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思路:(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结合版画对其进行解释,和学生进行简单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2)了解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基本概念。(3)学习等高线的特点。(4)地形单元类型认知和判读方法,结合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等地形类型。能够进行简单地形图的绘制。(5)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6)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运用。1学习任务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等
2、高线地形图的实践运用。该内容是学生在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的基础上,对以后地理课程各要素分析的基础,对以后章节学习打下基础(1)教学重点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从图表及图表语言当中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运用(2)教学难点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单元类型和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2学习者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基本地形单元判断错误,容易造成在实际判断中出现等高线图和实际地形图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对新内容会有一定的求知欲,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出现的问题
3、应当进行重点处理应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3教学目标(1)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从图表及图表语言当中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2)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对地形图进行彻底的分析能够对各种地形图进行判读(3)掌握科学的读图方法4教学准备地形图及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5教学过程设计(1) 具体教学过程A看图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让学生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和甲地的海拔高度B等高线、等高距、示坡线等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平面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 c等高线的特点等高距全图一致。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等高线
4、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E等高线地形图有关问题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2d。(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海拔高度。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货物储存规范与标准
- 五年级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及月度总结
- 文言文重点字词详解与练习
- 辊压机零件设计技术方案详解
- 2024年中国新型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 生产车间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 基层管理者实务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 年终员工激励方案与案例解析
- 2025年煤矿应急演练总结报告撰写培训试卷及答案
-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家政服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韩语四十音考试题及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2课时)
- 基于微信小程序自助洗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CNAS现场评审汇报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第2版)
-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发展史
- 五大员管理办法
- 福建省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手册(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