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_第1页
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_第2页
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_第3页
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_第4页
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竹叶黄酮研究论文【摘要】目的利用麻竹叶黄酮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致突变实验。方法采用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实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25g(kgbw)-1,腹腔注射LD5010g(kgbw)-1;竹叶黄酮各剂量组不能使鼠伤寒沙门氏菌移码突变株和碱基置换突变株发生回复突变;没有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断裂效应及纺锤体毒效应;也对小鼠精子的畸形无影响。结论竹叶黄酮是一种安全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但对人体有无毒副作用还需作临床实验。 【关键词】竹叶黄酮半数致死量Amees实验微核致突变作用毒理学 ToxicologicalTest

2、onFlavonoidsfromLeaves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 Abstract:ObjectiveAcutetoxicityexperimentsandmutationexperimentswereconductedonmicewiththeflavonoidsfromtheleaves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MethodsBymeansofacutetoxicitytest,malformationtestofmicesperm,micronucleustestofbonemarrowcellandAmestest.Results

3、LD50(ig)formicewasmorethan25g(kgbw)-1andinLD50(ip)formicewasmorethan10g(kgbw)-1.MutagenicactionofflavonoidfrombambooleavesonTA97,TA98,TA100andTA102,andtoxiceffectonmicemarrowmicronucleusaswellaseffectonmalformationofmicespermwereallnegative.ConclusionTheflavonoidsfromleaves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w

4、asatypeofsecurefunctionfactorofhealthyfood,butwhetherithastoxicornegativeeffectonhumanornotitneedfurtherobservationin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Flavonoidsfrombambooleaves(FBL);LD50;Amesexperiment;Micronucleus;Mutationexperiments;Toxicology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又名甜竹、八月麻(福建),属禾本科牡竹属,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福建、

5、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大型丛生竹种1。麻竹叶大,宽47cm以上,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很值得开发利用。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24。竹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阻断亚硝化反应、增强免疫和抗菌抑菌的作用24。竹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等3,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用竹叶黄酮系麻竹叶黄酮,本实验室自备2,总黄酮80%。 1.1.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为BALB/C纯系小鼠(医动字2004第002号),各半,810周龄,体重1820g,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3菌

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TA97,TA98(移码型突变株)和TA100,TA102(碱基置换型突变株):均由重庆市疾控中心提供。 1.2方法 1.2.1竹叶黄酮的经口(ig)、腹腔注射(ip)急性毒性(LD50)实验57采用霍恩法。实验剂量以最大注射量或经口灌胃不超过1ml/只小鼠为限。竹叶黄酮经口的剂量组设4个组为2.15,4.64,10.0,21.5g(kgbw)-1;竹叶黄酮经腹腔注射剂量组设4个组为1.00,2.15,4.64,10.00g(kgbw)-1。取健康小鼠,禁食16h后,给预受试物后观察7d,记录小鼠的活动和死亡情况。 1.2.2竹叶黄酮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

7、微粒体实验(Ames实验)6,810采用平板渗入法。实验菌株采用TA97,TA98(移码型突变株)和TA100,TA102(碱基置换型突变株),实验前菌种的5个遗传特征要作鉴定,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使用,并且在实验前均要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7水浴振荡培养14h增菌,得到大约2108的菌株悬浮液。按急性毒性实验所用腹腔注射最高剂量(10.00g/kg)的1/10,1/20,1/40,1/80,1/160,1/320设6个剂量组,另设阴性对照组(竹叶黄酮为0mg/平皿)和阳性对照组(2-AF、敌克松、叠氮钠),共10个实验组,并各实验组分别进行加S9(20l/平皿)活化和不加S9活化的实验,每次

8、实验做3个平行样品,取两次实验的平均数,以超过自然回变数(阴性对照组)的2倍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1.2.3竹叶黄酮的骨髓微核实验9取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动物10只,按急性实验所用腹腔注射最高剂量10.00g(kgbw)-1的1/2,1/4和1/8设3个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mg(kgbw)-1和阴性对照组共5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d,1次/d。第2次给予受试物后6h,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胸骨,用止血钳挤出骨髓液与玻片一端的小牛血清混匀,常规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放入甲醇中固定510min,再放入Giemsa应用液中,染色1015min,立即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冲洗晾干,

9、写好标签,置干燥器中保存。选择细胞完整、分散均匀、着色适当的区域,在油镜下观察,以有核细胞形态完好作为判断制片优劣的标准,观察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呈灰蓝色),而成熟红细胞呈粉红色。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观察含有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计算微核率: 微核率()=含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0 1.2.4竹叶黄酮的小鼠精子畸形实验6,7,9取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动物10只,按急性实验所用腹腔注射最高剂量10.00g(kgbw)-1的1/2,1/4和1/8设3个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mg(kgbw)-1和阴性对照组共5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d,于第1次腹腔注射给药后的

10、第35天用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两侧副睾,放入盛有适量生理盐水(1ml)的小烧杯中。用眼科剪将副睾纵向剪12刀,静置35min,轻轻摇动,用4层擦镜纸过滤,吸滤液涂片。于空气中干燥后,用甲醇固定8min,干燥后用1%2%伊红染色1h,用水轻冲,干燥。在低倍镜下(用绿色滤光片)找到清晰、精子重叠少的部位,用高倍镜顺序检查精子形态,计数结构完整的精子,每只动物至少检查1000个精子,观察畸形精子数,计算精子畸形率: 精子畸形率(%)=畸形精子数观察的精子数100 1.2.5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并以LDS法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2结果与分析 2.

11、1竹叶黄酮的经口、腹腔注射急性毒性(LD50)实验结果见表12。表1经口給药后小鼠毒性反应情况(略)表2竹叶黄酮的经口急性毒性(略) 从表12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竹叶总黄酮经口LD50实验,小鼠的饮食、行动、皮毛、大便等均正常,未发现异常现象,无小鼠死亡,测不出其LD50。推测其LD5021.50g/kgbw,属实际无毒。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竹叶总黄酮经腹腔注射LD50实验,小鼠的饮食、行动、皮毛、大便等均正常,未发现异常现象,无小鼠死亡,测不出其LD50。推测其LD5010.00g(kgbw)-1,属实际无毒。表3腹腔注射給药后小鼠毒性反应情况(略)表4竹叶黄酮的经腹腔注射急性毒性(略)

12、 2.2竹叶黄酮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实验(Ames实验)结果见表56。表5竹叶黄酮对TA98和TA100的致突变作用(略)表6竹叶黄酮对TA97和TA102的致突变作用(略) 由表56可知,麻竹叶黄酮的6个测试浓度在加S9或不加S9活化的情况下,4个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的回变菌落数均与阴性对照组很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没有超过阴性对照组的2倍,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要低得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竹叶黄酮不能使鼠伤寒沙门氏菌移码突变株和碱基置换突变株发生回复突变的现象。 2.3竹叶黄酮的骨髓微核实验竹叶黄酮的骨髓微核实验结果见表7。表

13、7竹叶黄酮的骨髓微核实验结果(略) 由表7可知,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具有微核嗜多染色红细胞数与阴性对照组(竹叶黄酮0.00g/k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且无剂量-效量关系,因此竹叶黄酮没有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断裂效应及纺锤体毒效应。 2.4竹叶黄酮的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见表8。表8竹叶黄酮的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略) 由表8可知,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具有小鼠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竹叶黄酮0.00g/k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且无剂量-效量关系,揭示竹叶黄酮对小鼠精子的畸形无影响。 3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小鼠经口LD5025g(kgbw)-1,腹腔注

14、射LD5010g(kgbw)-1,属实际无毒;竹叶黄酮各剂量组不能使鼠伤寒沙门氏菌移码突变株和碱基置换突变株发生回复突变;没有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断裂效应及纺锤体毒效应;也对小鼠精子的畸形无影响。 以上结果显示竹叶黄酮是一种安全的保健食品。但对人体长期毒副作用研究还需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1961. 2唐浩国,郑卫东,陈宗道.麻竹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14. 3胡春水,佘祥盛,骆琴娅,等.竹的药膳史及竹食品开发J.竹子研究汇刊,1998,18(1):27. 4张英.天然功能性竹叶提取物-竹叶黄酮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3:54. 5刘成梅,游海.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0. 6王慧中,应奇才,钟国庆,等.转mtlD/gutD双价基因稻米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6):16. 7孔佑华,王凤琴,张金萍.归仙壮阳口服液毒性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452. 8MiyazawaM;OkunoY;NakamuraSI;KosakaH.AntimutagenicactivityofflavonoidsfromPogostemoncablinJ.Journ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