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宣教课件_第1页
实习宣教课件_第2页
实习宣教课件_第3页
实习宣教课件_第4页
实习宣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讲人主讲人: : 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科室环境科室环境(物品摆放,物品摆放,区域划分区域划分) 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措施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的处理职业暴露的处理 实习宣教,应急处理,护理差错预防实习宣教,应急处理,护理差错预防 登记,考核,请假制度登记,考核,请假制度 宣教内容 科室概况科室概况科室成立于1994年肝病门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有病房21间,正规床位59张。 现有医生9人,护士23人。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环境介绍环境介绍科内环境科内环境: 工作区:工作区:医办室,护士站,治疗室,库房,处置室,病房 生活区:生活区:医生

2、、护士值班室,更衣室,洗澡间,医务人员卫生间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区域划分区域划分清洁区:清洁区: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传染病患者不能进入的区域物的污染,传染病患者不能进入的区域 更衣室,值班室,工作人员卫生间更衣室,值班室,工作人员卫生间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介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介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 内走廊内走廊,治疗室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护士站,库房库房污染区:污染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区域,包括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品暂存

3、和处理的场所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 病房,病房走廊,病房卫生间病房,病房走廊,病房卫生间 ,处置室,处置室 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1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v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v虫媒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少见)、虫媒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少见)、流行性乙型脑炎(极少见)、(极少见)、疟疾(极少见)、(极少见)、狂犬病(极(极少见)少见)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粪口传播: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甲型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

4、、戊型肝炎、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血液血液-体液传播:体液传播:乙肝、丙肝、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疟疾、狂犬病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粒子(5微米)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结核,水痘,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带有 病原微生物的 飞沫核(5微米),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 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猩红热、流感、流感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隔离措施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

5、而感染的疾病,如气性坏疽、破伤风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衣帽整洁、戴口罩,医务人员的手有破损时应戴手套2、同种病原菌患者单间隔离,病房用蓝色隔离标志3、被患者污染的敷料、换药器械、输液器等集中焚烧处理 隔离措施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防止被注射针头等利器刺破,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位患者前要洗手。2、接触患者前要穿工作服,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时要戴手套。若患者的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要及时更换,污染的工作服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隔离措施3、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4、被血液

6、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患者用过的针头放入防水、防刺破、有标记的利器盒内,送医疗垃圾站焚烧处理。 隔离措施 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防止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麻疹、流脑、肺结核、百日咳1、病房用黄色隔离标志,同一种病原体感染住同一病房。2、进病房戴口罩,病房通向走廊的门窗要关闭,患者离开病房需戴口罩。3、病房每天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机消毒 隔离措施 消化道隔离:又称床旁隔离,适用于通过粪口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等。1、不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病房

7、用棕色隔离标志2、工作人员接触不同疾病患者要进行手消毒3、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灯消毒30min,病房设施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4、患者的食具、便具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经消毒处理后再倒掉5、病室设有防蝇设备,定期灭蟑螂、老鼠。 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进入工作区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值班室。 为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前后,要严格进行手消毒。 经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送至供应室消毒。抽取患者的血标本、腹水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方可倒掉 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患者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并根据病人

8、情况及时更换。枕芯、棉褥、床垫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定期消毒。 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体温计用后需用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保存。 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消毒隔离制度 进入治疗室、处置室、病房应戴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治疗室、处置室应每日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房间空气紫外线照射每日一次。 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超过有效期应重新消毒灭菌。 氧气湿化瓶、雾化面罩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治疗室、处置室、病房、厕所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用后消毒,分开放置 消毒隔离制度 病区垃圾置于塑料袋内,封闭运送,

9、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正确分类、分开搬运。 传染病患者按病种分区安置,工作人员接触不同病种患者要严格遵循隔离制度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三个概念:标准预防三个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双向防护:实施双向保护,防止疾病双向传双向防护:实施双向保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隔离措施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必考虑其诊断)目的目的是既要防止

10、患者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也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患者。 标准预防隔离技术包括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戴手套,穿隔离衣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等,戴防护眼镜等 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的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的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因此,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因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措施之一 洗手的时机1 、直接接触 患者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之后;3 、穿脱隔离衣

11、前后,摘手套后;4、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5 、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七部洗手法七部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指缝相互揉搓,两手交替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各指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两手交替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两手交替、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两手交替 6、指尖在另一掌心转动揉搓、指尖在另一掌心转动揉搓 ,两手交替进行两手交替进行7、一手握另一手腕旋转揉搓,两手交替v佩戴口罩前要清洁双手佩戴口罩前要清洁双手v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v口

12、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及时更换。损时及时更换。v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v离开房间前要将用过的口罩离开房间前要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放入医疗垃圾桶内v实习宣教课件实习宣教课件 职业暴露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者、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中引起的危害。 职业暴露后处理步骤 局部紧急处理 报告与记录 暴露的评估(暴露源、受伤程度) 预防用药和随访职业暴露的部位职业暴露的部位l皮肤损伤(针刺伤)最常见的暴露形式: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再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l黏膜损伤: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再用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l溅入口腔、眼睛: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