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_第1页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_第2页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_第3页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_第4页
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说明(二)表现手法(二)表现手法(1 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怀古伤今、以古讽今)情于景、怀古伤今、以古讽今)(2 2)描写手法:白描、衬托、虚实结合、欲扬)描写手法:白描、衬托、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后仰等。先抑、欲抑后仰等。(3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用典等。典等。1

2、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物言志等。 2 2、描写:、描写:v1 1、直接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渲染、直接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渲染v2 2、侧面烘托:以景衬情、以景衬人、侧面烘托:以景衬情、以景衬人 常用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1)(1)比喻,比喻, (2)(2)比拟;比拟;(3)(3)借代;借代;(4)(4)排比;(排比;(5 5)夸张;)夸张;(6)(6)双关;双关;(7 7)对偶;)对偶; (8)(8)用典;(用典;

3、(9 9)对比)对比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顶针等。文、顶针等。5一、比一、比 喻喻1 1、概念:、概念: 比喻就是比喻就是“打比方打比方”。即两种。即两种不同不同性质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 2、结构:、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即本体本体(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喻体(作比(作比喻的事物)和喻的事物)和比喻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性词语)组成。63 3、构成比

4、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但不是比喻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下雨了。 表示想象。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5、。 表示举例的引词。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74、比喻的种类、比喻的种类: (1)(1)明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2)暗喻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是、成了、变成成了、

6、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 ( (3)3)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4)博博喻喻。就是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是最要紧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n比

7、喻的作用:比喻的作用:n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帮人加深体味;n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叫人便于接受;n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给人鲜明的印象。 9二、比拟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拟来写(拟人);把人);把人当作物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来写(拟物)和把此把此物当作彼物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实上,前一种形式是

8、把事物“人化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物化”或或“把甲把甲物乙物化物乙物化”。10例: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例: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把运用于把运用于“人人”的动词、形容词直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接描写物。 例: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例: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

9、膀掌,一千双翅膀. .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 11n例: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例: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n把物当人来呼唤。把物当人来呼唤。n 例: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例: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n(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栽”用来用来描写描写“绵绵情意绵绵情意”)12一、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一、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比拟是仿

10、照“拟体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重点在“喻喻”。 2、比拟中,本体和、比拟中,本体和“拟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拟体”一般不出现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喻体必须出现须出现。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n拟人的作用拟人的作用: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

11、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n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n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三、借代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5 种类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红眼睛红眼睛原知

12、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具体代抽象 丢了丢了乌纱帽乌纱帽 3、专名代泛称、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 4、形象代本体、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个是马褂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西装。 5、部分代整体、部分代整体 几千双眼睛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都在盯着你. 6、结果代原因、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 7、原料代本体、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16借代的作用借代的作用 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13、、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简洁、精炼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两个人,一个“马褂马褂”,一个,一个“西装西装”。 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借代要得当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张伯伯家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 容易产生误解。容

14、易产生误解。 17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 体不出现。体不出现。2、不同点不同点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足为据的。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悲的厚障壁了。18 A A 项是借代,项是借代,“纨绔纨绔”本指本指“细绢做的裤子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

15、的借喻。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行。 D.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一片雪帘雾障里。19 1、扩大夸张、扩大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缩小夸张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眼光

16、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 半。半。 3、超前夸张、超前夸张 农民们都说: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看见这样鲜绿的苗, 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四、夸张四、夸张20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稻田禾

17、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21 夸张的作用:夸张的作用: 1、深刻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深刻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的鲜明的感情

18、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读者的强烈共鸣。 2、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22n不去电影院,也能天天不去电影院,也能天天“奥斯卡奥斯卡”。n到银行办的事情,让手机代劳吧到银行办的事情,让手机代劳吧 。n高速舒适,犹如云中漫步高速舒适,犹如云中漫步。n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明年年18。(香皂)。(香皂)n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n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

19、解忧,惟有杜康。(白酒)杜康。(白酒)n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n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广告修辞大擂台广告修辞大擂台n借代借代n拟人拟人n比喻比喻n夸张夸张n夸张夸张n引用引用n引用引用n比喻比喻23对偶的种类对偶的种类 、正对、正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反对 b.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俯首甘为孺子牛。 3、流水、流水 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五、对偶 成分对

20、偶成分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论时事不留面子,砭时弊常取类型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句子对偶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24对联对联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上下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字数必须必须相等相等,不能不能用用重复重复的的上上联的联的末末一句必须是一句必须是仄声仄声,下下一联一联的的末末一字必须是一字必须是平声平声。上下联的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结构相应)。上下联的上下联的平仄平仄要相要相对立对立,上联要用上联

21、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反过来也一样。251、 配对式。配对式。 例例1 1、19871987年高考题:以年高考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A柳絮池塘淡淡风柳絮池塘淡淡风 B B榆荚临窗片片雪榆荚临窗片片雪 C C带水芙渠点点雨带水芙渠点点雨 D D丁香初绽悠悠云丁香初绽悠悠云对对 偶偶26 给下面成语配对给下面成语配对雪中送炭雪中送炭 非驴非马非驴非马化险为夷化险为夷下笔下笔

22、成文成文说长道短说长道短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旗开得胜旗开得胜 五湖四海五湖四海粗制滥造粗制滥造 山穷水尽山穷水尽锦上添花锦上添花不伦不类不伦不类转危为安转危为安出口成章出口成章评头品足评头品足缘木求鱼缘木求鱼马到成功马到成功万水千山万水千山精雕细刻精雕细刻柳暗花明柳暗花明27春晖又红万朵花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老梅到时自然红芳草春来依旧绿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浮云变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冬雪欲白千里草锦江春色来天地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芳树无人花自落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

23、荣日暖神州万木荣28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莺唤起莺唤起一庭佳丽,一庭佳丽,小苑西回,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此间有尧天舜日。 看池边绿树,看池边绿树,2、组合式。、组合式。293、改写式。、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用来作“画

24、卷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锁住三峡无数峰 30对偶的作用: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表意凝炼,抒情酣畅。311 1、概念:、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

25、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六、排比六、排比32排比的作用: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节奏鲜明,长于抒情。33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

26、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让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首交;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它可能是一片海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让你体会壮阔 它可能是一座雕像它可能是一座雕像 让你明白雄健让你明白雄健 34七、反复七、反复n1、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如: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如:n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冒着敌人的

27、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n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它在哪里灭亡。352、反复的种类:、反复的种类:n(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n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n(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隔其他词语或句子。n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

28、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砍下的毛n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363、反复的作用:、反复的作用:n反复具有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增强节奏感的效果。恰当感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想的作用。4、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各用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各用。如:。如: 了不起的人民,了不起的国家,了不起的成就。了不起的人民,了不起的国家,了不起的成就。 反复和重复不同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罗嗦,是一种语,重复是语言

29、的罗嗦,是一种语病。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病。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出发决定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出发决定是否运用。是否运用。37八、设问八、设问 1 1、概念:、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 3、设问的作用: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设问的作用: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

30、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38九、反问九、反问 (反诘)(反诘) 1 1、概念:、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就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就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 2、反问的作用:、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39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