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第2课段落翻译1_第1页
大学英语四级第2课段落翻译1_第2页
大学英语四级第2课段落翻译1_第3页
大学英语四级第2课段落翻译1_第4页
大学英语四级第2课段落翻译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题型:段落翻译内容: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如节日、饮食)、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教育、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人口老龄化)等题材汉译英的题型,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的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一定要积累中国传统文化和事物方面的专有词汇的翻译(一些文化圣地、旅游景点、节假日及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中西方理念差异、中国特色事物或现象,例如四大发明,等)。1. 基本方法:直译 Vs 意译直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它是只

2、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不是死译直译不是死译,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例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如果译成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是直译,而“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就是意译。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More and more museums have been open to public for free. (直译)More and more museums have offered free admission to publ

3、ic. (意译)(An increasing number of )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我们可以更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以及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2 翻译过程:1 词汇1)正确取义根据上下文判断符合该语境中的含义的词汇。越是普通的汉语词汇,在英语里对应词汇就越多,就需要找到具体、准确的含义。例如:2013-12相传,中国的一

4、位帝王于五千年前发现了茶。It is said that an emperor in China discovered tea 5,000 years ago.2010-6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之后,京沪间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将在根本上得到解决。When completed, the high-speed railway will ease the long existing traffic pressure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ghai.2. 变通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应采

5、用变通手段。1)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动词使用比较频繁,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然而,英语动词的使用则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本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常需要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变化的束缚。使用起来相当灵活、方便。 例如: 2010-12在这天,人们会全家出游。On that day, people go on family outings.动词-转换为 -名词2014-6通过阅读,人们能更好地学会感恩、有责任心和与人合作。Through reading, p

6、eople can better learn to be grateful, responsible, and cooperative. 动词-转换为 -形容词大部分公司男白领会穿着西装上班。Most white-collars men will go to work in suits. 动词-转换为 -介词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的需要,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译为英语的名词。 例如: 只有这些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leaving these living things to enjoy this moment of dust with full ease and freedom. 形容

7、词或副词-名词 有些情况下,汉语的名词可以用英语的动词来表达,此时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也随之改为英语中作状语使用的副词。 例如:大自然对人的恩赐,无论贫富,一律平等。 People, poor or rich, are equally favored by nature.名词-动词 2) 词的增补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往往需要补充汉语原文为了语言简洁而省去的词语或没有的词类,以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增补的词多为冠词(英语多特有)、代词或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连词或介词等。例子: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 This is a scene taking place o

8、n the shore of the Yellow River.(3)词的减省 所谓词的减省,就是翻译时,把原文中一些仅仅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存在的词、词组加以适当省略,从而达到译文通顺、意思完整及句子精炼的目的。汉语中重复的部分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等,在译成英语时需适当删减,以保持句子的通顺。 2013-6挂木版年画(wood engraving picture)是春节一些列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Pasting up wood engraving picture is a part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s.(4)词的替代 重复时汉

9、语常使用的一种语篇衔接手段,虽然英语中也用重复,但多是利用词语的重复来体现语义强调或进行语言润色。汉语以重复见长,英语则以省略见长。故而在汉译英时,可采用替代的方法来避免重复。2013-12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会选茶。Western people may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may prefer tea.3 句子的翻译汉语造句以名词为重心,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而英语则以 “主-谓”的主干结构

10、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因此在汉译英时,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当体现出英语的特点。如果是单句,首先应当确立句子的主干及句型,如果是复杂的句子或长句,则要确立中心,根据上下文进行句子组合,可以译为并列句、主从复合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并列复合句或使用独立结构等。这是汉译英的第一步,也是正确译文的基础。(一)确立主干在汉译英时,不管汉语句子如何复杂,首先要考虑英语的基本组句框架。这些最基本的框架可以变换,可以组合,但不能突破。组织英语句子时,始终不能脱离“主-谓”主干这一总的框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时态变化、语态变化、语气变化、句式转换(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

11、强调句式及倒装句式等),增加定语、状语修饰成分、插入语等。2014-6假如他们没有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阅读的兴趣,以后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很难了。If they dont develop the interest in reading during this crucial period,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to get into the habit of reading later.2014-12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With more travel, young people spend less time in

12、 big cities and famous scenic spots.(二)语序调整1.定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语前;而英语的定语位置分为两种:前置和后置。单词充当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之前;而短语和从句作定语则多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之后。做秘书是一份非常复杂的需要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的工作。Being a secretary is a very complex job which needs the ability to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mmunicate.2.状语的位置汉语常把状语放在被修饰的成分前面,但英语中状语的位置则分为几种情况:单词

13、做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常前置;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其他状语时,可前置或后置;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多放在动词之后;短语或从句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部分之前或之后。3.汉英叙事重心不同汉语先叙事,然后表态或评论,以此来突出话题,这种句子被称为主题句。而英语则先表态或进行评论,而后再叙事,以突出主语。段落的衔接是指段落中各部分在语法和词汇方面有关联,即段落的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衔接要符合逻辑。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法上迥异。汉语常用省略(如主语和连接词)和重复的手段,依靠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隐性逻辑关系体现段落的连贯;而英语则常用连接词(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替代词、指称语(如人称代词及相应的物

14、主代词)、特有的冠词实现衔接,体现出段落内的语篇性。2014.12 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Instead, they are attracted to more remote places.4.恰当运用 插入语插入语一般对一句话作一些附加的说明。通常与句中其它部分没有语法上的联系,将它删掉之后,句子结构仍然完 整。插入语在句中有时是对一句话的一些附加解释、说明或总结;有时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有时起强调的作用;有时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还可以起转移话 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衔接得更紧密一些。2013-12 (未到手)中国结(the Chinese knot)最初是

15、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The Chinese knot, originally invented by craftsman, has become an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 and craft after hundred years of improvement.2011-6京剧(Beijing Opera)艺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完美、风格独特,直至今天,仍能令无数中外观众为之倾倒。Rich in content, perfect in form, and unique in style, Be

16、ijing Opera, with a long history, is still enjoyed by a large audien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5 非限定性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起补充说明作用,缺少也不会影响全句的理解,在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前面往往有逗号隔开,如若将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放在句子中间,其前后都需要用逗号隔开。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17、 which was particularly widesprea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6 无主句的翻译1),译成被动句必须保证八小时睡眠。Eight hours sleep must be guaranteed.这些仪器要小心处理。These instruments must be handled with care.Its said/reported/estimated that据说/报道/估计2) There be 结构或 It + be + + to do除了枪声,再没别的声音。There was no sound but that

18、of the gunfire.现在很难说谁对谁错。At the moment,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3)倒装语序桌上放着一束鲜花。On the table are a bunch of flowers.4)祈使句5)根据上下文添加适当的主语注意时态变化特别是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会出现历史渊源,注意一般时和过去式的转换。2014-06 读书的意义(2003年)一般时过去时一般式(现在完成时,强调对现在的影响)2013-12 茶还是咖啡(五千年前、明清、十七十八世纪,如今)一般过去一般语态:主被动的转换1)明

19、显带“被”“为”“受到”“得到”等被动标志的句子。2)根据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判断该用被动句。3)一些常用被动的句式:据说、相传、众所周知、人们应当例子:2013-12 在明清期间,茶馆遍布全国。饮茶在六世纪传到日本,但直到十七、十八世纪才传到欧美。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ea houses could be found all over the country. Tea-drinking was introduced to Japan in the sixth century, but was not introduced to Europe an

20、d America until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2014-12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The ever increasing number of young tourist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ir income and their curiosity to explore the outside world.练习1中国烹饪中国烹饪(Chinese cuisine)文化是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有关烹饪和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有关烹饪和休

21、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悠久的历史、广袤的疆土、好客的中国悠久的历史、广袤的疆土、好客的习俗孕育了这一独特艺术。中餐以其习俗孕育了这一独特艺术。中餐以其“色、香、味、形色、香、味、形”俱全而著称。它讲俱全而著称。它讲究原料的选配、食物的质地、佐料究原料的选配、食物的质地、佐料(seasonings)的调制、切菜的刀功、适的调制、切菜的刀功、适时的烹调以及装盘艺术。最负盛名的菜时的烹调以及装盘艺术。最负盛名的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鲁菜、东部淮扬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鲁菜、东部淮扬菜和西部川菜,以和西部川菜,以“南淡北咸,东甜西辣南淡北咸,东甜西辣”见称。见称。句1:中国烹饪(Chinese cuisi

22、ne)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有关烹饪和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路点拨:“是”结构的句子可以翻译成使用be动词的主系表结构本句中虽然给出的时“有关”,但仔细揣摩其意思应该是“在方面”,故译为in the aspect of.Chinese cuisin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cooking and leisure.句2:中国悠久的历史、广袤的疆土、好客的习俗孕育了这一独特艺术。思路点拨:本句的主语是三个并列的偏正短语,如果按照原有的语序翻译成英文。则主语太长,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本句翻译

23、时应该将主语和宾语互换,同时将“孕育了”意译为oweto(将归因于,将归功于),三个并列的短语作介词to的宾语。This unique art owes itself to the long history, vast territory and hospitable tradition of China.句3:中餐以其“色、香、味、形”俱全而著称。思路点拨:本句中“以而著称”用be famous for来表示;“形”不是“形状”,而是“外观”,应译为appearance; “俱全”译为perfect combination of.Chinese food is famous for its

24、perfect combination of “color, aroma, taste and appearance”.句4:它讲究原料的选配、食物的质地、佐料(seasonings)的调制、切菜的刀功、适时的烹调以及装盘艺术。思路点拨:本句中“讲究”即是“注重”,故译为gives emphasis to; “质地”不是“质量”,不可译为quality, 应译为texture. “佐料的调制”、“切菜的刀功”、“适时的烹调”和“装盘艺术”依次译为the blending of seasonings、slicing techniques、the perfect timing of cooking

25、和the art of laying out the food on the plate.句4:它讲究原料的选配、食物的质地、佐料(seasonings)的调制、切菜的刀功、适时的烹调以及装盘艺术。It gives emphasis to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the texture of food, the blending of seasonings, slicing techniques, the perfect timing of cooking and the art of laying out the food on the plate.句

26、5:最负盛名的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鲁菜、东部淮扬菜和西部川菜,以“南淡北咸,东甜西辣”见称。思路点拨:本句可用介词Among置于句首的倒装句型,表示众多最负盛名的菜系“有”;后半句是对前半句内容的补充说明,可以用过去分词短语noted as(以著称)这种非谓语动词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同时也增加了句子的节奏感。“菜系”即是“派别”,用school较为合适,不可以译为其他词汇。原文中虽没有“味道”二字,但稍微注意一下便可得知“南淡北咸,东甜西辣”说的就是“味道”,所以翻译时应把“味道”(flavor)翻译出来。句5:最负盛名的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鲁菜、东部淮扬菜和西部川菜,以“南淡北咸,东甜西辣”

27、见称。Among the best-known schools of cuisine are the Cantonese cuisine of the south, the Shandong cuisine of the north, the Huai-Yang cuisine of the east and the Sichuan cuisine of the west, noted as “the light flavor of the south, the salty flavor of the north, the sweet flavor of the east and the sp

28、icy-hot flavor of the west.”.练习2筷子(chopsticks)是最能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关筷子的记载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无论到何时何地,中国人吃饭都很难离开筷子。此外,筷子还可以作为礼仪(etiquette)、馈赠、寄情、收藏的特殊工艺品和礼品。如今,筷子已经出现在全世界很多国家的餐桌上,西方还流行起了“为了您的健康,请您拿起筷子来”的时潮。句1:筷子(chopsticks)是最能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思路点拨:本句的句子主干为“筷子是之一”,译为chopsticks are one of; “最能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和传统”可处理成定语从句,来修饰“重要象征”,译为that can mos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s of Chinese food culture。“象征”译为symbol.译:Chopstick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that can mos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s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