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_第1页
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_第2页
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_第3页
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_第4页
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6高考物理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复习的策略和方法二二0 0一六年三月五日一六年三月五日201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12016年考试大纲的变化2016年考试大纲有两处变化:第一、在电场部份,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由2015年的层次变为层次。其余内容都没有变化。层次变为层次是由了解、认识到理解、运用的变化。第二、在考试内容中删除了一句话,在考试内容第一小自然段末删除:“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22013年以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重要变化(1)2015年在选修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的考试说明中删除“定性了解”四个字,删除定性了解后,这部份内容就可能涉及分子

2、大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问题。 其主题和内容都没有变化。内容如下: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2015年在在选修34中,其主题和内容都没有变化,在说明栏增加了两条说明。 1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弹簧振子 2简谐运动的公式只限于回复力公式,图象只限于位移时间图象 (3)2014年必修模块,主题“交电变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变成要求。掌握知识的程度由知道、了解,提高到理解、应用的高度,证明了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重要。 (4)2014年在主题“碰撞动量守恒”中,“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

3、不强调物体个数,也就是说碰撞的物体可能是三个、四个或多个,说明这个考点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5)2014年在主题“碰撞动量守恒”中增加了“动量定理”新考点,而且是第层次的要求,也就是说不仅要理解,而且要求考生会运用这个知识点计算。 (6)2014年在原子核主题中,增加了原子核的半衰期问题,也就增加了计算原子核有关半衰期的问题2016考试说明题型示例的变化 2016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新增8个题目 例10(2015全国乙卷10)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

4、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hgLvhgL66211hgLLvhgL6)4(422211hgLLvhgL6)4(216222211hgLLvhgL6)4(21422211ABDC 例12(2015全国甲卷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线导,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例 21(2015全

5、国乙卷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速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例22(2014全国乙卷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

6、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 时间间隔最短 例27(2015全国甲卷23)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

7、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3000),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额定电流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例28(2015全国乙卷23)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

8、和数据,可以求出R1= ,R2= 。 (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150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和1000;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和3000。则R0应选用阻值为 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 (填“

9、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 Rv(填“”、“”或“”)主要理由是 。 例29(2014全国甲卷)2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10、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 (cm)2.044.066.068.0510.0312.01x (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1/k(m/N) 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 ;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 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 (3)图(b)

11、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 N/m.例29(2014全国甲卷) 24(13分)分)2012年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克斯 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跳下,经过的高空跳下,经过4分分20秒到达离地秒到达离地面约面约1.5km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纪录。取重

12、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高度处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其中v为速率,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高速下落的

13、v-t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一,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位有效数字)新课标新课标卷近年来物理试题的特点卷近年来物理试题的特点“两变两变”“”“三不变三不变”1 1试卷各部份呈现的知识点变化试卷各部份呈现的知识点变化2 2试卷的整体难度会变化试卷的整体难度会变化1 1试题结构不变试题结构不变2 2考查的能力要求不变考查的能力要求不变3 3主干知识不变主干知识不变两变:两变:三不变:三不变:复习策略复习策略针对性

14、针对性实效性实效性针对性针对性:针对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针对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的结构,试卷的结构,8选、选、2实、实、2计、计、1选做选做实效性实效性:做高考备忘录,根据高考试做高考备忘录,根据高考试卷的结构备忘知识内容卷的结构备忘知识内容 选择题选择题1.平衡问题平衡问题 5.机械能机械能2.天体问题天体问题 6.电场电场3. 图象问题图象问题 7.磁场、电路磁场、电路4.牛顿定律牛顿定律 8.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感应、交流电三个问题三个问题学懂学懂变式变式训练训练巩固巩固【备考建议】【备考建议】1.考生后期复习时应着眼于基础知识,把时间用在领会教材和习题中的基本解题思路上,归纳整理重要的物理

15、模型、夯实物理基础;2.二轮复习要找到各板块间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各知识点及其考点的识别,做到对考题心中有数。同时掌握基本的物理分析方法,以应对考试中一些新型运用题的变化3.加强选择题题型的解题训练,选择题材料的提供要有针对性,以便于考生形成优化的选择题解题策略;4.多做一些对应题型的限时训练,制定相应的得分策略,要特别重视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热点问题突破热点问题突破 热点一热点一 平平 衡衡 问问 题题共点力平衡的理论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推论是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任意分解其中一

16、个力,其两分力必与另两个力等大反向 合力与两分力总围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求解平衡问题的方法 三角形的动态平衡 相似三角形法 联接体物体的平衡(1998上海,5)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P环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mgTNPfPQmgTNQmgTNPfP

17、mgTNQNPf2mgNQ移 花 接 木2、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mAm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B球受到的风力F为C.杆对A环的支持力不随风力的增加而改变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ABmmmmBgtan F风BTmBgfNTmAgfNmAgmBgF风F风=mBgtan N=mAg+mBgBABBABmmmgmgmgmNftantan移花接木1(2010山东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

18、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 ) AN=mlg+m2gFsin BN=mlg+m2gFcos Cf=Fcos Df=Fsin2(08天津19)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3保

19、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ABF 热点二热点二 天天 体体 问问 题题(1)轨道模型化:)轨道模型化:把行星公转椭圆轨道近似成把行星公转椭圆轨道近似成圆圆轨道处理轨道处理模型化模型化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来源(2)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mMrF F由万有引由万有引力提供力提供rTmrMmG22242324GTrM已知公转周期:已知公转周期:T TGrGrvM322或:注意:注意:1、周期、周期T和半径和半径r可通过天文观测得到可通过天文观测得到2、只能计算、只能计算中心天体中心天体的质量的质量M 不能计算环绕天体的质量不能计算环绕天体的质量m可以推广到卫

20、星(天然的和人工可以推广到卫星(天然的和人工的)和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统)的)和行星系统(如地月系统)计算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计算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3、(3)逻辑关系逻辑关系rvmrMmG22rGMv rmrMmG22rGMr1rTmrMmG222GMrrT2rfmrMmG222rGMrf1marMmG22rGMa r2rGMa rGMv rGMr1GMrrT2rGMrf1r一定百定 一变百变1.1.已知下列哪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已知下列哪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质量:( )A A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及地球离太阳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的距离B B月球月球绕地球的绕地

21、球的公转周期及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及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的轨道半径C C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和周期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和周期D D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BCDBCD 2. 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错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误的是( )A A若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若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B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

22、率相等,不论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不论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是相同的和绕行周期一定是相同的C C两颗人造卫星一前一后在同一圆形轨道上沿同一两颗人造卫星一前一后在同一圆形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面卫星并发生碰撞,方向绕行,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面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D D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若宇航员从舱内慢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若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此飞船的速度大小不会因质量慢走出,并离开飞船,此飞船的速度大小不会因质量减小而改变减小而改变C 3、如图所示,轨

23、道和分别是地球卫星的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关于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卫星最小的环绕速度是7.9km/sB如果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将做椭圆运动C如果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卫星将挣脱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动D卫星不论在轨道还是在轨道上运动,经过图中P点的加速度都一样7.9km/s16.7km/s11.2km/sPBCD题目归类一心一意一心二意两心相约一心二意(2009四川)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

24、,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3139. 32139. 32339. 33239. 3 BC DA小行星和地球的轨道半径、周期和线速度分别为r1、 r2、T1、T2、 V1 、 V222322131TrTr1112Trv2222Trv3112212139. 3TrTrvv图景、脚标、公式两心相约1(2008全国)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 /81 ,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 /

25、4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 0.4km/s B. 1.8km/s C. 11km/s D. 36km/s 地球和月球的轨道半径、质量和卫星的线速度分别为r1、r2、m1、m2、 V1 、 V2121211rvmrmmG222222rvmrmmG两式相除得9214811211212rrmmvvsmv8 . 121(2007山东22)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

26、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BC )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C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2.(2010年全国II)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B)A6小时 B. 12

27、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热点三热点三 静静 摩摩 擦擦 力力 问问 题题 已知:(问题的已知)已知物已知:(问题的已知)已知物体受到一些外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体受到一些外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求解过程:求出物体除静摩擦求解过程:求出物体除静摩擦力以外的其它外力的合力,如果合力力以外的其它外力的合力,如果合力为零,则没有,如果不为零,则有。为零,则没有,如果不为零,则有。 目标:求静摩擦力目标:求静摩擦力F模型一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二没有静摩擦力没有静摩擦力有静摩擦力有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 ,在水平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方向共受

28、到三个力即F F1 1=10N,F=10N,F2 2=2N=2N和摩擦和摩擦力的作用力的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若撤去力若撤去力F F1 1,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A.10N,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B.6N,B.6N,方向向右方向向右C.2N,C.2N,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D.D.零零F2F1D2.(91年全国高考)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年全国高考)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一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若物体b在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 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保持

29、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 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 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 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势作出判断左左bV右右aAfNxfxNGfNf=mgsinN=mgcoscossinsincossincosmgNNmgffxxGN地3.(88年高考)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年高考)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

30、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和m2的木的木块,块,m1m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1、2的数值并未给出的数值并未给出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以上结论都不正确am1m2左左右右1 12 2bcD 4.(94年全国高考)质量年全国高考)质量M=10千克的

31、木楔千克的木楔ABC静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0.02。在木。在木楔的倾角楔的倾角为为 的斜面上,有一质量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千克千克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当滑行路程S=1.4米米时时,其速度其速度v=1.4米米/秒秒.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 ) 2/10smABCmM030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的加速度为aasvvt2202 mafmg 030sinNf3 . 4 NmgN66. 830cos0 NNNNffxx33

32、. 42166. 830sin72. 3233 . 430cos00 NfNfxx61. 072. 333. 4 地地227 . 04 . 124 . 1sma 得得fN030030030 xfxN5(09云南省第一次统测)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云南省第一次统测)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为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一质量为的斜面体,一质量为m的滑块恰能沿的滑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斜面匀速下滑,现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作用于作用于m,使使m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在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在m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过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中,M与水平面之

33、间的摩擦力和压力分别为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和压力分别为( )FA有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有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M+m)gB有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有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M+m)gC无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无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M+m)gD无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无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M+m)gC高中课改的背景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作用于滑块,使滑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过程中,关于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M+m)gB有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M+m)gC

34、无摩擦力作用,压力等于(M+m)gD无摩擦力作用,压力大于(M+m)gF平均分得分率一选二选三选四选0.960.16C BA D0.16 0.560.200.08C热点四热点四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问题已知已知: 已知电场的情况已知电场的情况(电场线或等势电场线或等势面面)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求解过程求解过程: 根据轨迹根据轨迹 受力受力 做做功功 能量能量目标目标: 判断电荷正负判断电荷正负,场强方向场强方向,做功正做功正负负,电势高低电势高低,能量变化等能量变化等1、(、(98年上海)如图所示,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年上海)如图

35、所示,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出正确判断的是 A.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B. 带电粒子在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两点的受力方向C. 带电粒子在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D. 带电粒子在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ab BCD 2、(、(05天津

36、)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天津)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动能减小动能减小 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abEC 3、(、(05年江苏)根据年江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

37、示一个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粒子的运动轨迹在迹在粒子从粒子从a运动到运动到b、再运动到、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4、如图所示,虚线、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

38、区域的运动轨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的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一定是从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点向Q点运动点运动C. 带点质点通过带点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点时小D. 带点质点通过带点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点时小QbcPaD场的叠加问题场的叠加问题热点五热点五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

39、点上。a和和c带正电,带正电,b带负带负电,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的小。已知c受到受到a和和b的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示,它应是 A.F1 B.F2 C.F3 D.F4F4F1F3bcF2aB2.ab是长为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是位于ab所在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则以下说法正确

40、的是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D3.3.空间有一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细杆空间有一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细杆ABAB,O O点为杆点为杆上的一点且有上的一点且有OB = 1/3 ABOB = 1/3 AB,M M点为点为O O点正上方的点正上方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一点,如图所示。关于M M点场强图中画法正确的点场强图中画法正确的是:是: +E1E2E3E4ABOMA. E1方向方向B. E2方向方向C. E3方向方向D. E4方

41、向方向A热点六力 大 相 对 滑 动拉力物块木板拉力物块木板两个模型力大相对滑动,两物体的加速度问题1(2009新课标高考)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拉力物块木板BC2(2007江苏)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

42、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以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 )ACBD.53 mg43 mg23 mgmg3m2mm2mFBm2mm2mF3(2011全国)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4. 2013新课标25(18分)一长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0时刻将一相对

43、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Ot/sv/(m.s-1)50.51热点七能的转化热点七能的转化 任何一种形式的能的变化都有力做功与之相任何一种形式的能的变化都有力做功与之相对应,对应,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 1)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44、(2 2)弹簧的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弹簧的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3 3)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4 4)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5 5)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6 6)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变化)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变化 1一物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随升降机向上做减速运动,在速度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B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升降机对它做的功C物体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重力势

45、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2.29,1.69)BD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B物体一起沿固定斜面向下匀物体一起沿固定斜面向下匀速运动。速运动。A、B接触面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接触面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A、B接触面平行接触面平行 C斜面对斜面对B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斜面对斜面对B物体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2.25,1.35)D 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46、 F 拉位于粗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F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所做的功之和B BF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功之和C C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 DF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

47、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做的功之和FCDBba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导体棒ab沿 U型金属导轨从静止下滑,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导轨电阻不计。ab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在导体棒从静止到速度为v的过程中( )A. ab棒刚开始的运动是匀加运动速B.若导轨足够长,ab棒最终将做匀速运动C. ab棒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和电能之和D. ab棒减小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电能和摩擦产生的热能之和AD如图所示,用绝缘材料制成内壁光滑的圆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直径CD和MN分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它们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电荷量

48、为q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恰好能静止于圆轨道内的A点,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B点是OA的反向延长线与圆周的交点。现给处于A点的小球一沿圆环切线方向的瞬时速度,使其恰能绕着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C点时电势能最小B小球运动到B点时动能最小C小球运动到M点时动能最小D小球运动到D点时机械能最小 37ENMCDBAO ABD 热点八热点八 电电 磁磁 感感 应应 问问 题题电磁感应问题电磁感应问题如图所示,电阻如图所示,电阻Rab=0.1Rab=0.1的导体的导体abab沿光滑沿光滑导线框向右做匀速运动,线框中接有电阻导线框向右做匀速运动,线框中接有电阻R=0.4R=0.4

49、。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B=0.1TB=0.1T的匀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导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导体体abab的长度的长度L=0.4mL=0.4m,运动的速度,运动的速度v=5m/sv=5m/s。线框的电阻不计。线框的电阻不计。Rdcabva a 电路电路abcdabcd中相当于电源的部份是中相当于电源的部份是 ; 相当相当 于电源的正极。于电源的正极。 b b电源的电动势即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即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E= V V,电路,电路abcdabcd中的电流中的电流I=I= A A。c c导体导体abab所受安培力的大小所受安培力的大

50、小F=F= N N,方向,方向 ;使导体向右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使导体向右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F F= = N N。d d外力做功的功率外力做功的功率P P= F= Fv v= = w w。e e电源的功率即感应电流的功率电源的功率即感应电流的功率P=EI=P=EI= W W。f f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P1 1= = W W,电阻,电阻R R上消耗的功率上消耗的功率P P2 2= = W W。题目涉及:题目涉及:电磁感应,导体棒的受力和运动,回路的电阻等,电磁感应,导体棒的受力和运动,回路的电阻等,读题要注意:读题要注意:磁场的情况磁场的情况B B,什么场?强度怎样?方向怎样?

51、范围有,什么场?强度怎样?方向怎样?范围有多大?多大? 棒的长度棒的长度L L,切割的有效长度是多少?,切割的有效长度是多少?棒的速度棒的速度v v,怎样运动,速度多大?,怎样运动,速度多大? 回路的电阻回路的电阻R R,回路电阻有几个?总电阻有多大?,回路电阻有几个?总电阻有多大? 棒的受力,受几个力作用?是些什么力?棒的受力,受几个力作用?是些什么力?这是一个发电机模型,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这是一个发电机模型,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模型分析模型分析受力分析受力分析能量分析能量分析运动情况分析运动情况分析电路分析电路分析一、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导体导体abab受两个力的作用外力受两个力的作用外

52、力FF,安培力,安培力F F总REI 总RvLBBILF22maFFF合二、运动情况分析二、运动情况分析 导体导体abab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E=BLv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a a 、v v同向,同向,v v总增加,总增加,a a 、v v反向,反向,v v总减小总减小外力F合外力F合安培力F加速度avm0速度v三、电路分析三、电路分析切割部份相当于电源,电源电阻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等效电切割部份相当于电源,电源电阻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等效电路图如下路图如下RrE四、能量

53、分析四、能量分析外力外力F F 对导体对导体abab做功,产生电能和动能,能量转化是其做功,产生电能和动能,能量转化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和导体棒的动能;导体棒匀速运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和导体棒的动能;导体棒匀速运动时,外力动时,外力F F 的大小与安培力的大小相等,外力对导体的大小与安培力的大小相等,外力对导体abab做功全部产生电能,其它形式的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做功全部产生电能,其它形式的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消耗在导体电能又通过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消耗在导体abab的电阻和电阻的电阻和电阻R R上。上。a a、电路、电路abcdabcd中相当于电源

54、的部份是导体中相当于电源的部份是导体abab,a a相当于电源的相当于电源的正极。正极。b b、电源的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E=BLvE=BLv=0.1=0.10.40.45=0.2V5=0.2V,电路电路abcdabcd中的电流中的电流c c、导体、导体abab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F=BIL=F=BIL=0.10.10.40.40.4=0.016N0.4=0.016N,方向与导体方向与导体abab运动方向相反,使导体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运动方向相反,使导体匀速运动所需的外力F=F=F=F=0.016N0.016Nd d、外力所做功的功率、外力所做功的功率P=Fv=P=Fv=0.0

55、160.0165=0.08W5=0.08We e、电源的功率即感应电流的功率、电源的功率即感应电流的功率P=EIP=EI=0.2=0.20.4=0.08W0.4=0.08Wf f、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电阻电阻R R上消耗的功率上消耗的功率4 . 05 . 02 . 0总REIWRIPab016. 01 . 04 . 0221WRIP064. 04 . 04 . 0222 (1) 电磁感应中常涉及电磁感应中常涉及B-t图像图像 -t图像图像 E-t图像图像 I-t 图象和图象和 F-t图像等图像等 顺时针顺时针to12345B678910abcd图图2图图1tBtBRSRtBS

56、REIAABCitoABCitoitoitoD首先将运动过程分段处理在每一段运动过程中确定哪一段导线首先将运动过程分段处理在每一段运动过程中确定哪一段导线切割磁感线,它就相当于电源,然后确定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切割磁感线,它就相当于电源,然后确定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再根据再根据E=BLvE=BLv和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和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图140cm40cm vist /oist /oist /oist /o12 345123451 23 4512345ABCD图图24、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

57、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5、如图甲所示,一方形线圈abcd水平放置,在线圈所处区域存在一变化的磁场,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线圈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规定垂直于线圈平面向下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ab边受力向右为正,则ab边受力随时间变化规律正确的是(D)1 1(0808全国)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全国)如图,一直导体棒质量为m m、长为、长为l l、电阻为、电阻为

58、r r,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其两端放在位于水平面内间距也为l l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的光滑平行导轨上,并与之密接: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之密接:棒左侧两导轨之间连接一可控制的负载电阻(图中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未画出);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开始时,给导体棒一个平行于导轨的初速度轨的初速度v v0 0在棒的运动速度由在棒的运动速度由v v0 0减小至减小至v v1 1的过程中,通过控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

59、度制负载电阻的阻值使棒中的电流强度I I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保持恒定。导体棒一直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在磁场中运动。若不计导轨电阻,求此过程中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电动势的平均值和负载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FBIL 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该力大小不变,棒做匀减速运动,因此在棒的速度v v0 0从减小从减小v v1 1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2110vvv当棒的速度为当棒的速度为v v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lv 棒中的平均感应电

60、动势为棒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vBlE rIvvBILP2102)(21根据能量关系,导体棒的速度由根据能量关系,导体棒的速度由v v0 0减小至减小至v v1 1的过程中减小的过程中减小的能量等于导体棒消耗的热量和负载电阻消耗的热量之的能量等于导体棒消耗的热量和负载电阻消耗的热量之和和rtItPmvmv221202121对导体棒对导体棒, ,由动量定律得由动量定律得 10mvmvBILtBILmvmvt10 由由 得得 2.如图所示,在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磁场区域有如图所示,在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磁场区域有垂直于磁场的半径为垂直于磁场的半径为r=2m,电阻为,电阻为R=6的的金属圆形线框,当磁场按图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