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余道先/刘海云 【专题名称】国际贸易研究 【专 题 号】F52 【复印期号】2009年01期 【原文出处】国际贸易问题(京)2008年10期第7379页 【英文标题】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作者简介】余道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刘海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内容提要】对近10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对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

2、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总体国际竞争力差,发展不平衡。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import-export structur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service trade in the past 10 years nearly, and calculated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Michaely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3、dex separat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service trade import-export structure was irrational, modem service industries developed slowly,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was weak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ctors was imbalanced.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som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

4、orward and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was obtained. 【关 键 词】服务贸易/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Trade in services/Trade structure/Trade competitiveness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271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7.5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也由1/7上升到了1/5,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呈现出超过货物贸易的趋势,并逐步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越

5、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在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支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6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917.5亿美元,增长了41.7倍,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1997年以来的10年间,服务贸易增长的势头更加强劲,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7%。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国中的排位也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成为服务贸易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

6、结构和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已逐步显现。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消费者服务中品质优秀的服务产品的竞争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还不能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的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分类及数据来源 按照WTO之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定义,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4种模式:(1)过境交付。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信息咨询、电讯、卫星服务等;(2)境外消费。指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国际教育等;(3

7、)商业存在。指一个国家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境内建立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外资服务业企业;(4)自然人流动。指一个国家的个人在另一国家境内以自然人存在的形式提供服务,如外籍教师、律师等。 为便于各国服务贸易的统计和国际比较,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共142个服务项目:(1)商业服务;(2)通讯服务;(3)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9)旅游及相关服务;(10)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11)运输服务;(12)上述以外的其他服务等。 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起步较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

8、五版(BPM5)关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服务贸易统计的要求,我国将服务贸易分为:(1)运输;(2)旅游;(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9)咨询;(10)广告宣传;(11)电影音像;(12)其他商业服务。发布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每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可见我国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与GATS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 笔者的分析依据上述关于服务贸易的12大分类,选取1997-2006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数据。之所以选取这个时间段的数据,一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1

9、997年以前,我国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统计尚不完备,1997年以后才有完整连续的服务贸易统计;二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选取这个时间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入世前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另外,最近的10年也是我国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使得研究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 除特别说明外,笔者的研究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统计局及商务部网站。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分析 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服务贸易总体上由20世纪80年代的顺差转变为90年代的逆差;从内部结构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消费者服务中的

10、旅游、建筑等进一步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中的金融、保险、计算机与信息等发展迅速。 1.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 1997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914.2亿美元,10年间扩大了3.7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到了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3.2%,位于世界第8位;进口额由277.3亿美元上升到1003.3亿美元,2006年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的3.8%,位于世界第7位;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522.3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917.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7%,特别是2003年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以来,发

11、展更加迅猛,3年中增长了近90%。 图1 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图(1997-2006年) (单位:亿美元) 在总量逐步扩大的同时,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连续10年的贸易逆差。事实上中国的服务贸易从1995年起即由顺差变为逆差,入世以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扩大,2004年接近100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虽有所减少,但尚无明显的扭转迹象。 2.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分析 从进口份额上看(见表2),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进口部门,这三大进口部门的总和在大多数年份都达到了80%,但各部门变化幅度较大。运输业的进口比重先降后升,从2003年开始占据进口第一大部门的位置;旅游业所占比重先

12、升后降,2000年以来逐渐走低,居第2位;其他商业服务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只是趋势逐步放缓。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部门进口比重总体上逐年增加,9年中分别增加了5.0、4.6和6.7个百分点,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有缓慢的增加,建筑服务和金融服务表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而通讯服务的进口比重则相对比较稳定,在1%附近。 3.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分析 出口服务则表现出与进口服务不尽相同的特征(见表3)。虽然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门,但表现与进口大不相同。旅游业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最大的部门

13、,1998年到2002年出口比重都在5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居出口第1位;其他商业服务除个别年份波动比较大以外,出口占比比较稳定,居第2位;运输业的比重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到2006年已达到23%,大多数年份居第3位。其余的服务部门历年的出口比重均比较小,其中咨询服务业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也有缓慢的增长,而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等变化趋势不明显。 三、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分析 关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国内外学者大都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 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

14、rative Advantages, RCA)等工具来衡量,笔者的分析遵从这一方法,但在指数选择上,改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指数来分析,之所以采用这两大分析工具,是因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了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能够将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 1.服务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是直接体现总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首先引入国际市场份额,即服务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指标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其计算公式为: 从表4可以看出,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并呈现出以欧美为主的格局。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与欧盟

15、和美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份额在逐年提高,2004年达到2.8%,并首次进入全球10强,2005年上升到3.1%,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3.2%,而这一数据在1982年还只有0.7%。 2.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的程度,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其计算公式为: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TC指数一直小于零,2000年到2003年连续4年为-0.08,2004年以后有微弱的上升。这反映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

16、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竞争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 从服务贸易部门来看,部门竞争力差异较大,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新兴行业普遍处于竞争的劣势。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建筑服务和广告宣传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其他8个行业则普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旅游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头戏,2002年以前一直占据半壁江山,在绝大多数年份其TC指数都在0.1以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他商业服务TC指数逐年增加,比较优势逐年扩大,TC指数最高。建筑服务由不具有比较优势到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TC指数由1997年的-0.34上升到2006年的0.15,竞争力明显改善。

17、 在现代服务部门中,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TC指数一直为负,且负值在逐年扩大,反映出我国的技术、资本、知识型服务产业的发展十分薄弱,国际竞争力非常低。金融服务TC指数只有2001年为正,其余年份均为负值,总体上表现出比较劣势减少的趋势,但波动比较大。通讯服务在个别年份竞争优势明显,但同样波动较大。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竞争优势缓慢上升,TC指数由负到正。咨询、电影音像则始终不具备竞争优势,TC指数一直为负。 图2清楚地显示了这种变动关系:在所有的服务贸易部门中,其他商业服务和旅游服务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运输服务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但竞争力状况在稳步改善;咨询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

18、和特许费处于国际竞争的比较劣势,且竞争力状况仍呈继续恶化趋势;其他分类服务的TC值在0附近波动,竞争力状况很不稳定,尤以通讯服务最为明显。 3.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MI值)分析 图2 服务贸易各部门TC指数的变化图 Michaely指数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了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它综合考虑了一种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由表6和图3可以看出,由于Michaely指数综合考虑了进出口份额的大小,故将服务贸易各部门竞争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展示得更加清晰。 就服务贸易总体来说,Michaely指数所得出的结论与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接近。MI指数一直

19、小于零,总体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但由于Michaely指数综合考虑了进出口份额的大小,虽然我国连续多年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但进出口总额在逐年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MI值也由1997年的-0.0607上升到2006年的-0.0391,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一点与TC指数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 图3 服务贸易各部门Michaely指数(MI值)的变化图 MI值的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部门只有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最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门是运输服务。其他部门的MI值均在0附近波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输服务,占据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第3位,但按Michaely指数衡量的竞争力却

20、是最低的。按照比较优势说,我国应在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近年来国际运输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远洋集装箱运输的使用,运输业更多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明显薄弱。 四、结论及启示 1.结论 (1)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靠传统服务行业支撑,现代服务部门的比重很小,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以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主要利用自然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三项合计平均占服务贸易进口的70%和出口的80%以上。而更具现代意义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

21、费、咨询等部门对我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很弱,平均只占服务贸易进口的20%和出口的10%左右。这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1990-2005年间,世界服务贸易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类型占比从37.5%逐步增长到47.8%,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降到28.9%。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超过连续10年的服务贸易逆差,总体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平衡。自1992年我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后,除个别年度(1994年)外,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尤其是近年来,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趋势。与此对应的是,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竞争力指数一直小于0,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部门依然是资源劳动密集型的旅游、建筑、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等新兴服务行业竞争力指数大多数年份均为负值,这反映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始终处于竞争的劣势。 2.启示 (1)正确看待服务贸易逆差。大多数服务贸易部门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逆差表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低下,但从动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