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钢筋混凝土桥墩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内容- 2 -桥墩尺寸拟定- 2 -盖梁计算- 2 -1、恒载下支座反力- 2 -2、盖梁自重及自重下内力计算- 3 -3、盖梁活载计算- 5 -4、盖梁内力计算- 10 -5、盖梁配筋计算- 11 -墩柱计算- 15 -1、墩柱荷载计算- 15 -2、墩柱配筋- 20 -一、设计资料1. 以一座3孔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面布置如图1)为设计背景,进行公路钢筋混凝土桥墩设计。图1 桥梁立面布置图2. 桥梁上部结构:例子:(标准跨径13m,计算跨径12.6m,梁全长12.96m。)3. 桥面净宽:净7+2
2、0.75m人行道,横断面布置:见图2(单位:厘米)。图2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4.上部结构附属设施恒载:单侧人行道5 kN/m,桥面铺装自己根据铺装厚度计算。5. 设计活载:公路级6. 人群荷载:3 kN/m27.主要材料: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用R235钢筋混凝土:混凝土为C40 8. 支座板式橡胶支座,摩擦系数f=0.059. 地质水文资料(1)无流水,无冰冻。(2)土质情况:考虑墩底与基础固结,基础承载能力良好。二、设计内容桥墩尺寸拟定盖梁计算1、恒载下支座反力假设桥面铺装人行道等桥面系重量等由五片主梁均摊(1)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 混凝土垫层: (2) 栏杆、人行道双侧:每片主梁均
3、摊g1=(3.22+33.6+10)/5=9.4KN/m(3) 混凝土梁自重(4) 恒载集度(5) 主梁支座反力上部结构恒载引起的支点反力为259.2KN2、盖梁自重及自重下内力计算整个盖梁自重 半个盖梁自重 142.8KN1-1自重 弯矩 剪力 2-2自重 弯矩 剪力 3-3自重弯矩剪力 4-4自重弯矩剪力 5-5自重 弯矩 剪力 将计算结果列表于下:盖梁自重及内力表截面自重(KN)弯矩(KNm)剪力(KN)Q左Q右1-120.06-6.89-20.06-20.062-227.3-11.58-27.3-27.33-331.16-14.53-31.16111.644-481.212.2761.
4、661.65-5142.861.4003、盖梁活载计算横桥向由于T梁截面位于支座截面,用杠杆原理法分配横向荷载1号梁:m0r1=1.422m0q1=0.4382号梁:m0r2=0m0q2=0.53号梁:m0r3=0m0q3=1.188/2=0.5944号梁与2号梁一样、5号梁与1号梁一样顺桥向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任务书要求荷载等级为公路-级计算剪力效应时简支梁桥反力影响线及按最不利荷载布置如下:计算剪力时:冲击力汽车荷载在T梁上的冲击系数采用1.3即=1.3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表于下:(单孔)墩柱反力计算双柱,单柱受一半力:活载:G=恒载:G=4、盖梁内力计算自重下各截面自重内力已求
5、出,活载下内力如下计算:简化计算图示如下:将活载下各截面内力计算结果列表于下:(另一半对称)截面弯矩(KNm)剪力(KN)Q左Q右1-100-541.52-2-108.3-541.5-541.53-3-162.45-541.5969.794-4191.5969.79361.395-5769.73361.390同理恒载下个界面内力计算结果:截面弯矩(KNm)剪力(KN)Q左Q右1-100-518.42-2-103.68-518.4-518.43-3-155.52-518.4777.64-477.76777.6259.25-5492.48259.20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6、,荷载组合按下式: 截面恒载(盖梁自重及上部恒载)活载荷载组合弯矩(KNm)剪力(KN)弯矩(KNm)剪力(KN)弯矩(KNm)剪力(KN)Q左Q右Q左Q右Q左Q右1-1-6.89-20.06-538.4600-541.5-8.268-24.072-1404.252-2-115.26-545.7-545.7-108.3-541.5-541.5-289.932-1412.94-1412.943-3-170.05-549.56889.24-162.45-541.5969.79-431.49-1417.572424.794-490.03839.2320.8191.5969.79361.39376.1
7、362364.746890.905-5553.88259.20769.73361.3901742.28816.98605、盖梁配筋计算材料:主筋用HRB335钢筋 混凝土:混凝土为C40 1)受弯配筋正弯矩最大值负弯矩绝对最大值5-5截面(正弯矩最大值) 由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得解得查钢筋表,选用钢筋,面积钢筋净间距 满足要求3-3截面(负弯矩最大值) 用弯起钢筋抵抗负弯矩,若不能满足条件,再配钢筋。解得弯起两根主筋 满足条件,不需再配筋。4-4截面以左开始弯起至3-3截面弯起结束2)受弯承载力验算根据公预规5-5截面盖梁支承中心距离盖梁净跨径 取较小者 内力臂 应满足经检验满足条件3)斜截面
8、抗剪箍筋设计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得到:配四肢箍满足要求在1-1截面之前及4-4截面之后只需按构造配筋就行,配此外还需设立四根架立纵筋来固定四肢箍,采用配筋图见图纸墩柱计算1、墩柱荷载计算(1)恒载计算上部结构恒载 盖梁自重 单墩柱自重 系梁自重 恒载下单柱竖向承受恒载力 1829.1KN(2)活载计算双孔荷载:单墩反力 单孔荷载:单墩反力 弯矩:(3)水平荷载计算采用集成刚度法进行各墩水平力分配1) 墩台刚度计算支座抗推刚度:墩柱橡胶支座橡胶板尺寸选择200mm300mm49mm,剪切模量每个墩支座抗推刚度:桥台支座抗推刚度(单孔):墩柱抗推刚度:双柱墩,C40混凝土,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墩高桥
9、墩(台)与支座串联,其刚度为:桥墩: 桥台: 2) 汽车制动力的计算和分配汽车制动力计算(因为桥面连续,最大制动力在一联上布载计算)双孔布载 ,按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的总重力10%计算,且公路-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65KN。取165KN制动力的分配:则桥墩摩阻力 ,取制动力控制设计制动力作用于桥面,所以墩顶受弯矩=161.7KNm单墩承受制动力弯矩:M1=80.85KN将上述计算结果列于下表并进行荷载组合恒载活载制动力荷载组合单孔双孔单孔双孔M(KNm)0188.9080.85377.65113.19N(KN)1829.1755.651511.303252.834310.7
10、4Q(KN)00053.975.46将墩柱视为梁体,其内力图如下:2、墩柱配筋由内力图可得出材料: C40混凝土 HRB335钢筋 取保护层厚度:假设墩柱一端一端自由需要考虑挠曲对纵向弯曲的影响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应满足:经过excel写入公式试算之后得到:时 若继续减小,配筋率会小于最小配筋率,弱继续增大,轴向力会比实际大,浪费钢筋,故按此时配筋。配置,承载力验算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由公预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15倍、不大于构件短边尺寸(圆形截面采用0.8倍直径)并不大于400mm。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其配筋率R235钢筋不应小于0.18%。综上,箍筋配螺旋箍筋,R235钢筋。此外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基础和盖梁,伸入长度按规范查询取20d=440mm。具体配筋见配筋图。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黎平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 朗诵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微镜教学课件
- 肯德基厨房考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线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铬浸滤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烫呢(光)挡车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融国贸考试题及答案
- 重冶净液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湖北荆州石首市招考村“两委”后备干部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J41-T 145-2015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技术规程
- TSG07-2019锅炉安装工艺+焊接专用工艺卡+施工记录表
- 物业收费员的培训
- 总医院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开文件招投标书范本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声乐、器乐表演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计版权授权合同范例
-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GB/T 44535-2024塑料试样线性尺寸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