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之祖吴灵霞_第1页
南戏之祖吴灵霞_第2页
南戏之祖吴灵霞_第3页
南戏之祖吴灵霞_第4页
南戏之祖吴灵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南戏的源流: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南戏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 第一个阶段,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民间歌舞的小戏。 第二个阶段,南宋时期,南戏进入临安和其他城市,吸取各种艺术养料,发展为大戏,张协状元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第三个阶段,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互相影响。现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 第四个阶段,元末明初,南戏有了更加突出的发展,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

2、出现,并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后人称他东嘉先生。高明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杭州等地作过小官。后来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镇,琵琶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是他根据民间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共四十二出。 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3、。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第一:欲在家养亲,父不从,蔡伯喈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状元后,蔡伯喈想推辞牛丞相招婚,但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方式逼迫蔡伯喈“重婚”;第三:蔡伯喈时刻怀念家人,欲辞官归里,可朝廷不从。即所谓的三不从。 每一个“不从”都是蔡伯喈不敢违抗的,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的父名、权势和圣旨,蔡伯喈只有违心的认命,屈服了。他的不教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这一方面反映了蔡伯喈性格的软弱,另一方面反映出外在的规范、社会的准则与基本做人准则之间的冲突,因而,使全剧表现出元代后期文人在重建精神文化系统上的苦闷。三不从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

4、制度有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

5、观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幸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幸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

6、人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作品名句作品名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怎得梅花扑鼻香香十年窗下无人问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一举成名天下知知我本将心向明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奈何明月照沟渠渠 琵琶记是双线结构。一条线是蔡伯喈上京考试入赘牛府;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奉养公婆。在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中,有许多剧本都是双线结构,但在这些双线结构中,所组成的两个故事,有许多是互不相关的,它们不能彼此促进,互为增辉。而琵琶记的双线结构不同,它们共同敷演一家的故事,共同表演一个主题。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意义 总体上看作者主观希望“为文人立心”,宣传忠孝君臣的封建道德。但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表明封建社会忠孝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