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_第1页
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_第2页
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_第3页
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_第4页
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二)【精品文档】前面学习了进行低功耗的目的个功耗的构成,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功耗的分析。由于是面向数字IC前端设计的学习,所以这里的功耗分析是基于DC中的power compiler工具;更精确的功耗分析可以采用PT,关于PT的功耗分析可以查阅其他资料,这里不涉及使用PT的进行功耗分析。(1)功耗分析与流程概述上一个小节中讲解了功耗的构成,并且结合工艺库进行简要地介绍了功耗的计算。但是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可能人工地计算实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耗,我们往往借助EDA工具帮我们分析电路的功耗。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下EDA工具分析功耗的(普遍)流程,然后下一小节

2、我们将介绍低功耗电路的设计和优化。功耗分析流程的输入输出功耗分析的流程(从输入输出关系看)如下所示:上面的图中,需要四种东西:tech library:这个就是包含功耗信息的工艺库了,比较精确的库里面还应该包含状态路径(SDPD)信息,代工厂提供。netlist:设计的门级网表电路,可以通过DC综合得到。parasitic:设计中连线等寄生参数,比如寄生电容、寄生电阻,这个一般是后端RC寄生参数工具提供,简单的功耗分析可以不需要这个文件。switch activity:包含设计中每个节点的开关行为情况,比如说节点的翻转率或者可以计算出节点翻转率的文件。这个开关行为输入文件是很重要的。这个开关行

3、为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提供,因此就有后面不同的分析功耗的方法。(注意,不管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功耗分析,功耗分析的时候,输入设计文件的都是门级网表文件)开关行为的一些概念说到开关行为,我们前面的翻转率也是一种开关行为。此外我们还有其他关于开关行为描述的概念,这里我们通过举例说明,如下图所示:翻转(次)数:逻辑变化的次数,上图中信号的翻转数为3.翻转率:前面也有相关介绍,这里重提一下,翻转率是单位时间内信号(包括时钟、数据等等信号)的翻转次数。上图中翻转率为3/6 = 0.5(6个时间间隔内,翻转了3次)T1,T0:(节点)信号的逻辑值为1和0的持续时间,上图中T1为4,T0为2。静态概率(static

4、 probability ,SP):(节点)信号逻辑值为1的概率,上图中的SP为4/6=2/3。开关行为(文件)情况表示前面我们说到了功耗的分析需要开关行为的情况,一般就是指每个节点的翻转率情况,我们有下面方式设置翻转率:直接命令进行:例如命令:set_switching_activity-static 0.2 -toggle_rate 20 -period 1000 all_inputsSAIF文件:即switching activity interchange format,开关行为内部交换格式文件,用于仿真器和功耗分析之间交换信息的ASCII文件(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文件)。VCD文件,即

5、value change dump 文件,它也是一个ASCII文件,文件中包括了一个设计中所选择变量值的变化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在仿真testbench中使用“VCD系统函数”得到。在Synopsys的低功耗设计流程里面,可以使用power compiler(包含在design compiler中)进行功耗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命令来定义节点的翻转率的方法来分析功耗-称为无向量(vector-free)分析法;由于SAIF文件和VCD文件可以通过对电路仿真得到,它们是仿真接口格式文件,因此也可以通过VCS仿真器产生SAIF或者VCD文件的方法分析功耗。当要分析的结果比较精确时,一般使用SAIF文件或

6、者VCD文件(VCD文件通过相关命令转换成SAIF文件,而后使用SAIF进行功耗分析)。(2)无向量分析法前面我们说到,无向量分析法就是通过命令来定义节点的翻转率的方法来分析功耗。我们先来逐条学习需要什么的命令,然后在后面进行举例说明无向量分析法的脚本。在学习设置翻转率的命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设计的传播起点和黑盒子。我们定义传播的起点为设计的输入端和黑盒子的输出端,黑盒子是指在工艺库里没有功能描述的单元(比如ROM 、RAM或者一些IP核)。例如对于下面的设计中:上面的设计有三处起点,一处是整个设计的输入端,一处是黑盒子的输出端,还有一处是某个单元的输入端。最后一处的起点不包含在我们

7、的定义中,但是我们也把它当做起点,因为这是被标记了翻转率,这个我们后面进行讲解。利用无向量分析法分析功耗时,我们不必提供设计内部节点的翻转率,而是通过设置起点的翻转率就行了。我们有两种方法设置翻转率,一种是通过设置翻转变量,一种是通过标记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通过这两种方法进行设置翻转率。设置翻转变量在power compiler中,可以设置下面的两个翻转变量进行设置翻转率:power_default_toggle_ratepower_default_static_probability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变量(主要介绍power_default_toggle_rate)。power_

8、default_toggle_rate:其用法我们可以在DC中进行man一下,这个变量设置设计中默认使用的翻转率。定义方式是:set power_default_toggle_rate 翻转值翻转值默认是0.5。这个翻转值不是翻转率,这个变量定义的翻转率是个相对的值:如果设计定义了时钟,这个power_default_toggle_rate变量定义的翻转率就以最快的时钟为参考,比如翻转值为0.5时,设计中最快的时钟为10ns,那么翻转率Tr = 0.5/10ns = 0.05GHz,也就是整个设计中默认的翻转率是0.05GHz。如果设计中没有时钟,那么就会以工艺库中的时间单位作为参考,例如工艺

9、库中的时间单位是ns,翻转值为0.5,那么翻转率Tr = 0.5/1ns = 0.5GHz。power_default_static_probability:这个设置的是默认的静态概率,也就是起点的逻辑值是1的概率。至于静态概率,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这两个变量的默认翻转值都是0.5,翻转率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减小一点,比如设置为0.01和0.02这样的。一般情况下,默认的翻转率是设置在起点上的,也就是说起点的翻转率用的是power_default_toggle_rate这个变量设置的翻转率,内部节点的翻转率可以通过传播得到,如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传播不可以穿过没有功能描述的黑盒子,也就

10、是不能通过传播的方式得到黑盒子的输出翻转率,因此我们在最前面就定义了,将黑盒子的输出当做起点,这样其他节点的翻转率可以通过传播得到(包括黑盒子的输入),黑盒子输出的翻转率通过默认设置的翻转率得到,我们就得到了设计中所有节点的翻转率。标记翻转率上面的方式设置的是默认的翻转率。当我们需要为某个节点标记某个指定的翻转率,而不是使用默认的翻转率时,我们就用到了标记频率,如下图所示:单元A的输入端口标记了特定翻转率,比如说0.04GHz。标记的翻转率比传播的翻转率优先级更高,被标记翻转率的节点将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这就不属于起点的定义,但还是叫它为起点的原因。标记翻转率之后,这个单元后续的节点的翻转率将通

11、过这个新标记的翻转率传播得到。设置标记翻转率(简称设置翻转率)的命令主要有两条:set_switching_activity 和 set_case_analysis,下面就来讲解一下这两条命令的意思。set_switching_activity:设置某个节点的翻转率和静态概率,在使用无向量分析法估算功耗的时候,这个命令被广泛使用,越多的节点上被标记翻转率,估算功耗的精度就越高。命令和选项如下所示:set_switching_activity-static_probability static_probability-toggle_rate toggle_rate-state_condition

12、 state_condition-path_sources path_sources-rise_ratio rise_ratio-period period_value | -base_clock clock-type object_type_list-hierarchyobject_list-verbose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几个选项,详细的介绍可以通过man set_switching_activity获取。-static_probability:设置静态概率。-period period_value | -base_clock clock:设置时钟(周期),-period和 -bas

13、e_clock只能设置其中一个。-toggle_rate:设置翻转值,与-period或者 -base_clock相关联。翻转率Tr等于:用-base_clock选项指定的时钟周期里面的翻转数目 或 用-period选项指定的时间段里的翻转数目;当没有这个设置两个选项时,将使用工艺库里面的时间单位,即翻转率等于在每个库单位时间内的翻转数目。下面来举例说明这个命令的用法:例一:create_clock CLK -period 20set_switching_activity -base_clock CLK -toggle 0.5 -static 0.015 all_inputs上述命令设置了时钟

14、周期为20ns,然后命令使用的是-base_clock的选项,所有输入端的翻转值为0.5,静态概率为0.015,于是得到翻转率Tr=0 .5/20=0.025 GHz例二:set_switching_activity -period 1000 -toggle 25 -static 0.015 all_inputs上述没有创建时钟,但是使用了period选项,意思是1000个周期内翻转了25次,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所以输入的翻转率Tr=25/1000=0. 025 GHz例三:set_switching_activity -toggle 0.025 -static 0.015 all_inputs

15、上述命令中,-period和 -base_clock这两个选项都没有使用,这个时候就跟工艺库里面的时间单位有关了,若库中时间单位为ns,那么我们就得到翻转率Tr=0.025 /1 = 0.025 GHz上面讲解了set_switching_activity ,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set_case_analysis。set_case_analysis用来指定一个静态逻辑值,也就是设置信号为常数,不进行翻转;设计里面的一些信号需要这样子设计,例如复位信号,设置如下所示:set_case_analysis 1 get_ports reset则设置了reset的值常为1.=上面我们讲解了设置翻转率的方

16、法,下面举例说明一下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翻转率。例如对于下面的设计:翻转率的设置要求如下所示:1.正确地定义时钟;2.使用set_case_analysis命令设置常数控制信号reset;3.在传输起点设置翻转率,在输入端和黑盒子输出端设置任何已知的翻转率,其他的起点将使用默认的翻转率。上面的没有要求具体的翻转率,因此我们可以设置我们想要的翻转率,根据上面的要求,我们编写相应的tcl脚本如下所示:create_clock -p 4 get_ports clkset_case_analysis 0 reset get_ports resetset_switching_activity -tog 0

17、.02 aset_switching_activity -tog 0.06 bset_switching_activity -tog 0.11 x上面的脚本中,设置了周期为4(ns)的时钟,然后利用set_case_analysis命令,设置reset端口为常数;翻转值为0.003,那么对应的翻转率为0.003/4ns,这个是默认的翻转率;然后利用set_switching_activity命令指定a、b、x的翻转值,其翻转率为 翻转值/4ns。=前面介绍了无向量分析法进行功耗分析,在介绍一下使用SAIF文件的方法进行功耗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综合不变物体和综合变化物体的概念,下图为一个电

18、路的RTL设计和门级设计:根据定义,在综合前和综合后,设计中的寄存器数目和寄存器的结构是不变的,输入/输出端口和层次边界是不变的,设计中的黑盒子是不变的。这些不变的物体称为综合不变物体(Synthesis Invariant Objects,有时候也叫综合不变对象)。设计中大部分的组合电路生成与设计约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约束产生不同的组合电路。这些变化的物体称为综合变化的物体(Synthesis Variant Objects)。由于SAIF文件中涉及这两个概念,这里先进行介绍。介绍完这两个概念之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使用SAIF进行功耗分析。SAIF文件当做翻转率输入文件的方法有两种方式

19、,也就是说利用SAIF进行功耗分析有两种方法对RTL级的电路仿真后得到的SAIF文件(称为RTL backward SAIF)以及 对门级网表的电路仿真后得到的文件(称为Gate backward SAIF)。下面逐个进行具体介绍。(3)SAIF-RTL BACK分析法RTLbackwardSAIF文件是通过对RTL代码进行仿真得到的,当设计很大的时候,门级仿真时间就会很长,这时候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功耗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进度不够门级仿真SAIF文件的高。RTLforwardSAIF文件RTLforwardSAIF文件是记录RTL设计中综合不变物体的开关行为文件,可

20、以简单地理解:RTLforwardSAIF文件简要地记录了综合不变物的翻转率。RTLbackwardSAIF文件的产生需要RTLforwardSAIF文件,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产生RTL forward SAIF文件。产生RTL forward SAIF文件的流程如下:RTL forward SAIF文件是由power compiler (包含在design compiler中)产生的,根据流程,我们知道,主要设置一些变量,然后读入RTL设计(RTL.v设计),接着读出SAIF文件就可以了。相应的脚本如下所示:set power_preserve_rtl-hier_names trueread_v

21、erilog sub.v top. v一个示例RTL forward SAIF文件里面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SAIFILE(SAIFVERSION 2 .0)(DIRECTION forward)(DESIGN)(DATE Wed May 12 18:31:19 2004(VENDOR Synopsys,Inc)(PROGRAM NAME rtl2saif)(VERSION“1 .0)(DIVIDER/)(INSTANCE top(PORT(address15 address15)(address14 address14)(address13 address13)(address12 addr

22、ess12)(address11 address11)(address10 address10)我们可以看到,文件里面包含设计中一系列综合不变的物体。在后续仿真中,仿真器只监视这些物体的开关行为。RTLbackwardSAIF文件的产生下面是产生RTL backward SAIF文件的流程:从上图中,我们知道,产生RTL backward SAIF文件,需要在仿真器输入testbench测试平台文件、RTL.v设计、RTL forward SAIF文件,然后使用VCS产生RTL forward SAIF文件时,需要在testbench调用PLI监测节点的翻转率。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几个部分。

23、首先是PLI。使用VCS产生SAIF文件,需要用到程序设计语言接口(programminglanguage interface,PLI)。通过PLI监测节点的翻转,得到节点的翻转率。主要需要下面的系统任务:$set_gate_level_monitoring ( on|off|rtl_on);$set_toggle_region (obj);$read_ rtl_ saif(rtl_saif_file_name,tb_pathname);$read_ lib_ saif(lib_saif_file_name);$toggle_start;$toggle_stop;$toggle_reset()

24、;$toggle_report(file_name,type,unit);就是设计源文件了,然后RTL forward SAIF文件在前面也讲过了,这里就从略。 最后是testbench。testbench中调用RTL设计、调用一下上述的PLI系统函数、调用RTL forward SAIF文件等。一个简单的示例testbench文件如下所示:module testbench;top instl (a, b, c,s);/例化顶层设计initial begin$read_rtl_saif (myrtl.saif)$set_toggle_region (u1);$toggle_start;#120

25、 a=0;#STEP in_a=temp_in_a;$toggle_stop;$toggle_report(rtl.saif,1.0e-9,top);endendmodule上面的测试平台中,用了系统任务程序$read_rtl_saif (myrtl. saif),该命令读入综合不变物体文件RTLforwardSAIF。因此,仿真时,仿真器仅仅监视这些综合不变物体的开关行为。向量中$set_toggle_region (u1)命令选择要监视的模块。$toggle_start和$toggle_stop命令用于控制监视的起始和终止时间。$toggle_report(rtl. saif,1. 0e-

26、9,top)命令输出SAIF信息到指定的文件。一起都准备就绪了,下面就可以使用VCS运行仿真:vcs -R rtl. v testbench. v注意,这里我们进行的是RTL设计文件的仿真,仿真完成后,就可以得到文件,这个文件就是RTLbackwardSAIF文件。功耗的分析对RTL代码仿真后,所得到的RTL Backward SAIF文件包含了设计中综合不变物体的开关行为信息。进行功耗分析时,分析工具通过其内部仿真器把综合不变物体的翻转率传播下去,从而得到其他所有节点的翻转率,进行门级电路的功耗分析。得到了RTL backward SAIF文件之后,我们根据前面的功耗分析的流程(从输入输出关

27、系看),就可以分析功耗了:这里的开关活动文件就是RTL backward SAIF文件了。然后在power compiler中利用RTL backward SAIF文件进行功耗分析的流程如下所示:一个相应的示例脚本如下所示:set target_library my. dbset link_library * $target_librarycurrent_design toplinkread_ saif -input rtl.saif -inst testbench/topreport_power利用RTL backward SAIF文件分析功耗的过程就是上面这个样子了。上面的流程和脚本适用于

28、前版图(pre-layout)的设计,没有用到寄生参数文件。连线的RC参数使用工艺库里的线负载模型。如果是后版图(post-layout)的设计,要尽量使用寄生参数文件,提高功耗分析的精确度。从上面我们就知道,利用RTL backward SAIF文件分析功耗的流程就是:power compiler 产生 RTL forward SAIF文件 VCS仿真产生RTL backward SAIF文件 power compiler 进行分析功耗。(4)SAIF-GATE分析法前面介绍了RTL backward SAIF文件分析功耗的方法和流程,下面介绍一下Gate backward SAIF文件分析

29、功耗的方法和流程,这个与RTL backward SAIF文件的很类似。library forward SAIF 文件(简称为 库SAIF文件)库SAIF文件是包含SDPD(电路状态路径)信息的SAIF文件。Gate backward SAIF文件的生成需要库SAIF文件,该文件可以通过power compiler生成,流程如下所示:对应该流程的一个示例脚本如下所示:示例库SAIF文件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SAIFILE(SAIFVERSION 2.0 lib)(DIRECTION forward)(DESIGN)(DATE Mon May 10 15:40:19 2004(VENDOR Sy

30、nopsys,Inc)(PROGRAM NAME lib2saif)(DIVIDER / )(LIBRARY ssc_core_typ(MODULE and2al(PORT(Y(COND A RISE FALL (IOPATH B)COND B RISE FALL(IOPATH A)COND DEFAULT)库SAIF文件中包含了SDPD信息。有了库SAIF文件,仿真时,仿真器会根据库中的SDPD信息,监视节点的开关行为。Gate Backward SAIF文件的生成下面是产生gate backward SAIF文件的流程: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产生gate backward SAIF需要te

31、stbench测试平台、门级网表、标准延时格式(standard delay format)文件SDF、库SAIF文件。其中SDF文件反标了门级网表中的RC延时参数等,可以更为准确地得到线网的延时。testbench的示例内容如下所示:module testbench;top instl (a, b, c,s);initial$sdf_annotate(my.sdf,dut)initial begin$read_lib_saif (mylib.saif);$set_toggle_region (u1);$toggle_start;#120 a=0;#STEP in_ a=temp_in_a;$

32、toggle_stop;$toggle-report(gate.saif,1.0e-9,top)endendmodule/testbenchtestbench测试平台主要是调用门级网表、SDF文件、库SAIF文件。testbench中,用$sdf_annotate(my. sdf, dut)命令作SDF标记,以保证时序的正确性,从而得到正确的翻转数目。$ read_lib_saif (mylib. saif)命令读取库SAIF文件中的SDPD信息。仿真器只监视在SAIF文件里列出的SDPD开关行为。$ set_toggle_region (u1)命令选择要监视的模块。$ toggle_star

33、t和$toggle_stop命令控制开始和结束时间。$ toggle_report(gate. saif,1. 0e-9, top)命令把SAIF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万事俱备,只欠仿真,接下来就是使用VCS进行仿真了:vcs -R top.v testbench. v注意,这里的仿真是对门级网表的仿真,也就是说这里的top.v是门级网表。产生的示例gate forward SAIF文件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SAIFILE(SAIFVERSION 2 .0)(DIRECTION backward)(DESIGN)(DATE Mon May 17 02:33:48 2006)(VENDOR Syno

34、psys,Inc)(PROGRAM_NAME VCS-Scirocco-MX Power Compiler)(VERSION 1 .0)(DIVIDER / )(TIMESCALE 1 ns)(DURATION 10000.00)(INSTANCE tb(INSTANCE top(NET(z3(T0 6488) (T1 3493) (TX 18)(TC 26) (IG 0)(z32 (T0 6488) (T1 3493) (TX 18) (TC 26)(IG 0) ) )(INSTANCE U3(PORT(Y(TO 4989) (T1 5005) (TX 6)(COND(D1 * !DO)|(

35、! D1*D0) (RISE)(IOPATH S (TC 22 )(IG 0)COND(D1*!DO)(!D1,DO)( IOPATH S (TC 21)(IG 0) (FALL)COND DEFAULT (TC 0)(IG 0)Gate Backward SAIF文件是通过对门级网表进行仿真所得到的。如果设计很大,仿真需要的时间很长。好处是精确度很高。VCS所产生的Gate Backward SAIF文件中包含了一些或所有连线的开关行为和单元的开关行为。这些开关行为分别以上升和下降表示,与状态和路径有关。用这个信息可以进行精确的功耗分析。功耗分析有了门级网表、gate backward SA

36、IF文件和SDF文件,就可以在power compiler中进行功耗分析了,分析功耗的流程图如下所示:对应的一个示例脚本文件如下所示:set link_library * $target_librarycurrent_design toplinkread_ saif -input mygate. saif -inst tb/topreport_power上面的流程和脚本适用于后版图(post-layout)的设计,spef文件在做完版图后产生。使用寄生参数文件,提高了功耗分析的精确度。如果是前版图( pre-layout)的设计,没有寄生参数文件,连线的RC参数使用工艺库里的线负载模型。最后总

37、结一下,这里分析功耗流程为:power compiler 产生库SAIF文件VCS产生gate backward SAIF文件power compiler进行功耗分析。(5)VCD转SAIF分析法前介绍了使用SAIF文件分析功耗的方法,这个方法都是通过VCS仿真得到相应的SAIF文件,然后进行功耗分析。下面我们介绍使用VCD文件转换成SAIF文件的方法,然后进行功耗分析。VCD文件的产生首先,我们在进行仿真的时候,需要通过在testbench中加入相关的系统函数,产生相应的VCD文件(和SDF文件),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相应的一个示例testbench如下所示:module testbench

38、;initial$sdf_annotate(my.sdf,dut)initial begin$dumpfile(vcd.dump);$dumpvars;endmodule然后使用下面命令进行仿真:vcs -R dut.v testbench.v +delay_mode_path完成仿真之后,就可以得到VCD文件了。VCD文件转换成SAIF文件仿真时产生的VCD文件也包含了设计中节点和连线的开关行为。在Power Compiler中,可以使用程序vcd2saif可以把VCD文件转化为SAIF文件,如下图所示:vcd2saif是在UNIX命令行使用的一个程序。vcd2saif程序也可以把VPD文件(二进制格式的VCD文件)转化为SAIF格式的文件。如果设计很大,仿真的时间长,vcd2saif程序可以用管道传递的方式把VCD转化为SAIF文件。这时vcd文件不存放在文件里,vcd通过先入先出(First-In First-()nt,简称FIFO把数据传给vcd2saif程序,然后产生SAIF文件。转换的SAIF文件里没有SDPD的信息。如下图所示:有了SAIF文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像前面那样使用SAIF文件进行功耗分析了,至于是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