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修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_第1页
教师职业修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_第2页
教师职业修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职业修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时代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怎样做才会成为一名德才兼备,能够不断迎接各种挑战、诱惑,深受群众满意,深得学生爱戴的老师呢?愚以为老子“无为”思想可以给我们很多这方面的启迪。在这里,我有必要首先澄清一下以往人们对“无为”的曲解。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不造作”,“不刻意去为”,“不妄为”,稍好一点也不过理解为“顺其自然”。其实这都是对老子“无为”之意的误解。我个人比较认同袁培智老先生在其书道德经老子新泽评注的看法。他认为,道家所崇尚的这种哲学思想,实即师法自然,无私奉献,简言之,无为即无私。这样的理

2、解,才应是老子光辉的人生哲学的原貌或初衷。也只有这样的说法,才能鼓舞、激励人类无私从业,使社会臻于至善至美之境地。因此,我想把老子的这句话奉献给各位同行:“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具体一点说,我觉得我们教师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做事能大公无私,教育别人能身教先于言教。“无为而治”,作为教师自我规范的一项标准,用今天的一句话说,就是: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智慧,让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了所有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者,这不是人们给我们老师的美誉吗?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真正变成社会所赞美的那

3、样一种形象,我们岂不要愧对社会对我们的信赖吗?那么,我们该怎样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才能进入前述“无为而治”的境界,以使我们名实相符呢?还是让我们借用老子所用的概念来说吧。 教师职业不仅仅只是艰辛、清贫的,而更多的是充满着无限乐趣与幸福的,因此我们是值得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奉献终身的。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当你面对金钱、权势的诱惑时,你就会不再羡慕别人的金钱和权势,在为孩子们服务时不再有各种私心杂念。相反你会自豪地说,我们并不贫穷,我们也不卑微,我们有别人无法拥有的财富桃李满天下。2、无名:不争名夺利。教师应甘当人梯,具有献身精神。教师职业的特点原本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抽出自己的丝来为

4、别人做嫁衣,因而默默无闻地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一生,便是我们的本份。因此,当你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了成就,你实在应当引以自慰,并为此激起更高涨的工作热情。成就他人正所谓成就自己嘛。3、无亲:没有私心偏爱。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特别是对一些有心理或生理缺陷,尤其是对那些有智力缺陷的学生更应该耐心地予以关心,帮助,千万不能对他们厌恶,任其自生自灭。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可以说是对老子这一信念的极好注脚。4、无欲:无私欲妄为。教师自己应先学会做人,廉洁自律

5、。“人正千夫敬,官清万人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教师虽不应该像苦行僧,但必须清心寡欲,自觉抵制社会物欲,情欲的诱惑,拒绝不义之财,不情之请,节操务求高洁,言行务求不出格。 再说“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即无言的教化身教。百姓的通俗讲法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古今之人都承认身教重于言教,因为光言教而无身教,就会使人腻烦,甚至对你的言教产生逆反心理。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些教师“学”是高了,可是“身”就不怎么正了,所以他们只能为“师”,不能为“范”。相反,如果你的身正为范,那么,你虽不刻意为人之师,而人必悄然奉你为师。史迁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应该多以身示教,

6、以身作则,这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他们的老师,如果连教师都言而无信,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那么又怎能指望他们的学生言出必行呢?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老师首先要不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做出一个优秀的榜样,用人格的力量去塑造学生心灵,引导学生的言行。在当今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主体的社会背景下, 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一个独生子女为主的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非常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教育这样的一群孩子,教师首先要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感染他们。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目中潜移默化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标准。其次,教师还应注意清除自己潜在的不良习气。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过失,听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也是一片肯定之声,但我们的学生却可能会把他们的某些坏毛病归咎于我们对他们的影响。这说明,我们自己不是没问题,而是真有问题。什么问题呢?习气。不良的习气。你试想一想,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