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教案设计无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教案设计无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教案设计无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教案设计无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教案设计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设计 5.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言,体会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一、预习课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融化 孕育 销声匿迹 农谚 衰草连天 萌发 翩然 草长莺飞 连翘 翘尾巴 风雪载途 三年五载 差别 差劲 差遣 落叶 落枕 丢三落四 2、词语释义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载途: 年年如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三、课文解读 1、什么是物候?什么叫候学? 2、朗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

2、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4、“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3、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 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 为什么? 5、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6、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岛屿( ) )劫难()追) 骨g ( zh( )皱 s( 遗hi () 潮汐 ) 携

4、带( chn ch( ) 陨石(壳:地壳( ) 压:压根儿( ) 贝壳( ) 压力( ) 2、理解词义 致密 潮汐 劫难 尘埃 追溯 天衣无缝 毫无疑问 流逝 :本课中指海潮。 :细致精密。 :飞扬的尘土。 :灾难;灾祸。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没有任何一点问题。 、作者简介3本文作者 (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二、学习恐龙无处不在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2.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

5、么?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明确: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 所以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 ”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这里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3.课文的说明内容设计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学习被压扁的沙子 1. 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请你根据课文加以阐述。 明确:撞击说:( )年前,( )撞击地球,引起( ), ( )遮挡了阳光,恐龙于是(

6、 )。 火山说:( )年前,地球经历了( )期,引起( ),恐龙于是( )。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 ,而应该是 。” 证据一: 证据二: 四、比较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五、拓展延伸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7.大雁归来 学习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

7、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预习 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 缄( )默 狩( )猎 凋( )零 滑翔( ) 顾忌( )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 迁徙: 窥探: 狩猎: 顾忌: 3、了解作者。 整体感知: 1、读了本文,你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2、阅读本文,参考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对于大雁作了哪些描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本题要求从概括内容和领悟主旨两个方面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

8、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3、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体会其作用。(讨论与交流)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5、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 的冬天。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3) 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9、问题研究 1、探究下列句子的含义。 “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 “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可确实少有。 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2利奥波德这位伦理学家周末就到农场度假, 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拓展训练 一、仿写句子:春天就来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 到了。 二、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例如: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

10、叔云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4 娄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山关_ 时间的脚印8. 学习目标 1.能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3. 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出版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文学常识2. 。 。 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 莎士比亚放弃时间的人, 。 鲁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 岳飞莫等闲,

11、。 孔子 。 逝者如斯夫, 自主学习.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 ) ) 粗糙( 海k石烂( ) 山麓( n腐sh( ) h浊( ) ) xie形文字( 钟鼎文( ) ) 刨刮( ) 沟壑( ) 龟裂( 解释下列词语。2. 沟壑: 海姑石烂: 龟裂: 山麓: 3. 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 合作探究 :文本理解探究点一 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大自然是怎样记录时间1 的?还有哪些可以记录大自然的时间? 2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吗? 探究点二:综合探究 4.分组讨论下面问题,全班交流。 (1)“铜壶滴漏”是否偏离主题? (2)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3)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4)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5.品析文章语言,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1)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