时代到工业革命都离不开科学发展的支撑五四以来科学思想开始真正进入中国一、人类的科学求索科学的不断进步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哲学对科学的影响和作用柏拉图(古希腊,约前427年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前384-前322年)培根(英

2、,1561-1626)笛卡儿(法,1596-1650)康德(德,1724-1804)黑格尔(德, 17701831)胡塞尔(德,18591938)罗素(英,18721970) 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对人类科学发展和走向至关重要中国的历史不重视科学研究,孔孟、老庄等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体现了现代科学精神思考人类最基础的科学是什么?科学最基本的工具是什么?你对下面人物了解多少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霍金布鲁诺、哥白尼达尔文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关系自然科学如何影响人文科学?人文又如何影响自然科学?一、人类的科学求索自然科学研究真正开启科学时代天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天文望

3、远镜的发明使它成为依靠科学仪器从事科学研究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起点,也是天文学的基础布鲁诺(意,1548-1600),哥白尼(波,1473-1543)神学科学从此有了分野人类最伟大最聪明的人,划时代的贡献者:物理学家伽利略(意1564-1642),牛顿(英1643-1726),爱因斯坦(美犹太,18791955) 霍金(英1942-)达尔文(英,18091882),进化论一、人类的科学求索社会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之上的天文学,物理学的科学研究对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逻辑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作为科学的人文科学排斥妄想式的推断思考:文科研究是否是

4、众说纷纭,自圆其说的研究一、人类的科学求索一门学科成其为学科的条件有客观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系统的学科理论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一、人类的科学求索语言学是科学,语言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具备科学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语言研究与诸多自然学科关系密切:物理学(声学,空气动力学),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医学(耳鼻喉,口腔,呼吸),地理学,人类学;也跟许多社会科学相关:社会学,历史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引入:知识点 关于“经史子集”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

5、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是按照内容对书籍的分类, 四库全书(乾隆年间,1772-1787) 四部丛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民国十八年,1929 )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学科分类体系二、关于科学的分类中国传统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图书分类学科分类学术传统通才:“博学”专门人才的取向关于国学由来演变国学热知识点 关于“国学” 起源: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

6、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 2009年3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大国学”的概念。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

7、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即中华民国之学皆可称为“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中国学(China Studies)。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

8、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二、关于科学的分类西学东渐日本取自西方西学经日本传入中国维新运动(光绪24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对照: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实现君主立宪(1868建立新政府)光绪帝,政改,君主立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陈独秀1919年五四前夕新青年刊文, 关于“德”先生和“赛”先生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和鲁迅西方学科体系的引进办西学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国学”和“新国学”什么是国学世界上哪些国家有国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新国

9、学”学什么学才教育反叛和回归?二、关于科学的分类西方学科的分类希腊文明时代亚里士多德亚(前384-前322年)的学科分类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辞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有关形而上学和哲学,亚里士多德将之定义为“对无形事物的认知”,并称之为“第一哲学”、“理论的科学”、或称为“在最高抽象层次的事物”。而逻辑(或称为“分析”)则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是学习哲学的基本阶段。二、关于学科分类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

10、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但丁、米开朗琪罗、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地区的知识及文化运动,相信理性并敢于求知,不同于以往以神学为主的知识权威与传统教条,认为科学和艺术的知识的理性进展对可以改进人类生活。代表人物:孟德斯鸠(16891755):三权分立伏尔泰(16941778):天赋人权卢梭(17121778):社会契约论康德(1724-1804):自然科学(天文学)-哲学;理性二、关于科学的分类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四个阶段人文科学与社会科

11、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起源于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内容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犯罪学、哲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艺术、社会工作学及法律学等等与社会科学概论相关的一门学科。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实证主义孔德(1798-1857)对科学研究的阶段分为: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二是玄学阶段,以形

12、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三是实证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18821936)和卡尔纳普(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二、关于科学的分类现象学 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德)胡塞尔(18591938)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

13、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科学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 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

14、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 发生于19世纪,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为内容。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成就,这三项重大成就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形成了整个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实验科学体系。科学革命 第三第三次科学革命次科学革命 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X射线、电子、天然放射性、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人微观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使物理学理论和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以及自然观、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微电子与通讯技术

15、飞速发展,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 第四次科学革命第四次科学革命 依据曾邦哲的观点第4次科学革命1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2。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学科是什么是一种学术研究的领域。也是一种研究科目紧密相关的知识分类。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科则是涉及具体领域的行为规范与实践方法的体系。学科分类对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二、关于科学

16、的分类学科分类对学者的负面影响限定和束缚学科的壁垒狭隘的观念科学问题本身是没有学科界限的学科分类是为了有所分工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合作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几种主要的分类标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国家科学基金的分类标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国家社科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国家社科基金学科分类标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外学科分类的比较A.自然科学自然科学D.工程与技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E.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110 数学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710 马克思主义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420

17、 测绘科学技术720 哲学130 力学430 材料科学730 宗教学140 物理学440 矿山工程技术740 语言学150 化学450 冶金工程技术750 文学160 天文学460 机械工程760 艺术学170 地球科学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770 历史学180 生物学480 能源科学技术780 考古学B.农业科学农业科学490 核科学技术790 经济学210 农学510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810 政治学220 林学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820 法学230 畜牧、兽医科学530 化学工程830 军事学240 水产学540 纺织科学技术840 社会学550 食品科学技术850 民族学C.医

18、药科学医药科学560 土木建筑工程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310 基础医学570 水利工程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20 临床医学580 交通运输工程880 教育学33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890 体育学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610 环境科学技术910 统计学350 药学620 安全科学技术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630 管理学二、关于科学的分类科学研究目的理性理性求真理趣求知发现探索文明和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的驱动文学类下学科分类05 文学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

19、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亚非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三、语言学的学科特点现代语言学流派开端:索绪尔,语言学教程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雅各布逊,音位学,区别特征

20、哥本哈根学派:叶姆斯列夫美国结构主义: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生成学派:乔姆斯基功能学派早期: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马林诺夫斯基, 佛斯, 韩礼德认知语言学语言学分支 普通语言学 语音学 音系学 构词学 语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词汇学 方言学 修辞学 文字学 语源学 词典学 语体学 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类型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照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方言学:方言地理学 心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第一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 话语语言学 实验语言学 数理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语料库语言学 翻译学 神经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民族语言学 音韵学 词义学 国际语学 训诂学 语境学 生物语言学三、语言学的学科特点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小学马氏文通赵元任时代当代语言学研究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王士元、沈家煊、陆俭明、冯胜利语音学语音学:刘复、赵元任、吴宗济、沈炯、曹剑芬、林茂灿三、语言学的学科特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方法演变沿用孔德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观察神学阶段逻辑学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