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的完美合璧_第1页
科技与人文的完美合璧_第2页
科技与人文的完美合璧_第3页
科技与人文的完美合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技与人文的完美合璧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当今时代就是一个问题百 出的时代。随着科技革命力量的空前活跃与商品经济浪潮的强烈 冲击,传统的文化体制和价值观念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物欲观念与享乐主义阻碍着高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昔日美好的理想追求被今天触手可及的现实功利所取代。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弥漫着矫情的气息与粗鄙的空气, 人类精神文明的圣地“大学”在 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之下早已不是大师丛生、学人荟萃的学术殿堂了,而变成了文化娱乐和话语打趣的低俗场所。很多劣质的论文随意乱发掉,部分不负责任的老师胡乱操纵课堂, 大多数思 想迷乱的学生如同在睡梦中一样找不着北,精神生活的空虚和现实世界的混

2、乱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力口剧了人们的痛苦。为了改善 文化学术界这种衰败颓废不景气的状况,以及响应有识之士和智者贤人的高声呐喊与大声疾呼, 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 题的产生与解决途径。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大学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教育为手段,以提升人的整 体素质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组织。大学旨在通过学科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通过学术探究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与人文道德修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庭说:“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包括对于探究人的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

3、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他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 杰出的大学。”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办学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主要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道德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科学精神与人文道德的建设是大学精神文化构建不可缺少的两翼。我国学者袁先潋先生说:“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 学校。”他还说,学校精神教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 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校品位,是师生共同成长,学校长期发展的精神动力。波兰科学家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 科学就 是人们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真相和原理的实践与理论学科。科学 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

4、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始终, 是科学活动 中最基本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实证、探索、创新、 理性、民主、独立等多种精神品质。科学精神坚持追求真理,坚 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坚持客观检验与逻辑论证相结合。 科 学精神尊重学术自由,崇尚理性质疑,鼓励实践创新,强调科学 技术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为全人类服务。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 力,科学赋予人类强大的实践理论与无穷的探索潜力,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进步兴旺和人民幸福安康不可缺少的东西。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巨大变化,力学原理、量子论、进化论、

5、天体 物理、宇宙学说等改变和深化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所以说,科学是人类美好未来的掌舵手和指南针,科学精神是引导人类摆脱愚昧落后,走向和谐进步的精神法宝, 科学和科学精神是大学 校园不可缺少的学术资源与智力支撑, 科学精神的建设是大学精 神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北齐书文苑传序说:“圣达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 人文学科就是人文学,是关乎人类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学 问。人文科学主要以人为本,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从而 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文科学强调人的尊严以 及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叩问,主要包括文、史、 哲在内,除自然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多种学科。人

6、文精神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一种隐形的、潜在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人类 的自我关怀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为主体,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 标准,人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完美的人格理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对人们尊严的维护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在人文精神的视野当中,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类要以人为中心,学会关 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追求人的多元发展与精神自由,肯定人 的个性差异与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反对教条化与单一性,拒绝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与反复雷同的生命样态。总之,人文学科说明了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社会的组织和发展、 人类的观念态度以 及价值取向等

7、问题,使人类了解了自己,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人 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了解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真善 美”是人文学科追求的最高理想, 人类个体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 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繁荣兴盛是人文精神发展的最终 目标。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诚意者, 将以有为也。”所以,大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丰富的人文学 科知识和思想品格高尚的人,人文精神自然是大学精神中最为核 心的部分。苏格拉底说:“财富不能带来善,而善能带来财产和其它一 切幸福。”科学只是人类生活中

8、的一部分, 对世界和人类做了一 定程度的解释,但并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 科学不能像人文 一样解决人际关系、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等方面的问题。科学偏 向于对人类世界的理性解读, 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对人类文化的艺 术赏析与情感认识。如果只有科技的理性探究而没有人文的感性 体悟,人类世界就难免会显得了无生趣、枯燥乏味。相反,如果 只有人文的诗意幻想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无节制的随意想象会使人思维混乱,价值观模糊,从而颠倒是非,混淆真相。再说, 人是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真正吸风饮露,化灵通天地的。所以, 科学与人文是需要齐头并进,比肩同行的。实际上,科学与人文 从来就不是截然对立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人文

9、也是科学,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来讲,科学与人 文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同时, 因为科学与人文的侧重点与方向不同,两者又形成了相互钳制、 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相互补充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两种缺一不可。科学发明的产物究竟 是在造福于人类,还是正在毁灭着人类,这原本不是科学本身能 够回答的问题。科学的社会作用是由人类的价值观念所决定的, 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着科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造福与人类,否则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和毁灭, 比如说人类对核能的使用, 对克隆技术的把握以及信息技术应运等。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而后平天下。”大学是文化的圣地,育人的殿堂。美国康乃尔大 学的校训是:“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智慧;从这里走出 去,你将对生活和人类更有价值。”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和发展 的文化动力。杨叔子先生说:“一个国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