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议延迟焦化_第1页
新议延迟焦化_第2页
新议延迟焦化_第3页
新议延迟焦化_第4页
新议延迟焦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新议延迟焦化徐宝平2011年8月.苏州2目录 延迟焦化现状 存在的问题 解决途径和措施3一、现状一、现状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任务重:在原油重质化形势下,从辅助装置到主要装置 潜力大:在悬殊的产品价差下,从垃圾桶转变为可深挖的金矿 在安全环保的限制下,从三不管到重点治理对象由技术改造转向技术优化 提高生产负荷 可调循环比技术的应用:降低循环比 自动设备和密闭除焦技术的应用:缩短生焦周期 改善产品结构 高裂解度延迟技术的应用:焦炭蜡油 蜡油回炼技术:蜡油柴油 深冷技术在吸收稳定系统的应用:干气液态烃 提高操作平稳性 在线清焦 机械清焦劳动强度得到了改善 自动顶、底盖机的应用 顺序控制的应用4一、现

2、状一、现状-潜力大9.6%/30%生焦率可以改变吗?可以改变吗?2200元元/吨吨8000元元/吨吨5500元元/吨吨33002500可控数量少;可控数量少;可用资源少;可用资源少;调节手段有限;调节手段有限;12可控数量大;可控数量大;可用资源多;可用资源多;调节手段调节手段?5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改造示意改造示意加热炉改造前、后结构示意图6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方案要点方案要点增加炉管炉管炉管改造前改造前改造后改造后7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加热炉效率加热炉效率改造前燃烧器位置

3、 改造后燃烧器位置8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焦炭产率系数的变化焦炭产率系数的变化改造前焦炭产率系数为改造前焦炭产率系数为1.41;改造后降低到改造后降低到2009年的年的1.27; 2010年的年的1.26。期间原料残炭从期间原料残炭从 2008年的年的20.04; 上升到上升到 2009年的年的21.23; 2010年的年的22.06;石油焦收率从石油焦收率从 2008年的年的28.12; 下降到下降到 2009年的年的26.89; 2010年的年的27.88。9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

4、加工能力加工能力月度加工处理量月度加工处理量改造前月度处理量改造前月度处理量为为14.014.0万吨,年加万吨,年加工量为工量为160160万吨万吨改造后月度处理量改造后月度处理量为为16.016.0万吨,年加万吨,年加工量为工量为190190万吨万吨改造期10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产品分布产品分布焦炭产率系数的变化焦炭产率系数的变化改造前改造后 焦炭产率(m)焦炭产率系数 原料油残炭值(m)%11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操作周期操作周期炉管表面温度上升速度和烧焦周期的变化炉管表面温度

5、上升速度和烧焦周期的变化改造前改造前9 9个月,炉个月,炉管表面温度从管表面温度从605605上升到上升到708708改造后第一个烧焦改造后第一个烧焦周期的周期的1515个月内,个月内,炉管表面温度从炉管表面温度从540540上升到上升到590590第二个烧焦周期,截至第二个烧焦周期,截至到目前的到目前的1111个月内,炉个月内,炉管表面温度从管表面温度从505505上升上升到到58058012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炉管烧焦炉管烧焦13一、现状一、现状-潜力大-高裂解度焦化技术高裂解度焦化技术-效果跟踪效果跟踪-图片说明图片说明9.6%/

6、30%生焦率9.0%/28%生焦率生焦率增加增加6000吨吨/年液体产品年液体产品2200元元/吨吨8000元元/吨吨5500元元/吨吨33002500141516二、存在问题二、存在问题 能耗偏高 蒸汽消耗大 燃料消耗多 水消耗大 环保压力大 含硫、含油污水带油 除焦、水罐、油罐尾气恶臭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产品带焦粉 产品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生产过程欠优化 欠烧焦17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 能耗偏高 蒸汽消耗大:炉管注蒸汽改注干气、蒸汽递级使用 燃料消耗多:换热流程优化、降低排烟温度等 水消耗大: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环保压力大 含硫、含油污水带油:破乳、沉降等方法分离 除焦、水罐

7、、油罐尾气恶臭:密闭除臭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产品带焦粉:过滤、再分馏 产品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脱沥青、脱氮、脱硫 生产过程欠优化 欠烧焦18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 能耗偏高 蒸汽消耗大:炉管注蒸汽改注干气、蒸汽递级使用 燃料消耗多:换热流程优化、降低排烟温度等 水消耗大: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 环保压力大 含硫、含油污水带油:破乳、沉降等方法分离 除焦、水罐、油罐尾气恶臭:密闭除臭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产品带焦粉:过滤、再分馏 产品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脱沥青、脱氮、脱硫 生产过程欠优化 欠烧焦19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注干气注干气焦化加热炉注汽改注天然气流程焦化加热炉注汽改

8、注天然气流程 20焦化加热炉注汽改焦化干气流程焦化加热炉注汽改焦化干气流程 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注干气注干气21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带焦粉带焦粉 焦化循环油、焦化蜡油、催化油浆从分馏塔出来时温度和压力都临近其汽化条件,稍提高温度或减低压力就可轻易使其汽化。用汽化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固、液、气多相分离效率。 和常见的蒸汽喷射泵抽真空方法相比,液力抽真空不再需要蒸汽作动力,用液体做动力介质,省去了大量的蒸汽消耗、喷射泵后的冷却动力消耗和污水处置费用,能耗较蒸汽喷射泵降50%。该技术先后于2005年11月和2009年10月在中石化塔河分公司0.50Mt/a常减压蒸馏装置

9、和中石油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1.00Mt/a常减压蒸馏装置成功应用。22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带焦粉带焦粉该系统用冷却后的清洁循环油将液力抽真空泵的动力液,以降低分馏塔底的闪蒸罐V1压力,促使分馏塔底循环油在闪蒸罐V1内汽化。改变真空泵动力液的流量可以控制闪蒸罐V1的汽化率(即除杂质效率)。真空泵出口液体至V2进行气液分离,V2顶气体经水冷后进V3,V3顶极少量气体至压缩机入口,V3底冷凝液自流进V2。闪蒸后进V2底的洁净循环油经清油泵提压后换热,部分去液力真空泵作动力液,部分出装置。未能汽化且富含固体焦粉颗粒的V1底污油因液相减压闪蒸后温降较大,不再有结焦的可能,抽出作循环油与

10、原料渣油混合。23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治恶臭治恶臭242021-10-13第24页图例烃类硫化氢二氧化硫复杂硫化物储罐储罐码头码头装船装船污水罐污水罐硫磺硫磺主要尾气分布图总图主要尾气分布图总图铁路铁路装车装车硫磺硫磺曝气池曝气池汽油汽油碱洗碱洗热电热电烟气烟气焦化焦化碱渣罐碱渣罐催化催化烟气烟气曝气池曝气池高温高温储罐储罐252021-10-13第25页图例烃类硫化氢二氧化硫复杂硫化物储罐储罐码头码头装船装船污水罐污水罐硫磺硫磺已经治理完的尾气已经治理完的尾气分布图分布图铁路铁路装车装车硫磺硫磺曝气池曝气池汽油汽油碱洗碱洗热电热电烟气烟气262021-10-13第26页图例烃

11、类硫化氢二氧化硫复杂硫化物焦化焦化碱渣罐碱渣罐催化催化烟气烟气正在治理及未尾气分布图正在治理及未尾气分布图曝气池曝气池高温高温储罐储罐27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治恶臭治恶臭 是延迟焦化污油罐中的污油主要来自延迟焦化的冷焦水浮油(蜡油组分)和部分管线吹扫的柴油组分,由于焦化油品富含硫、氮和不饱和烃,所散发的气体对人的嗅觉特别敏感,成为炼油区域的重点污染源。如下图。 为了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现场连续向该拱顶式的延迟焦化污油罐注入蒸汽,这愈发加剧了废气排放时的污染程度。治理时,首先需要冷凝蒸汽,以减少后续工序的尾气气体流量。潜在的隐患28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治恶臭治恶臭胜

12、利油田分公司变容式冷焦水尾气罐29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治恶臭治恶臭胜利油田分公司变容式冷焦水尾气罐30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治恶臭治恶臭 胜利油田分公司变容式冷焦水尾气罐治理效果好:胜利石化投用该系统后,屡次未检测出硫化氢,嗅觉无恶臭。蒸汽(或氮气)消耗极少:无保护蒸汽(或氮气);所用少量氮气仅仅是在浮顶罐内气体量过少而难以保证冷焦水罐操作压力时补充所用;吸收剂可以循环使用:采用铁的络合物进行硫化氢吸收,该络合物用空气再生,年平均耗量不足5立方;安全可靠:冷焦水灌顶气体经引风机驱动,在冷焦水罐吸收塔浮顶罐之间循环流动,不可能出现负压及损坏罐体;该气体只出不进,无硫

13、化亚铁自燃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本质安全。31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合理烧焦合理烧焦过长的烧焦周期危害:过长的烧焦周期危害:炉管表面温度超指标炉管表面温度超指标炉管损坏炉管损坏加热炉效率下降加热炉效率下降液体产品收率下降液体产品收率下降32三、如何解决三、如何解决-措施措施-合理烧焦合理烧焦结合加热炉和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烧焦周结合加热炉和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烧焦周期;期;烧焦彻底:不过烧、不欠烧、安全环保;烧焦彻底:不过烧、不欠烧、安全环保;结合加热炉烧焦需要时间的长短;结合加热炉烧焦需要时间的长短;结合加热炉炉管结焦的特点;结合加热炉炉管结焦的特点;结合原料性质的变化情况;结合原料性质的变化情况;结合装置焦炭产率变化的特性;结合装置焦炭产率变化的特性;结合生产形势;结合生产形势;结合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