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_第1页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_第2页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_第3页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_第4页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题: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用案例说明要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既要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一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而且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永恒运动着的。我们应当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这里所讲的运动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一般本质。因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宇宙间不存在没

2、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就像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如同奔腾不息的水流,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对此,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种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最先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呢?首先,从宏观世界来看,整个宇宙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太阳系绕着银河系旋转,太阳系的各恒星绕着太阳旋转,而它们自身又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也是每时每刻处于运动之

3、中。其次,从微观世界看,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也一样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都有着自己的生产、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再次,从生物界来看,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通过水不停息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有生命的。最后,我们人类的出现也是在生物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社会也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总之,整个物质界,从大尺度的宏观世界到小尺度的微观世界,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人人都可以直接感觉到冬去春来、草木枯荣、认识转变、社会进步;有些事物的变化不很明显,人们不易察觉到,如高原、山脉隆起,物种进化,一个人从幼儿到老年,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人

4、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由上可见,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地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 “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史唯心主义的运动观,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似乎形而上学的运动观。一句话,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运动作为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静止时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来说,相对静止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特定事物

5、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比如地球上的房屋与地球之间未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火车上的座椅与车厢的空间关系保持不变;第二种是指相对于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该种形式的运动,如山石没有生物运动,山石相对于生物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植物没有社会运动,植物相对于社会运动处于静止状态;第三种是事物保持自身的稳定,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如水温度升高在未达100C之前处于形态相对静止状态,某种生命有机体在死亡之前处于形态相对静止状态。一个人即使坐在房间里没有走动,但他还是在不停地呼吸,周身的血液在不停地循环,心脏脉搏在跳动,而且,任何房子随着地球自转同时围绕着太阳公转。正如我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所说:“静即

6、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这就是说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例如,在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事件。这个飞行员在 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在法国飞行员的这个奇遇里,却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米每秒。这个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

7、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那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特别是当飞行员戴着手套的时候,因为穿过空气的子弹跟空气擦会产生近摄氏度的高温。法国飞行员之所以抓住了飞行的子弹,原因在于运动的飞行员和运动的子弹之间实际上是相对静止的状态。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的理论。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其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定是处在某一个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

8、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是不能构成运动的、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芝诺的错误在于,他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的矛盾统一。他不知道运动着的物体既在这个点上,同时又不在这个点上而不断向前进。“飞矢不动”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看法,他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原理。因此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要想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既要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一面。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曾提出“宇宙热寂”理论,说宇宙将处于永恒死寂的状态。“热寂说”以宇宙是一个有限的、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为假设前提,当代科学的发展完全证明了它的荒谬性。我们

9、的宇宙是大约137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产生的,目前宇宙仍在膨胀。宇宙诞生初期,温度非常高,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开始降低,中子、质子、电子产生了。此后,这些基本粒子就形成了各种元素,这些物质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这些团块又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行星,在个别的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最终诞生了。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理论证明,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宇宙的运动不可能是一个方向,而有不同的方向,同时总是无序与有序的辩证统一。因此,宇宙处于永远的运动、演化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绝对静止的“死寂状态”。总之,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

10、断地证实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纯粹的运动或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形而上学化的不动论,例如前面提到的芝诺的“飞矢不动”论;另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我国的庄子认为,事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甚至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们完全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从而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着重要的意义。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中有静,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存在着静止这个方面,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