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_第1页
国家精品课程-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_第2页
国家精品课程-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_第3页
国家精品课程-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安庆师范学院所 属 学 校安庆师范学院(不是部属)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化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有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徐衡申 报 日 期2009 ,6,91安徽省教育厅制二 九年五月填写要求一、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21

2、课程负责人情况姓名徐衡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 , 11最终学历本科职称教授电 位硕士职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1-1基本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xuhengE-mail所在院系信息通信地址(邮编)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46001)研究方向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

3、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1:有机化学,基础课程,3 学时/周,5届, 410人。2:有机合成,专业课程,2 学时/周,1届, 108人。3: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2 学时/周,1 届,69 人。4:现代表征方法和技术,研究生课程,4学时/周,5届, 35 人。实践性教学:1:基础化学实验(二) ,5 届, 150 人2:基础化学实验(三) ,5 届, 150 人33:毕业论文, 5 届, 50 人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4、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1.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8- 氨基喹啉 Schiff 碱单链磁体的合成及磁性研究KJ2007B092);主持2. 国家自然基金(具有分子双稳性的一维自由基磁相变材料的研究20371002);第三3.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磁、电双功能分子基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2006kj042A );第三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利用间接电化学法合成诺维定衍生物070414164);第三发表的学术论文:1. Heng Xu, Li

5、ang-Fang Huang, Li-Min Guo, Yuan-Guang Zhang, Xiao-Ming Ren, You Song, Jingli Xie. Three green luminescent cadm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8-aminoquinoline ligands: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emission spectra and DFT calculations. J. Lumin. 128 ( 2008) 1665-1672.2. Heng Xu , Cheng He, Yuan-Xia Sui,

6、 Xiao-Ming Ren, Li-Min Guo,Yuan-Guang Zhang, Sadafumi Nishihara, Yuko Hosokoshi.4Self-assembled molecular magnets from discrete dimer to one-dimensional helical chain: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Polyhedron 26 2007() 4463-4469.3.Heng Xu , Xiao-Ming Ren. 1-(4-Bromobenzyl)py

7、ridinium bis(1,2-dicyanoethylene- 1,2-dithiolato) cuprate(III) Acta Cryst. E62 (2006) m3134-m3136.4. Heng Xu , Zhao-Ping. Ni, Xiao-Ming. Ren, Qing-Jin. Meng. One-dimensional chain constructed via H-bonding and pp stacking interactions based on the building block of NiL2$0.5Me 2CO(HLZN-(8-quinolyl)sa

8、licylaldimine):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y and DFT calculation. J. Mol. Struct. 752 (2005) 153-157.5. Guang-Xiang Liu *, Heng Xu, Xiao-Ming Ren, A 2-fold Interpenetrated Framework based on Tetranuclear Heterometallic Cluster: Synthesis,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Z. Anorg

9、. Allg. Chem. 2008, 634, 927-930.2005年度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的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52. 主讲教师情况姓名刘涛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 , 11最终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电 位博士职务无传 真2-1基本化学化工学院liutE-mail所在院系信息通信地址(邮编)研究方向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 号( 246011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承担

10、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编的规划教材 (不超过五项)2-2教学1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情况有机化学,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 /周, 4 届共 350 人;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专业课程,2 学时 /周, 4 届共 500 人;高等有机化学,专业课程,2 学时 /周, 1 届共 100 人;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实验 100 人、毕业设计/论文 20 人;

11、6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学术研究课题:2-3学术研究间接电化学合成诺维定衍生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年,主持;利用间接电化学法合成诺维定衍生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年,主持;由力可拉敏半合成制备加兰他敏的研究,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7-2009 ,主持;2学术论文:加兰他敏的半合成研究,化学学报,( 1 ),20

12、07 年; 5- 羟基 -4- 甲氧基 -2- 取代基苯甲醛合成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 ), 2007 年外消旋加兰他敏的全合成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2006 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姓名赵顺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7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电 话138556218672-1学位硕士职务无传 真基本信息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zhaoshp所在院系E-mail72-2教学情况2-3学术研究通信地址(邮编)安庆市菱湖南路128 号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246011 )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

13、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编的规划教材 (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有机化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4 届,约 250 人有机合成专业课,周学时2,4 届,约300 人高分子材料导论选修课,周学时2, 1届,36人实践性教学:有机化学实验约 500人;毕业论文23 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

14、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论文:高岭石 /甘氨酸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安徽化工, 2005 ,5 ;高岭石 /酒石酸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 , 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83. 教学队伍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徐衡女1968 , 11教授有机化学授课,指导实验刘涛女1974 , 11副教授授课,指导实验有机化学3-11971 , 2授

15、课,指导实验人员何成东男讲师有机化学构成(含外赵顺平男1977 , 7讲师授课,指导实验聘教师)有机化学1977 , 6授课,指导实验张霞女讲师有机化学指导实验徐厚才男1974 , 5讲师有机化学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课程组教师 6 名,知识结构比较好,中青年教师占多数,年龄结构合理,3-2队伍短小精干,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学生比例1:50 。教学队 课程组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 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伍整体结构果:徐衡,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1995 年开始从事有机化学教学,连续为多届学生授课、指导

16、有机化学实验,使用过多种教材,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改革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二00 五年被评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培养对象。刘涛,浙江大学博士, 2005 年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得教学经验。课程组主讲教师年终考核均为优秀。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对35 岁以下的年青师,实行导师制,有机化学教研室硕士以上学位达到5 人。占比例 83%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教研活动与教改成果 ;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很广, 涉及到有机合成、有机结构理论、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有机化学实验微型化研究及3-3绿色化学实验的开展, 其中有机实验库的建设获校

17、级教研立项; 多媒体计教学改算机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 经常与全国许多院校互相交流课件, 互相学革与研习教学改革经验。究有机化学课程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 实行教考分离; 建立了微机管理的题库,;开展多媒体教学, 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正在筹建教学辅导网“有机化学教学辅导网站”,计划放在校园网上,开展网上学习与辅导。3-4青年教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引进人才优秀博士毕业生。目前本课程的主讲和辅导教师中有1 人是引进博士;2优秀教师传、帮、带。新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都先安排跟随具有丰师培养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辅导, 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在优教师

18、的传、帮、带下逐步走上主讲岗位。103教学观摩与研讨。本课程组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 介绍经验、交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心得及教电子课件制作技术。4参加教学研讨会。上述措施经几年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培养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高、年龄梯队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在学院、教研室的共同关心与鼓励下,徐厚才老师于2009 年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何成东师在我校第九届课堂教学大赛上荣获二等奖。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学位)的人的比例。11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

19、历史沿革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并能初步运用基础知识综合解析有机反应、有机合成中的某些问题,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科学成就和新发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其他后续课程有准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较坚实的有机化学基础。1980 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安庆师范学院,成立了化学系 ,有机化学课程就建立 ,胡德庆老师、俞相国老师、周宏老师等为有机化学课程早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有机

20、化学实验的开出率达到基本要求。近年来为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实行了教考分离,从试题库中选择试题组成试卷,在课时削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章节课程讨论,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激发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报考并录取为有机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数一直在我院占领先地位。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在兄弟院校帮助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实行教考分离;建立微机管理的试题库;开展多媒体教学,经常与全国许多院校互相交流课件,互相学习教学改革经验;正在筹建教学辅导网站“有机化学教学辅导网站”,计划放在校园网上,开展网上学习与辅导;着手有机实验库的建设,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绿色

21、化研究。有机化学课程2002 年列为院级重点课程, 2007 年经专家组评审以及院领导审定,有机化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1213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化学化工院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化工、 生命科学、 医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课。 在化学化工院的教学中,我们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以及研究这些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22、力,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更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科研的能力。因此,我们以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理科化学知识点”为依据,编写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机化学知识点”和“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并以此组织教学内容,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1有机结构理论2 学时2烃类化合物30 学时3立体化学6 学时4有机波谱4 学时5含氧化合物(1) 9 学时6含氧化合物(2) 16 学时7含氮化合物4 学时8缩合反应2 学时149周环反应4 学时10 杂环化合物5 学时11 天然产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23、8 学时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有机结构理论、 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相关理化性质、有机物结构分析等是课程的重点;立体化学的基本理论、取代反应机理、 加成反应机理、 分子重排反应历程和周环反应等为课程的难点。根据学时缩减的变化,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精心安排讲授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4-2-1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的必修课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有机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

24、,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试剂进行合成实验及性质实验,了解有机实验中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积极、主动的学习,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所以根据我院现有的实验设备增开了理论部分的实验,适当加大了化合物制备方面的力度,从而增强学生对反应机理及基本概念的理解。154-2-2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数组人数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熔点的测定41验证性必做2蒸馏及沸点的测定42验证性必做3液态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41验证性选做4有机物的萃取42验证性必

25、做5分馏32验证性必做6水蒸汽蒸馏42验证性选做7烃类性质及鉴定51验证性必做含氧有机物性质及鉴定851验证性必做(一)含氧有机物性质及鉴定951验证性必做(二)10天然有机物性质及鉴定51验证性必做11重结晶及过滤52验证性必做12环已烯的制备62综合性必做13阿司匹林的制备62综合性必做14甲基橙的制备62综合性必做15正溴丁烷的制备62综合性必做1616 正丁醚的制备17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18 肉桂酸的制备微型实验二亚苄基丙酮19的合成微波辐射萘甲醚的20合成7 , 7 二氯双环 4.1.0 庚21烷的合成35 考查4-2-3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62综合性必做82综合性必做62

26、综合性必做62综合性必做62综合性必做62设计性必做本课程以学生动手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验证性实验及基本操作训练为单人单组,使学生打好基本功, 培养认真观察的工作态度; 综合性实验为两人一组, 强调学生综合的能力;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提前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提交设计报告, 提出实验方案及所需仪器和药品,交实验教师审阅、修改,再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4-2-4 考核内容与方法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可采用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操作采用抽签方式,让每位学生抽取一道实验操作题,独自设计实验方案,17写出实验步骤,

27、 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 并对现象加以解释或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出结论或结果。实验教师要对学生逐个提问同时观察学生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情况和学生交来的考试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笔试则根据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实验内容编出考题,学生分教室单人单座进行答卷;阅卷严格按标准答案扣分、给分,最后统计总分。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实验考核根据每次实验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习惯(包括是否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是否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仪器损坏; 实验结束后能否按要求洗刷仪器和搞好清洁卫生)、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

28、0% ,考试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30% 。18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理论课教学使用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的教材:胡宏纹等,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 2007 年秋季起采用该书第三版) ;实验课教学选用: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王清廉、沈凤嘉修订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 1994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伦、方宾主编化学实验 ( 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我们除了向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等形式以外,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出一些研

29、究性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搜索查阅资料,整理写出研究性学习论文,在班级进行交流报告。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搜索查阅资料的方法,培养了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提前介入科研,培养他们的实际科研创新能力。19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充分利用

30、现代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立体化学以及有机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时,我们采用了化学软件绘制的大量彩色三维分子结构图和部分三维动画,使得原来抽象的立体结构变得形象而又具体;在讲解有机波谱时,就播放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等仪器结构和操作介绍的录像、谱图,尤其是结合实际谱图讲解波谱原理,更直接、形象和实用,弥补了传统板书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交流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将系统讲授与启发思维式教学相结合,推理与演绎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

31、结合,学生自学与教师重点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既给中等基础又上进好学的学生以最切实的帮助,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更多的启发,给他们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上课学生规模一个教学班50 60 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学期总成绩根据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综合评定。20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近几年来,对本课程主讲教师进行由学生打分评价和教研室内、校内同事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作教学质量检查综合评价,并已形成制度。同时对上课教师的讲稿、教案、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也作不定期检查或

32、定期检查。主讲教师均做到“五有,”即讲稿、教案、教材、教学大纲及日志,并能根据学科的新发展充实教学内容,授课时思路清晰、概念准确,效果很好。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吴根华教授听课程负责人徐衡上课后写的评价意见是:有机化学课程师资力量很强。徐衡教授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他五名主讲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多成绩,深受师生好评。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新颖的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过去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并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 “教师备课认真充分,PPT 格式优美、简洁、形象,效果颇佳。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练,理解深刻,描述准确、生动。”学生们一致认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能反映学科新进展,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教学质量优秀,注重教书育人,使他们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扩展了他们的知识容量,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2006 年 12 月安庆师范学院教务处组织的本科教学质量测评中,徐衡老师学生的测评统计结果如下:教学内容37 ,教学方法及手段: 18 ,教学态度: 20 ,教学效果: 18。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