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易婷孙小俊返修飞利浦64排CT多维重建技术与西门子5T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_第1页
11易婷孙小俊返修飞利浦64排CT多维重建技术与西门子5T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_第2页
11易婷孙小俊返修飞利浦64排CT多维重建技术与西门子5T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_第3页
11易婷孙小俊返修飞利浦64排CT多维重建技术与西门子5T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修改意见: 1 磁共振序列技术应用方面和讨论部分加深2 轴索损伤需要统计多层螺旋 CT与 1.5TMRI 成像技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 CT(MSCT)与 1.5T 磁共振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 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70 例,在其受伤后 48-72h 内分别行 CT及 MRI 检查,并对两者诊断情况进行对比、 分析。结果:CT和 MRI 诊断损伤类型的检出率分别为 74.3%和 92.9%,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 两者诊断厚度 8.0mm 血肿符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1.5T MRI 诊断急性

2、颅脑损伤的价值优于多层螺旋 CT 诊断。【关键词】 CT;磁共振;临床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磁共振成像( MRI)和 CT 是两种不同的检查手段,两者在诊断急性颅脑损 伤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 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5 月,我院采用西门子 1.5T 磁共振及飞利浦 64 排 CT 成 像技术对 70 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就有关内容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 70 例,男性 41 例,女性 29 例;年龄 25-75 岁,平均(38.76.5)岁;临床表现:肢体偏瘫 12 例,抽搐 16 例,恶

3、心 呕吐 20 例,头痛 22 例;致伤原因:打击伤 16 例,坠落伤 20 例,交通事故伤 34 例;其中脑内血肿 30 例,硬膜下血肿 22 例,硬膜外血肿 10 例,脑挫裂伤 8 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26 例为 3-8 分,24 例为 9-12 分,20 例为 9-15 分。确诊标准参考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1.2 方法多层螺旋 CT检查:采用飞利浦 CT扫描仪 Ingenuity Core 128 进行扫描, 参数设置:电压、电流 125kV 和 125mA ,时间 2-3s,窗宽 85-110HU ,窗位 30-55 , 矩阵 512512;轴位扫描,层距 5m

4、m ,层厚 5mm ;重点部位薄层扫描,层距 2mm ,层厚 2mm ,扫描基线为 OM 线,运用 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MRI 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 Magnetom ESSENZA 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头 颅 8通道线圈,参数设置: T1WI:矩阵 288192,TR为 380ms,TE为 9.7ms; T2WI:矩阵 288224,TR为3500ms,TE为83ms。FLAIR序列: TR为 8000ms, TE为 83ms;、弥散加权(DWI):TR为 3800ms ,TE为 101ms;磁敏感(SWI): TR 为

5、49ms ,TE为 40ms ;层厚 6.0mm ,层间距 1.0mm ,3mm 薄层及加层扫描处理,激励次数 1-3 次,并综合运用弥散加权( DWI)及磁敏感( SWI)技术。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百分数( %)表示计数资料, x2 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2 结果2.1CT 及 MRI 诊断损伤类型的比较CT诊断损伤类型的检出率为 74.3%,MRI 诊断损伤类型的检出率为 92.9%, 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x2=8.7923 ,P0.05)。见表 1。表1CT及MRI 诊断损伤类型的比较 n(%)类型病理证实CT检查MRI 检查硬膜下血肿22

6、14(63.6)19(86.4)骨折伴 硬膜外血108(80.0)9(90.0)肿脑内血肿3024(80.0)29(96.7)脑挫裂伤86(75.0)8(100.0)合计7052(74.3)65(92.9)2.2CT 及 MRI 诊断血肿厚度的比较CT及MRI 诊断血肿厚度8.0mm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8.0mm1717(100.0)17(100.0)/5.1-8.0mm2824(85.7)28(100.0)4.30070.051.5-5.0mm158(53.3)13(86.7)3.96830.05 1.5mm103(30.0)8(80.0)5.05050.053 讨论急性颅脑损伤多是外力作

7、用下造成的头部损伤, 以脑组织、 脑膜、颅骨等机 械性形变为主要表现, 可继发颅内高压、 脑充血或脑血肿等疾病症状。 对于急性 颅脑损伤患者而言, 医师对损伤部位的判断以及救治时间的控制决定着术后治疗 的效果及预后情况, 因此,加强疾病检查和诊断, 准确定性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的救治至关重要。目前, CT 及 MRI 技术都是临床检查颅脑损伤的重要方法。其 中,多层螺旋 CT检查是借助组织对 X 线吸收的不同差异,通过数字成像后处理 技术予以高敏度判断的检查手段, 其可以对颅脑损伤的病变类型及具体位置进行 准确判断, 且对颅骨骨折的检出率比 MRI 高。但有报道指出, CT 检查脑内少量 积液

8、、积血的漏诊情况较多。同时, CT 在检查颅底、脑干、颞叶边缘挫裂伤、 轴索损伤等密度以及小体积病变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MRI 则是利用磁共振原理的 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以脉冲激发磁共振信号, 对磁场中组织内信号进行采集, 并通过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可为医师提供损伤位置及血肿厚度的相关数据。 MRI 在等密度病灶、颅底以及颅顶处薄层血肿的检查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其次 DWI (弥散加权)对脑组织内水分的改变相当敏感, SWI(磁敏感)对脑内小出血灶 敏感,所以 MRI 检查的范围比 CT 广,CT 无法显示的积液、积血影像通过 MRI 多序列技术可以检查出来。本结果显示: MRI 诊断损伤类型的

9、检出率为 92.9%, 高于 CT 检查的 74.3%(P0.05);两者诊断厚度 8.0mm 血肿符合率的比较具 有显著差异( P0.05);进一步证实了 MRI 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优势更加明显, 特别是颅内血肿、 挫裂伤及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不过,MRI 检查时间较长, 躁动、 昏迷以及体内留有金属物质的患者均不适用, 所以,急性脑损伤的检查应根据情 况灵活使用 CT及 MRI 检查,CT检查阴性病例与病情比较不符合者, 可进行 MRI 检查,提高诊断阳性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综上所述,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方面,将 MRI 检查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 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临床应进一步推广 MRI 诊断方法的实施和运用。 参考文献:1 李小民 ,周和平 ,陈萍等 .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 价值J.安徽医学 ,2014,12(2):152-154.2 吴显峰.磁共振与 CT 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临床价值的比较分析 J.中国医药指 南,2014,20(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