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徐:必修四苏轼《定风波》公开课课件_第1页
MISS徐:必修四苏轼《定风波》公开课课件_第2页
MISS徐:必修四苏轼《定风波》公开课课件_第3页
MISS徐:必修四苏轼《定风波》公开课课件_第4页
MISS徐:必修四苏轼《定风波》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一生仕途坎坷,多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先后在次被贬,先后在杭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颍州、惠州、州、登州、颍州、惠州、儋州儋州等地任职。等地任职。林语堂: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3苏苏 轼轼41.1.品析词作语言,体会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品析词作语言,体会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2.2.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3.3.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5定风波,词牌名定风波,词牌名 作者因作诗表达对新法的作者因作诗表达对新法的不满,陷入不满,陷入

2、“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入入狱将近四个月狱将近四个月,后被贬至黄州后被贬至黄州当团练副使当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没有实权)(职位相当低微,没有实权)。作定风波时已被作定风波时已被贬至黄州贬至黄州三年三年。6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3、雨也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晴。xng xiosuqiossuyn7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莫听 穿林穿林 打叶声,何妨打叶声,何妨 吟啸吟啸 且徐行。竹且徐行。竹杖杖 芒鞋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烟雨 任平生。任平生。 料峭料峭 春风春风 吹酒醒,微冷,山头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斜照 却相却相迎。回首迎。回首 向来向来 萧瑟处,归去,也无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风雨 也也无晴。无晴。xng xiosuqiossuyn

4、8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此。这首词的序为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这首词的序为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时间:三月七日三月七日 地点:地点:沙湖道中沙湖道中 事件:事件:遇雨,后转晴遇雨,后转晴人物:人物:雨具雨具(拿着雨具的人)(拿着雨具的人),同行,余,同行,余感觉:感觉:狼狈狼狈 不觉不觉写作缘由:写作缘由:故作此故作此9上片: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5、任平生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雨不必去理会那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地走。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草鞋轻快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竹杖和草鞋轻快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一件蓑衣,任凭一生的风雨吹打。!一件蓑衣,任凭一生的风雨吹打。10下片: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晴。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微冷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微冷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冷意。山头的斜阳却迎面照过来。回

6、头些冷意。山头的斜阳却迎面照过来。回头望一眼来时风吹雨打的地方,回家去,既望一眼来时风吹雨打的地方,回家去,既无风雨,也无天晴。无风雨,也无天晴。 1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1.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如何处理如何处理的?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从中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怎样的心态心态及及词人形象词人形象?2.2.雨中道路泥泞难行,为什么雨中道路泥泞难行,为什么词人却说词人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轻胜马”呢?呢?12莫听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何妨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且徐行。疾风骤雨疾风骤雨置之不理置之不理超然物外超然物外泰然从容泰

7、然从容闲适轻松闲适轻松挑战风雨挑战风雨1.1.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如何处理如何处理的?从中可以的?从中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看出词人怎样的心态心态及及词人形象词人形象?131.1.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词人是如何处理如何处理的?从中可以的?从中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看出词人怎样的心态心态及及词人形象词人形象? 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长啸的词人时而吟唱,时而长啸的词人形象。形象。142.2.雨中道路泥泞难行,为什么词人却说雨中道路泥泞难行,为什么词人却说“竹杖竹杖芒鞋轻

8、胜马芒鞋轻胜马”呢?呢?“竹杖芒鞋竹杖芒鞋”一般是穷人或闲人所用,一般是穷人或闲人所用,这这里里喻指闲散江湖喻指闲散江湖“骑马骑马”一般是官员或忙人所用,一般是官员或忙人所用,这里这里喻喻指奔波官场指奔波官场“轻轻”这里实际上是说苏轼被贬远离京城,这里实际上是说苏轼被贬远离京城,远离朝政,远离朝政,“无官一身轻无官一身轻” 用用“竹杖芒鞋竹杖芒鞋”与与“骑马骑马”进行对比,进行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153.3.这首词除了描写途中遇雨,这首词除了描写途中遇雨,自己如何面对自然风雨外,还自己如何面对自然风雨外,还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如何面对人

9、生风雨、政治风雨如何面对人生风雨、政治风雨164.4.这首词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词人面对人生风雨、这首词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词人面对人生风雨、政治风雨的政治风雨的态度态度?烟雨烟雨风雨风雨自然界风雨自然界风雨人生险途、政治风雨人生险途、政治风雨晴晴自然界晴天自然界晴天人生顺境人生顺境作者作者坦然面对人生风雨坦然面对人生风雨, ,镇定、潇洒、镇定、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从容的生活态度。175.5.谈一谈从谈一谈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你得到三句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了什么启示?v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v失败与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失败与成功

10、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来了,成功还会远吗?v也许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也许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v要坚信困境是暂时的要坚信困境是暂时的18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这首词所写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这首词所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作者通过记叙途中遇雨的作者通过记叙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暗写了自己所遭遇生活小事,暗写了自己所遭遇的政治风雨。表现了无论人生的政治风雨。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以小见大。凸显作

11、者旷哲理,以小见大。凸显作者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达、洒脱的人生态度。19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莫听 穿林穿林 打叶声,何妨打叶声,何妨 吟啸吟啸 且徐行。竹且徐行。竹杖杖 芒鞋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烟雨 任平生。任平生。 料峭料峭 春风春风 吹酒醒,微冷,山头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斜照 却相却相迎。回首迎。回首 向来向来 萧瑟处,归去,也无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风雨 也也无晴。无晴。xng xiosuqiossuyn20周记周记:

12、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对于这些与挫折,对于这些“人生风雨人生风雨”,我们是,我们是假装看不见,还是勇敢面对?假装看不见,还是勇敢面对?请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请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不少于300300字的周记。字的周记。21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成了一片晴空。 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旷达,一样洒脱。一样旷

13、达,一样洒脱。22谢谢 谢谢23东东 坡坡 苏轼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注:注:1 1、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务农之所。、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务农之所。 2 2、荦(、荦(lu)lu)确,高低不平的样子。确,高低不平的样子。3 3、铿然:因敲击而发出响亮之声。、铿然:因敲击而发出响亮之声。明确:明确:运用象征(借喻)手法,用荦确坡头路暗指仕途运用象征(借喻)手法,用荦确坡头路暗指仕途的挫折。的挫折。那凸凹不平的坡头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