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及动力装置基础__第4章-涡轮机(3)_第1页
能源及动力装置基础__第4章-涡轮机(3)_第2页
能源及动力装置基础__第4章-涡轮机(3)_第3页
能源及动力装置基础__第4章-涡轮机(3)_第4页
能源及动力装置基础__第4章-涡轮机(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涡轮机涡轮机涡涡轮轮机机 透透平平机机汽轮机汽轮机透平膨胀机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水轮机火电厂的原动机火电厂的原动机 驱动工作机驱动工作机火电厂的原动机火电厂的原动机 船舶、飞机发动机船舶、飞机发动机能量回收能量回收 制冷低温领域制冷低温领域水电厂的原动机水电厂的原动机涡轮机构成图示涡轮机构成图示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火电厂(汽轮机)火电厂(汽轮机)1 1、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过程 燃料化学能 蒸汽热能 机械能 电能 2 2、三大主机、三大主机 锅轮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 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 发电机:将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3、汽

2、轮机的分类、汽轮机的分类 v按汽轮机功能(热力特性)分类(即汽轮机型式)按汽轮机功能(热力特性)分类(即汽轮机型式) 凝汽式、供热式v按蒸汽参数分类按蒸汽参数分类 中压汽轮机:1.96 3.92 Mpa; 高压汽轮机:5.88 9.81 Mpa; 超高压汽轮机:为11.77 13.93 Mpa; 临界压力汽轮机:15.69 17.65 Mpa;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大于22.15 Mpa; 超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大于32 Mpa一、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1 1、级的组成、级的组成 静叶栅 动叶栅 2 2、级的工作原理、级的工作原理 3、级的通流部分热力过程曲线、级的通流部分热力

3、过程曲线0*0 1sh2p2p1p0*p0 ht*hn*hbhb4 4、级的反动度、级的反动度b*b*bmhhhhhnt5、蒸汽对动叶片产生的作用力、蒸汽对动叶片产生的作用力 冲动力、反动力 冲动级、反动级6、冲动级和反动级、冲动级和反动级 纯冲动级纯冲动级 mm=0 =0 冲动级冲动级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带反动度的冲动级 mm =0.050.20=0.050.20 复速级复速级反动级反动级 m=0.5 第二节第二节 级内能量转换过程及效率级内能量转换过程及效率v假设假设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稳定的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一元流动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绝热流动 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蒸汽在静叶

4、栅通道中的膨胀过程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与能量转换过程 级的轮周效率和速度比 级内其他损失和级效率一、蒸汽在静叶栅通道中的膨胀过程一、蒸汽在静叶栅通道中的膨胀过程 v过程特点过程特点 喷嘴固定不动喷嘴固定不动 蒸汽不对外作功蒸汽不对外作功 与外界无热交换与外界无热交换 v能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 h1 0*02shp1p0*p0 hn*hn hC0 h0* h1t 1h0 )(1)(211100102221vpvpkkhhcc)(1)(211100102221v pvpkkhhcc1 1、喷嘴出口汽流速度计算、喷嘴出口汽流速度计算 喷嘴出口的汽流理想速度喷嘴出口的汽流实际速度 20101)(2ch

5、hctt0*02p1p0*p0 h1 hn*hn hC0 h0* h1t 1h0tcc11*12nthc喷嘴损失 *22212121)1 ()1 (21)(21nttnhccch2、喷嘴中汽流的临界状态、喷嘴中汽流的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汽流速度等于当地音速时的流动状态临界状态:汽流速度等于当地音速时的流动状态 v pka 能量方程式 理想气体 音速公式)(1)(211100102221vpvpkkhhcc常数kp1212*022kacka临界速度临界速度 临界压力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比临界压力比: :临界压力与初压之比临界压力与初压之比 crcrcrvkpvpkkakc*0*0*01212crc

6、rvvpkp*0*0121*012kkcrkpp1*012kkcrcrkpp3、喷嘴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喷嘴截面积的变化规律 喷嘴截面积与汽流速度c和马赫数Ma有关:dxdccMadxdAA1) 1(12汽流能够在喷嘴中加速的条件: (1)Ma 1:渐扩喷嘴 (3)Ma =1:缩放喷嘴 4、喷嘴流量计算、喷嘴流量计算 喷嘴理想流量ttnmthvcAq11kg/s喷嘴流量曲线喷嘴流量曲线)(1212*0*0kknknnmthvpkkAq*01/ ppn喷嘴前后压力比喷嘴实际流量喷嘴实际流量mnmttttnnmqqvvvvvcAvcAq11111111喷嘴流量系数喷嘴流量系数:11vvtnqmthq

7、mcrn= cr n=1nACB*0*0*0*01112vpAvpkkAqnkknmcr临界流量5、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的流动、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的流动A BD EC FABCDE1 1 p0p1(1)p1=p1b, p1pcr 斜切部分:导向斜切部分:导向 (2)p1pcr 斜切部分:膨胀加速,汽流发生偏转斜切部分:膨胀加速,汽流发生偏转 二、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与能量转换过程二、蒸汽在动叶栅中的流动与能量转换过程1 、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112211cos2ucucw进口进口uccwc11111111cossinarctansinarcsin进汽角进汽角1 *2 *2

8、1 c2 u u c1 w1 w2 2 2 602 rnu222222cos2uwuwc出口绝对速度:出口绝对速度:uww*22*22*2cossinarctan出口方向角:出口方向角:1 *2 *2 1 c2 u u c1 w1 w2 2 2 2、动叶栅出口汽流相对理想速度、动叶栅出口汽流相对理想速度 v 21212)( 2whhwttp21*12shp1*p1 hb*hb h1* h2t 2 h1 221w*21*222btmthwhw3 3、动叶出口相对实际速度、动叶出口相对实际速度 *222bthww动叶速度系数动叶速度系数: 经验系数,经验系数,0.75-0.94 4、动叶损失、动叶

9、损失*22222)1 ()(21btbhwwh动叶栅的能量损失系数动叶栅的能量损失系数2*1bbhhb余速利用系数余速利用系数 ( ( = 01)5 5、余速损失、余速损失22221chc6 6、轮周功和轮周功率、轮周功和轮周功率轮周功轮周功: 蒸汽通过级在动叶片上所作的有效机械蒸汽通过级在动叶片上所作的有效机械功功, ,w wu u 轮周功率轮周功率:单位时间内作出的轮周功,Pu 1kg蒸汽的轮周功:蒸汽的轮周功:)coscos(2211ccuwu)coscos(2211wwuwu7 7、级的热力过程曲线、级的热力过程曲线 级的轮周有效焓降级的轮周有效焓降0*01sh2p2p1p0*p0 h

10、t hbhbhc2hnhu三、级的轮周效率和速度比三、级的轮周效率和速度比1、级的轮周效率、级的轮周效率)5 . 0()5 . 0(2112000chcEt21*cthh级的理想能量E0级的理想速度cabntahhhc*22100EhEWuuu理想能量轮周功定义轮周功Wu )coscos(2211ccuWu2*cbntuhhhhW或 提高u的关键: 减少余速损失,即减小c2 1 c2 u c1 w1=w2 2 u c2 1 u c1 w1=w2 2 u c2 1 u c1 w1=w2 2 u 2、级的、级的速度比速度比 定义定义 11/ cux acux/1或 不同级的最佳速度比不同级的最佳速

11、度比: : 纯冲动级纯冲动级 复速级复速级 反动级反动级 11cos)(opx11cos25. 0)(opx11cos5 . 0)(opx最佳速度比最佳速度比: 使使c2达到轴向排汽的速度比达到轴向排汽的速度比,opx )(1四、级内其它损失和效率四、级内其它损失和效率1、级内损失级内损失 (1)叶高损失(端部损失)叶高损失(端部损失) 定义定义 喷嘴和动叶中喷嘴和动叶中与叶高有关与叶高有关的损失的损失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由汽道上下端面附面层内的摩擦损由汽道上下端面附面层内的摩擦损失和端部的二次流涡流所引起。失和端部的二次流涡流所引起。(2)扇形损失)扇形损失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设计时以平均

12、直径处参数为依据,而设计时以平均直径处参数为依据,而 各种参各种参数沿叶高是变化的。数沿叶高是变化的。(3)叶轮摩擦损失)叶轮摩擦损失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摩擦;摩擦; 叶轮两侧汽室中的涡流运动。叶轮两侧汽室中的涡流运动。 (4)部分进汽损失)部分进汽损失 鼓风鼓风损失:无喷嘴弧段(摩擦引起)损失:无喷嘴弧段(摩擦引起) 斥汽斥汽损失:有喷嘴弧段(高速汽流排斥并加损失:有喷嘴弧段(高速汽流排斥并加速停滞蒸汽引起)速停滞蒸汽引起) 减少部分进汽度(5)漏汽损失)漏汽损失 隔板漏汽损失:隔板漏汽损失: 隔板间隙隔板间隙 叶顶漏汽损失:叶顶漏汽损失: 叶顶间隙叶顶间隙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压力差

13、和间隙存在。压力差和间隙存在。(6)湿汽损失)湿汽损失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滴,减少作功蒸汽量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滴,减少作功蒸汽量 水滴不作功,被高速汽流夹带前进,消耗轮周功水滴不作功,被高速汽流夹带前进,消耗轮周功 水滴前进速度低于蒸汽速度,击打动叶及喷嘴背弧水滴前进速度低于蒸汽速度,击打动叶及喷嘴背弧去湿措施 齿形轴封2、级的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级的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1*00hhEEhtii实际热力过程曲线实际热力过程曲线 相对内效率相对内效率内功率内功率imimihqhDP36000*0 1sh2p2p1p0*p0 ht*hn hbhbhbh hc2 hnhi级的有效焓降1、根据级的热力过程曲线

14、图(下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的0,1,2点分别对应汽轮机中的哪个部位?与理想流动过程相比,实际流动过程0-3存在哪些损失?为什么3点焓值比2点的高?(1)若0点的焓值h0=3132kJ/kg,蒸汽初速度c0=70m/s,蒸汽等熵过程膨胀时喷嘴出口焓值h1t=3071.7 kJ/kg,喷嘴速度系数=0.95,动叶出口汽流绝对速度c2=124m/s,求滞止点的焓值,喷嘴出口的汽流实际速度,喷嘴损失和余速损失。0*0 1sh2p2p1p0*p0 ht*hn h1thbhbh hc2 hnhi级的有效焓降3h0 1、0点为汽轮机中的喷嘴入口;1点为喷嘴出口(动叶进口);2点为动叶出口。 存在喷嘴损失

15、,动叶损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汽损失和湿气损失。由于级内存在各种损失,损失又转化为热能,反过来加热蒸汽本身,从而使动叶出口焓值升高。 滞止点焓值:kgkJchh/45.31341000705 . 031325 . 022000喷嘴出口气流的实际速度:12550095. 0701000)7 .30713132(295. 0)(22201011chhcctt=336.5 m/s 2/5 .125)95. 01 (2)1 ()1 (22122tnnchh喷嘴损失:=6.12 kJ/kg 1000212422222chc=7.69 kJ/kg 余速损失:五、长

16、叶片级五、长叶片级等截面直叶片:等截面直叶片: 一元流动模型长叶片(型线沿叶高变化的变截面叶片)长叶片(型线沿叶高变化的变截面叶片) 径向平衡法径向平衡法 全三维设计全三维设计弯扭叶片弯扭叶片 长叶片不能按等截面直叶片进行设计长叶片不能按等截面直叶片进行设计 v圆周速度相差很大造成的损失圆周速度相差很大造成的损失 v节距沿叶高变化很大造成的损失节距沿叶高变化很大造成的损失 v径向流动造成损失径向流动造成损失长叶片1(末级叶片实例)第三节第三节 多级汽轮机多级汽轮机一、多级汽轮机的特点一、多级汽轮机的特点内效率高内效率高 每一级都能在最佳速度比附近工作每一级都能在最佳速度比附近工作 单机功率大单

17、机功率大 可做成多排汽口,实现提高新蒸汽的参数,增加机组可做成多排汽口,实现提高新蒸汽的参数,增加机组总进汽量。总进汽量。现代多级汽轮机二、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二、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三、多级汽轮机的损失三、多级汽轮机的损失1、前后端轴封的漏汽损失、前后端轴封的漏汽损失 v前后端轴封的采用: 减少漏汽损失齿形轴封结构齿形轴封工作原理齿形轴封工作原理 减少漏汽量的措施: 减少齿隙面积A 减少汽流速度C 增大比容2 2、汽轮机进、排汽机构的压力损失、汽轮机进、排汽机构的压力损失进汽机构中的节流损失 进汽机构中节流所引起的压损 0 000)05. 003. 0(pppp排汽机构中的压力损失排汽机构中

18、的压力损失 cexcccpCppp)100( 3 3、机械损失、机械损失v定义: 克服支持轴承、推力轴承的摩擦,带动主油泵和调速系统工作,消耗的功率 v机械效率: v imimiieffmPPPPPPP1机械损失mP四、汽轮机装置的效率和功率四、汽轮机装置的效率和功率1、汽轮机的内效率、汽轮机的内效率tiirhh/2、汽轮机内功率、汽轮机内功率irtmimiihqhqhDP.0003600无回热:无回热:jnjjmnjjjihqhDP113600有回热:有回热:3、汽轮机的轴端功率、汽轮机的轴端功率mitmmieffhqPP第五节第五节 燃气轮机燃气轮机一、燃气轮机简述一、燃气轮机简述 构成:

19、构成: 、辅助系统1 1、航空燃气轮机、航空燃气轮机动力输出方式:尾喷管输出方式动力输出方式:尾喷管输出方式 v(1)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 v(2)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 v(3)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冲压发动机2 2、地面燃气轮机、地面燃气轮机v动力输出方式:动力输出方式: 涡轮轴功率输出方式 v分类:分类: 单轴、双轴 v用途:用途: v 发电、船舶、机车、汽车、坦克; v 石油、天然气加压站的动力机械 v 直升飞机3 3、燃气轮机的特点、燃气轮机的特点与内燃机相比:与内燃机相比: 优点: 单机功率较大 重量轻、体积小; 启动快; 排气污染小; 缺点: 油耗

20、高 制造成本高 与汽轮机相比:与汽轮机相比: 优点:优点: 装置简单、紧楱、重装置简单、紧楱、重量轻、体积小;量轻、体积小; 启动快,带负荷快;启动快,带负荷快; 不需大量冷却水不需大量冷却水 缺点:缺点: 单机功率较小单机功率较小 效率较低效率较低 运行寿命短。运行寿命短。二、简单燃气轮机装置和热力循环二、简单燃气轮机装置和热力循环v等压循环等压循环 v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12 3 4 234理想:1-2-3-4-1实际:1-2-3-4-1v整个理想循环单位质量工质所作的功整个理想循环单位质量工质所作的功 等熵膨胀功与等熵压缩功之等熵膨胀功与等熵压缩功之差 v简单燃气机循环热效率简单燃气机循

21、环热效率 )11 (1 3 2kkssqw=p2 /p1 增压比 K等熵指数 1 1) s s随着随着。 2 2)效率与)效率与 = =T T3 3/T/T2 2。三、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比功三、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比功 v 提高涡轮进口的温度; v 增加增压比; v 设计高效率的通流部件 ; v 航空喷气发动机:减小喷气速度与飞行速度之差; v采用余热利用; v空气冷却减少压缩功的方法来提高热效率。复杂循环装置的燃气轮机:复杂循环装置的燃气轮机: 回热循环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燃气轮机 、中冷循环燃气轮机、中冷循环燃气轮机 再热循环燃气轮机、燃气再热循环燃气轮机、燃气蒸气联合循环蒸气联合循环第六节第六节 水轮机水轮机v特点:工质特点:工质 v用途:用途: 水电站动力设备 拖动其他的工作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