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说明:客观题答案及作文评析出自韶关市田家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达均老师之手,李老 师功力之深厚令人叹服;主观题答案由博主结合官方版参考答案作了整理校对。实属精品, 请放心使用。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 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 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 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本题命题形式与命题思路与2012年广东卷一脉相承,仍延续从
2、2008年开始的考查形式:即仍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每一选项设计3组词,四个选项共列举 24个字的读音,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第一组是形近字,第二组基本是形异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CD两项为成语)。A 项 ch eng/su i yan/y cn、ti do;B 项 b eng/p ang zhan/zhang、po/b o;C 项 too、zhai/chen、p do/ pao;D 项 pi e/bi e、s g、ai/ y 1.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
3、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 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 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 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A 阳春白雪 B 通常 C 迥异 D高高在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的命题思路与 2012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 的形式,考查的词语为两个成语、两个词语,符合高中学生现阶段的语言运用实际。A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
4、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 学艺术。B项“通常”意为一般,惯常。C项“迥异”,指迥然不同,完全不同。以上三项均合乎语境。而 D项“高高在上”,谓所处极高,泛指地位高;后常用来形容领导者脱离群 众,不深入实际。句中用来指“艺术作品”,使用对象不恰当。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 一列新车上线运营。B 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 行为已有明确规定。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 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
5、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D 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 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考查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保持了考查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毛病 类型,也是高考的考查点。本题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项。A项成分残缺,“缓解地铁线路载客(难的问题 /局面)”。C项语意赘余,“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改为“短期内难以恢复”或“一时内难以恢复” ; 另,“神木县属”过渡地带”也不太规
6、范,改为“神木县地处”过渡地带”为好。D项语序不当,改为“颁布了一项关于禁止”现象的禁令”。4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 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人类的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达 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
7、的需要 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A .B .C.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 D。“语言连贯”指语句之间的连接贯通,它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也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提 出的更高要求。连贯的考查,大多采用排序与语句复位(或“嵌入式”)两种题型。从 08年开始以选择题的方式将这一考点放在试卷的第一大题考查,今年继续保持广东题这一考 点的稳定性。(2009年是句序排列与语句复位相结合,2010-2012年都是句序排列,今年是语句复位与句序排列相结合) 本题的选文仍是一个议论语段,阐述的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物生存 权的破坏与干预的辩证关系。解答的关键是注意横
8、线前后的语义衔接,同时要关注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提示的总分关系。 根据第一空前的“产生了过度欲望”,与中的“超出生存需求”相照应,可知第一空应接。排除A、B;接着,可从“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 “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个关键词入手,可知第二空应填。结尾应是总说“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的正面作用,故应放在最后。所以,D项正确。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小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 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
9、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 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 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 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 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
10、人,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厶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 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 .复命知益州知:掌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11、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高中课程标准 指出:“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积累与 记忆文言实词,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实词。这是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与前提。这道 试题挑选了包含四个常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编题方式与近八年 基本一致,稍有变化之处在于要求选择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难度略有下降。这类题的解题 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 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
12、正误。C项中的“绳”的意思是“约束,制裁”,成语“绳之以法”用此义。由于第5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为应选项。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B .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 .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这一道题的命制原则与形式,已连续7年保持一致,采用从选文中摘取四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事实证明,这种考查形式既兼顾考查的公平性,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对
13、虚词的辨析能力。A项,把/因为;B项,作为/被;C项,承接,可译为“然后” ;D项,”的人/表停顿, 无意义。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 田里B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 田里D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这是广东题今年的一个小变化,也可看成是对前几年主观断句题的继承与创新。标点如下:“正由是
14、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 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D 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此题继续延续近几年高考的编题方式将传主主要事迹大致依事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 序切分为四部分进行概括,并对应拟设了四个选项,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
15、生能够读懂全 文,不在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上出错。题目的设问方式与 2012 年相同,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设问难度比“选出正确的一项”略小。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一般需要从全文着眼,寻找与选项内容相一致的信息。这类试题在 设计错误项时,往往是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却是不正确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能采用浏览、跳读的阅读方式,而要做到“字字落实,真 正理解”才能够识别选项的正误。同时,要比较熟悉这类题目设错的方法,如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颠倒因果、翻译错关键词等等。另外,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的内容是正确的,这 对考生读懂文章又起着帮助理解的作用。C 项依原文“俟秋成,
16、当仍旧法” (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旧法办事)可知,张咏“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与之是不相符的。A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结尾处。B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D 项对应的内容在文中第四自然段后半部分。均是 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的分析和概括,表述无误。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答案: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 答对“自活” “蜂聚”各给 1分。答对大意给 2 分。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3分)
17、答案: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 名!答对“名之”给 1 分。答对大意给 2分。(2) 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 分)答案:郡里讨论推荐张咏为进士候选人的第一名,张咏把这个资格让给了夙儒张覃。(有 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 张咏鼓励蜀中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 张咏显达后,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
18、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 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答案:(1 )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 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 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2分)(2)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答案: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
19、虽然那不是 家乡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知者不惑,。”(论语)(2)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 , _。(李密陈情表)(3) _,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3) 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答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小题。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 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 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 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 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 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
21、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 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 忘我, 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 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 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 概括。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
22、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朱子所 说的“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沉潜玩索” ,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 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赏艺术的态度去 读书, 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 智慧之可爱。 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 术文化的途径。 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 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 与圣贤的 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 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
23、”之法。只知 全体, 不知部分, 则陷于空洞。 只知部分, 不知全体, 则陷于支离琐碎。 必由全体以观部分, 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 各得其所, 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 才可以见得部分 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 贯通的境界。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 然,“枝枝相对, 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 即是由约而博、 由博返约。 譬如: 读一篇文字, 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 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 由全篇文字的主旨, 以解释一字一 句应有的含义, 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 此外如由整个时代
24、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 由个 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 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 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 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 体的方法。总之, 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 须有严格的方法, 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 力。(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12 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 给 5 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A 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
25、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B 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C 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D 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E 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答案】 AE【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第二自然段说: “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 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 A项符合文意。第三自然段说: “体验法, 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 值,而不从外表去加
26、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 ” B 项不符合文意。第三自然段说: “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 ”可知,“赞同作者的观点”不合文章。 因此 C 错。第三自然段说: “由此而深造有得, 则其所建立的学说, 所发出的议论, 自有一种深厚纯朴、 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 D 项说的是“体验的方法” ,虽属于“思想的方法” , 但若说“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当属以偏盖全 了,故错。第四自然段说: “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 碎。”之后举例“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推知 E 项 “朱子
27、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是符合文意 的。13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 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B 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D 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A项的设题点在第1自然段。不过原文并没有这样的文字表述,需要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加以
28、概括或转述。 文段中有这样的表述: “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 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 A 项 概括转述为“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 重要” , 这样的概括转述是符合文意的。B项的设题点在第 2自然段。文段中有这样的表述:“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 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 高下。” B项转述为“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 术价值的高低” ,表述是符合文意的。C项的设题点在第3自然段。
29、文段中有这样的表述:“体验法”要虚心忘我”,“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 , ” C 项转述为“应用体验的方法 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这样的表述是符合文意的。D项的设题点在第 4自然段。文段中有这样的表述:“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 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 ”由此可知,不是“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 要旨”, D 项不合文意。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 分)答案:(1)特点相同:不问效果、结果、是否
30、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2)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 (3)要求相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答对 1 点给 2分,答对 2点给 4分。意思对即可。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 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答案:玄思的方法。 (1 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 观察个人的著作” ,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 ,也就是“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3分) 意思答对即可。四、本大题为选考
31、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 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过岭师陀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 只等我骑上去。 它不停地摆耳蹬蹄, 想是已经饿得发慌。 然而要骑上去, 便觉得欠一点勇气, 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 ,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 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 “一
32、马三分龙。 ”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 ,可 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 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 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 神,岂但“翻身落马” ,且要“落山” ,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 难,难的倒是骑上去, 又如何来那么一鞭, 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 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 它并不如我
33、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 一面感谢马的主人。“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人马一直升上去, 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 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 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 面还得跳着“狐步舞” 。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 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 跳着舞, 踏着进行曲渐渐 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 就如在云端里, 觉得当真要万念俱
34、空似的。 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 真是想也不曾想到。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 它知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 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要决意怠工下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 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 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 它只是给一个不理。 它很斯文 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 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
35、后面,尚 残留着稀微的白光, 照耀着积雪的山巅。 谷上弥漫着雾, 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 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 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 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 ,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 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白师陀散文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6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竞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 4 分)答案: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
36、美梦。 “我”表 面上对马的埋怨,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7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 分) 答案:(1)聪明:马通人意,还能避开山路的危险。( 2)温和(斯文) :马在行程中并不凶刁、暴烈,把“我”顺利地载到山顶。(3)倔强:马有时也不听从主人的驱使,对主人的处罚不加理会。答对 1 点给 2 分,答对 2 点给 4 分,答对 3 点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 可酌情给分。18“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答案:( 1)骑马之前:忐忑而有所期待。 “我”对“马性”不
37、太了解,担心被马摔下山谷, 但对初次骑马上山又有些向往。(2)骑马上山:紧张而充满期待。山高路险,不免紧张,但人在马上却安全稳当,并欣赏 到不曾想到的美景。( 3)到达山顶:惆怅而有所担忧。天色已晚,山景益见荒凉,“我”不免感到惆怅;路途遥远,人疲马乏,引发了“我”对行程的担忧。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扣住“丰富” ,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小题。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赵野木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 位的
38、画种。 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 盛唐画家张垛说: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师造化” 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 芥 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 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 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 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 宋代李唐 “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 又变小斧 劈为大斧劈” 。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
39、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 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 他的画横皴如迭糕, 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 清代 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 芥子园画传 中的图, 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 折带皴画的是水 平层 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 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
40、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
41、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 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 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 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 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
42、术出版社,有删改)19第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 4分)答案:(1 )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 水样貌的描摹反映。(2分)(2) 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 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2分)意思答对即可。20.简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2)内容上,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 然山石的观察写生。(2分)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的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了地质规 律的讨论。
43、(2分)21 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答案:(1)从表现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现有皴 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3分)(2)从画家的艺术追求看,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为了不落前人窠臼,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精 益求精,并发挥创作个性,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皴法。(3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选项年龄段18 25岁26 40岁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 人简历上对
44、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 获得了某些技能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 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 拓展了社会关系82%72%74%35%39%23%35%3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答案:同: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3分)异: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3分)23.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点明主题;语意连贯;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45、)。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 !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 地上去了。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答案:点明主题(4分);语意连贯(2分)。示例1你别生气,听我解释。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 其实, 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 作。示例2: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们都有各
46、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追求 自由固然是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 障碍,而是与你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简要评析】慈善之举,古已有之,但现代性的慈善理念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启蒙,真正的慈善事业还处于举步维艰的阶段。君不见,中国慈善第一人陈光标“高调慈善”的举动,就经常成为公众议 论的话题。所以这个题目提倡正能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可惜的是,材料把本让考生自己去探讨的话题,直接设置成了三个选择性的答案:感激,并接受捐助;接受捐助,但要偿还;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邢台市人民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测试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术独立操作考核
- 石家庄市中医院肝移植受体手术主刀医师资质评审
- 2025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教师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福州市永泰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外聘柔道教练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东莞市东坑镇中心幼儿园第二批招聘老师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黑龙江鸡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省怀化学院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衡水市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与保密制度知识考核试题
- 北京中医药大学宣讲
- 行政责任伦理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养老护理员工作流程
- 摩托车智能化技术分析-洞察阐释
- 古籍版本智能鉴定-洞察阐释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一(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大学英语(B)(1)060051过程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 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项目案例分析
-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护理查房
- DB37-T 5310-2025《城镇排水管渠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