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题技巧_第1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_第2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_第3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_第4页
文言文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全文言文答题技巧,帮你整理好了一、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 ”等问 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 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 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 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 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

2、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预备知识三:其他高频词汇1.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 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二、如何答好每一道题1.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答题技巧】 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

3、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相关知识】一词多义的产生 : 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120常见文言实词1. 爱安被倍本鄙兵

4、病察朝2.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

5、、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2.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 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2. 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 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6、运用五点意识法: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苏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3尔其戒之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

7、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2果为马所颠仆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 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而 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

8、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何 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副词:“多么”。乎 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介词:“于”、“在”、“从”。乃 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代词:“你”、“你的”。其 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

9、”“其中且 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助词,用于句首。若 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构成复音虚词所连用,助词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和“为”呼应,表被动;和“以”表原因,“的原因”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为介词: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 于、因为”;表被动,“被”疑问语气助词,呢。(10)

10、 焉 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 兼词“于之” 作形容词词尾(11) 也 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 表疑问语气? 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12) 以 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 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13) 因 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连词,“因此”、“于是,就”。(14) 于介词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

11、”、“到”、“从”、“对”、“对于”、“由于”; 表比较,“比”; 被动,“被”。(15) 与 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连词,“和”、“及” 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动词(给予,结交,参加)。(16 )则 副词:表判断,“就是” ? 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17 )者 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用在句中,表提顿”。 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18 )之 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

12、(“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3. 评价题,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注意】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1)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 )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 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13、。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 指品质恶劣。 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常见古今异义亲戚;妻子;中国;所以无论;更衣;殷勤;卑鄙其实.丿、春秋;结束;约束中原;烈士;牺牲;虽然不好;根本;-IV学者;地方山东;县官;致意;从容便宜;故事;南面;可怜以为;从而;至于;祖

14、父不必;因而;智力;前进即使;向来;因为;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4.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5.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a. 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 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b. 实词标志法:对话、弓I文常常用“曰”“云”“言

15、”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 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 ,之后找宾语。C.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 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d. 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 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e. 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 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2 )文言文翻译题:【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

16、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赋分点】a. 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b. 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c. 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三、备查知识【备查知识一】常见文言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女口: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女口 :“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

17、敝沛公”。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2. 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2) 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 -怎么样。)(4 )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一一明显);3. 动词的活用:(1 )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 -来)(2 )动词活用为名词,

18、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备查知识一】常见文言特殊句式1. 判断句(1 )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2) “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3) 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2. 被动句:(1) 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2) “为”、“为所”、“为所”表判断; 口:“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 “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4 )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3. 省略句:(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

19、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 )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3) 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4. 宾语前置:(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2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女口 :“唯利是图”等。(4) 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5. 定语后置:(1) 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 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 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6. 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1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