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存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 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 油气储运工程08学生姓名: 胡天亨 学 号: 2008440108 设计地点(单位)_ 人文科技大楼E404_、E406_ 设计题目: 油库工艺系统设计 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27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 _ 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 _ 指导教师(签字):_ _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油库工艺系统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数据可知,一共有12种油品,分别为93#汽油、97#汽油,航天汽油,0#柴油,-10#柴油,-20#柴油,10#机械油,20#机械油,15#汽油机油,8#柴油机油,1
2、1#柴油机油,25#变压器油。首先,计算油库容量,然后进行选罐油品分组,然后进行防火堤,一次到油库车位数,确定鹤管数,计算作业线长度。最后是利用AtuoCAD绘制平面布置图,泵房工艺系统图,装卸作业流程图。关键词:油库容量、防火堤、鹤管、装卸作业线、流程目录一、 油库的平面布置41.1油库的布置原则41.2油库的分级分区41.3油库分区中各区的位置要求5二、油库容量确定62.1基础数据62.2油库容量计算及选罐7三、储油区的流程设计9四、防火堤设计94.1油罐布置94.2油品分组114.3储油罐区防火堤高度的计算11五、鹤管数的确定及装卸作业线长度的计算135.1一次到库最大油罐车数的确定13
3、5.2装卸作业线长度16一、油库的平面布置1.1油库的布置原则油库的平面布置是指将油库各种设施综合考虑后,在已确定的库址地形图上,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地加以布局,并标绘出油库全部设计的名称、位置、平面尺寸等。它是油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油库设计的前导和基础。在充分调研、了解相关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可结合油库特点,按下述原则考虑总平面布置:(1)便于收发作业;(2)库内油品应尽量做到单向流动,避免在库内往返交叉;(3)合理分区,以便各种作业安全生产,避免非生产人员来往于工作区域,特别是储油区和装卸区;(4)库内布置的各种设施,必须符合防火、卫生等有关设计规范,确保油库安全。同时应力求布置紧凑,
4、减少用地;(5)变配电间及锅炉房等辅助设施要尽量靠近主要用电、用气单位,以节省投资和经营费用;(6)充分利用地形,做好隐蔽工作;(7)考虑到油库的今后发展,应适当留有扩建余地。1.2油库的分级分区 油库的分级分区,针对的是,油库储存的易燃易爆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油库的安全。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对油库等级的划分,针对不同的等级和区域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的正常运行,提高油库的安全性。表2-1 石油库的等级划分等级石油库总容量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表2-2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油品闪点()举例甲28以下原油、汽油乙28至60以下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5、、-35号轻柴油丙A60至120轻柴油、重柴油、20号重油B120以上润滑油、100号重油1.3油库分区中各区的位置要求一般按油库业务的要求可将油库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1、储油区地上油罐宜按地形布置在低于卸油区、高于装油区的位置。按规划预留扩建油罐的场地。地下坑道式油罐室的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岩石覆盖层的厚度。油罐室顶部岩石覆盖层的厚度,应满足防护要求。油库口部外防护半径范围内除口部伪装外,不得建其他建筑物。2、铁路装卸区宜布置在油库或装卸油站的边缘地带,不宜与库,站出入口的道路相交叉,铁路装卸油专用线的卸油车位按双股道尽头式布置。规划预留扩建装卸油车位的场地。3、水
6、运装卸区应按停靠油轮的需要,布置接受压舱水或洗舱水的设施。3、公路装卸区应布置在油库面向公路的一侧。宜设置围墙与其他各区隔开,并设置单独出入口,在出入口处设业务室。出入口外侧设停车场。4、行政管理区必须设围墙与其他各区隔开,应设单独对外的出入口。二、油库容量确定2.1基础数据油库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油库容量的确定。油库容量在生产上主要起调节作用,保证向市场和生产部门稳定地供应油品。因此,它的库容必须做到集中来油时能及时把油品卸入库内储存,在两次来油的间歇中,有足够的油品供应市场。油库容量可根据周转系数法确定。各种油品设计容量由下式求得:式中,某种油品的设计容量,; 该种油品的年周转额,; 该
7、种油品的密度,; 该种油品的周转系数; 油罐利用系数。油罐选用的一般原则为:(1)每种油品至少要选两个油罐;(2)尽量选用容量较大的罐;(3)对整个油库来说,选用储罐的规格应尽可能的统一。表11 油罐的型号及尺寸油罐类型罐容量(m3)罐壁高(m)罐直径(m)内浮顶罐500014.27422内浮顶罐300015.8516.5拱顶罐500014.27422拱顶罐300012.69118.8拱顶罐10009.52512拱顶罐7009.49110拱顶罐5008.3089表12 常用油罐类型罐区储罐类型常用油罐容量(m3)汽油罐区内浮顶罐5000和3000柴油罐区拱顶罐5000和3000粘油灌区拱顶罐1
8、000和700、500 表1-3 油品性质参数油品名称密度(kg/ m3)年周转量(t/a)年周转系数油罐利用系数93#汽油0.73210000140.9597#汽油0.72170000130.95航天汽油0.723000090.950#柴油0.8490000100.95-10#柴油0.8470000100.95-20#柴油0.842000050.9510#机械油0.89300030.8520#机械油0.93200030.8515#汽油机油0.92300030.858#柴油机油0.92300030.8511#柴油机油0.92200030.8525#变压机油0.89150030.852.2油库容
9、量计算及选罐根据上述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各种油品的性质参数可得:93#汽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4个5000的内浮顶罐。97#汽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4个5000的内浮顶罐。航天汽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3000的内浮顶罐。0#柴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4个3000拱顶罐。-10#柴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3个3000拱顶罐。-20#柴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3000拱顶罐。10#机械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700拱顶罐。20#机械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500拱顶罐。15#汽油机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700拱顶罐。8#柴油机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700拱顶罐。11#柴油机油根据油罐选用
10、原则,选2个500拱顶罐。25#变压机油根据油罐选用原则,选2个500拱顶罐。所以根据以上数据得油库总容量 =50008+3000(2+4+3+2)+7006+500(2+2+2+2) =80200三、储油区的流程设计 储油区流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油罐中油品出入的管道铺设以及管道的设置方式。对于规模较小的,且经营的油品种类不多、业务单一的油库,流程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经营品种较多的油库,流程则比较复杂,如不注意精心布置,便有可能给生产带来不便,甚至影响使用,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布置油库流程时,必须首先考虑油库的业务要求及同时操作的业务种类,使之操作方便、调度灵活、互不干扰、经济
11、合理、节约投资,不但满足收发作业要求,并应使各油罐间可能相互输转,相应油泵能互相备用。在流程布置上要辩证地处理好业务要求、生产管理和建设投资三者的关系。一个好的流程设计便是三者的统一:满足生产、调度灵活、节约投资。油库的工艺流程有各种不同的布置和处理,归纳为以下三种布置形式:(1)单管系统 将油品分为若干组油罐储存,每组各设一根输油管在每个油罐附近与油罐相连。 (2)双管系统 安装方式与单管系统相同,只是每组设两根输油管道。(3)独立管道系统 每个油罐都有一根单独管道通入泵房。卸油管也按不同品种分别进入泵房。 四、防火堤设计4.1油罐布置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库的地上油罐和覆土油罐,应按下列
12、规定成组布置:(1)甲、乙和丙A类油品储罐可布置在同一油罐组内;甲、乙和丙A类油品储罐不宜与丙B类油品储罐布置在同一油罐组内。(2)沸溢性油品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油品储罐布置在同一油罐组内。(3)地上立式油罐、高架油罐、卧式油罐、覆土油罐不宜布置在同一个油罐组内。(4)同一个油罐组内油罐的总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定顶油罐组及固定顶油罐和浮顶、内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不应大于120000m3;浮顶、内浮顶油罐组不应大于600000 m3;(5)同一个油罐组内的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1000 m3时,不应多于12座;单罐容量小于1000m3的油罐组和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组内的油罐数
13、量不限。(6)地上油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防火堤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并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且不应泄漏。立式油罐防火堤的计算高度应满足堤内有效容积的需要。防火堤的实高应比计算高度高出,且不应低于(以防火堤内侧涉及地坪计)、不宜高于(以防火堤外侧道路路面计)。如采用土质防火堤,堤顶宽度不应小于。严禁在防火堤上开洞。管道穿越防火堤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在雨水沟穿越防火堤处,应采用排水阻油措施。油罐组防火堤的人行踏步不应少于两处,且应处于不同方位。(7)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固定顶油罐,不应小于油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量。对于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
14、不应小于油罐组内的一个最大油罐容量的一半。当固定顶油罐与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布置在同一油罐组内时,应取与中规定的较大值。(8)立式油罐罐组内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隔堤:当单罐容量小于时,隔堤内的油罐数量不应多于6座。当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至小于时,隔堤内的油罐数量不应多于4座。当单罐容量等于或大于时,隔堤内的油罐数量不应多于2座。隔堤内沸溢性油品储罐的数量不应多于2座。隔堤顶面标高,应比防火堤顶面标高低。隔堤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液压力而不应泄漏。4.2油品分组根据油品分组原则,可将油品按如下分组:(1)93#汽油、97#汽油和航天汽油分为一组。(2)0#柴油、-10#柴油和-
15、20#柴油分为一组。(3)10#机械油和20#机械油,15#汽油机油、8#柴油机油、11#柴油机油、25#变压器油分为一组。4.3储油罐区防火堤高度的计算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有如下油品93#汽油、97#汽油和航天汽油为甲类油品;0#柴油、-10#柴油和-20#柴油为乙B类油品;10#机械油和20#机械油,15#汽油机油、8#柴油机油、11#柴油机油、25#变压器油为丙B类油品。立式油罐防火堤的计算高度应保证堤内有效容积需要。防火堤的实高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防火堤的实高不应低于1m(以防火堤内侧设计地坪计),且不宜高于2.2m(以防火堤外侧道路路面计)。根据油罐布置图可得a1=H+4D+0.
16、4D4+d=14.274+422+0.4224+16.5=153.974b1=H+2D+0.4D=14.274+222+0.422=67.074所以 h1= =0.72m根据防火堤设计规则,取h1=1ma2=H+5D+0.6D4 =12.691+518.8+0.618.84=151.811b2=H+2D+0.6D =12.691+218.8+0.618.8=61.571所以 h2= = =0.42m根据防火堤设计规则,取h1=1ma3=H+2D+d+10 =9.491+20+9+10=48.491mb3=2D+H+2 =20+9.491+2=31.491m所以 h2= = =0.61m根据防火
17、堤设计规则,取h1=1ma4=H+D+2d+10 =9.491+10+29+10=47.491mb4=H+2D+2 =9.491+210+2=31.491m所以 h2= = =0.60m根据防火堤设计规则,取h1=1m五、鹤管数的确定及装卸作业线长度的计算5.1一次到库最大油罐车数的确定对于供应(分配)油库的某种油品,一次到库的最多油罐车数,可按下式确定:式中,该种油品散装铁路收发的计划年周转量,; 收发波动系数。一般取; 一个油罐车的容积,; 该种油品的密度,; 一年的工作日(以每天到货一次计)。93#汽油 (取32)97#汽油 (取27)航天汽油 (取5)0#柴油(取12)-10#柴油 (
18、取10)-20#柴油 (取3)10#机械油 (取1)20#机械油 (取1)15#汽油机油 (取1)8#柴油机油 (取1)11#柴油机油 (取1)25#变压器油 (取1)按机车牵引定数确定 =47.22 (取48)实际一次到库的最大油罐车数为:=485.2装卸作业线长度装卸作业线长度可由下式计算:式中,油品一次到库的最大油罐车总数; 一辆油罐车的两端车钩内侧距离,m; 作业线起端至第一辆油罐车始端的距离,一般取=10m; 作业线终端车位的末端至车当的距离,一般取=20m。本次设计布置成三股作业线,一辆油罐车的两端车钩内侧距离为12m,相邻轻粘油罐车相距不小于12m。所以由上图可得La=L1+L2+nL=10+20+2412=318(m)Lb=L1+L2+nL=10+20+2412=318(m)Lc= L1+L2+nL=10+20+612=102(m)由此得出:鹤管数:21个 下卸器:6个总结 油库设计中,首先确定油库的平面布置。将油库各种设施综合考虑后,在已确定的库址地形图上,按照一定比例合理地加以布局,并标绘出油库全部设计的名称、位置、平面尺寸等。其次,是油库容量的确定。油库容量在生产上主要起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